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落叶松人工林经营中近自然经营理念的应用

2021-04-09

农业与技术 2021年6期
关键词:阔叶树红松落叶松

彭 健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三门江林场,广西 柳州 545001)

落叶松人工林是我国森林资源中的重要部分,有效对落叶松人工林开展近自然经营,能够推动落叶松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并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良好维护。由于近自然经营涉及到诸多复杂的流程,需要相关人员做好全面性分析,并选用科学的经营模式,而当前我国一些地区在落叶松人工林经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亟待进一步提升经营的有效性。

1 落叶松人工林经营与近自然经营的概述

1.1 落叶松人工林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有情况下我国落叶松人工林发展的规模日益增加,已经达到2.0×106hm2,在人工林总面积中占据了55%的比例。随着我国人工林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其覆盖地区也日益广泛,如我国北方地区就种植了大量落叶松,这使我国市场中木材供需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不过,因为树种、立地条件选择不当,经营管理不善,导致部分低产、低质林分;同时,林分郁闭前期忽视割灌除草的重要性影响到了落叶松人工林的持续稳定发展;另外,中幼林抚育数量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且未能按经营目标进行抚育;而培育目标不明确,木材销售市场不畅也是当前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1]。

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落叶松人工林经营的经验进行吸收和分析发现,近自然经营能够使落叶松人工林有更高的生态效益,并且能够提升其生产力。一些欧洲国家从很早就开始将近自然理念引入到人工林经营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我国对这一理念的运用相对较为滞后,当前对其运用还处于探索和摸索阶段中。

1.2 近自然经营理念的概述

近自然经营理念是一种以自然为“标准”的经营理念,要求在经营落叶松的过程中顺应自然规律,并遵循森林管理模式,将天然林更新、目标树种择伐以及经营等作为重要的技术手段,持续对森林经营过程进行优化,使人工林经营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全面提升的目的。总体来看,近自然经营指的是运用森林自然演替进程对森林经济、社会、生态功能进行平衡,推动森林持续正向演替,将其自然演替时间缩短,提升经营效益的理念。如,在近自然育林技术较为发达的德国,其对现有森林实行了“宜抚则抚、宜改则改、宜造则造、宜封则封、宜留则留、留则促变”的综合育林措施。通过密度调整、质量调整、树种调整、人工林近自然转化等措施,对中、幼龄林进行了适时抚育,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低质低效林,使森林质量得到了全面快速提高。

1.3 近自然经营的特征分析

近自然经营与普通同龄人工林经营存在较大的区别,近自然经营更为关注自然规律和经营过程的科学性,其特征有如下几方面。

经营对象主要为乡土树种,在经营过程中注重林地生产力的保存,且注重规避爆发性病虫害、生长衰退等灾难;小面积认识和调查自然力,使林分得到天然更新;培育时间单元为森林完整的生命周期;在确定目标林相的时候根据立地环境、森林演替阶段、指示植物以及潜在原生植被,并制定科学调整林分的结构措施;对目标树进行标记,并对单株木开展培育管理,以此对森林生态功能进行维护,并达到目标树生长量平均值的最大化;运用单株木择伐作业法,在详细分析和探究林分结构以及竞争关系的基础上明确择伐对象,通过采伐持续改进林分质量。

近自然经营与同龄林比较而言,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使林分生长量得到提升,并且由于近自然林具有相对较为复杂的结构,有十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具有较高的景观价值和生态效益,所以当前得到了很多国家的运用,被人们视为可以满足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的前景最为广泛的营林方式。

2 落叶松人工林经营中近自然经营理念的运用模式

通过上述介绍的落叶松人工林经营中近自然理念的运用特征,能够发现,在落叶松人工林经营中有效运用近自然理念具有较大的优势作用,能够提升经营的有效性。为了深入对近自然经营理念的运用方法进行分析,着重分析落叶松—红松交叉培育模式和落叶松—阔叶树交叉培育模式2种模式,希望为行业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借鉴。

