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林——当下美育相关理论与实践之思考
2021-04-09王海林
王海林
编者按:在这个学术争鸣的时代,任何问题都存在不同的思考视角和观点。随着近年来对美育问题的热议,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在不同的教育、文化和知识背景下,基于不同的视角,从不同的维度,围绕当代美育的发展和践行问题进行了思考、探索和尝试。其中不乏一些卓有见地的观点和提案,更涌现出很多热于实践的青年学者。呈现出由专家发起、青年学者广泛开展研究和实践的学术共鸣现象。本刊作为高等美术教育学会会刊,从本年度开始将在原有一场关于艺术教育的自我问答栏目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策划一个讨论美育及相关问题的选题“高校美育教育大家谈”,为广大美育工作和研究者们提供一个广开言路的交流平台。
一、之于大众、社会、国家、民族的美育
二十世纪初“美育”(aesthetic education)一词由西语输入。过去的美育较多偏重于艺术教育,甚至混同于艺术教育,美育的核心媒介往往聚焦在艺术品,这显然是对美育的一种误读,应该调整。特别是美育的媒介范围,在当下更应有所拓展。由古希腊传统而下至近代的人文教育实质是一种全人教育的价值指向,依托于艺术与文学科目的人文教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个方向到了二十世纪,受自然科学主导下学科的细分影响,人文取向被大幅度削弱。今天我们应该重申美育的人文价值取向,这个取向应该被特别声张。当下美育的另一个重点就是社会化美育方向,美育不应该仅限于学校,应该走向社会大众。
美育对于社会建设的作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国家也充分意识到这一问题,将美育工作提高到了国策层面,教育部等相关部门针对不同级别的教育机构也制定了相应的指导性规划文件,甚至也提出了目标时间节点。一百多年前蔡元培先生首倡“美育代宗教”,陈义甚高,希冀借由美育改造国民,充实国民素质,改造国族整体,进而达到改造国家面貌的目标宏愿。宗教之于社会,更多是提供道德的基础,道德行为的准则律条。蔡元培先生寄望于美育能够发挥类似宗教的人性化育之功用。鲁迅先生在差不多同一时期提交给国民政府教育部的文书里谈及“美术”的目的及致用有三条:表见文化、辅翼道德、救援经济。鲁迅先生所谓“美术”与蔡先生所谓“美育”是差不多同一个意思。可见,美育所能够承载的社会建设价值,久已被认知。而在当下的中国,美育除去要发挥出上述种种功用之外,还要承担起激发民族文化自信,创造新时代文化的重任。美育的过程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化育”,要从孩子抓起,期待更长效持久的效果,所以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美育尤其紧迫。
二、美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认识
2019年官方正式宣布“新文科”的概念,并迅速就成为了高校学科建设讨论的热点。得到广泛认同的解读是:所谓“新文科”就是侧重跨学科交融以及文科基础的融通。在保持原有承担的基本文化素养养成、道德伦理规约构建等功能的基础上,“新文科”进一步着眼于跨学科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美育的天然跨学科性,以及在创新型思维能力培养方面的价值优势也由此更应被特别关注。
此外,“美育学”也是近年来学术界大热议的一个新话题。2020年末,高等美术教育学会重庆大学年会上就有多位学者提说这个概念,大家的关注点似乎多聚焦于借此如何增加学科布局点,从而获得在业界的学科优势地位。而關于“美育学”对于美育本身的影响反而关注不多。这是否有本末倒置之嫌?学科建设对于深化对这一领域相关的理论认知及人才培育当然至关重要。但就目前而言,也许美育的实践更应该成为这个领域关注的重心。此外,从现代学科生成与划分标准看,“美育学”是一个跨学科方向。虽然,艺术领域各学科研究者中,又特别以美术专业研究者们谈论“美育”更多些。但从王国维、蔡元培、鲁迅一代提倡“美育”开始,文学、音乐、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内容就都在其范围内,现在恐怕还要加上电影、视觉新媒体等。而依据现有学科划分,它们又都分布在各个壁垒森严的学科院所,为了培养具有广博“美育”思想素养的人才,深化这个领域的理论建构,倡立“美育学”也许是十分必要且紧迫的。
