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进展
2021-04-09陈天鑫朱瑜琪
陈天鑫 朱瑜琪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京 100040
穴位注射疗法又称“水针疗法”,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将药液注入人体的特定腧穴或者相关部位,从而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穴位注射疗法是在西医注射疗法和中医针刺疗法相结合的基础上,根据药物治疗作用和经络理论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针药结合注射对穴位进行双重刺激,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适应证广、用药量小等优点[1]。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其主要的适应证之一,笔者通过CNKI,以“穴位注射、神经根型颈椎病”为关键词,搜索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间相关文献,一共查阅论文62篇,现将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理论依据
1.1 中医理论依据
中医并没有颈椎病的概念,现多将其划分到“项强”“痹病”“骨痹”等范畴。早在《张氏医通》中就有:“有肾气不循故道,气道挟脊而上,至肩背痛;或观书对弈久坐而致脊背痛者。”颈椎病的病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包括肝肾不足、气血亏虚、饮食失调、七情内伤等因素;外因包括风、寒、湿等外邪侵袭,慢性劳损,外伤等[2]。督脉、手足三阳经均循行于颈项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常选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督脉等阳经,取颈夹脊穴疏调局部筋骨、调节局部筋脉,风池疏通少阳经气,曲池疏通阳明经气,诸穴相配,共奏温经通络止痛、祛风散寒除湿之效。选用的中药注射液功效多为行气止痛、通经活络等,比较常用的包括丹参注射液、复方当归注射液、红花注射液、香丹注射液等。
1.2 现代医学理论依据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在颈椎病各分型中最为多见、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3],主要表现为感觉、运动障碍及反射改变,其分布区域与脊神经分布区一致[4]。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原因是颈椎间盘退变、颈部韧带肥厚钙化以及骨质增生等病理性改变,导致椎间孔变窄、脊神经根受到压迫或者刺激,从而出现颈部单侧局限性疼痛,并呈电击样向肩部、上臂、前臂以及手指反射疼痛,且伴有麻木感。目前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有:①机械性压迫学说,由于神经根不具备周围神经的保护组织,对机械压迫的反应比较敏感,压迫产生的机械效应和损坏神经血供可对神经根产生间接影响[5];②化学性神经根炎学说,突出的椎间盘和增生的骨质压迫释放炎症介质刺激神经根产生一系列症状[6];③自身免疫学说,椎间盘损伤后,髓核突破纤维环或后纵韧带,新生血管进入髓核组织,髓核与机体的免疫机制密切接触,从而产生抗原,并在抗原持续刺激下产生自体免疫反应[7]。
穴位注射选用丹参注射液、复方当归注射液等,具有化瘀止痛、行气活血的功效[8-9],可以扩张组织周围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加速周围组织代谢,松解组织粘连[10],消除无菌性炎症。穴位注射选用的西药主要包括激素、维生素及局麻药等,对于局部组织可起到良好的消炎止痛、营养神经的作用[11]。穴位注射将药物、针刺、穴位三者结合,可促进髓核的回纳,减轻或者消除神经根症状[12]。
2 穴位的选择
在全部报道中,大部分选用穴位为足少阳胆经、督脉、手太阳小肠经等阳经的穴位,另外也包括治疗颈椎病常用的颈夹脊穴、阿是穴等。常用穴位共32个,其中有11个穴位的使用频率达到5次,分别为颈夹脊穴、风池穴、阿是穴、曲池穴、肩井穴、风府穴、手三里穴、天宗穴、大椎穴、天柱穴、曲垣穴,具体见表1。
3 药物选用情况
3.1 中药提取物注射剂
在全部报道中,共选用10种中药提取物注射剂,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的是复方当归注射液,共21次,另外还有5种中药提取物注射剂的使用次数达到2次,分别为丹参注射液8次、红花注射液3次、血塞通注射液2次、舒血宁注射液2次、香丹注射液2次。所选用的注射剂主要功效为活血化瘀,具有扩张局部血管,降低炎性介质和营养神经的作用[13]。
表1 穴位注射神经根型颈椎病常用穴位
3.2 西药注射剂
在全部报道中,共选用15种西药注射剂,主要包括三大类:维生素、局麻药和激素药,使用频率最大的是维生素B12,共21次,其余使用频率达到2次以上的药物及其使用频次为腺苷钴胺8次、利多卡因8次、甲钴胺2次、地塞米松3次、维生素B62次、维生素B12次、曲安奈德2次。
4 联合其他治疗方法
