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 统计+创业”实践教育融合发展创新研究

2021-04-09唐晓嗣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高质量育人数字化

□文/ 唐晓嗣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提要] 近年来,“ 创新创业”和“ 大数据”国家战略,催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大数据产业的蓬勃发展。为进一步探讨信息化时代统计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构建统计实践教学信息化与创新创业教育“ 双主体、三融合、五创新、N路径”的“ 2+3+5+N”培养体系,并从“ 统计+创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发展模式、体制机制、效果及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解析,以推动统计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融合发展,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大数据“ 统计+创业”高技能复合型数字化新人才。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数据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常态。2015 年,李克强提出要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将“大数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自此“大数据”、“创新创业”作为新兴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其后,国家出台了诸多关于“大数据”和“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坚持将大数据和创新创业战略推广到各行各业,及各大高校,为推动大数据统计及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近十年来,国家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创新创业深化教育改革,出台若干指导意见、实施方案、行动指南,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等,推进数字化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创新创业、促进专业质量提升。2020 年教育部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案答复中表示: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在“大数据”、“创新创业”国家战略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大数据统计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将是必然趋势,但同时存在许多需要克服的困难。

图1 统计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 2+3+5+N”培养体系图

一、统计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来实施人才培养教育的方法或手段,即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解放思想观念的束缚,同时需要营造适度宽松的制约制度和资源环境,推陈出新。

(一)专业教学与通才教育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通才教育,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到统计专业,更能充分发挥统计专业特色、专长,创新驱动统计学科、专业领域的高速高质量发展,达到国家职业教育先进水平的基本要求。

(二)培养高技能复合型数字化新人才。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人才高度缺乏,据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分析专业委员会统计,未来中国基础性数据分析人才缺口将达到1,400 万;BAT 企业招聘的职位里,60%以上都在招大数据统计人才。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高等职业教育的数智化人才培养,就是要构建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数字化新人才。推动统计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融合发展,大力培养大数据“统计+创业”高技能复合型数字化新人才,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三)推动统计实践教学高质量发展,促进教学相长。加强统计实践能力的应用训练,能更好地诠释统计作为工具学科的内涵;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需求分析就要应用统计方法,将统计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能优化教学效果,提升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增强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促进教学相长。所以,推动统计实践教学高质量发展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 统计+创业”融合发展模式及体制机制创新

(一)“ 统计+创业”融合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模式即为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而采用的相对稳定的培养方法或手段。统计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以创新创业调查项目为任务驱动,实施“统计+创业”的项目教学改革,并以更好地培养具备创新创业素质的“统计+创业”高技能复合型数字化新人才为培养目标。

1、以创新创业调查项目为任务,贯穿统计实践教学全过程。编制“统计+创业”融合发展的教学新设计,依托“创慧杯”统计调查实践比赛平台、“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平台,以创新创业调查项目为任务驱动,使用翻转课堂、分组协作等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课前任务、课后实践训练;同时采用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教学方式,使用网络大数据分析工具等进行抽样推断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数据分析,并构建微课视频库、试题库、案例资源库等网络资源库,贯穿统计创业调查实践教学全过程。最后以学生创业调查实践成果演示结束统计课程教学,实行“学中做”过程性评价。

“统计+创业”信息化实践教育融合发展的五个创新:课程设计创新、技术方法创新、思路和应用创新、实践过程创新、考核评价创新。借信息化统计工具助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创造创新创业智慧新思路,开拓信息应用场景,不拘泥于理论的高度和实践的难度,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市场中寻找可突破的规律,创新迭代,使统计定量分析与创业的不确定性高度融合。

实践教学改革将创新创业元素融入到课程思政教学中,根据岗位(群)工作任务要求,重实践、重培养、重技能、重创新、重成果,训练学生统计分析技能、增强调查实践能力、提升创新创业思维能力、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

2、以赛促教,以赛促评,创新过程性考核评价。在“互联网+创业”国家政策激励下,用统计实践助力创业大赛,组织“创慧杯”统计调查实践比赛,推荐优秀作品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重视赛绩效能,将比赛结果作为课程成绩的重要参考依据,形成以教促赛、以赛促教促学,“教、赛、学、做”相结合良性循环。

