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大局 司法为民 守正创新

2021-04-09林永胜

上海人大月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司法知识产权代表

林永胜

“‘两高报告通篇用案例和数据说话,体现了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守正创新三大特点,我完全赞同” “针对‘举证难、刑事立案难出台了一系列司法文件,回应了社会发展需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对代表意见建议的高度重视”……3月9日下午和10日上午,上海代表团热议“两高”报告,在纷纷点赞的同时,更为奋进“十四五”、开启新征程,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积极建言献策。

鲜明体现三对辩证关系

“依法快审快结涉疫犯罪案件5474件6443人,对杀害防疫工作人员的马建国等人依法判处死刑” “有力惩治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犯罪,起诉2.3万人,同比上升2.9%”……一组组数字、一个个案件,充分彰显了“两高”司法为民、公平正义的决心和态度。

刘晓云代表说,“两高”报告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回应社会重大关切,贯穿公平正义主线,展现出与时俱进的新思路和新实践。过去一年,最高法在服务保障疫情防控中展现出担当作为,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展现出坚定立场,在司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中展现出行动自觉,在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回应群众关切中展现出深厚情怀,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中展现出改革创新精神。

张本才代表说,去年,最高检检察保障更加主动,检察服务更加优质,检察监督更加给力,检察为民更加暖心,检察强基更加稳固,接受监督更加自觉,鲜明地体现了变与不变、大格局与“小切口”、守正与创新三对辩证关系。

朱建弟代表认为,“两高”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跨前一步、主动作为、服务民生,保障群众切身利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了公平正义。

加快解决知识产权保护突出问题

“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46.6万件,同比上升11.7%。出台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证据等10个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方便当事人举证、缩短诉讼周期、降低维权成本、提高赔偿数额,知识产权案件判赔金额同比增长79.3%,促进形成鼓励自主创新、推动科技进步的法治环境” “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2万人,同比上升10.4%”……一组组上升的数据,充分体现了“两高”在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上的积极作为。

王霞代表提出,从结果看,知识产权案件中的刑事案件占一审审结案件不到2%,与社会的强烈呼吁差距较大。对于知识产权刑事立案难、举证难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各政法部门间的协同配合,真正形成合力、取得实效,不断提升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环境。

李丰代表认为,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违法成本低、维权成本高、程序复杂,建议加大惩罚力度,保护创新。

王伟代表建议,建立法院、检察院知识产权行政主管机关的数据交换机制,做到信息共享,通过大数据分析,更加精准掌握并加快解决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全面构建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机制

“全国法院受理诉讼案件数量在2016年、2019年先后突破2000万件和3000万件关口的情况下,出现2004年以来的首次下降,特别是民事诉讼案件以年均10%的速度持续增长15年后首次下降,充分体现了在各级党委领导下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促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多元化解的显著成效。” “2020年,诉讼服务中心速裁、快审案件693.3万件,平均审理周期比一审民商事案件缩短53%。”……下降和縮短的数据,凸显的是最高院着眼破解诉讼难、方便群众诉讼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陈国民代表认为,四级法院经过共同努力,用两年时间基本建成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标志着人民法院诉讼服务迈入现代化新发展阶段,制度机制更加健全,兑现了让老百姓打官司“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可以不用跑”的承诺。要发挥好这一服务体系,亟需解决“重后端维稳、轻前端解纷”、调解组织力量配备薄弱、调解经费保障不足、市场化纠纷化解组织培育力度不够、司法行政部门管理的人民调解员入驻法院调解平台比例较低等问题。建议发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一站式解纷优势,各有关部门主动入驻法院调解平台,做好在线诉调对接工作,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大平台。加强对一站式多元解纷的政策保障,完善考核机制,建立多渠道经费保障制度,加强对调解员的规范化管理。

刘晓云代表建议,进一步深化完善在线多元解纷机制,最高院继续加大与中央有关部门“总对总”的在线诉调对接工作,推动形成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为主干,类型化纠纷解决平台为补充的多元解纷平台体系。

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从严追诉性侵、虐待未成年人和拐卖儿童等犯罪5.7万人。会同有关部门建成1029个‘一站式办案场所,促进询问、证据提取一次完成,尽力防止‘二次伤害。对监护人侵害和监护缺失,支持起诉、建议撤销监护人资格513件,是2019年的6.3倍……”保护未成年人就是保护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两高”在这方面持续作为,更加务实、更有成效。

去年九部委出台了《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公众知晓度不够、配套实施细则不够完善、追责程序难落实等问题。刘艳代表建议加强宣传力度,向基层一线相关职能部门、群体开展专项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知晓度,压实责任,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氛围;进一步完善配套机制,完善职能部门管理措施,对于不报告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追责;建立优化协作机制,整合力量,更好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筑牢有效的保护网。

陈力代表建议,加强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有效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建立健全有关工作机制,推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的深度开展。

“检察院要与学校合作,建立定期进学校、进课堂、设立法治副校长等长效机制,帮助未成年人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意识。”朱国萍代表说。

打造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队伍

“2020年,全国法院法官人均办案225件” “一些法院法官员额不足,一些领域专业化审判人才短缺,尚未形成科学完备的司法人才培养体系,一些法院招人难、留人难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一些法院‘人案矛盾依然突出,司法职责保障需要加强” “一些检察人员存在就案办案、机械司法问题,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针对性、实效性不足”……“两高”报告中对自身存在的问题直言不讳,尤其是对司法队伍建设更是直揭“短板”。

王建宇代表认为,要解决招人难、留人难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大对“两院”系统、特别是基层一线干部的关心关爱,特殊岗位要给予政策的特殊倾斜。

曹立强、王伟代表建议,“两高”要吸收更多相关专业人才与跨专业人才进入司法队伍,加大新模式、新业务培训的力度,打造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队伍。要进一步加大专业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在刑事、民事、行政各个领域都能有新作为、新突破。

“两院”工作量增加,人员流失,案件积压,法官、检察官工作压力、思想压力都很大。“要研究‘两院留人机制,加强顶层设计,重新设计岗位编制,建立容错纠错制度。”朱建弟代表说。

周燕芳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加强法院、检察院与金融机构的资源共享、联合培训,推动建立一支既懂法律又懂金融的专业队伍。

猜你喜欢

司法知识产权代表
论比例原则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忠实履职
四季的代表
月圆代表什么
网络司法拍卖如何更具公信力
2019年度PALM展参展商获取知识产权优胜奖获奖单位名单
中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看望委员、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