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MF理念的工业设计专业《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改革

2021-04-09王秦周峰农素玉

工业设计 2021年3期
关键词:设计色彩教学改革课程

王秦 周峰 农素玉

摘要:《设计色彩》是工业设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从目前国内教材的组成结构看,多以艺术色彩写生結合色彩构成的内容为主。《设计色彩》课程教学如果不能真正接轨市场和行业发展,容易落入过度偏向艺术脱离产业的窠臼。为提升《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效果,本文探索基于CMF理念的《设计色彩》课程的教学体系,着力提升学生设计色彩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强化课程教学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为开展《设计色彩》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CMF;工业设计专业;《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1)03-0038-02

工业设计的终极目标是服务于消费者,人们对产品的体验和感受是检验设计成功与否的标准。时代在进步,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在进一步提高。《设计色彩》是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本文探讨基于CMF(Color Material Finishing,色彩/材料/工艺)理念的《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改革,着重于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分析与把握能力,开阔学生视野以及创新思维的开发,将专业的色彩知识活学活用,让学生从眼睛到心灵全方位感受设计色彩的奥妙与魅力,用色彩解决设计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创造出一个人情味、个性化、多元化的产品设计色彩世界。

1 CMF理念概述

CMF中文释义为色彩、材料和表面处理工艺。一目了然,这是一个以色彩为主导和核心地位的合成词汇。不难看出,由于涵盖面较广,跨学科成为CMF最为显著的特点,涉及到了美学、色彩学、设计学、材料学、工程制造、消费心理学等诸多学科。据资料显示,CMF与设计相结合的研究及实践,以日本千叶大学工学部工业设计科为代表的学者们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已经开展研究。在欧洲,如英国剑桥大学、皇家艺术学院、金斯顿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等名校,陆续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1]。基本上在同时期或稍晚些时候,我国CMF的研究工作亦开展起来,特别是近年来CMF在学术界及行业内受到相当大的重视。

CMF是新兴的研究领域和专业方向,目前还没有形成深入的系统化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还需要加强,建立国际合作的统一化与标准化,国内外有不少相关研究是从色彩设计研究转型发展得来的,这类研究成果拥有众多研究团队及代表性人物,内容丰富影响巨大[2-3]。但要加强色彩与材料及表面处理工艺的联合研究,并且要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实践。

2工业设计专业《设计色彩》课程教学现状

《设计色彩》是工业设计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但随着高等教育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设计色彩》课程学分和课时不断压缩调整,同时存在教材建设滞后性与师生期盼教学改革的紧迫性的矛盾。通过同行交流和自身体会,存在以下问题:

1)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教师在处理强化色彩基础理论和扩展知识体系两个方面不够理想,教学依然沿用老旧方法,未能与时代发展相结合。

2)忽视专业发展,没能体现专业特色,未能与本专业深度结合,造成《设计色彩》教学过程中“专业不专”的局面。

3)实践能力考核设置不科学,过于追求传统技能培养,甚至大量沿用“色彩构成”中的练习与方法,造成能力层次徘徊不前。

4)教学互动不够,教师强调艺术手法与技巧,未能了解学生心理开展情境式教学,美术零基础的学生课堂练习体验感较差,无法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与成就感。

3 基于CMF理念的工业设计专业《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改革意义

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材料层出不穷。国内很多大型企业已设置CMF研发岗位,但相关人才的供给不足。在这个趋势下,将CMF理论与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设计色彩》课程相融合,进行课程教学深度改革刻不容缓。基于CMF理念的工业设计专业《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改革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系统学习,还能提升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CMF理念的引入完善了《设计色彩》课程理论体系和知识架构,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CMF的价值直接体现在实践层面,为增强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提供了探索方向,引导学生思考制造加工环节相关问题,构建设计与制造之间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4基于CMF理念的工业设计专业《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基于CMF理念的工业设计专业《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改革应对色彩进行理性分析,融合进材料与工艺等相关学科,研究色彩的基因、色彩的情感、色彩的效能、色彩的文化以及色彩的应用,构建完整的工业设计专业《设计色彩》课程教学体系[4]。

