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战略规划理论与实践*

2021-04-09平,王洁,包

图书馆论坛 2021年1期
关键词:战略规划规划图书馆

柯 平,王 洁,包 鑫

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际图联(IFLA)非常重视战略规划的制定和执行,2010 年起陆续发布“IFLA2010-2015 年战略规划”“IFLA 2016-2021年战略规划”“IFLA 2019-2024年战略规划”等。本文在概述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战略工具应用、战略目标体系和合作模式3个关键问题,为促进公共图书馆发展制定“十四五”战略规划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1 理论研究

近几年我国促进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战略规划理论研究取得了重大进步,战略规划实践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学者们对国际范围内公共图书馆的战略规划文本进行了分析与解读,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活动进行了深刻反思,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对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1.1 图书馆战略规划的相关理论问题探讨

长期以来理论研究是图书馆战略规划的薄弱环节。2008-2013年柯平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图书馆战略规划模型与实证研究”,开启了图书馆战略规划的理论攻关。柯平先后出版的《图书馆战略规划:理论、模型与实证》(2013)、《图书馆战略规划研究》(2014)、《图书馆战略管理》(2015)等著作在图书馆界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一研究提出了适合我国图书馆战略规划的理论模型,项目成果直接指导了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规划工作。

近10年图书馆战略规划研究出现了几个新特征:一是理论研究不断深入,从系统性研究发展到专题研究,重要成果有赵益民的《图书馆战略规划流程研究》(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陈昊琳的《公共图书馆战略制定影响因素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等;二是关注情景规划新领域,如李丹译《想象图书馆的未来:图书馆与信息机构情境规划》(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马小琪著《图书馆情景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肖鹏则发表了解读彼得·赫农和约瑟夫·马修的《反思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未来》[1];三是战略研究进一步加强,重要成果有龚蛟腾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社区图书馆发展战略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赵益民的《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图书馆联盟战略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9)。

1.2 对国外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的解读与借鉴

欧美重视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拥有丰富的战略规划制定经验,一些学者分析国外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文本,以及网络调查或实地考察国外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过程,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借鉴。国内学者比较重视对国外公共图书馆最新规划的介绍,石志松介绍和评论了布鲁克林公共图书馆最新规划[2],邹娅一解读了11家美国公共图书馆的战略规划文本与编制特色[3],何亚丽等分析了15家国外图书馆战略规划文本中涉及数据驱动的战略规划和实施策略[4]。

1.3 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的总结与反思

国家图书馆研究院组织编辑出版《图书馆行业中长期战略规划选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制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一些学者对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战略规划进行总结与反思,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及“十四五”规划的制定指明了方向。在宏观上,柯平强调公共图书馆要向战略管理方向发展,提出“后评估时代”公共图书馆的七大发展方向与战略重点[5],面向“十四五”,图书馆规划要以图书馆转型为目标[6]。在微观上,邹容评价了《云南省图书馆事业战略管理研究》[7],黄佳玲评价了我国8家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文本[8]。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包含对图书馆事业的整体规划、单馆规划与馆内具体业务规划。一些学者在图书馆事业整体规划指导下,探讨了馆内具体业务的战略规划,如杜玉霞提出图书馆核心人才储备计划[9]。

从上述研究成果看,总体上我国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已有了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存在的问题是战略规划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还不够,战略规划理论还没有向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在图书馆管理学体系中还没有建立起图书馆战略管理的分支学科。

2 战略工具应用

科学的战略规划必须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之上,没有扎实的研究不可能有科学的规划产生,而没有战略工具的应用,也不可能有好的战略研究成果。柯平在《图书馆战略管理》中介绍了常用的8种战略管理方法工具,大体分为两类:组织外部宏观环境的分析工具和组织内部微观要素的分析工具,见表1。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实际工作中,并非每种方法工具都要应用,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工具。面向“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公共图书馆应重点选择3种方法工具。

