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疗联合耳穴治疗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4-09郝昊潘静相珊
郝 昊 潘 静 相 珊
1.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山东济南 250355;2.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山东济南 250355
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在行经前后或在行经期出现周期性腹痛、腰酸、下腹坠胀或其他不适,一般在初潮开始就会发生,又可称为功能性痛经[1]。原发性痛经在大学生中较为常见,疼痛症状典型,痛经时大多数学生产生紧张、抑郁、不安、痛苦、对生活兴趣下降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在治疗痛经的方法上,西医主要以止痛对症治疗为主,而中医治疗痛经的方法较多,可分为内治法及外治法,多数治疗方法需要药物的煎服或治疗时的亲自操作,或需要经常到医院治疗,治疗过程不便。本研究对2019年6—11月接受治疗试验干预方案的120例患者原发性痛经受试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11月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城,有持续6 个月以上出现痛经的女大学生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共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年龄18~22 岁,平均(18.5±1.6)岁,试验组年龄18~23 岁,平均(19.0±1.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诊断标准
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妇产科学》痛经及《中医妇科学》月经病诊断标准,再结合患者原发性痛经的整体症状,制订本试验的诊断标准如下。①症状:患者正值经期或月经前后出现小腹疼痛,痛引腰骶,甚至剧痛引起晕厥者,疼痛呈周期性,严重者可影响学习及生活。②妇科常规检查:排除患者生殖器具有器质性病变者。
1.3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痛经患者;②患者年龄17~23 岁;③患者痛经病程在6 个月以上;④近四个月以来患者有痛经症状;⑤患者痛经程度影响日常生活;⑤患者月经周期规律,一次月经持续3~7 d;⑥本次试验中所有患者自愿参与该调查,并能如实回答问题。
排除标准:①参与本次试验的患者皮肤对生姜、胶布等过敏者,耳部及腹部穴位外敷处皮肤周围10 cm 内有新伤口或皮肤破损;②近一个月服用治疗痛经的中药或在应用其他方式治疗痛经;③正在参与其他临床试验;参与本次试验期间使用任何治疗痛经的中药或成方,针灸、穴位指压按摩、芳香疗法、热敷等方法改善经行下腹疼痛。
剔除标准:①资料不完整不能判定治疗效果者;②未按规使用发放的治疗药物;③不能定期参与随访;④发生其他病症,不宜继续治疗;⑤在治疗期间自行要求退出;⑥患者调查表填写前后不相符。
1.4 药物制备
1.4.1 西药的购买 在正规医院购买止痛药物,布洛芬缓释片(惠州大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44025287,0.3 g×12 片)。
1.4.2 中药的制备 将八种中药香附、延胡索、当归、川芎、白芍、没药、吴茱萸、莪术中药磨粉分别过六十目筛,依2 ∶2 ∶2 ∶2 ∶2 ∶2 ∶2 ∶1 比例制备中药粉末20 g,使用鲜榨的生姜汁调和成药饼,切割为每块2 cm×2 cm。中药购买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校医院。
1.4.3 耳穴压豆 购买成品王不留行耳穴按压贴。购买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校医院(河北贺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Q/HHS 01-2016)。
1.5 治疗方法
1.5.1 西药治疗 于月经期按需使用,一次0.3 g,每天最多2 次。
1.5.2 脐疗治疗 于每次患者月经前三天开始进行脐疗,结束时间为本次月经停后第三天,肚脐每天贴敷药饼8 h,1 次/d,共治疗观察4 个月经周期。方法为:将患者皮肤擦拭干净,药饼敷贴在神阙穴下,用保温敷贴覆盖固定。8 h 后取下药饼,观察皮肤有无水泡等破损,若无破损,第二天继续治疗,若有破损,则停止试验,尽快去医院就诊,对症处理[2]。
1.5.3 耳穴治疗 耳穴治疗与脐疗同时进行,治疗时间同脐疗,方法:首先使用医用酒精消毒耳廓皮肤,然后将制备好的耳穴贴贴在一侧耳穴上,穴位选择神门、子宫、内分泌、交感上四个穴位。嘱患者使用拇指、食指对压贴附王不留行籽的耳穴,使局部产生轻微痛感,胀感。隔天贴同侧耳廓[3]。