4.1完善以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

色彩是CMF设计中最为基础及核心的部分,教师在《设计色彩》的课程中应结合市场现状与需求,更新教学思路制定教学计划,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出合格的具备扎实CMF设计能力的工业设计人才。初期阶段,培养学生色彩基础知识及图形与造型表达能力,完整掌握色彩文化知识与素养;中期阶段,训练学生敏锐捕捉流行色及色彩搭配技法,初步具备产品外观设计配色能力;终期阶段,用以赛促教、产学结合的形式,将CMF要素与产品功能、产品构造、产品语义与产品体验进行深度结合研究,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设计色彩运用手法、造型质感表达技能及艺术审美鉴赏能力。

4.2构建涵盖全面的教学内容

基于CMF理念的工业设计专业的《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改革需要重新梳理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教学内容应涵盖全面,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色彩原理与文化,包括色彩基础理论知识与色彩人文地域历史知识;二是色彩语义学与色彩心理学,包括色彩与特定语境、色彩与情感、色彩与伦理等理论知识;三是色彩应用学,这个部分是重要的实践环节,以CMF整合设计为背景,结合市场流行色的预测与运用,将色彩设计作为符号化进行对外传达,把色彩作为产品文化的代言;四是色彩管理学,其重点内容是色彩营销理论研究,相关知识包括色彩营销的经济学分析以及色彩对企业品牌战略的影响等知识。

4.3 修订与产业接轨的实践能力要求

在开展基于CMF理念的《设计色彩》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需强调CMF三要素三位一体式的融合教学,启迪学生实验式体验式的自主学习能力[5]。在学生实践环节中,采用中国色彩系统(CCS)色彩体系作为指导,完成色彩搭配的设计训练。

具体实践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以产品色彩设计细节案例分析为主,学生可以采用手工拼贴自制色卡的方式,对某一个或某一系列的成熟目标产品进行数据化色彩分析,包括各色调、明度、纯度情况,各色调在目标产品中所占比例等内容,完成分析报告并进行课堂演讲;第二层次以自主配色训练为主,学生可采用数字化学习手段,以原创设计的产品为载体运用市场成熟色彩搭配软件或在线色彩搭配工具进行配色实验,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能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建立配色成就感。例如,通过软件可连接到 COLOURlovers社区浏览,搜索下载预制的配色方案,作为学习与借鉴。还有其他在线配色工具,比如免費的AdobeKuler在线配色工具,不仅提供预制配色方案还可以创建自己的色板。除了以上配色软件和工具,学生还可以加入COLOURlovers社区,分享探讨色彩和图案最新趋势的资料。

4.4开展融合CMF理念的教学设计

为丰富工业设计专业《设计色彩》课程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实际教学经验,以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调研汇报+设计实践各部分相结合逐步递进,完善教学环节设置,如表1所示。

4.5 建立CMF实验室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建立CMF实验室对于保障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是非常必要的。由《设计色彩》任课教师为主导创建专门的“设计色彩实验室”,购置配备充足的软硬件设施,保证可持续性的设计色彩研究工作。一方面,开展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设计大赛并提供色彩设计指导;另一方面,师生共同研究色彩新趋势与配色实验,同时倡导学生申请设计色彩研究项目,开展科研活动。此外与企业合作,真题真做,解决产品设计与开发中的实际问题,做到产学研紧密联系,互动研究。

5 结语

CMF高级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挥而就的,需要完整的《设计色彩》教学研究体系、精良的师资团队、丰富的教学实践案例、扎实到位的培养内容,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任务,着眼于未来,这条道路艰辛而光明。因此,基于CMF理念的工业设计专业的《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改革,要做到与市场需求相连接,与用户体验相对应,培养学生敏感的色彩洞察能力、色彩搭配能力及色彩使用能力,把握时尚的脉搏。

猜你喜欢

设计色彩教学改革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个性化教学设计
高校视觉传达专业色彩风景教学探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