APP下载

我国绿色教育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1-04-10王国平黄西莲

黄山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聚类理念绿色

王国平,黄西莲

(黄山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对促进绿色发展、保护环境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展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绿色发展观。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在关于建设“绿色大学”研讨会上最早提出“绿色教育”这一概念,认为绿色教育是关于环境保护和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1]著名教育家杨叔子在一次会议上以《现代教育:绿色·人文·科学》为题进行发言时指出,作为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过程中的新理念,绿色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绿色专业技术培养的问题,还涉及更为广泛的文化传承、精神素质修炼、生活秉性修养等一系列课题[2]。随着教育内涵的不断丰富,提升学生生命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也成为绿色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师资、师生共同成长的需要也广受关注[3-4]。在实践方面,教育部联合部分国际组织实施了“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项目,大中小学也都结合自身办学实际,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绿色教育实践[5]。通过具体实践、生态教育课程等途径提升了人与环境相互协调的能力,从而达到激发教育内在活力、重新认识绿色素质的目的。借助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的绿色教育相关研究进行全面梳理、回顾和展望,以期为该领域其他研究者带来启发和借鉴。

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依托,在高级检索中以“绿色教育”或“绿色素质教育”为主题词进行检索,选取时间为1994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共搜索到606条文献数据(其中期刊论文585篇,学位论文21篇),根据主题排序,手动删除教育纪实、会议通知等文献104篇,共得到有效文献502篇。通过对所选文献进行格式转换,导入可视化软件,进行高频关键词、聚类和凸显词等方面的可视化分析。

(二)研究方法和工具

采用美国德雷赛尔大学陈超美博士开发的基于Java环境的CiteSpace软件。通过设置不同维度的参数,把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趋势等情况以图表的方式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以便形象地展示研究过程及变化趋势。统计关键词的共现情况在有效样本中出现的频次,了解关键词之间的亲疏关系,挖掘关键词之间的聚类团体,进而分析聚类主题的关系。同时运用Excel等软件,从关键词词频、热点突现、聚类分析等多元视角,形象描绘我国绿色教育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

三、研究结果

(一)时间分布情况

从时间维度统计我国关于绿色教育的发文量,可以了解这一领域研究成果的基本情况。根据图1所示,可以看出我国第一篇关于此领域的文章出现在1994年,即中国人民大学欧阳志远在《科技导报》上发表的题为《前景广阔的“绿色教育”》一文。该文阐明了环境保护中价值观转变的重要性以及借鉴普及性环境教育的办法,鼓励全民参与环境保护行动[6]。这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借鉴和研究基础。从发文量来看,国内1994—2020年的发文量呈曲折上升的趋势,从理念的接受再到教育界逐渐行动,可以看出我国绿色教育的研究总体处于起步阶段。2012年前后政府与学校开始合作,建立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7],这一阶段该领域所发表的文章开始增多。直到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发展理念,绿色理念上升为国家战略,此领域的研究话题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研究兴趣,并且随着研究主体和团队的不断扩充,研究的范畴也在不断扩大。

图1 我国绿色教育研究发文量时间分布

(二)空间分布情况

表1 为1994—2020年我国关于绿色教育研究机构发文量情况,由此表可以看出,高校是绿色教育研究的主阵地,且多集中在教育类、环境资源类院系,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等。但是也有例外,如北京市石景山教育委员会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也跨入绿色教育研究行列,且发文量排第二,这反映了政府对绿色教育发展的重视,以及推动绿色教育改革的决心。这些变化将为我国绿色教育研究带来新的机遇,随着新发展理念写入党章和宪法,越来越多的绿色教育成果将呈现给人们。

表1 1994—2020年我国绿色教育研究机构发文量

(三)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1.关键词词频分析

将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下载的Refworks格式文档导入CiteSpace软件,通过对Time Slicing选择1994—2020年,Years per slice设置为1,Node types选择“Keyword”,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得到我国绿色教育研究的关键词频次和中心性排名(见表2)。除去与检索主题相关的关键词后,国内排名前十的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绿色教育理念”“大学生”“人才培养”“石景山区”“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绿色学校”“环保意识”和“人文素养”,说明我国在该领域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此外,高校与人文素养,大学生、人才培养和石景山区,绿色学校和环保意识的中心性相同,中心度越高,说明该因素在知识图谱中起到的中介作用就越强。由此可以看出,高校、政府教育职能部门是研究绿色教育的主要机构。我国对绿色教育的研究,在研究理念和研究方向上能够紧密结合党和国家的政策实际,在研究力量上也做到了优势互补,但是在研究对象上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仍需要进一步关注中小学生的绿色素质状况及其教育发展问题。

表2 1994—2020年我国绿色教育研究关键词的频次和中心性排名

2.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CiteSpace的关键词聚类功能可以明确某研究领域的热点以及该领域热点的变化趋向,将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导出的有效数据进行转换,聚类词来源选择关键词,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

我国绿色教育关键词聚类网络密度为0.5156,而评定网络同质性的指标为Silhouette值,Silhouette值越靠近1,代表同质性越高,Q值为Modularity值,Q值的取值范围为[0,1],Q值越大聚类越好,Q>0.3时被认为可得到显著聚类。根据我国绿色教育关键词聚类图谱分析显示Q=0.791,大于0.5,说明聚类是成功的。根据CiteSpace使用定义,“#”后的数字越小,集群越大,#0为最大的集群,而后集群由大到小的顺序即为#1、#2、#3、#4……,国内的关键词聚类标签共9个,第一类#0、第二类#1,聚类标签均为“绿色教育”;第三类#2,聚类标签为“绿色学校”;第四类#3,聚类标签为“人文素养”;第五类#4,聚类标签为“绿色教育理念”;第六类#5,聚类标签为“高校”;第七类#6,聚类标签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第八类#7,聚类标签为“人文教育”;第九类#8,聚类标签为“科学人文”。

