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西大河人工梭梭林大沙鼠防治技术
2021-04-09马尚有
马尚有
(民勤县勤锋林业实验站,甘肃民勤 733399)
1 西大河林区概况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西北部、石羊河下游,三面环沙,全年降水稀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是我国主要的荒漠化地区之一。位于民勤县西大河的人工梭梭林区是民勤县西风沙线前沿的一道天然屏障,区内气候属温带大陆干旱气候,常年气候干燥,降水少、蒸发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8.8℃,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3mm,蒸发量2675mm,主风方向为西北向[1]。西大河区内人工植被主要为梭梭、沙拐枣,天然植被主要种类有白茨、沙蒿、芦苇、沙米等,总盖度在35%~40%。
近年来,随着民勤县林业工程的不断实施,西大河区域人工梭梭林面积不断增加。目前,该区域分布约1334 万hm2梭梭林,对保护和改善当地沙化土地进程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但随着梭梭林不断生长,森林抚育管理措施相对滞后,大沙鼠为害问题日趋严峻。大沙鼠以当地梭梭为主要食物,通常靠取食梭梭等沙生植物的根茎、嫩梢为生。不仅如此,还在梭梭灌丛下打洞筑巢,啃食根系韧皮部为害梭梭林,为害轻者造成梭梭长势衰弱、自然更新缓慢,为害重者导致梭梭林木死亡,造成沙区造林失败、土地沙化,严重影响了西大河人工梭梭林防风固沙效益的发挥,成为民勤县荒漠化治理中的一大自然灾害。目前,西大河梭梭林区地下洞道密集贯通,重灾区鼠口密度和被害株率分别达5 只/667m2和50%以上,大沙鼠常形成明显的种群,给西大河人工梭梭林区乃至全县人工荒漠化治理成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在西大河梭梭林区开展大沙鼠为害情况调查和防治方法试验研究,探索研究一套更完善、更科学的梭梭大沙鼠综合防治技术,进而辐射带动同类型地区进行梭梭大沙鼠防治,为巩固民勤县人工荒漠化治理成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 大沙鼠生活习性及其为害情况
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别称黄老鼠、大砂土鼠。常以植物为食,栖息在海拔900m 以下的沙土荒漠、黏土荒漠和石砾荒漠地区,营群落生活,白天活动,不冬眠,听觉和视觉非常敏锐。体长150~200mm,多在梭梭根部周围挖穴打洞,并与周围梭梭树下面的洞口相连,形成庞大而复杂的洞群。主要为害梭梭、花棒、沙枣、柽柳等荒漠植物,啮食树木幼嫩枝条,状如刀割,仅剩光秃的茬桩,并在梭梭根部挖穴穿孔,使沙层纵横割裂,沙丘空虚松散,严重破坏根系,致使梭梭林成片死亡。发生区平均被害率达40%,严重受害区被害率达100%[2]。由于大沙鼠的为害,梭梭林木正常生长受损,防风固沙林带的防护效益和生态效益降低。据调查,目前民勤县大沙鼠发生面积8004hm2,占总面积的31%以上,为害严重面积2668hm2,其中,西大河梭梭林区为害面积约667hm2,成为民勤县荒漠化治理中的一大自然灾害。
3 防治原则及目标
在防治过程中,坚持集中连片、分类施策并实行系统管理和联防联治的原则,依靠先进的科学理论和科技成果,做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相统一;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造林质量和保存率,实现可持续控灾为目标,遵循“预防为主、积极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用综合防治方法,降低鼠害为害程度,逐步实现有鼠不成灾,最后通过鼠害试验,探索研究一套更完善、更科学的梭梭大沙鼠综合防治技术,进而辐射带动同类型地区进行梭梭大沙鼠防治。
4 综合防治方法