三、当下美育的教学方法之所感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疑对现代美育的展开具有积极的影响价值。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美育资源、拓展了美育实施的技术途径。同时,现代信息技术本身也成为了艺术生产的重要手段。这都给当代美育提供了无尽的想象空间。以美育的核心资源—艺术品,以之为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凭借一台电脑或者更便捷的移动通讯设备,过去仅为极少数人方有机会欣赏的艺术品就可以方便迅捷、随时随地被任何人欣赏研究。当然,这也带来不同的欣赏体验。现代印刷术带来了思想文化传布的革命,而犹不乏限制,不说高品质印刷品的价格壁垒将多少人拒绝在外,就印刷本身的物质形态限制而言,也对艺术品的观看构成了很大限制。而现代信息技术则正在打破这个壁垒,为最大量的人接触到“美”的素材提供着无限可能。如谷歌公司2011年推出的“艺术计划”(Art Project),其宣称将把全世界各个著名博物馆与美术馆的藏品,以70亿像素的高清晰度呈现于互联网。全世界的向知向美的人,只要有一部上网设备,只需轻动手指,点击几次鼠标,就不仅能够查看各个时期、各个地域、各种文化与文明的创作,甚至还能够获得是以现场都无法体验到的高清效果,无论是非洲古代岩画、古埃及文明遗留文物、伊斯兰装饰艺术、中国绢画、欧洲中世纪湿壁画、文艺复兴巨匠杰作,还是梵高的最后作品、毕加索的素描草稿,或者中世纪手稿、中国的宋代书籍,拉近到只剩纤维质地的《蒙娜丽莎》等等,一切都可便捷获得最佳观看。陈丹青先生的视频节目《局部》三季,网络观看超过上亿次,观众从艺术专业学生到警察、学龄儿童、退休干部等,精彩的讲授配合教堂、博物馆现场,恰当的音乐旋律等,成为中文互联网世界社会美育的典范。这一切都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助力。
现代信息技术同样也影响着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线上教学相对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突破实体校园的局限,面向更广的人群。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睦教授的《艺术的启示》作为清华大学“我来清华上通识”系列八门课中的一门,通过在线授课,获得了超过一千万人参与学习;还有张敢教授在“三联中读”的“看懂文艺复兴”课,有18万多的订阅,可以无限次反复回听,相比于他在清华美院的授课人群,这种教学形式的影响就更加巨大。分布于各个社会阶层的学习者群体,无疑实现了美育的最大社会化。线上教学也更便于调用更广泛的资源,将各领域资源数字化网络接入,实现了教学资源丰富和扩容。但线上教学相比于线下教学,体验性与实践性大打折扣。线下教学,师生近距离接触互动,交流相对便捷。特别是,牵涉到艺术实践环节,线下教学的优势就凸显出来。
四、美育教学之新方向与新案例
应当说,当下大的社会环境给美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条件。具体到学校教育层面的美育教育,重点和首要解决的是课程层面的工作,保证课时,做好教学资源建设。美育在大多数高校的地位还仅仅是“装饰性”的存在,多为“锦上添花”的公共选修课形式,老师的讲授也多为翻翻PPT、记点笔记,许多学生是冲着好拿学分去选修,这个问题可能主要还要靠优良的师资来解决。此外,大学美术馆、博物馆及剧场硬件设施也是开展美育重要的辅助条件,经费比较充足的部分大学在这方面走在前列,但这些场馆的运营也对大学管理者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其次,要重视美育课堂的实践性。美育课堂不应只是知识讲授,还应该是实践与体验式的。这方面李睦教授在清华新雅书院的课程堪为范例。南京艺术学院顾平教授团队开发的《大学美术》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多层次、内容丰富,也是美育通识化可借鉴的范例。再次,高校美育课程建设应该成为社会美育的样板。大学乃社会公共资源支持,理应最大限度回报社会。现阶段,我国社会美育的资源缺口比较大,而大学相对拥有较多资源,大学应将美育课程资源及设施资源主动向社会开放,既能扩大大学的影响力,也为国家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