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型肥胖人群科学健身服务设计研究

2021-04-09秦德红饶锦锋王娟

工业设计 2021年3期
关键词:服务设计需求分析

秦德红 饶锦锋 王娟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肥胖人群数量也在不断增长。肥胖中最为突出和明显的是腹型肥胖。大部分腹型肥胖人群通过运动减重,但常常由于缺乏科学健身的知识,减脂效果不理想,甚至会发生运动损伤现象,这对腹型肥胖人群的健康不利。文章针对用户缺乏专业锻炼知识这一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调研分析,同时运用服务设计理念、用户旅程图等方法,挖掘腹型肥胖人群科学健身过程中的痛点,总结设计机会点,为腹型肥胖人群科学健身提供服务设计方案。以期为腹型肥胖人群有效地解决科学健身需求,满足用户的锻炼动机。

关键词:腹型肥胖;科学健身;需求分析;服务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1)03-0026-02

目前,肥胖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17年世界肾脏日主题便是“肾脏病与肥胖”。肥胖现象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特别是腹型肥胖现象,腹型肥胖是指脂肪组织在腹腔内脏器官、肠系膜及主动脉周围积聚的一种肥胖状态。国际糖尿病联盟指出脂肪代谢紊乱是引起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因素,并将腹型肥胖作为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的必要条件,同时指出腰围判断腹型肥胖程度的诊断标准有种族特异性,中国男性腰围≥90cm,女性≥80cm即为腹型肥胖。脂肪的严重堆积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骨关节疾病、癌症(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肥胖危险因素的上升趋势也会伴随着体重的上升。

随着时代发展,现有产品和服务难以满足大众需求,若能将服务设计理念运用在腹型肥胖人群科学健身中,就可以让用户科学健身,提高减脂效果,满足用户健康生活的需求。

1 服务设计理念

1982年和1984年,索斯泰博士(Shostack)先后发表两篇论文,最早在营销和管理界提出对服务进行设计的想法,认为服务设计是“服务系统设计”。我国服务设计研究起步较晚,但学者对服务创新的重视程度日渐提高,使得服务设计的发展趋势较好。服务设计是一种设计思维方式,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以提升用户体验为目的,服务接受者和服务提供者被称为用户,体验分为有形因素和无形体验两个部分。

2 腹型肥胖人群科学健身服务设计流程

2.1 前期数据调研

文章采取问卷调查与用户访谈两种调查方式结合的方法,从定量与定性两方面对腹型肥胖人群进行了深入调研,了解腹型肥胖人群的锻炼动机和锻炼情况。

2.1.1问卷调研分析

通过互联网平台,对腹型肥胖人群的锻炼动机进行问卷设计与发放,回收有效问卷共182份,当中男性数量为102份,占比56.04%,女性数量为80份,占比43.96%,腹型肥胖人群数量为135份。将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后总结为:(1)所有动机调查的均值都在3.0以上,说明腹型肥胖人群对于想要开展锻炼的需求是很强烈的;(2)健康动机、外貌动机和社交动机的动机强度是非常强烈的,而能力动机和乐趣动机的动机强度一般,说明腹型肥胖人群参与运动锻炼的动机主要在于降低体重,改善体形,获得自信。

2.1.2 用户访谈结果分析

通过访谈了解到,他们的健身动机十分强烈,体检报告的超重指标是目标用户走进健身房的最大動力,但不知道科学健身方法是影响减脂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为腹型肥胖人群解决健身方法,提升健康生活是需要我们为用户进行改进和优化的内容(如表1)。

2.2 构建用户角色模型

通过前期对用户进行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研究,对腹型肥胖人群的锻炼需求进行整理分析,为此构建了积极型和被动型两种角色模型。两种不同的角色模型可以更好地了解腹型肥胖人群的锻炼需求,发现腹型肥胖人群科学健身的服务缺口,找到设计机会点,提供更好的服务设计方案,如图1、图2所示。

