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物流港仓库单体建筑设计

2021-04-10王佳丽

山西建筑 2021年8期
关键词:坡道防撞叉车

王佳丽 王 为

(奥意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1 概述

随着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未来物流产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物流过程产业化、技术专业化是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蓬勃发展的物流市场,如何提升设计品质、提高设计效率,实现设计技术标准化,确立较完善的物流港建筑系统做法及构造标准做法,是我们要研究的技术重点,也是未来设计物流园区必需的技术保障。

2 仓库设计基本要求

建筑形式可采用单层和多层。当采用单层时,应采用轻型钢结构;当采用多层时,应采用混凝土结构,外墙可为砌体,也常用彩钢板外围护结构。

依据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生产以及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通常为丙类2项(储存除可燃液体、棉、麻、丝、毛及其他纺织品、泡沫塑料等物品外),建筑的耐火等级一等级情况下。当分拣等作业区采用防火墙与储存区完全分隔时,分拣区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和储存区部分建筑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可按本规范表3.3.2(不含注)的规定增加3.0倍;文章主要定义物流仓库为以分拣为主的快速周转仓库且满足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和储存区部分建筑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增加3倍的条件,因此单层物流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为6 000×4=24 000 m2,最大允许防火分区面积为:1 500×4=6 000 m2,多层物流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为4 800×4=19 600 m2,最大允许防火分区面积为:1 200×4=4 800 m2。

2.1 单层库房常采用轻型钢结构

单层物流仓库一个防火分区不大于6 000 m2(采用自动灭火设施)。梁底净高通常为9 m左右,设备管线低于梁底不超过500 mm,屋脊高度宜小于12 m,以保证无需安装货架喷淋。单层钢结构物流仓库柱距宜控制在11.5 m~12 m,跨度宜为20 m~30 m左右。北方严寒地区当地雪荷载明显增加屋面次结构的造价时可采用9 m柱距,应满足当地使用方要求。具体根据地块大小及项目要求设计。

2.2 多层库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多层物流仓库单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9 600 m2,一个防火分区不大于4 800 m2(采用自动喷淋),多层仓库首层层高一般7 m~8 m,其中超过8 m,容积率计算2倍(如当地规划有规定,按当地标准执行)。2层及以上层高为6 m~8 m,根据层数增加层高向上呈递减趋势。 多层仓库柱网一般为9 m~12 m,主要根据楼面荷载、抗震设防等级及货架排布需求等设置合理柱网。多层仓库分为电梯仓和坡道仓。其中电梯仓每个防火分区至少设置两部电梯。目前坡道仓(尤其是坡道上2层)也开始广泛用于快速周转的物流园区内,但本标准不做详细讨论。

2.3 通用性的设计参考

对于仓库长度,可根据基地调整,一般长度方向为120 m~240 m。对于仓库进深,进深方向为50 m~80 m,用于快速周转的快递、快运等;80 m进深一般功能为现代仓储中心,用于有存储周期并兼顾配送的第三方物流、商贸业、制造业等。通用仓库平面示意图见图1。

2.4 仓库每个防火分区操作间设置

原则上每个防火分区应设置一个操作间,操作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0 h楼板与耐火极限不小于2.5 h隔墙与仓库分拣区分开。因仓库层高较高,而操作间层高一般只需4 m左右,可根据使用需求设置夹层,面积宜小于250 m2。隔墙上开设乙级防火观察窗以便随时关注仓库内物流运行状态。

2.5 物流仓库设置装卸货平台

装卸货平台一般为4 m~6 m,上部设置雨篷,雨篷与室外地面的净高应不小于5 m。库内地坪标高比室外装卸货区地坪标高高1.1 m~1.3 m。

3 单层钢结构仓库地面要求标准

3.1 地坪要求

地坪承重一般不小于3 t,特殊高承重地面达到5 t。地坪要求不积水,不起尘,不出现不均匀沉降,绝对沉降量控制在100 mm以内。

3.2 建筑构造地面设变形缝

仓库地面面积较大,地面沿柱角设置菱形切缝,切缝深度不小于20 mm,其余位置一般设置纵、横向及墙体周边伸缩缝,其间距宜小于4 m×4 m。地面变形缝设置,应符合《建筑地面设计规范》,见图2,图3。