表1 常用战略管理方法工具比较

2.1 情景规划

情景规划(scenario planning)是1960年前后出现的一种基于情景写作与情景分析的战略规划工具。图书馆情景规划的一般方法是:(1)在图书馆所处的外部宏观环境数据、行业环境数据、外部组织机构数据等资料收集与分析基础上,综合图书馆行业实践发展,以二维情景轴为基本逻辑,构建情景主轴面;(2)发展出情景逻辑,探讨图书馆未来几年可能面临的各种可能性与不确定性;(3)进行情景内容描述,对不同的图书馆情景进行描述,并在对情景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提出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战略对策。

东莞图书馆“十四五”规划首次采用情景规划方法,以二维情景轴为基本逻辑,构建图书馆未来面临的不确定轴,作为图书馆情景内容的主体架构,进而建立起情景逻辑。经过多次讨论,最终完成东莞图书馆“十四五”战略规划之情景规划分析报告。这一方法为该馆“十四五”规划奠定了基础。

2.2 SWOT

最早提出SWOT 分析矩阵的哈佛商学院Andrews认为战略形成过程是把企业内部条件因素与企业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匹配的过程[10]。SWOT分析作为组织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一种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图书馆,据Pacios统计,在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中,11.4%战略规划文本专门为SWOT分析设有一章[11]。

面向“十四五”,公共图书馆可以基于前期的情景规划、宏观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外部组织机构需求分析、内部数据分析、读者需求分析等调研分析报告,结合SWOT分析方法的逻辑结构,最终形成本馆战略规划SWOT分析矩阵,这一方法已经在东莞图书馆等规划编制中有较好的应用。

2.3 定标比超方法

定标比超方法(Benchmarking)产生于1970年代末,是一种常用于提升企业绩效的竞争情报研究工具。图书馆定标比超的对象一般选择同类型的一流图书馆,可以进行国内比较,也可以进行国际比较。具体可进行4种类型的定标比超:(1)从战略层面,将本馆的战略和所选择图书馆的战略进行比较,找出成功战略的关键因素;(2)从环境层面,集中在图书馆外部环境的基本情况和内部环境的基本情况比较;(3)从操作层面,围绕图书馆具体业务进行比较;(4)从管理层面,涉及图书馆的各要素管理,如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等比较。

公共图书馆定标比超的对象不宜太多,一般控制在6~8个。欧申赛德公共图书馆定标比超选择了将欧申赛德公共图书馆与圣地亚哥郡以及加利福尼亚州类似规模和特点的其他图书馆进行比较,有丘拉维斯塔公共图书馆、奥克斯纳德市图书馆、安大略市图书馆、埃斯孔迪多公共图书馆、绍森欧克斯公共图书馆、米申维耶霍市图书馆、卡尔斯巴德市图书馆等7个图书馆。东莞图书馆战略规划采用了定标比超方法,“十三五”规划的定超比超对象确定为广州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嘉兴图书馆、苏州图书馆、佛山图书馆、中山纪念图书馆等6个著名图书馆;“十四五”规划的定超比超选择粤港澳大湾区较先进的城市图书馆代表深圳图书馆和广州图书馆,国内较先进的地级市城市图书馆代表嘉兴图书馆和佛山图书馆,国内较先进的省会城市图书馆代表杭州图书馆,还增加了国外有代表性的城市公共图书馆系统——旧金山市立图书馆,定标比超从战略层、操作层和管理层3个层面对东莞图书馆与本省或外省同类型图书馆进行比较分析,增强了发展目标的针对性。

3 战略目标体系

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内容包括主要包括对图书馆战略规划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图书馆使命、愿景与核心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图书馆战略规划目标体系。

