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IF4E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21-04-09张梅燕刘英霞陈丽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浸润性乳腺淋巴结

张梅燕 刘英霞 陈丽红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广东惠州 516000

临床中,肿瘤组织的发生、发展浸润以及转移,通常与相关蛋白异常表达相关[1]。eIF4E是帽依赖性mRNA翻译过程中的限速因子,其在大部分蛋白合成中均有调控作用[2]。据相关研究指出,在多种恶性肿瘤疾病中eIF4E蛋白检测中,均发现eIF4E存在过表达问题,而且过表达程度关系着肿瘤组织侵袭能力[3-4]。本研究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选取120例乳腺疾病患者,分析eIF4E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疾病患者,按照病理类型分组,6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纳入对照组,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纳入研究组。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33~70岁,平均(58.46±6.78)岁,平均身高(160.85±13.12)cm,平均体重(58.41±10.78)kg;研究组均为女性,年龄35~71岁,平均(58.66±6.59)岁,平均身高(160.77±13.44) cm,平均体重(58.33±10.59) 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对本次研究知晓且同意参与;病历资料完整;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接受放化疗;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等患者。

1.2 方法

所选研究对象均通过免疫组化S-P法对eIF4E蛋白表达予以检测,选用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鼠抗人elF4E单克隆抗体P-2;选用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DAB显色试剂盒;选用福州迈新公司生产的免疫组化S-P检测试剂盒。具体操作如下:以免疫组化S-P检测试剂盒说明书为依据开展检测工作,先对肿瘤组织予以石蜡切片处理,厚度为5 μm,之后通过二甲苯进行脱蜡处理,再对标本予以梯度酒精水化处理,通过蛋清(10%)进行封闭,并滴入一抗,通过过氧化氢(体积分数1%)对内源性过氧化物酶进行封闭,再滴入二抗,同时加入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待DAB显色,再通过苏木素进行复染,每次检测阴性对照选用磷酸缓冲盐溶液代替一抗,阳性对照选用已经确认为eIF4E蛋白阳性表达的肿瘤组织。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分析两组阳性表达率,并对eIF4E蛋白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eIF4E蛋白阳性表达判定标准如下:随机选择5个视野,通过高倍镜进行观察,每个视野观察细胞数量在200个以上,根据着色深浅程度、阳性细胞占比判定阳性率,具体内容如下:①着色深浅程度判定。0分:阴性,1分:淡黄色,2分:中度黄色,3分:棕黄色。②阳性细胞占比。1分:占比在10%及以下,2分:占比介于11%~50%,3分占比在50%以上。着色深浅评分与阳性细胞占比评分乘积为总分,总分在3分以下为阴性,3分及以上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eIF4E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

对照组eIF4E蛋白阳性表达28例,阳性表达率为46.67%,研究组eIF4E蛋白阳性表达52例,阳性表达率为86.67%,研究组eIF4E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eIF4E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

2.2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与eIF4E蛋白阳性表达关系

在研究组患者中,36例存在淋巴结转移,其中eIF4E蛋白阳性表达36例,阳性表达率为100.00%,24例无淋巴结转移,其中eIF4E蛋白阳性表达16例,阳性表达率为66.67%,存在淋巴转移患者的eIF4E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与eIF4E蛋白阳性表达关系

2.3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分期与eIF4E蛋白阳性表达关系

在研究组患者中,24例临床分期为中晚期(Ⅲ期、Ⅳ期),其中eIF4E蛋白阳性表达23例,阳性表达率为95.83%,36例临床分期为早期(Ⅰ期、Ⅱ期),其中eIF4E蛋白阳性表达29例,阳性表达率为80.56%,中晚期患者eIF4E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早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分期与eIF4E蛋白阳性表达关系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机体中eIF4E蛋白表达较低,如果eIF4E蛋白出现过表达现象,则会引发基因不稳定,进而导致细胞癌变。对于肿瘤相关mRNA翻译,eIF4E均有调控作用,而这不仅与多种蛋白合成、癌变、细胞侵袭相关,同时也与癌基因激活、自分泌生长刺激、细胞外环境通讯等相关[5]。据相关研究[6]指出,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eIF4E蛋白出现过表达现象,而在正常组织及良性病变组织中eIF4E蛋白则无过表达现象。同时也有学者指出,头颈部肿瘤标本切取区域不同,如肿瘤核心区域、过渡区域、边缘区域,其eIF4E蛋白表达也存在差异,所以可以将eIF4E蛋白过表达作为恶性病变的分子标记之一[7]。在相关研究[8]指出,胃癌浸润深度与eIF4E阳性表达有关,而且淋巴结转移也与eIF4E阳性表达相关,说明eIF4E阳性表达关系着胃癌形成,而且随着病情发展eIF4E阳性表达也持续提高,由此可见eIF4E阳性表达水平可以对胃癌恶性程度进行有效评估。相比于传统肿瘤转移评估指标,eIF4E蛋白过表达具备较强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9]。有研究[10]显示,对乳腺癌标本中eIF4E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发现淋巴结转移患者的eIF4E蛋白表达更高,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eIF4E蛋白表达有明显区别,所以可以将eIF4E阳性表达作为淋巴结转移判定的一个指标。本研究中,分别对乳腺纤维腺瘤、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进行eIF4E蛋白表达检测,结果显示,乳腺纤维腺瘤患者eIF4E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6.67%,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IF4E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6.67%,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IF4E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乳腺纤维腺瘤,同时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存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eIF4E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00.00%,无淋巴结转移患者eIF4E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6.67%,存在淋巴转移患者的eIF4E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转移患者。

eIF4E的α和(或)β结构域单一,涉及到三条长的α螺旋以及八条由非平行β链组成且弯曲的β片层,其可以与mRNA5’帽子结构特异性地结合,进而解除5’非翻泽区螺旋,对mRNA翻译予以参与[11-12]。在帽依赖翻译初始时,eIF4E具备限制以及调节效果[13-14]。通常条件下,eIF4E在细胞中呈现出低表达状态,但在肿瘤疾病中出现表达失控现象,如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淋巴瘤等[15-16]。据相关研究指出,相比于乳腺良性疾病,eIF4E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更高,且两项检查结果相差可达3 ~ 30倍,而且相比于低表达患者,中表达以及高表达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更高,分别可达4.1倍和7.2倍,由此可见随着eIF4E蛋白在癌症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升高,患者疾病复发率也随之提高,这也说明乳腺癌患者预后与eIF4E蛋白表达增高之间存在一定联系[17-18]。

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可以通过对组织中eIF4E蛋白表达进行检测,进而对乳腺纤维腺瘤以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进行鉴别诊断,而且还可以通过检测组织中eIF4E蛋白表达判断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情况,具备显著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浸润性乳腺淋巴结
特殊浸润性表面构建及其抑制酸奶黏附的研究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浸润性乳腺癌的超声诊断与临床病理学对照分析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浸润性乳腺癌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