4 墙体材料及墙面粉刷要求

仓库外墙常用彩钢板外墙,下部四周应设实体墙裙,一般库房常用单层彩钢板外墙。具体根据项目情况或甲方要求而定。

4.1 单层彩钢板性能技术要求

外墙彩钢板可根据外立面效果采用横铺或竖铺,宜采用厚度不小于0.5 mm的镀铝锌耐候彩钢板,内部铺设保温棉,保温棉容重为12 kg/m2。国内中部及南方地区保温棉厚度一般采用50 mm,北方严寒地区保温棉厚度要求不小于75 mm;外墙板收边、檐口、落水管等宜与外墙选用相近色。对于灰尘较大的地区,一般可采用竖铺彩钢板或大波纹板。

4.2 岩棉夹芯金属复合板要求

岩棉夹芯金属复合板外墙也叫三明治板,厚度一般100 mm左右(若需满足当地节能计算,可适当加厚),设计时需结合板宽设置分格缝。

横排布置时,板宽一般0.8 m~1.0 m,长度不大于9 m;竖排布置时,板宽1.5 m~2.0 m,长度不大于12 m,竖向搭接。

4.3 砌体墙要求

库区四周应设实体墙裙,高度一般为1.0 m~1.2 m,外墙裙抹灰粉刷层增加耐碱玻纤网格布,涂料采用深灰色防水涂料。内外砌体墙面涂料一底二面,颜色与立面相匹配。内部防火墙厚度及材料需满足相应的耐火时间要求。

5 钢结构屋面标准

通常为轻钢屋面(本标准仅轻钢屋面),按国家规范要求金属板屋面的排水坡度不宜小于5%,但由于仓库面积大,排水坡度长,一般可以与当地沟通,接受设计屋面坡度3%~3.5%;屋面彩钢板一般采用厚度不小于0.6 mm的镀铝锌原色钢板,屋面板为无搭接通长设置。

5.1 屋面采光板的设计

屋面采光采用点式采光带;中部及南方地区采用单层采光板,厚度不小于1.5 mm;参考数据:上海以外地区采光率为3.5%,上海地区5%;北方严寒地区采用双层采光板,上层厚度不小于1.5 mm,下层厚度不小于1.2 mm。屋面采光板与屋面金属板应采用严格的密封措施,确保封闭、闭水,见图4。

5.2 屋面外天沟

屋面外天沟一般采用不小于0.6 mm的镀铝锌彩钢板或不锈钢天沟,采用彩钢板天沟的材质及表面涂层与外墙板相同;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00 mm,间隔30 m设温度伸缩缝;屋面内天沟采用1.0 mm厚304不锈钢板,内天沟室内侧设置保温隔热材料及溢流口,溢流口间距为每两个柱距设置一处;雨篷处天沟采用1.0 mm厚304不锈钢;间隔30 m设温度伸缩缝。屋面天沟截面尺寸、雨排水管管径、间距应根据当地降雨量要求计算确定。 采用与外墙板相同材质的彩钢板;保证长期使用中与主立面保持统一协调的观感;落水管及溢流管数量、直径的设计,须经过计算确定,屋面外天沟示意图,见图5。

屋顶动力风机机座(采用焊接成品铝合金或不锈钢机座)与屋面板密封措施可靠,风机防雨罩防雨效果良好,无滴漏(一般由专业公司深化设计)。

5.3 仓库人员疏散出入口

仓库人员疏散出入口上部应设置轻钢结构雨篷,雨篷底下净高应大于3.0 m。屋面检修爬梯,一般为钢质材料,钢质材料表面采用热浸镀锌处理,检修爬梯一般设置在山墙处(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离地2 m设置护笼并满足规范要求。

6 门窗系统

建筑外门窗气密性,水密性等其他性能均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仓库外墙主要为卷帘门和部分逃生门,外窗主要为高窗,满足仓库区域的通风和防排烟要求。辅助办公区域门窗做法根据节能计算确定。 其门窗应按民用建筑设计标准,并满足节能要求。仓库紧急逃生门要求每个防火分区一般不少于2个,独立设置的紧急逃生门尺寸为:1.2 m(W)×2.1 m(H);紧急逃生门上方须有明显标志,并在仓库内部有明显引导标识。

7 防撞系统要求及构造做法

在卸货平台设备基坑周边需设防护角钢L75×6,所有角钢接口均为焊接,在角钢上焊接锚筋(锚固在混凝土内);角钢外涂警示黄黑相间色油漆。装卸货平台外边缘通长设置市场成品橡胶防撞条,成品橡胶防撞条高250 mm、厚45 mm,见图6。