(四)发展趋势可视化分析

为了解我国绿色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利用了CiteSpace软件对来自中国知网的有效数据样本进行凸显词分析。1994—2020年突显词有10个,分别为“绿色教育行动”“可持续发展”“人文教育”“环境保护”“科学发展观”“绿色课堂”“石景山区”“绿色教育理念”“高职院校”以及“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和“石景山区”的强度最高,分别为5.2608、5.5137,说明它们在绿色教育研究中的价值影响比较大。石景山作为全国首个绿色教育实验区,成为绿色教育研究者持续关注的方向之一。从时间来看,2007年前后“人文教育”“环境保护”“科学发展观”比较突出,“绿色课堂”“石景山区”“绿色教育理念”在2011年前后比较突出,而“高职院校”“生态文明”在2018年前后比较突出,且“生态文明”的持续时间比较长,将会成为未来绿色教育研究重要方向之一。

四、讨论

(一)我国绿色教育研究热点分析

在国内绿色教育研究热点上,采用了关键词词频和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对数据进行梳理。研究发现,除去与检索主题相关的关键词后,国内排名前十的关键词分别是“可持续发展”“绿色教育理念”“大 学生”“人 才培 养”“石 景山 区”“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绿色学校”“环保意识”和“人文素养”。除了“绿色教育理念”“可持续发展”这两个关键词的中心性较高以外,其他都偏低。这可能与研究者长期关注绿色观念的形成以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关[8]。而从关键词聚类图谱来看,除了与检索主题相关的关键词之外,我国绿色教育研究的关键词聚类标签聚焦为“大学生”“环保意识”“绿色教育理念”“石景山区”“可持续发展思想”“科学人文”和“大自然”。因此,可以认为当前我国绿色教育研究大多围绕绿色教育的对象、绿色教育的内容以及绿色教育的实践等方面展开[9]。总体而言,该领域的研究对象较为单一,研究内容还不够丰富。这与我国绿色教育研究机构是以高校为主有很大关系。关注绿色教育的模式、内容及方法一直在动态变化之中,但对绿色教育理论研究比较缺乏,特别是对本土化的理论研究力度不大,需要进一步加强[9]。

(二)我国绿色教育研究发展趋势分析

在上述关键词共现以及关键词聚类的基础上,通过CiteSpace软件对我国1994—2020年有关绿色教育的文献进行突现词可视化分析,通过生成的图谱可以发现:我国绿色教育的研究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空前发展的背景之下。短短20多年,其发展速度比较快,但受制于传统教育内容和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以后才引起政府、教育界、学者的广泛关注。比如,科学发展观、新发展理念等重要思想从提出到大众接受、消化和吸收,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研究成果的呈现上出现一定程度的滞后,但长期有效的研究跟进与成果展现一直存在。在10个突显词中,“可持续发展”和“石景山区”的强度比较高,这反映了绿色教育融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特点,以及以政府职能部门主导的绿色教育实验区受到的关注与研究很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校特别是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和绿色教育实践探索上更加具有可行性和优势。此外,早期研究者多关注环境保护,未能打开思维空间,探索更多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式。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开始对绿色教育的模式,如绿色课堂进行研究[10],也有学者对生态文明在绿色教育中的指导作用进行深入研究[11]。综上可以看出,我国对绿色教育的研究已经从单一化研究逐渐转向多元化研究,且都不同程度地融合了教育学、生态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呈现出更加发散、多元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式。

五、建议

通过对我国近30年绿色教育研究的梳理,总结其研究特点和发展态势,同时对该领域研究的有关状况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绿色教育的理论研究。只有与时俱进的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新的实践。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如何把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可持续发展理念、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美丽中国建设等有机融入人们日常规范和理念以引导人们养成生态价值观念至关重要。只有加强绿色教育的理论研究,才能在绿色理念塑造和绿色素养提升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特别要注意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资源和集体主义文化资源,对我国古代优秀的生态环境思想进行系统整理,不断加强理论建构,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二是扩展绿色教育的研究范式,定量与定性有机结合。缺乏规范的、严谨的研究方法,已成为制约我国绿色教育研究质量提升和学科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我国绿色教育的研究多是思辨、描述和解释,量化研究的开展较少,案例开发的研究还不够,只有坚持定性和定量研究并重,才能优化研究范式和方法。

三是拓展绿色教育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由于仅局限在大学生、教师等研究群体,研究范围窄,研究深度也不够。因此,需要从基层抓起,从不同学科、多个视角开展绿色课堂、绿色学校、绿色课程、绿色技术以及绿色信息化等领域的研究,以形成更加完备的研究内容体系,最终形成解释力强的研究结论[12]。

四是建立绿色教育研究共同体。从统计文献来看,关注绿色教育的研究群体较为零散。同时,研究内容碎片化问题比较突出,尚未形成长期合作的跨学科研究团队,绿色教育效果评价研究有待加强。因此,要发挥多元绿色教育的主体作用优势,引导更多智库、学术团体、社会组织加入绿色教育研究队伍,形成强大的绿色教育研究共同体,扩大交流互补,不断提升我国绿色教育现代化水平。

猜你喜欢

聚类理念绿色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绿色低碳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基于K-means聚类的车-地无线通信场强研究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基于Spark平台的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及并行化实现
基于加权模糊聚类的不平衡数据分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