穴位注射在临床上多于各种治疗方法联合使用[14],这说明穴位注射疗法不仅安全有效,而且与其他治疗手段联用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全部报道中一共有11种联合治疗手段,其中最常用的治疗手段是针灸治疗,另外超过5次的治疗方法有4种,分别是推拿、电针、牵引、中药汤剂,见表2。
表2 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常用联合治疗方法
5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总有效率为82.9%[17]~100.0%[18],其临床疗效评价方法以临床症状评价为主,一共有18种评价方法,其中使用次数超过5次的有5种,具体方法和使用频率分别为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50次、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31次、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 8次、健康调查简表SF-36 8次、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6次。常用的5种疗效评价方法如下。
5.1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制定。治愈:原有临床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部、肢体功能活动恢复正常,可以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有效:原有症状减轻,颈部、肢体功能改善;无效:治疗前后比较症状无改善。治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5.2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采用中华医学会疼痛医学会的VAS评分,VAS是将一条长10 cm的尺子分为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10分代表无法忍受的剧痛,0分代表无疼痛,患者根据自身疼痛情况进行选择,评分越高说明疼痛越剧烈[20]。
5.3 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
该表内容包括主观症状(18分)、生活、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9分)以及临床体征(73分)三部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越明显,病情越轻。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能够实现功能评估、疗效评价、指导治疗的多种康复评价目的,是评价颈椎病症状、体征严重程度及其临床意义的重要手段[21]。
5.4 健康调查简表(SF-36)
健康调查简表SF-36是在受试者对问题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生活质量自我评价的一个通用评分测评工具,内容包括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22]。
5.5 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
颈椎病症状量表共20分,包括四个部分的评价:①自觉症状共9分,包括颈肩部疼痛与痛苦感、上肢疼痛和(或)麻木、手指疼痛和(或)麻木3项,从正常到严重为3~0分;②工作生活能力,从正常到不能完成为3~0分;③体征共8分,包括椎间孔挤压试验3分、感觉2分、肌力2分、腱反射1分;④手的功能,从正常到功能障碍为0~-2分。得分越高,功能越趋正常[23]。
6 讨论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24],人们对本病的重视也不断提高,穴位注射疗法也取得了一定成绩,文献报道[25]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率大多能达到90%,均未见明显副作用,故采用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是临床的重要治疗手段。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①在注射药物选择方面尚无明确标准,除了复方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维生素B12等较常用的注射液外,其他药物的选择和组合较多样[26],希望有进一步的药理研究,确定有效药物的选择和组合以促进穴位注射疗法的使用和推广;②虽然联合治疗的手段多样,但是牵引、推拿等疗法可能存在一定副作用,治疗也相对费时[27];③目前对临床疗效的评价仍然倾向于临床症状的变化,缺乏客观的理化指标、力学和物理学数据[28];并且穴位注射多与其他疗法联合使用,单纯的穴位注射文献较少,临床疗法评价不够严谨[29],期望有更多单纯穴位注射的研究,在临床疗效评价方面,能结合现代影像学资料、理化指标等进行更客观的评价;④本研究在查阅常用中药注射液的药品说明书后,发现仅复方当归注射液说明书中明确了可以用于穴位注射,其他注射液的用法中均未提及穴位注射,希望生产厂家能收集相关研究数据,进一步修订说明书,为临床医生规范用药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