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无机化学”教学中融入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2021-04-09徐本花丁二丽兰生杰

广州化工 2021年21期
关键词:无机化学专业课思政

徐本花,张 鹏,丁二丽,兰生杰

(1 青海大学化工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2 青海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

《礼记·大学》中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也曾说过,“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可见德育是培育完整、健全人格的根本途径,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立德树人已成为教育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和根本任务。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9年3月,习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特别强调,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地融入到各类专业课的教学中,是当今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和使命,而“课程思政”就是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一把“金钥匙”[2]。

1 “无机化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及优势

《无机化学Ⅰ》是我校为化学、化工、应化、制药等化学相关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课,于第一学年开设。无机化学是四大化学之一,既是衔接大学与中学化学教育的桥梁,帮助大一新生完成从中学到大学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的转变,又是连接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其他化学专业课的纽带,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具有承前启后的特殊地位,是一门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学科。《无机化学Ⅰ》共64学时,分为上、下两个学期完成。上学期32学时,称为《无机化学Ⅰ(一)》,内容分为化学反应原理和物质结构基础两部分,其中化学反应原理包括:气体和溶液,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熵和Gibbs函数,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配位化合物的平衡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物质结构基础包括:原子结构,分子结构,配合物的结构,晶体结构。下学期32学时,称为《无机化学Ⅰ(二)》,主要内容是元素及其化合物,也称为元素化学。

在《无机化学Ⅰ》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知识层面来讲,通过系统学习《无机化学Ⅰ》,让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物质结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性质;掌握化学平衡的基础理论,深入理解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配位化合物的平衡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这四大平衡问题,结合各种平衡体系的计算结果培养实际处理化工生产中各种问题的能力,如化工生产所需要的温度、压力、物料比、催化剂等,另外结合《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实践,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符合新工科要求的人才。从德育层面来讲,新工科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思政教育,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的一流工程科技人才。《无机化学Ⅰ》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通过将知识点和思想政治观点巧妙的有机融合,配合同步的化学实验操作,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价值引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帮助学生在进行能力培养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社会责任与担当的意识等,实现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程教学目标同向同行,从而实现课程育人的目标[3-5]。因此,在《无机化学Ⅰ》课程中进行思政课程建设可以更有效地落实化学教育的育人职责。

2 “无机化学”课程思政融入现状分析

通过我们教学实践及对本课程的教学状况、教学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大量调研发现,在《无机化学Ⅰ》课程思政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客观和主观等各方面的原因,使课程思政进展受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薄弱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形成具有思政元素的教育氛围,这样学生会无意识的调整自己的思维方法、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然而部分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态度客观上是接受的,但主观上认识不足,忽视了立德树人的价值和作用,存在“重教轻育”的现象。他们认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及思维方法教育都是思政教师的工作,而传授专业知识才是自己的职责。尤其是像无机化学这样的课程,理论深奥、课堂教学内容多,在面临繁重的教学任务时教师在规定学时内完成基本的教学内容都比较困难,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进行思政教育,这为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还有一部分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没有深刻思考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简单地认为课程思政就是思政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机械地将思政知识加入在专业知识讲授的过程中,而没有进行二者的融会贯通,这就存在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

(2)教学策略的设计和实施不够科学合理

课程思政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是一种课程观,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需要专业课教师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如何融合思政理论知识、如何传授思政教育知识、如何使思政教育在不影响专业教育的前提下发挥思想引领的功能和作用,是我们专业课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之前需要反复思考的问题[6]。有些专业课教师仅仅通过字面理解,将课程思政简单理解为思政知识的灌输,在开展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挤出时间来讲授思政理论知识,或者将思政理论知识硬生生地加入到专业知识的讲授中,使整个知识体系变得混乱,不但扰乱了课堂教学的秩序,而且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7]。究其原因,就是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另外,没有合理的教学实施方案,很容易在课程思政的过程出现随机性、单一性、依赖性和难重复性。例如在课堂上讲到某个知识点时有感而发加入思政,而当教学学时不足等情况下可能不讲思政;对主讲教师依赖性强,教师个人积累对实施效果影响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受到的教育存在不同步的现象。因此,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与实施策略,深度挖掘专业知识中隐藏的思政元素,形成一套系统的、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是提高课堂思政教育最重要的手段。

(3)缺乏完善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衡量课程思政实施质量、实施效率的一把尺子,是促进课程思政得到落实和发展的关键手段,也是激励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活动,提升课程思政实效性的有效方法。目前,大部分专业课的评价机制依旧停留在传统的考核方式上,如课外作业、单元测验、期中和期末考试,将关注点放在专业知识的考核上面,忽略了思政育人方面的考核,这就会导致立德树人难以融入到相应的教育或管理体系中,无法有效激励专业课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活动,另一方面从学生角度出发,缺乏课程思政相应的评估体系,会导致学生忽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实效性,出现重专业知识轻思政知识的问题,不利于课程思政的全面渗透和健康发展。

3 “无机化学”课程思政融入的思考

基于以上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课程思政融合创新的模式与实践在提高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理念

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要实施者,是课堂教学中“教育”的提供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义务和责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是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因此,专业课教师本身的素质就是课程思政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首先,专业教师要有规范的言行举止和得体的谈吐气质,于无形中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另外,专业教师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扎实的学术功底,这就可以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感,进而做到“亲其师,信其道”;除此之外,专业教师应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道德观念及文化素质,尤其可以当前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进一步丰富自己,提高人格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专业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渠道真正认识到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建设的必要性,完成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有激情、有信心进行课程思政建设。通过团队协作,认识并挖掘无机化学课程中隐藏的丰富的思政元素,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通过有效的方法将核心价值观渗透到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完成德育教育。

(2)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

课程思政是课程与思政的有机融合,要求授课教师巧妙的将立德树人、课程育人、德智体美劳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中。青海大学《无机化学Ⅰ》是为工科学生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课,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之前,授课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大纲,找准课程定位,设计合理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工程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另外,要注重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模式创新,进行全过程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重塑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课程思政与课程知识体系的契合度,做到“润物细无声”,充分利用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的资源和平台,多渠道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真正做到全方位育人[8]。

(3)构建完善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衡量课程实施质量的一把尺子,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一个有效手段。学校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评价导向,在教学评价中突出育人评价、德育评价,使道德品行和思政知识成为教学评价的依据。在《无机化学Ⅰ》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改变现有的考核方式,注重过程管理,加强过程考核。如在学习完相应章节后,布置小组讨论和文献调研的作业,或者形成学习报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总结、归纳知识体系的能力,扩展学生的科研视野,激发科研热情和科技报国的志向。此外,设置合理的调查问卷并在学生中进行调研,让学生及时反馈学习情况,以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4 结 语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而课程思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金钥匙”。在“无机化学”中推进课程思政教育,首先需要切实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理念,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的意义,“打铁还需自身硬”,通过学习、交流、沟通,提高自身的思政水平和人格魅力,其次需要专业课教师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有组织、有步骤的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文件和教学方法,巧妙的将思政内容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提高课程思政效果,最后需要构建完善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以学生为中心,在关注学生提高知识成绩的同时去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等,实现教育的本真。

猜你喜欢

无机化学专业课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分析大学无机化学新实验内容的设计及实践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分子轨道理论在无机化学中的案例教学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