3.1 图书馆战略规划综合分析

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综合分析是对图书馆战略规划内外部环境、情景、战略发展趋势、读者需求、内外部需求、定标比超、SWOT、赋能、应急方案进行的综合分析:(1)分析图书馆战略规划内外部环境,了解环境因素对图书馆发展的潜在作用;(2)运用情景规划开展充分客观的讨论,使战略更具有弹性;(3)基于环境影响,对图书馆战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环境对图书馆事业的影响与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趋势;(4)通过对读者需求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读者需求分析报告;(5)公共图书馆事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多重转变,战略规划制定离不开对其所处环境的深度分析;(6)定标比超是图书馆战略管理的有效工具;(7)结合SWOT分析方法的逻辑结构,形成图书馆战略规划SWOT分析矩阵;(8)从图书馆的角度探讨各方面赋能情况,助力图书馆实现战略规划总目标;(9)科学认识危机,不断提升危机管理意识与能力。

3.2 确定使命、愿景与核心价值观

在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过程中,要确定图书馆的使命、愿景与核心价值观。使命是公共图书馆生存的目的定位与形象定位,愿景是公共图书馆以使命为基础对未来发展的基本构想和期待实现的理想的图景,核心价值观是公共图书馆全体员工在实现其使命与愿景过程中共同认同的价值体系。

公共图书馆的使命、愿景与核心价值观并非一成不变,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广州图书馆规划为例,“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确定的愿景为:“连接世界智慧,丰富阅读生活”,“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修改为“连接世界智慧,共建精神家园”,在城市公共空间定位的基础上增加精神家园定位,更具时代性。广州图书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五大使命为:“知识信息枢纽,终身学习空间,促进阅读主体,多元文化窗口,区域中心图书馆”;“十三五”规划调整为六大使命:“体系建设推手,城市文化地标,终身学习中心,泛在知识门户,公共交流平台,多元文化窗口”;“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修改为“一中心四平台”:“体系中心,知识平台,学习平台,文化平台,交流平台”,持续强调公共图书馆的知识使命、学习使命和文化使命,公共图书馆的交流使命成为新的使命。广州图书馆规划没有使用国际上通行的核心价值观要素,而是采用了理念要素,“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理念为:“普遍开放,平等服务;服务立馆,效益办馆”;“十三五”规划调整为:“理性,开放,平等,包容”,这一理念在“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沿用,反映了规划编制对现代公共图书馆理念的提炼。

3.3 制定战略规划目标体系

根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图书馆战略规划模型与实证研究”所制定的理论模型,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目标体系架构一般由战略方向、目标、策略、行动、指标等5个层级构成。战略是抽象的,建立具体可行的目标体系可以将规划内容和结构简洁清晰地展现出来,以方便上级主管部门和公众的理解,在目标体系下设计建立明确的指标则更便于战略目标的实施、评测与监督,利于战略规划的实现。在协调图书馆使命、愿景的基础上,指标体系展现出对规划方向、目标、策略、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意义。图书馆应以国家和行业发展趋势为导向,通过扫描国内外图书馆的最新战略动向,汲取国内外图书馆的先进经验和最新实践,参考环境分析、发展趋势分析和情景分析,并结合图书馆已经开展的各项工作和服务,制定战略规划目标体系。以广州图书馆“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深圳图书馆“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和佛山图书馆“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为例进行分析,见表2。

