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岭南地区城镇滨水绿地设计探讨

2021-04-09梁丽玲

花卉 2021年6期
关键词:驳岸滨水岭南

梁丽玲

(棕榈设计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27)

0 引言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目前社会发展的主题,保护好生态环境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近年来,随着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建设用地不断提升,城镇的绿化用地越显狭小,我国城市人均绿化面积与城市最佳环境人均绿化面积相比少之又少。面对这种情况,要加强土地绿化率,制定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该问题[1]。岭南地区水网密布,河流水涌随处可见,其附属的滨水绿地不仅是日常生产生活空间,对生态建设也有重要的作用。城镇滨水绿地设计,要从更广泛、更长远的角度考虑,在岭南地区应该充分抓住“水活”的特性来发展生态,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将生态、安全、文化、景观和休闲结合在一起,提升经济和生态价值。

1 城镇滨水绿地的概念

城镇滨水绿地实际上是指在城市的规划范围以内,与湖泊、江河、海域等在一定范围内相连的城市公园绿地。这里所指的水域必须是城市规划用地范围以内的水域部分,其中居民居住用地里的水体或者私自挖掘的人工水池不包括在内。城镇滨水绿地笼统上可以说是城镇的公园绿地,它具有城镇公园的一般特征,例如,它可以对外开放、具有系统性和生态性。同时,城镇滨水绿地又属于滨水区,它是指在该区域范围内,水域与绿地相连的一定范围内的绿地,其形状一般是带状绿地空间,其中也是城市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城镇滨水绿地具有亲水性与自然性,里面的植被主要是自然植被与人工植被相结合,这也充分发挥人文景观的作用[2],其功能主要是防洪、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供人观赏等。近年来广东大力发展的万里碧道工程,便是一项以水为纽带的复合型绿廊,也是城镇滨水绿地的其中一种重要体现。

2 城镇滨水绿地的现状

2.1 缺乏生态性

早期的规划设计更多的偏重于河道治理及防洪工程,以保证安全行洪通道,却忽视河道及滨河界面的价值。单一的工程化堤岸做法缺乏生态上的考虑,也完全隔离城市与河道的联系。植物群落无法构建,生物多样性呈递减趋势。

2.2 亲水性不足

大多城市滨水绿地设计中缺乏居民临水活动的空间。岭南地区河涌密布,因防洪需求,现代化的城市进程大都采取简单的硬质人工驳岸处理原有河涌,这严重影响自然形成的江河沿岸景观以及其生态功能。乏味的垂直驳岸设计使人看得见水却摸不到水,无法满足人群天然的亲水、戏水需求。

2.3 缺乏地方特色

滨水绿地处于水陆交接之地,应该属于城市当中景观最美的地带。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精神上的追求要远大于物质上的需求,在城市中滨水绿地凭借优美的环境以及其亲水舒适性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现场走访发现,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照搬案例现象,忽略自身河道的特点。大面积的草坪以及沿河的行道树似乎已经成为滨水绿地设计的固定模式,导致千河一面,既无视了群众的功能需求,也缺乏景观特色。规划设计与当地的文化习俗严重脱节,缺乏生命力。

3 规划设计原则

规划设计上,从整体上进行全面的考虑,坚持可持续建设原则,谨慎严格地考虑资源以及材料的利用,通过合理的设计减少建设开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与生态理念相结合,让生态原理作为规划设计的指导。进行滨水绿地生态设计不仅仅要最大限度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要满足当地人们的实际需求,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应的结合。其次,城镇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是结合自然以及适应自然的一个过程,它是一种最大限度应用自然的最少设计,也是一种以自然系统为基础可以进行自我更新的可再生系统。再者,尊重岭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充分了解项目本身的水文、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制定出既能够最大限度保护好当地生态环境,又能满足当地人需求的生态规划设计。

