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AD/CAM全瓷冠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效果分析

2021-04-09大连市口腔医院辽宁大连11602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6期
关键词:高嵌体全瓷口腔医学

大连市口腔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21)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缺损牙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严重牙体缺损患者88例,随机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诊疗形式,研究组患者均给予CAD/CAM全瓷冠修复,调查修复即刻和术后12个月效果。结果:在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上,舒适性、牙齿外形、牙齿颜色等研究组均有明显的优势,且数据比较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缺损牙体在临床诊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患者在诊疗之后的满意度也十分可观,值得在口腔医学临床诊疗中得到广泛的利用。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牙齿缺损的现象十分常见,即便是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没有直接性的影响,但是也还会不同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外在牙齿美观。在口腔医学发展中,对于缺损牙齿的修复能够帮助患者逐渐恢复牙齿的自身功能,提升牙齿的外在美观程度[1]。全瓷冠治疗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牙齿修复形式,在材料选择、修复效果、患者体验等方面的效果较好。在我国口腔医学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牙齿的修复和美容成为了当下患者追求的重要领域之一,并且口腔医学与医美之间的关系逐渐加深[2]。全瓷冠在牙齿修复中具有多样化的制作形式,单纯的手工制作不能够满足患者的使用需求,也难以保证患者使用感受,进而在制作牙体的过程中要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制作。在本文论述中详细整合了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缺损牙体的临床效果,进而为口腔医学的发展奠定相应的基础与参考,相关研究数据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严重牙体缺损患者88例,随机将以上的患者划分成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诊疗形式,研究组患者使用CAD/CAM全瓷冠修复形式,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牙齿修复形式之后身体机能检查中的恢复情况。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自然因素上的差异对比并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

纳入标准:存在明显的牙齿缺损现象;牙齿周围金健康情况较好;牙髓健康患者不予干预,牙髓存在问题的患者给予根管治疗;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明确当下的治疗研究需求并表示同意。

排除标准:患牙周围有明显的牙龈炎、牙周炎等未控制的炎症现象;患者有咬牙、磨牙等生活习惯。

1.2 方法

明确患者的治疗需求之后,医生向患者逐步讲解治疗过程中的相关事宜,以及治疗后续的注意事项;采用金刚砂车针对缺损牙体组织各面进行牙体预备,形成颌向聚合度为2~5°C的倒梯形;排龈,制取CAD/CAM光学印模;CAD/CAM高嵌体制作;帮助患者试戴模型,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调整和粘贴。

1.3 观察指标

探究患者的探诊深度(PD)、牙龈出血指数(SBI)、菌斑(PLI)等相关指数在患者就诊前后的变化。

1.4 评价标准

对修复体即刻和12个月患牙进行评价,参考改良美国公共卫生部(USPHS)标准对修复体颜色、外形和舒适性评价,分级为A、B、C和D级,其中A级效果最好,而C级效果最差。

1.5 统计学分析

在研究中使用的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并且将相关数据进行χ2检验与t检验。数据分析中主要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相关处理。P<0.05可证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修复效果评价

修复即刻时与修复12个月后,修复体舒适性、外形和颜色达到A级与B级的比例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12个月后PD、SBI和PLI与修复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修复前后PD、SBI和PLI比较

修复12个月后PD、SBI和PLI与修复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修复前后的PD、SBI和PLI水平比较

3.讨论

牙体缺损是指牙体硬组织正常的外形和结构由于外界暴力或口腔菌群失调等因素,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和缺损,也可由于先天性发育畸形造成牙体正常外形和结构的改变,患者的牙齿缺损现象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牙齿咀嚼需求,也会影响患者的外在美观情况。随着患者牙齿缺损现象的不断加深,牙髓逐渐暴露在外界,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牙齿敏感的情况。患者在接受牙齿修复和种植牙之后,出现一定程度的术后敏感,也是牙齿修复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在进行牙齿修复的过程中对牙釉质牙龈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一部分牙本质的暴露。在进行牙齿修复的过程中,出现术后敏感的几率为20%左右。但是针对患者的牙齿敏感现象出现会保证敏感的程度不断下降,并且通过脱敏处理,能够极大限度地缓解患者的牙齿敏感现象。当患者的牙齿缺损情况逐渐严重,并且威胁到牙髓的健康情况下,则需要加强对于患者的根管干预治疗,避免牙齿修复的过程中影响其他周围牙齿的健康情况,造成周围牙齿受到刺激、敏感等现象。CAD/CAM全瓷冠修复技术能够弥补传统修复技术中对于患者牙齿形状的制作局限,在修复之后牙齿不能够与原本的牙齿之间“和谐共处”,造成患者的诊疗感受不佳,使用效果不良,造成众多的后续问题[3,4]。

CAD/CAM全瓷冠制作修复技术在牙齿修复中具有多样化的制作形式,单纯的手工制作不能够满足患者的使用需求,也难以保证患者使用感受,进而在制作牙体的过程中要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制作。这样一来能够将修复后的牙齿与原本的牙齿之间高度弥合。在进行患者的牙齿颜色调整的过程中也能够在全瓷冠制作的过程中进行微调,力求修补牙齿与患者原本的牙齿颜色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CAD/CAM全瓷冠制作修复之前,医生应当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历史,并且根据患者现阶段的牙齿情况,拍摄牙齿X光,给予相应的人文护理干预,帮助患者认识到自身的牙齿情况。对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患者的症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药物使用剂量进行调整,并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相关症状,如出现异常情况则立即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处理,避免出现风险事故。

根据文中表1的研究内容和数据显示,在进行治疗之后的短时间,亦或是持续的12月中,患者对于自身的修复效果均具有较高的满意程度。进而能够看出CAD/CAM进行全瓷冠修复技术能够给予患者较高的诊疗满意度。表2的研究数据能够看出,在进行牙齿修复之后,患者的牙齿健康程度和使用感受均十分显著,基本不存在相应的后续问题和安全隐患。一部分患者在牙齿修复之后会出现微小的牙齿敏感现象,随着患者加强自身的牙齿清洁,逐步适应当下的牙齿使用,敏感现象也会逐渐降低。并且修复中还能够根据患者自身的牙齿颜色进行修复牙齿色泽的调整,给予患者最真实的修复效果。由此可见,在临床牙齿缺损修复的过程中,CAD/CAM全瓷冠修复技术能够给予患者良好的诊疗体验,提升患者牙齿的外在美观程度,转变牙齿缺损在日常生活中的不适应感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当在口腔医学的临床诊疗中广泛利用。

猜你喜欢

高嵌体全瓷口腔医学
高嵌体修复的研究进展
《口腔医学》2022年杂志征稿及征订启事
2019第14届口腔医学十大新闻评选
硅酸锂全瓷高嵌体与金属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疗效比较
IPS e.maxCAD瓷高嵌体在修复无髓后牙中的效果评价
口腔医学讯息
铌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铸造陶瓷高嵌体修复治疗后前磨牙3年的临床效果体会
全瓷贴面修复前牙切缘切角缺损的治疗效果
应用椅旁即刻全瓷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