表2 广州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和佛山图书馆“十四五”目标体系比较

由表2可见,“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深圳图书馆、佛山市图书馆两馆与广州图书馆体系构架总体上比较相似,规划文本首列愿景、使命、理念,然后详细列出目标体系。广州图书馆“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全文分为愿景、理念、使命、总体目标、具体目标5个部分,目标体系由6个目标、21个策略、122个行动方案组成,这一目标体系以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深入实施和国家已有制度设计为事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作为前提条件,以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人文湾区”和广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城市范例的目标作为新的路向,充分考虑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将为资源共享和效能提升提供新机遇,国家大力推动的新一轮科技创新浪潮将为图书馆服务创新赋能,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管理与服务将进一步为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6大目标紧扣使命,具有鲜明的政治站位和很强的领先意识。佛山市图书馆“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全文分为愿景、使命、理念、总体目标、总体思路、具体目标 6 个部分,目标体系由7 个具体目标、27 个实现路径组成,从馆藏资源、服务质量、阅读推广、科技融合、多元合作、体系建设、管理效能等7 个领域确定的7 个具体目标既结合了佛山发展实际,又考虑了社会发展趋势、行业趋势、市民需求等多个维度,兼具继承与创新、宏观性与精准性、前瞻性与可行性等要素。深圳图书馆在文本结构上与广州图书馆和佛山市图书馆有较大区别,规划征求意见稿全文分为愿景、理念、使命、总体目标、目标体系、实现路径、重点行动计划7 个部分,目标体系由9 个具体目标和25 个重点行动计划组成,虽然脱离了目标体系的逻辑框架,但更为突出以行动为重点的规划导向。

4 合作模式

为指导公共图书馆规划工作,美国公共图书馆协会1980-2009年推出6版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指南,其中2001年版指南提出成立图书馆规划委员会,明确规划制定的促进者,指出有4组人员必须参与到规划制定过程之中,即图书馆的管理团队、图书馆委员会或管理机关、其他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以及在社区中代表各界的人们[12]。鉴于国外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主体的多元化趋势,我国公共图书馆是否可以改变长期以来只有图书馆单一主体的组织传统,柯平等调查发现,主张由上级主管部门制定只有7.47%,图书馆自行制定占33.86%,而外部机构和图书馆联合制定占52.32%[13],表明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规划编制符合图书馆规划发展的需要。

4.1 规划组织的两种模式

公共图书馆在制定战略规划的过程中,通常采取不同的方法与路径,形成了不同的战略规划组织模式。柯平等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2011年提出《我国图书馆战略规划指南(建议案)》,该指南作为《图书馆战略规划研究》附录,2014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指南针对如何选择战略规划制定机构,提出图书馆自身作为首选机构,也可以由图书馆和外部机构联合制定,也可依靠上级部门,也可适当考虑借助各级图书馆学会的力量,甚至尝试借鉴国外由基金会、个人等参与制定规划的做法。从我国公共图书馆规划现状看,主要有独立规划和合作规划两种不同的模式。

(1)独立规划模式。我国部分公共图书馆在制定战略规划过程中,不采用与馆外机构合作的模式,而是由图书馆自身独立完成,有两种情况:一是由图书馆管理者制定图书馆的战略规划后,交由图书馆负责实施,这种模式简单直接,但受管理者思维和能力的影响较大,容易造成过于片面的情况。二是在图书馆中选派人员成立战略规划指导小组与制定小组,承担战略规划制定的领导工作与具体任务,并由馆内其他人员进行配合,完成自身战略规划的制定工作,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汇聚馆员的优秀观点,形成较为客观全面的战略规划框架[8]。

(2)合作规划模式。合作模式下,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制定由图书馆委托学校专家团队,并与专家团队合作完成。图书馆需要成立战略规划委员会,为规划的制定提供指导。学校专家团队需要在图书馆战略规划委员会的领导下设置图书馆战略规划制定小组,负责战略分析与制定的具体工作。图书馆战略规划委员会与图书馆战略规划制定小组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完成战略规划的制定工作。

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十二五”规划编制时,广州图书馆较早采取馆校合作方式,取得较好的效果。

“十三五”规划编制时,合作模式有所发展。广州图书馆继续采取与中山大学合作方式,由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曹树金教授组建课题组负责“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东莞图书馆和新疆图书馆首次与南开大学合作,由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柯平教授组织课题组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吉林省图书馆首次与东北师范大学合作,委托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陈昊琳博士牵头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