2.1 落叶松—红松交叉培育模式

在间伐之后的落叶松人工林冠下更新红松,目的在于对当前林分空间结构和树种结构进行优化,并有效培育落叶松—红松混交林。根据相关研究了解到,在红松幼苗阶段,并不适宜全光光照,而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庇荫,如此才能够将其早期分叉、再生长等问题降低掉,并且还可以将结实时间推迟,使尖削度更好,不过也要实时进行透光,否则将会影响红松幼苗的持续健康生长。在培育落叶松—红松混交林的时候,要重点关注红松的生长特点,合理运用间伐措施,对林分空间结构进行有效调整,确保其生长空间和成活率较高。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管护和经营,通过人工修枝、割灌除草、上层木抚育等途径,为混交林健康生长营造较好的环境。具体的培育模式如下。

目标树种为落叶松、红松;目标林相为落叶松—红松异龄复层林;培育周期为大于80a。经营措施:在六至十年生时要将影响落叶松生长的非目的树种、藤本、灌木等割除掉,并将其中的枯死枝、烂枝等去除掉,将其密度保留至2200~2500株·hm-2;在十一至二十年生时,要疏伐大约1~2次,伐后要进行修枝,间隔期保持早3~4a,伐后要确保林分密度约在900~1200株·hm-2;二十一至三十年生,要疏伐1~2次,间隔期保持在3~4a,伐后确保林分密度在450~550株·hm-2;在三十五年生时,进入到了林分冠下更新阶段中,开展1次生长伐,将林分密度保持在390~420株·hm-2,伐后林下更新红松1600~2000株·hm-2,更新之后1~5a,并持续扩穴3a 5次,持续割草灌,在抚育的过程中要恰当保留天然萌生的水曲柳、栎类等阔叶幼苗;约在四十年生时,要伐1次上层落叶松,将林分密度保持在250~350株·hm-2;在四十五年生左右,要单株择伐上层落叶松1~2次,使林分密度保持在200~300株·hm-2,同时,还要抚育更新层,以保障林木的正常生长;在五十一年生以后,要进行1~2次单株择伐,确保采伐蓄积强度小于或者等于30%,形成落叶松—红松异龄复层混交林。

2.2 落叶松—阔叶树混交林培育模式

要依据林分径级分布、树种组成、立地类型、林木健康情况、林龄结构等对采伐方式、采伐强度以及补植密度等进行明确,在林下可以补植白桦、水曲柳以及紫椴等阔叶树。还要详细分析补植树种的生长特性,结合具体的特性进行留养抚育、封育、适当对林下的灌木进行清理,对其适度透光、修枝等,使幼树有更好的生长环境,能够得到健康生长,以更好地形成团块状或者带状镶嵌混交林。具体的培育模式如下。

目标树种为落叶松、水曲柳等;目标林相为落叶松—阔叶树混交林;培育周期为高于70a。详细的经营措施:在十一至二十年生时,要对其进行1~2次的疏伐,间隔期保持为3~4a,在砍伐之后将其密度保留为900~1200株·hm-2;在二十一至三十年生时,疏伐时间为1~2次,间隔期保持在3~4a,在伐后将密度保持在450~550株·hm-2;在三十一至四十年生时,进入到了冠下更新阶段中,要对落叶松开展1次团块状或者均匀的疏伐,将上层目标株数保持在100~150株·hm-2,并做好修枝工作,伐后林下对阔叶树进行更新,将栽植密度控制在1600~2000株·hm-2;在林下更新1~5a后,持续进行扩穴、割草3a5次,如果存在没有达到最低保留株数密度的,那么要对其进行补植,还要保留天然萌生的水曲柳等幼苗;6~10a,将不利于幼树生长的非目的的藤本、灌木等割除掉,并将其中的死枝枯枝等去除掉,以更好地推动林木的生长,对林木森林健康以及质量提升带来有利作用,培育出质量和品质较高的落叶松森林[2];在上层落叶松四十一至五十年生时,基本上下层更新的阔叶树进入到了较高生长期,要针对于上层落叶松进行1~2次的单株择伐,并将其密度保留在200~300株·hm-2,同时还要对下层天然更新阔叶树进行抚育、除藤、除草、割灌等,保证下层目标树木持续健康生长;在五十一至七十年生时,要择伐2~3次,确保每次蓄积强度低于或者等于30%,并且还要抚育更新之后的阔叶树,保证林分能够得到良好发育;最终留下的落叶松大径级别树木为45~75株·hm-2,形成落叶松—阔叶树异龄复层林。

