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诉求 融合发展搭建政府与群众沟通桥梁

2021-04-09傅维平

中华环境 2021年1期
关键词:滇池行动者昆明市

文 傅维平

昆明市环境保护联合会成立十余年来,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及滇池污染治理工作重点,组织开展了从“家庭环保一日游”“滇池保护治理市民一日游”、徒步环滇发展到“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等公益活动,为丰富和推进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2010年4月23日,昆明市环境保护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成立。秉承“大环保、大联合、大发展”的理念,发出“绿色宣言”,凝聚有志于环境保护的有识之士、广大市民等社会力量,认真履行政府与群众之间桥梁和纽带职能,宣传政府环保方针政策和主张,倡导环境道德,宣扬绿色文化,为昆明的生态文明建设助力。

成立十余年来,联合会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及滇池污染治理工作重点,组织开展了从“家庭环保一日游”“滇池保护治理市民一日游”、徒步环滇等,到“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等公益活动,为丰富和推进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在联合会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评为昆明市首家5A级社会组织;2019年入选为中华环保联合会“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联盟成员单位。

契合民意,首开“家庭环保一日游”

为扩展环保宣传环境教育多元化,探索社团组织推进昆明市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新途径,契合民意和需求,联合会建议开展滇池治理环保设施建设及其成效参观活动。联合会积极与有关环保设施企业、单位协商,在昆明市自来水集团公司、昆明市公交集团公司、昆明市滇池水务公司、昆明市海口林场、昆明市官渡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2012年2月18日以家庭游的形式组织开展了“环保一日游”活动试点。试点组织12个家庭和部分媒体共计40余人参观了昆明市第七、第八污水处理厂,海口林场,滇池国际湿地公园等环保设施、生态修复现场。

通过实地看、听,让市民亲身感受到了昆明市滇池治理设施和生态建设成就。有市民说:“今天是第一次到滇池治理环保设施现场参观,耳闻目睹了治理工艺和治理效果,不仅学到了很多的环保知识,更理解了滇池治理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有的市民称,通过这次参观活动,对环境治理有了深入的了解,是一次很好的环保宣传教育,深深感到滇池治理不仅是政府的事,也是全社会、广大市民的事,并表示要自觉成为环保最好的宣传员和参与者。

关注诉求,推动“滇池保护治理一日游”

在云南滇池治理基金会资金支持下,2013年4月20日,联合会在第七污水处理厂举行了“滇池保护治理市民一日游”启动仪式,组织市民家庭参观污水处理厂(净水厂)、滇池湿地公园、滇池环湖截污工程。截至2016年,共组织“滇池保护治理一日游”活动36期,参加活动人员除市民家庭外,还有公务员、离退休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达3780余人次。通过参观环保设施和治理工程活动,让市民深度了解滇池治理政策措施,看到了滇池治理实情和成果。在参观“滇池治理成果展”后,一些市民说,没想到滇池治理的“六大工程”这么复杂、浩大,成效这样突出。市民们纷纷表示增强了对滇池水质好转的信心,相信滇池环境治理目标一定能达到,生态环境一定会改善得更好。

融合发展,实施“美丽滇池 我是行动者”环滇游

2013年,联合会与“昆明走进自然群”“驴友”团队联合,引入“健康徒步+环境保护”新理念,将沿滇池湖岸以环保设施(工程)纳入徒步环滇公益活动,促进环滇环保设施(工程)参观与健康徒步有效结合,让更多的市民在参与徒步环滇公益活动中参观污水处理厂、湿地公园等,深入了解滇池保护治理成效。

自“美丽滇池 我是行动者” 徒步环滇公益活动开展以来,既宣传环保又强健身体的新理念吸引了大量市民的踊跃参与。2013年4月6日,在第七、第八污水处理厂启动“滇池清,昆明兴”徒步环滇公益活动,7个周末共有2000余人次参与活动,之后参加人员逐年递增。2017年,首次引进企业赞助,联合云南学峰物联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最美滇池——共治才能共享”暨第六届徒步环滇公益活动, 并采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活动首日参与者达1600余人,7个周末累计达6000余人。

积极参与,搭建“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平台

2019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主题活动走向深入,在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和云南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的指导下,联合会积极申请项目,获得了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联合美团外卖“青山计划”设立的“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NGO基金”专项资助。

2019年8月下旬至12月底,联合会围绕国家、云南省和昆明市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工作宣传重点,组织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冶金高级技工学校、昆明理工大学环境学院、西南林业大学国际学院、钟英实验学校、昆明市明通小学、求实小学,盘龙区教育体育局、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昆明市园艺学会、昆明市科协生态文明建设学会联合体9个学会、昆明市生物学会126名中学教师及社会各界人士共1331人,现场参观考察了昆明市对公众开放的第二、第七、第八、第九水质净化厂,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昆明市环境监测中心,云南华再新源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发放活动用品和宣传手册3000余份。参与人员在现场了解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状况,环保设施单位同时普及了环境监测、环保设施处理工艺、运行管理方面的知识。大家看到了环保设施的处理效果,对环境治理和环境改善成效有了共识和肯定。

2020年,联合会再次争取到 “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NGO专项基金支持。为扩大该项活动的影响力,联合会将在云南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滇中城市群生态环境部门的支持下,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联合环保设施开放企业(单位),在5个滇中城市组织开展参观环境监测、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及综合利用等环境基础设施活动,并采取线上线下互补形式,宣传教育和组织社会公众参与美丽中国建设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成效,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及生态环境建设的直观认知度,鼓舞和激励每个人共建共治共享美丽中国的热情,提高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积极性,推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氛围,为公众参与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环境工作搭建桥梁和通道,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云南做出新贡献。

实践证明,组织社会公众参观近些年来建成的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成果,是推进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抓手,从虚(听)向实(看)的转变,能让市民更深刻地了解和感受滇池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成效,推动和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局面;同时通过社会力量督促环保设施单位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成为“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的行动者。社会组织应当且能够发挥其正能量作用,助推生态环境保护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滇池行动者昆明市
与异质性行动者共生演进: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政策执行研究新路径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昆明市延安医院
昆明市测绘研究院
在滇池东岸看西山
滇池湿地,美回来了
敬仰中国大地上的绿色行动者
网络行动者的新媒体使用特征、影响及媒介民主化
做“互联网+”的积极行动者
关于治理滇池的哲学思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