2020年是全国公共图书馆界“十四五”规划年,有更多的图书馆采取合作模式或希望进行与外界合作。东莞图书馆再次与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柯平教授团队携手编制“十四五”战略规划;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首次与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柯平教授团队合作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深圳图书馆首次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黄如花教授团队合作编制深圳图书馆之城“十四五”规划,首次与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张靖教授团队合作编制深圳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长春市图书馆首次与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陈昊琳副教授团队合作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

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已经证明,馆校合作方式能够吸收和借鉴馆外研究机构的理论成果和成功经验,提升规划制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4.2 案例分析

(1)广州图书馆。2009年11月开始编制“十二五”(2011-2015)规划,2010年10月公布,整个编制流程分为研究草拟(约5个半月)、修改完善(约2个半月)、论证与修改审定(约3个月)等3个阶段。图书馆一开始就成立了由党政工领导组成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具有开创意义的是选择馆校合作模式。为什么要选择这一模式?时任副馆长方家忠谈到,是因为制订规划需要研究支撑作为基本条件,要收集和汇总图书馆外部环境信息和内部资源,进行规划前期的专题研究,“面对如此广泛的研究需求,广州图书馆认识到自身研究力量的不足”[14]。2009年12月4日与中山大学签订发展规划课题委托合同,由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课题组负责起草战略规划并参与规划的修改、论证;由图书馆指定的项目协调员负责与课题组进行联络和协调。为此,中山大学课题组搜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组织开展了读者与市民问卷调查、确定战略规划体例、草拟文本框架等工作,课题组馆内读者调查有效问卷727份,馆外市民调查有效问卷792份,调查研究为战略规划的指标体系提供了参考依据。“十三五”规划编制继续采取馆校合作模式,委托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曹树金教授牵头组建课题组,承担支撑研究和起草规划的主体工作,并参与文本修改。图书馆指定协调员与课题组联络,负责规划编制全程的联络协调工作。2015年3月启动,5月签订委托合同,6月课题组提出研究方案并开始工作,图书馆成立了13个专项研究小组与课题组同步展开研究工作。此后,课题组每完成一稿草案,由图书馆工作小组讨论并修改,图书馆13个专项小组负责完成专项规划草案,作为规划草案修改的参考和依据。规划工作分为3个阶段:前期准备和调研阶段(2015年3~6月)、规划编制阶段(2015年7~9月)、定稿阶段(2015年10~1月),编制时间从“十二五”规划编制的11个月缩短为8个月,编制工作更为规范,规划质量也有了较大提高。

(2)东莞图书馆。2010 年成立战略规划小组,在《东莞市图书馆新馆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2002-2010)》基础上制定《东莞图书馆“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城市中心图书馆”的愿景目标。2014年11月,东莞图书馆联合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以馆校合作方式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柯平教授团队以前期理论研究为基础,参考国际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范本,结合东莞图书馆实际情况,制定东莞图书馆“十三五”战略规划整体方案,按照《我国图书馆战略规划指南(建议案)》,将规划分为启动与准备、战略规划分析、战略规划制定与发布、实施与评价4个阶段。东莞图书馆战略规划编制小组由南开大学柯平教授担任组长、东图书馆副馆长冯玲担任副组长,小组成员既有南开大学柯平教授团队成员,也有东莞图书馆骨干力量。2014年12月起,战略规划编制小组分工对战略规划涉及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以及图书馆内部数据进行全面搜集整理与分析,2015年4月小组成员对东莞各级图书馆,包括东正社区图书馆、莞城分馆、儿童图书馆、万江分馆、新科分馆(企业图书馆)、长安图书馆、虎门图书馆等进行实地调研。柯平教授团队运用多种战略工具,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和专题研讨,完成了多个专题研究报告,在研究中既有双方单独的研讨,又有双方共同研讨,双方开展紧密型合作,从2014年11月启动至2015年12月结束,历时14个月,最终完成规划文本。该规划突出的特点,不仅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领先性,而且面向实施,可操作性强,建立了科学的规划实施机制和中期检查机制。2018 年10 月27-29日,柯平教授团队专程赴东莞图书馆考察战略规划实施效果,并开展了公共文化志愿者行动。