2.3 落叶松—栎类针阔混交中径材培育模式

文中所讲的落叶松指的是日本落叶松,主要适用于高山地区,复层林中主林层以栎类阔叶树和日本落叶松为主,其中日本落叶松属于浅根树种,栎类阔叶树属于乡土优良树种,栎类阔叶树和日本落叶松顶级群落硬阔叶树混交经营是自养能力较强的近自然森林类型;次林是其它类型的阔叶树种,包括榆树、椴树等类型。

经营目标在于发挥水土保持功能,更好地对水源进行涵养,同时还可以发挥生产功能。产出木材的目标为日本落叶松胸径目标为35~45cm,生长周期目标为40~60a;锐齿栎等树种的目标胸径为50~60cm,生长周期目标为80~120a。

树种具体的组成和比例为栎类在30%~40%,日本落叶松在40%~50%,榆树、椴树等在10%~30%。更新目标为日本落叶松比例为20%~30%,栎类在30%~40%,其它类型的树种在30%~50%。混交模式为日本落叶松能够得到均匀分布,栎类以及其它有关的阔叶树种成团块状分布。

措施在于对目标树进行抚育,并将其中的干扰树采伐掉,借助于间伐的形式对林木拥挤度进行调整,以使林木有更为科学合理的高径比;适当进行伐林开窗,对乡土阔叶树进行补植,或者对其进行块状或者带状改造,对林下天然更新进行保护。还要对混交度、幼树开敞度、林分成层性等,推动下木快速生长,形成针阔混交复层异龄林,最终达到恒续林阶段。此外,还要在林隙内补植栎类等有关的乡土阔叶树种。

3 落叶松人工林经营中近自然经营理念的运用措施

在对落叶松人工林经营中运用近自然理念的时候,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对近自然经营理念进行深入了解和认识

近自然经营理念是一种遵循自然规律的经营理念,其要求经营人员做好全面性分析,对落叶松的自然需求、自然特征等进行深入了解,并做好准备工作,制定科学的落叶松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策略,这样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当前我国一些林区,虽然认识到近自然经营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了近自然经营,但是取得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对近自然经营理念的认识不够,没有系统对该理念进行学习,在落叶松人工林经营中存在很多缺陷,无法做好细节性工作。对此,林区领导必须要注重对经营人员的培训,建立其近自然经营理念,学习有关的知识,深化各位人员的认识。

3.2 制定科学的近自然经营制度

落叶松人工林经营中要想对近自然经营理念进行运用,离不开科学的制度约束。由于落叶松人工经营涉及到较为复杂的流程,且有很多注意事项,在实际经营中,经营人员会因为多种原因的影响而导致经营过程不规范,从而影响经营结果。对于这种情况,林区应当构建近自然经营的规章制度,针对于不同的树种制定详细的、针对性的经营流程,并合理对职责进行划分,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以更好地开展树木经营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在构建制度体系的时候,要与工作者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并定期对制度体系进行更新和优化,确保其与林区情况相符合,具有较大的操作性价值。

3.3 选择合理的近自然经营模式

森林经营是现代林业发展中的永恒主题,也是林业发展的潜力所在。落叶松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部分,对落叶松经营过程中的生态问题进行解决,不仅关系到林场的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广西地区虽然适合种植落叶松,但是其与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并不相同,在种植落叶松过程中,应当结合地区情况选择合理的近自然经营模式,避免对东北地区、国外等落叶松种植的模式照抄照搬。同时,由于不同的近自然经营模式所培育出来的落叶松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在选择经营模式的时候,还要对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充分结合市场需求、落叶松种类等对近自然经营模式进行运用。

4 结束语

近自然理念是落叶松人工林经营中的重要理念,该理念与生态保护的大目标相趋同,并且符合我国林业发展的大形势,因此在落叶松人工林经营中应当注重对这一理念的运用。为了确保该理念的有效运用,林区应当对自身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对近自然理念进行深入认识与了解,同时还要制定科学的近自然经营制度,对每一位人员的行为进行全面约束。

猜你喜欢

阔叶树红松落叶松
绕口令
杉木与不同阔叶树种混交生长效应分析
没有红松的红松林
山西落叶松杂交良种逾10万亩
长白落叶松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神奇的落叶松提取物
湖南速生、中生、慢生阔叶树组单株生长模型构建
选择红松宝就是选择财富
选择红松宝就是选择财富
福建省阔叶树二元材积方程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