滑升门、室外叉车坡道门、库内防火卷帘门两侧均应设防撞柱,防撞柱应与门轴对齐,防撞柱的直径为80 mm~100 mm,高度1.0 m~1.2 m;装卸货平台上的落水管应考虑防撞设施,宜为防撞柱与横杆相组合形式,柱、杆直径均为90 mm。 库内落地的配电箱、消火栓、消防立管需要设置防撞柱。仓库内的钢柱无特殊要求不设立柱防撞杆,柱脚设置150高的混凝土防撞墩做保护。仓库办公区与库区相邻的隔墙在库区一侧有阳角的,应设置1.2 m高防撞角钢。叉车坡道与装卸货平台与通道门的交接处以及装卸货平台与外墙门洞的交接处,均应采用双拼角钢或成品地坪施工缝进行保护。 所有防撞柱、横杆、角钢等均外涂黄黑相间的警示色。

8 仓库叉车充电区域设置标准

每个库房均应设有叉车充电区,叉车充电区可分开配置,也可集中设置。 每个防火分区应配置一个配电箱及4个叉车 充电专用插座供4台叉车充电,插座应有防水盖板。 叉车充电区原则上设置在叉车坡道附近,叉车充电区附近设1个拖布池。要求在叉车充电区周边划线标识;划线区域内地坪刷墨绿色环氧漆。充电区域地坪表面须密实,具有抗液体渗透、耐潮和耐腐蚀性能。

9 仓库装卸货区标准

内月台雨篷一般悬挑4 m~6 m,外月台一般悬挑6 m~8 m,采用轻钢结构单板雨篷。设置悬挑8 m以上的雨篷需要严格复核当地的风压值,在沿海多台风、大风以及多发暴雨雪地区不采用悬挑8 m的雨篷,雨篷周边应设置收边以满足立面的要求,采用内天沟。北方严寒地区项目大雨篷朝外坡,采用无组织排水,大雨篷拉杆须避开办公区的岩棉板外墙。装卸货平台要求平台宽度4 m~5 m,向外排水坡度为0.6%,高出室外卡车卸货区域地坪1.1 m~1.3 m,与库内地坪平滑连接无高差,地坪完成的要求与仓库地坪的标准一致,当采用内置装卸货平台时,在有提升门的柱距内设置通长悬挑混凝土防撞条,防撞条突出外墙350 mm、从±0往下做400 mm高。卸货面侧壁±0.000~1.300采用清水混凝土做法。装卸货区升降平台要求:装卸货区每个柱距区应设置1个液压升降平台,且预留1个液压升降平台的位置;主台面要求:大型物流企业有自己常采用的规格型号,可以由甲方提供;如没有,协议单位提供升降平台土建常规尺寸为2 020 mm(W)×2 500 mm(L)×605(H),见图7,图8。

叉车坡道设置标准:一般每个防火分区设置1条叉车坡道,应正对叉车提升门设置,坡道宽度4.5 m,净宽为4.1 m,坡度不大于10%;坡道侧壁应为钢筋混凝土墙,且应上翻坡道面300 mm高以防叉车跌落;坡道面应考虑防滑措施,坡道面一次成型,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切割防滑槽,上翻檐内表面预埋保护角钢L75×6,见图9,图10。

10 仓库建筑办公区设置标准

小型办公一般为辅助性质,不考虑无障碍设计,办公区宜设置在仓库装卸货区一侧,按柱跨设置,一般为两层钢结构,上下两层办公室可按客户或当地市场情况分开或合并设置卫生间,并结合设备配电房设计。办公设在丙类仓库内防火分隔要求及独立出入,与仓库隔墙有门则需乙级防火门,室内净高一般不小于3.0 m,内部按甲方要求布置设计。

11 结语

本文旨在通过物流仓库建筑设计研究,建立物流仓库关于基本结构形式、防火分区、地坪、墙体、屋面、门窗系统、防撞做法、叉车充电区、装卸货区、办公区等主要方面的建筑设计标准,为物流建筑的标准、产业化提供设计参考标准。

猜你喜欢

坡道防撞叉车
永恒力叉车(上海)有限公司
卡斯卡特(厦门)叉车属具有限公司
AMT坡道起步辅助控制策略
永恒力叉车(上海)有限公
永恒力叉车(上海)有限公司
平朔东露天矿工作帮移动坡道优化研究
火星车转移坡道柔顺性优化设计及动力学分析
铝合金在汽车前防撞梁轻量化中的应用
一种汽车防撞保护装置的设计
直升机载毫米波雷达高压线防撞处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