4 岭南地区城镇滨水绿地规划设计

4.1 自然为主,生态优先

在进行岭南城镇滨水绿地设计时,要着重建设当地的植物生态群落,因为植物是恢复和完善滨水绿地的生态功能的重要手段。并且要尽量选择乡土树种为主要的植物品种,考虑其经济性与景观性。另外,要考虑到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建设绿色自然的生态环境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在进行植物造景时,除了要满足在观赏性方面的需求外,还需要考虑水文情况。岭南地区普遍多雨,旱季与雨季水位相差有时达数米,泛洪期更可达数月。要充分考虑消落带的植物设计(见图1),选择耐湿耐旱植物,考虑植物群落的综合特征[3],增加生物多样性。要想建设完整的滨水绿色生态廊道,还需要考虑到滨水生态敏感地区,可以引入天然的植被要素,建立野生动物栖息地或者设立滨水生态保护区等。

4.2 景观要结合当地特色,彰显文化底蕴

将自然景观的建设与当地的文化特色相结合,发掘并继承当地的文化特色,彰显文化底蕴。岭南地区城镇多依水而建,大多具有浓厚且别具特色的人文自然历史。在规划设计中,应当充分挖掘利用城市或水域的历史文化特色,复兴滨水景观,使城市历史文化的得以延续,对外发扬,同时也能增强本地市民对城市、水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4.3 生态驳岸设计

生态驳岸可以分为三种,即自然原型驳岸、自然型驳岸以及人工自然型驳岸。对于自然原型驳岸来说,为了保护其原有的自然特征,人们一般采用植物来保护堤岸,在临水地区种植一些喜水性植物,例如垂柳、水杉等植物,利用他们舒展开的健壮根系来稳固堤岸,增强其抗洪能力。对于自然型驳岸,其与自然原始型驳岸有所不同,它不仅仅利用植物来稳固河堤,而且还会用木材甚至是石材等来保护其底部,增加其抗洪的能力。在斜坡上种植植物,在坡底利用石块、木桩等护底,将植物与石材和木材相结合,固堤护岸。对于人工自然型驳岸,除了利用植被、石材、木材等,还需要利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最大限度实现抗洪能力,利用耐水的圆木柱或者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制作成梯形箱形状的框架,利用石块将其填满,或者向其中插入长短不一的混凝土管,再在箱内的临水侧种植一些芦苇等,让其在狭缝中生长出来。在生态的角度进行设计探讨,保证河岸与水体之间可以进行水分交换,并且还能够起到一定的调节和抗洪作用。因此,在进行滨水绿地生态设计时应尽可能使用生态驳岸。

4.4 滨水绿地道路系统的设计

在进行滨水绿地生态设计时也要考虑到其内部的道路系统设计。现代滨水绿地道路设计要充分考虑人们的需要,进行人性化设计,最大限度为市民提供便利、快捷的交通。首先要实现人车分流,建设和谐共存的道路系统,将各个活动场所、景点以及各出口都连接起来,保证滨水道路与城市道路的无缝衔接实现最大化的便民交通系统。其次,根据规划以及自身特点,合理规划骑行道、慢跑道、慢步道,并最大程度实现无障碍通行(见图2)。同时根据规划需要设置驿站,提供必要的自行车停靠、卫生间、休憩、售卖等基础服务设施。

图2 大沙河的慢行系统(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5 结语

岭南地区城镇滨水绿地设计对于该地区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城镇滨水绿地设计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涵盖水利、城乡规划、生态、环保、交通、市政、园林绿化、文化、旅游等相关领域。城镇滨水绿地生态设计对于市民的居住环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可以有效保护自然环境,对于整个城市的规划发展的作用也非常大。因此加强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意义重大,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设计过程中将当地的文化特色与景观进行结合,体现当地的生态特色,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猜你喜欢

驳岸滨水岭南
忆岭南
茂名市小东江滨水区驳岸景观更新设计
基于功能分区的城市人工湖景观驳岸生态设计
——以中山市逸仙湖为例
岭南建筑的前世今生
雨岭南
大咖妙语论道 “最宜居”的滨水新城,最理想的人居状态
黄韬 滨水新城齐集三大“兴奋点”,绝版人居成就溢价黄金期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驳岸审美设计研究
不辞长作岭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