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及人才储备研究★

2021-04-10

山西建筑 2021年8期
关键词:建筑业甘肃省装配式

孟 晓 涛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天水 741025)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建筑业一直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在这个过程中,建筑业的生产方式比较粗犷,人才培养机制和发展水平比较单一、落后,和当前国家提倡的建筑工业化、信息化、绿色建筑的发展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因此,本文通过对我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产业链、人才储备等多方面问题,分析我省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更好地为储备我省装配式产业人才做出努力。

1 甘肃省装配式建筑当前发展现状

1.1 产业规模

从2017年开始,甘肃省装配式建筑产业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兰州市、天水市和嘉峪关市被确定为装配式建筑发展试点城市。今年9月,甘肃省住建厅组织评审了甘肃省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及产业基地,具体见表1,表2。

表1 甘肃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1.2 政策支持

2017年8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文件,重点提出了“落实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制定出台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细化阶段发展目标”等9项工作要点,并要求相关部门及各地方政府明确责任划分,务必保障为推进装配式建筑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其中对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和储备更是提出了重点要求:引导企业通过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培养适用装配式建筑发展需求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开展多层次装配式建筑知识培训,提高行业监管人员、企业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依托职业培训机构、职业院校、建筑业企业和实训基地培育紧缺装配式建筑所需的技能人才。扶持建筑劳务企业发展,着力建设规模化、专业化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队伍。

可以看出,目前甘肃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体系还处在完善期,各项政策文件中要求的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任务职责和基本保障措施正在全面落实。同时,产业项目的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产业基地逐步建立,甘肃武威已建成投产西北最大的钢结构生产线。

2 装配式建筑产业人才分析

建筑工业化从设计(设计过程中涉及到BIM技术等等信息化建筑)、生产到施工组装,改变了传统建造方式,因此,建筑产业需要培养大量的产业人才来保障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虽然有了政策的支持和产业项目的保障。但是,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当前我省建筑业仍是一个以现浇建造方式为主的传统产业,因此,施工企业应当针对建筑工程的工业化标准、质量控制、进度、安全管理等方面,培养满足市场、行业需求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2.1 我省建筑业人才现状分析

当前的传统建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建筑物施工进度、质量、产品外观、舒适性等需求。受地缘及人才培养等原因影响,甘肃省的装配式建筑人才储备缺少,缺乏实践技能型人才,对大规模发展装配式建筑带来较大影响。据调查,当前,全国的建筑业从业人员总数量达到2 285万人,但是甘肃省建筑业从业人员仅为33万人,占比不到2%,且人数都在以每年5.7%的数量递减。另外,建筑业岗位工人目前平均工资仅为48 063万元/年,和其他岗位相比,普遍偏低;且从事的岗位工作、职责任务等不可确定风险因素较多。这是当前建筑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另外,根据调研分析,我省目前的建筑产业的人才储备学历普遍较低,仅对企业及项目管理层人员进行不完全统计,学历结构比例分析,本科学历占6.5%,专科学历占30.4%,中专及以下学历者占63.1%;同时,生产一线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大部分仅具备中职或中职以下学历,而大量从事建筑业的工人,基本都是无学历人员,建筑业从业人员大多未受到过专业培训,也未取得职业从业资格,全省建设行业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管理人员比例更低。

2.2 人才储备

建筑工业化要求产业工人具有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既要懂建筑学知识技能,还需要能够充分利用实训实验场地对工业化建筑模块进行实践,同时能够掌握BIM技术对工期、产品质量整合。建筑工业化强调标准化和高效率,因此工程类专业的毕业生需要熟练掌握建筑领域信息化工具,适应工作中的信息化操作。建筑工业化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推动力之一,建筑工业化需要工程类专业的学生认同和实践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职业院校始终担负着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担,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来说,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模块化实践教学,相辅相成,学生在掌握理论基础的同时利用实践技能操作进行锻炼,使其真正地理解原理、掌握技术,成为当前行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目前,甘肃省开办建筑类专业的职业院校较多,如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为我省的建筑业持续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技能型人才;但是,装配式建筑作为新兴产业,需要职业院校投入更多的师资力量做好人才培养。

2.3 行业专家

2018年,甘肃省住建厅公布省装配式建筑专家委员会名单,确定了65位高级工程师为甘肃省第一批装配式建筑专家委员会专家,相信行业专家库的确定,可以为甘肃省的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2.4 装配式建筑产业人才技能分析

装配式建筑作为新兴产业,岗位工人在施工过程中,除了要求具备的基本岗位任务外,还需要掌握:

1)操作软件完成编制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的能力。

2)编写装配式建筑工程档案和管理的能力。

3)应用BIM软件建立建筑信息化模型的能力。

4)掌握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控的方法。

3 甘肃省装配式建筑产业人才储备机制

3.1 依托职业院校,提供技术型人才保障

2019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建立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全面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2020年公布的第三批试点名单中,就包含了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与安装。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也都在全面落实该政策;因此,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大力提升校企合作深度,企业可以为院校提供实践性丰富的一线工人作为讲师,承担部分实践课程的授课任务;在此基础上,为学校提供部分模块化实训设备。加强“校企合作、资源共享”等方面合作,最大化的实现让学生在校所学和企业实践有机结合;同时,建立企业订单班,为深入培养学生的装配式实践技能打下坚实基础。

3.2 整合资源,建立装配式建筑产业联合会

协会在行业的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企业提供比赛竞赛、技术创新等工作。建立装配式建筑产业联合会,为我省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和人才储备提供:

1)研讨装配式建筑产业改革和发展的理论、政策,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2)能够加强行业自律,配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在行业中树立典型、组织交流经验。

3)为我省建筑类企业提供当前行业中装配式建筑产业最新技术信息,提供咨询和技能教育培训。

4)发展同外省、市同装配式建筑行业社团组织的关系,开展合作与交流。

3.3 提升建筑信息化技术和装配式建筑的产业融合

我国建筑业未来发展方向为装配式建筑和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而这两种技术都是新兴产业,在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中,落实BIM技术和装配式建筑的深度融合,在培养、储备装配式建筑人才过程中,融入BIM技术,对装配式建筑在工厂的生产环节中,也就是构件由设计信息变成实体的阶段。集成信息化加工(CAM)和MES技术的信息化自动加工技术可以将BIM设计信息直接导入工厂中央控制系统,同时,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特点,在建造过程中,可以对其进行过程化控制。

4 结语

装配式建筑产业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甘肃省各地的装配式建筑产业目前正在发展过程中,项目、产业基地都会出现问题、困难,特别是产业技术工人的培养。因此,在发展建筑工业化的今天,一方面要特别重视产业人才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及锻炼,积极开拓视野,立足实际,从多方面培养符合现代工业建筑的产业人才。同时,政府、企业要积极保障产业技术工人在薪资、福利、职称晋升、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诉求,产业一线人才能够下得去、留得住。保障甘肃省建筑业产业的全面转型。

猜你喜欢

建筑业甘肃省装配式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山西省建筑业协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动物“跨界”建筑业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装修一体化装配式建造技术研究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