通过对西大河人工梭梭林区大沙鼠监测调查,根据夹日捕获率、鼠口密度和林木平均被害指数,划分大沙鼠发生为害情况,界定其为害的轻、中、重等级,防治为害程度达中度以上的梭梭林。
表1 鼠为害程度划分表
4.1 人工物理防治
4 月用鼠夹、粘鼠板防治梭梭大沙鼠,通过鼠夹、粘鼠板对大沙鼠的捕杀试验,研究物理捕杀大沙鼠的机理,力求研制出捕杀率高、成本低、制作简便、可操作性强的捕杀器械。粘鼠板以硬纸板为基础涂以高分子粘合胶,带有高效诱鼠剂,对鼠类能达到诱之必来来之必粘之功效。对环境无任何影响,安全、卫生、使用方便。使用时,将粘鼠板打开,置于大沙鼠为害达中度以上的梭梭林,根据有效洞口数量的多少,每20~30m2放置2~3 张;粘鼠板上放置诱鼠剂,捕获率可达95%以上;为防止大沙鼠挣扎拖动粘鼠板,可用细铁丝固定于梭梭植株上。
4.2 生物防治
加大对鼠害天敌艾虎、黄鼠狼、猫、狐、雕、鹰等动物的保护力度,充分发挥天敌对大沙鼠的生物控制作用,减轻其为害梭梭。
4.3 生态控制
根据降水条件,在林木行间种植一年生草本植物,如大沙鼠喜食的蓬草、沙米、盐爪爪等,可减轻其对梭梭的鼠害,同时加强对人工梭梭抚育管护力度,促进梭梭林正常生长。
4.4 化学防治
4.4.1 采用溴敌隆毒铒诱杀防治大沙鼠。溴敌隆被称之为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是一种适口性好、毒性大、靶谱广的高效杀鼠剂。特点是作用缓慢、不易引起大沙鼠惊觉、容易全歼害鼠,而且具有急性毒性强的突出优点,同时,它还可有效杀灭对第一代抗凝血剂产生抗性的害鼠[3]。溴敌隆玉米毒饵配制方法:0.5kg(1 瓶)溴敌隆母液溶于5kg温水中加入25kg新鲜玉米(或小麦)反复搅拌,焖24h 以上,至药液吸干即可使用,手撒在鼠洞周围。溴敌隆梭梭诱杀法:根据大沙鼠喜食梭梭嫩枝的生活习性,在10 月中、下旬大沙鼠贮备越冬食物的时期,组织人力选取梭梭中上部的嫩枝,长15~20cm,用清水或2%盐水浸湿后,浸撒上溴敌隆母液,在晴朗无风天,于上午10∶00 前将毒枝插在洞口前20cm处,诱杀大沙鼠[4]。第2d 清除被毒杀的大沙鼠,并补放梭梭毒饵。可就地取材,杀鼠效果好(注意事项:施药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用药技术规程操作,施药时,必须佩戴口罩和塑胶手套)。
4.4.2 采用植物不育剂梭梭诱杀法。植物不育剂是用具有抗生育作用天然植物中的提取物配制而成,破坏雌雄鼠生殖能力,降低其出生率,从而达到降低种群密度的目的。它具有起效快、药效高、适口性好、药源广,成本低,不污染环境,无二次中毒,不误杀有益动物,连续投放使用不产生抗药性的特点[5]。每年4 月下旬,大沙鼠进入繁殖前,在防治区域内以10m×20m 的距离投放50g,诱饵剂量1kg/hm2,可有效降低大沙鼠种群数量。
5 防治效果分析
5.1 防治效益
通过梭梭大沙鼠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地保护了西大河梭梭林的正常生长,降低了梭梭林区鼠害程度,将梭梭平均被害株率由原来的50%下降到10%以内、大沙鼠鼠口密度由75 只/hm2下降到7~15 只/hm2。为民勤县荒漠化治理扫清障碍,对西大河以梭梭为主的防风固沙林产生极大的保护作用,使西大河防沙治沙区生态功能显著增强,其防沙治沙作用稳定而持久,可遏制绿洲荒漠化蔓延进程,有效巩固民勤绿洲生态环境安全,提高防沙治沙造林成效,加快生态环境改善治理。
5.2 社会效益
通过梭梭大沙鼠综合防治技术,将进一步巩固西大河林区防沙治沙造林成果,更好地发挥梭梭林的生态效益,明显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提高当地广大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对探索研究一套更完善、更科学的梭梭大沙鼠综合防治新技术提供试验数据,对同类型防风固沙梭梭大沙鼠的防治具有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进而保护了绿洲内人民的生产、生活及农业设施的安全。
最后,通过对比分析本次综合防治技术,试验推广鼠夹、粘鼠板鼠害程度调查技术。推广应用见效快、效果好、无污染、无公害的“植物不育剂”和“溴敌隆”等毒饵诱杀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