案例分析发现,科学的图书馆规划编制除了一般过程与方法之外,有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馆长的战略意识决定图书馆规划的价值取向。广州图书馆和东莞图书馆是我国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的两个最佳范例,其规划编制符合国际规范,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这与两个馆选择合作模式有密切关系。而能够作出这样的选择,都是因为两个馆的馆长具有很强的战略意识、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科学的决策能力。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是2015年“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东莞图书馆馆长李东来是2013年“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两位都是全国公共图书馆界的“超级名星”,既有丰富的领导经验,又有厚实的图书馆学专业素养,其战略观决定了图书馆规划编制的引领性和创新价值。

二是馆员参与的重要性。广州图书馆全体员工参与“十二五”规划编制,召开了一系列馆员研讨会,并在内部网站“广图之家”上开设发展规划专区,不同阶段的主要修改稿及相关资料皆上传该专区供馆员下载和研讨;“十三五”规划多次征询馆员意见,经广州图书馆职工大会通过。东莞图书馆战略规划编制强调全员参与,及时召开东莞图书馆战略规划动员及专题报告会、战略专题研讨会、部门主任和馆员代表反馈会,让每一位馆员都能提高认识,提出建议和意见,积极行动,落实好战略规划,共同促进东莞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发展[15]。

三是规划信息公开是战略规划编制的要求。网上征求意见是一种较好的公开方式。广州图书馆2015年10月26日完成“十三五”征求意见稿,同时向国内图书馆界及学术界专家征集书面论证意见,并在广州图书馆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及内部网站“广图之家”发出,面向公众及全馆员工征集意见,11月13日召开专家论证会。该馆“十四五”征求意见稿完成后,2020年9月17日网上公开征求“十四五”规划意见,10月29 日召开《广州图书馆(2021-2025)发展规划》专家论证会。东莞图书馆通过媒体和网络对社会宣传图书馆“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工作,在图书馆网站设有“十四五规划专题”,紧密实现了规划制定过程中的图书馆与社会联动机制。佛山市图书馆2020年11月23日在图书馆网站上公开征求对《智慧·融合·跨越:佛山市图书馆2021-2025年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深圳图书馆2020年12月21日在图书馆网站上发布《深圳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四是理事会的作用。公共图书馆理事会是图书馆法人治理的主要形式,在图书馆战略规划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理事会通常起着战略规划委员会的作用,不仅对规划编制授权,对编制过程进行指导,而且对规划的发布拥有决定权。广州图书馆被确定为国家编办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单位,2012 年7 月成立广州图书馆理事会,“十三五”规划经广州图书馆理事会第八次理事会议审议通过。东莞图书馆战略规划工作以理事会替代规划委员会,由理事会指导“十三五”规划编制,2014年10月24日东莞图书馆理事会成立,2015年4月22日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对规划草案的整体框架设置、重点数据指标设定等进行深入探讨,确定了规划的基本形态;同年12月10日,按照组织程序,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对规划进行最终审议;最终发布的文本首列“理事长致辞”,东莞图书馆理事会理事长王旭辉在致辞中说:“好的规划不仅体现在制定时期的工作细致严谨上,更体现在后期的执行力度上。”

5 结语

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日新月异,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战略规划指导文件、战略规划文本、战略规划研究论文等理论成果,不断丰富的战略规划实践也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规划积累了实践经验。与此同时,我国公共图书馆在战略规划制定上依然存在不完善、不合理、不全面之处,未来图书馆的战略规划制定还需分析已有战略规划成果,借鉴国内外图书馆的优秀战略规划经验,不断提升战略规划制定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猜你喜欢

战略规划规划图书馆
国内外车企智能网联汽车战略规划
图书馆
对战略规划评估体系研究的思考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飞跃图书馆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论油气田战略规划与投资风险管理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探究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