被动型用户的健身过程是不积极的,从锻炼前期的运动装备到热身准备活动、健身过程以及饮食长期坚持过程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会影响身边的锻炼群体。运动能力偏低,但锻炼动机又是希望可以降低体重,减少疾病风险,需要的是专业指导和团队监督。

积极型用户的健身过程较积极,但是健身过程还是存在缺乏专业知识的现象,较高的运动能力会让这类用户的锻炼动机相对丰富,除了基本的锻炼需求之外,还需为这类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项目,满足用户的需求。

2.3 构建用户体验地图

用户体验地图对腹型肥胖人群的多个接触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分析腹型肥胖人群的用户体验与锻炼需求,包括了锻炼行为、情绪感受和痛点分析等。深入挖掘腹型肥胖人群科学健身的痛点与锻炼需求,寻找科学健身服务缺口,总结设计机会点,提升科学健身体验的服务系统方案。

用户体验地图的构建流程主要是创建目标用户角色模型,标记目标用户使用服务的整个过程,预想并罗列出目标用户在整个服务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发现总结用户在体验过程中涉及的接触点、整合完善用户体验地图,解决各个阶段中所出现的问题,做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

根据时间顺序的先后进行分析,腹型肥胖人群的锻炼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健身前、健身时、健身后,着重分析腹型肥胖人群在这一过程中的接触点、体验和感受。通过对腹型肥胖人群情绪的分析,可以归纳出腹型肥胖人群在整个健身过程中存在的痛点主要有:(1)无法快速明确个人健身方法;(2)健身后对饮食没有进行控制。及时关注用户的情绪感受,同时发现和总结用户的痛点,对用户体验不满意和较差的服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或优化,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如图3所示。

3 腹型肥胖人群科学健身服务设计策略

3.1线上数据分析模式

健身前:通过健身房APP,收集腹型肥胖人群基础资料,如身高、体重、年龄、体脂率等,针对不同状态人群,进行人群区分。在锻炼前,针对每一类群体,每一个个体,指定健身方案、运动模式。

健身中:通过智能监测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健身器械,对健身者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进行监控与数据反馈,并进行数据分析,在锻炼中及时调整健身方案与运动模式。

健身后:根据不同健身阶段,以及健身后的效果达成率监测、分析,对后续的健身方案进行相应调整。

3.2线下专业教练指导模式

健身前:专业健身教练提前与用户进行沟通,了解其身体情况与健身需求,结合教练专业知识,指定科学合理的健身方案。

健身中:教练在用户健身现场,结合设备数据、用户实时反馈,以及教练自身的专业素养,及时对健身方案、运动模式等进行相应调整。使整套健身方案更科学,也更符合每个用户的特性需求。

健身后:教练通过对健身数据的分析,以及用户的自身体验反馈,根据不同的健身阶段,对下一次以及下一阶段的健身方案进行合理调整。

在用户实际健身当中,线上模式与线下模式紧密结合,互为补充。教练借助线上APP以及智能设备提供的数据辅助,再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够更全面地制定出既满足不同用户个性需求,又符合健康与科学的健身方案。

4 结语

根据对腹型肥胖人群的锻炼动机进行调研分析和访谈,了解到腹型肥胖人群的锻炼动机和锻炼需求是降低体重,改善体形,获得自信。通过分析腹型肥胖人群被动型和积极性两种角色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锻炼需求,发现腹型肥胖人群科学健身的服务缺口,找到设计机会点。再从构建的用户体验地图中了解到用户需求。根据以上调查研究,为腹型肥胖人群提供线上和线下两种服务设计策略,以期更好地服务用户,提升用户体验。

猜你喜欢

服务设计需求分析
基于老龄人群需求的区域性公共自助医疗一体机研究分析
基于汽车用户行为研究的矫正司机开车姿势穿戴设备设计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模式探索
服装设计智能化趋向及模式研究
大学师生需求发展分析
基于UML技术的高校贫困生管理系统建模分析
指挥信息系统模拟训练评估需求分析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服务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