创新数智化统计实践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构建新体系,多元化、动态化、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评价,设课堂表现(20%)、测试(30%)、作品展示(50%)等,成果作品展示从10 个方面设置打分点:语言表达、组员合作、内容完整、图表设计、项目选题、观点创新、方法应用、PPT 制作、相互提问、调查方案及问卷等,每项满分5 分,合计50 分。如果通过专业比赛获得相应奖项,则直接视为作品展示、课堂表现及测试的综合成绩,以完善考核评价监测机制,考核更综合、更客观、更全面,创新智慧引领高质量发展。

(二)实践教育体制机制融合创新。融统计课程设计与创新机制于一体,整体上说,信息化实践教学发展需要构建良好的体制机制,要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和体制规范,将统计信息化实践课程设计融入创新创业元素,创新统计课程设计。融统计教学改革与创新创业教育于一体,在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中,抓住数字化转型升级机遇,将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统计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中,既有利于深化统计教学实践,也能让创新创业在统计工具的辅助下走得更加科学。融统计实践与创业能力培养于一体,通过统计实践大赛和创业大赛,培养大学生统计分析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用创业实践的案例强化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开发,更好地助力创业计划的实施,将统计创新潜能培养成创业实践的能力。

三、“ 统计+创业”融合发展体系创新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及职业教育教学实践要求,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探讨信息化统计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两个学科融合发展,以“双主体、三融合、五创新、N 路径”构建信息化统计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2+3+5+N”培养体系,推动统计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融合发展,培养适应信息化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大数据“统计+创业”高技能复合型数字化新人才。(图1)

1、“双主体”——统计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两个学科主体。

2、“三融合”——融课程设计与创新机制于一体,融统计教学改革与创新创业教育于一体,融统计实践与创业能力培养于一体。

3、“五创新”——课程设计创新、技术方法创新、思路和应用创新、实践过程创新、考核评价创新。

4、“N 路径”——调查机构、创客中心、学会/协会、专家指导、技能竞赛等多渠道多路径融合发展,校内校外融合,线上线下交互,推动统计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共同高质量发展,实现统计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双赢。

四、“ 统计+创业”融合发展效果及评价

(一)改变传统落后的理论教学局面。统计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创新教学模式、构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育人和过程性考核,是对传统的“五段教学”和理论教学改革的突破;同时,与创新创业深度融合的新的课程体系,也将老师从“演员”的角色转换为“导演”,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挖掘学生内在发展需求,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大数据“统计+创业”高技能复合型数字化新人才。

(二)深化产教融合,实现统计创新创业育人。大数据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多渠道挖掘复合型、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数字化新人才培养路径,开启校企合作多元模式,引进调查机构、创客中心、学会/协会、专家指导、技能竞赛等,深化产教融合,校内校外融合、线上线下交互、理论实践竞技,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推动统计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共同高质量发展,实现统计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双赢。(1)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夯实数字化基础建设,搭建统计信息化教学平台、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平台,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线上线下交互发展;(2)强化实践育人,运用创客中心等实践育人平台完成创新创业统计实践教学,鼓励通过实践运用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统计信息化创新创业实践育人;(3)深化产教融合,多元协同育人,引进调研机构、统计学会/协会等,邀请专家进行专业教学和实践指导,让高级别学术会议和课堂走进校园,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校内校外融合发展,健全多元育人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4)重视赛绩效能,用统计实践助力创业大赛,组织“创慧杯”统计分析大赛,推荐优秀作品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创业大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并将结果作为课程成绩的重要参考依据,形成以教促赛、以赛促教促学、“教、赛、学、做”相结合良性循环。通过技能竞赛的载体实现统计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完美融合,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型数字化新人才做出贡献。

(三)形成“五新”格局,实现更高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秉持国家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精神,实现统计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五新”格局:新设计、新应用、新实践、新成果、新人才。从融入创新精神的统计信息化课程新设计,到统计创业信息化智慧化新实践、新应用,结合统计学科竞赛、创业竞赛等培育出新成果,既增强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同时优化教学效果,提升学习效率,促进教学相长,实现更高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复合型、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数字化新人才。

猜你喜欢

高质量育人数字化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