1.6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①原发性痛经疼痛时间: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在本次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月经痛时间。②原发性痛经疼痛严重程度:参照CMSS 量表对两组患者在本次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疼痛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分析。③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根据国家医药管理局出版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无效,患者原发性痛经症状无任何改变;有效,患者原发性痛经及痛经并发症有所缓解,但无法维持2 个月经周期;显效,患者原发性痛经及痛经并发症完全消失,但无法维持2 个月经期;痊愈,患者原发性痛经及痛经并发症完全消失,且后续2 个月经期无再复发。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 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痛经疗效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其中15 名患者治疗无效;而在试验组中,有效率为90.00%,其中有6 名患者治疗无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痛经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痛经疼痛时间比较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时间均较长,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痛经疼痛时间均短于治疗前,试验组患者痛经疼痛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痛经疼痛时间比较(,h)
表2 两组患者痛经疼痛时间比较(,h)
2.3 两组患者痛经疼痛严重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受试者疼痛严重程度均较重,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痛经疼痛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试验组患者痛经严重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症状严重程度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症状严重程度比较(,分)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临床对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越来越多,有调查显示,在中国,成年女性具有痛经病史的约有1/3,其中诊断为原发性痛经的患者占53.2%,原发性痛经疾病严重影响了成年女性的生殖质量,其中约13.55%的患者表示痛经严重影响其工作质量。在中国香港开展了一项关于中学女生痛经的调研,该项目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了5609 名女生的信息,结果发现,中学女生人群中有高达68.7%的学生遭受痛经的困扰。加拿大的一项研究中显示,女性原发性痛经发生率达60%。在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方法上,现代医学的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疗效尚可,但“治标不治本”,患者在每次月经到来时,仍旧会出现原发性痛经的表现,达不到根治的效果。反观中医药在治疗原发性痛经方面的方法较多,主要治法分为内治法及外治法,中药调理、针灸治疗、艾灸、推拿等方法。但论治的原则还是以调理冲任气血为主,又需根据原发性痛经的不同辨证分型,分别采用行气、活血、散寒、清热、补虚、泻实等治疗原则。其总的治法主要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经期时采用调血止痛治标,非经期时辨证求因治本,并结合患者的综合辨证情况,采用调肝、益肾、扶脾等方法,使气血流通,经血畅行,以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4-6]。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关于穴位贴敷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文中记载使用白芥子打粉后和泥用来治疗毒蛇咬伤。现在穴位贴敷在临床上应用甚广,常见的三伏贴、三九贴在各大医院盛行,用来治疗呼吸道疾病、小儿疾病、各种慢性病等。本试验中使用自制中药药饼,选用神阙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神阙为气机升降的纽带,可分阴阳,是任脉中重要的穴位,可以调理全身气血,是人体的先后天的命蒂,可调理胞宫,补气调气行血,调理冲。本试验中,应用神阙穴治疗患者原发性痛经获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7-9]。
关于耳穴具有治疗疾病作用,中医最早记载于《内经》中,原文指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内经》提出,各个脏腑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身体的经络传送至耳部,反映在耳部,因此,后人提出:经常按摩耳穴有助于扶正气,可以达到固本培元的作用。耳穴贴压治疗疾病费用便宜,方便快捷,而且有报道指出,采用针刺结合贴压耳穴治疗原发性痛经与消炎痛药物相比,具有临床优势[10-15]。
本研究显示,脐疗联合耳穴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有效率可以达到90.00%;原发性痛经疼痛时间及疼痛严重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应用西药布洛芬缓释胶囊的疗效。由此可见脐疗联合耳穴治疗患者原发性痛经,可以缩短疼痛时间、降低疼痛感以及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