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组织冗余与文化企业并购:基于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2021-04-09潘爱玲
潘爱玲,孙 磊,2
(1.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2.山东科技大学财经系,山东 济南 250031)
一、问题提出
组织冗余是战略管理领域的核心概念,它能够影响企业战略行为,诱导创新[1](P1259)、多元化[2]、并购[3](P811)等风险承担活动。 文化产业肩负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重任,“十二五” 规划纲要提出“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和重组”,“十三五”规划纲要再次强调“推动文化企业兼并重组”,并购是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布局、促进文化业态创新、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方式。 研究表明,组织冗余能够促进企业的并购行为[4],对文化企业绩效产生显著影响[5]。依托现有政策背景,基于组织冗余视角, 文化产业面临并购成长机遇,通过并购获取关键资源、实现协同效应、提升市场势力是文化企业谋求转型升级、 寻求突破成长的开放式创新路径。 为此,探究组织冗余和文化企业并购行为及其后果的关系,厘清组织冗余对文化企业并购决策、策略的影响,考量其并购绩效表现,对于文化企业认清自身条件、明确目标需求、审慎并购运作、实现扩张成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组织冗余是可用资源超过必要资源的部分[6](P36)。 其一,企业成长所需的持续竞争优势来自其优良的资源禀赋[7],组织冗余表现为资源数量的累积[8],按照企业行为理论的观点,它是现实或潜在的资源缓冲[9](P30),能够支持并购扩张等冒险创业行为[3](P811)[10](P124),提升创业绩效[11]、促进企业成长[12]。其二,代理理论强调组织冗余为管理层权力扩张[13](P164-165)、过度投资[14](P85)提供便利,“面子工程”项目会加剧企业的并购行为。 但资源约束条件下企业会更有效利用资源[15],组织冗余却意味着效率损失[8](P538),代理行为是导致企业“低效率”的原罪[16],加大并购失败的可能性。 研究动态表明,组织冗余倾向于促进企业并购,但从绩效实现角度却未必带来积极的经济后果。因此,实证研究中,我们应关注不同类型组织冗余的差异化特征[17](P47),权变考察分类组织冗余的异质性作用[18](P1260),情境化解读不同观点的矛盾与冲突。
在国家政策驱动与消费需求升级背景下,无论是结构调整还是动力转换,文化产业并购重组将成为常态[19]。 组织拥有的资源与能力能够为外延扩张型成长提供支撑,政策红利、社会资本等有利于促进文化企业并购。 潘爱玲和王淋淋发现,国有文化企业通过更强的政治关联性在并购中获得更多的财政支持,民营企业获取的财政支持有利于提升并购绩效,对二者来说,政治关联均与并购绩效改善正相关[20]。 文化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专业分工协作的经济性、 技术开发的规模效应、制度和管理创新的保障激励能够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21],但具体并购策略选择的差异却可能带来不一致的绩效表现。 潘爱玲等实证检验了 “三跨”并购对文化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影响,发现跨区域、跨行业并购降低了综合竞争力,跨所有制并购仅具有不显著的提升作用[22](P11);刘慧凤也得出差异化结论:税收优惠促进跨行业并购且显著提高财务业绩,但对跨地区并购即便降低并购后税负也未能带来业绩改善[23]。 可见,文化企业并购行为及其后果的权衡需要进行情境化考量。
基于此,本文以企业行为理论、代理理论为依据,情境化解析分类组织冗余对文化企业并购决策、策略的影响,考察不同产权性质下的文化企业的差异化表现,并关注并购的经济后果。 相关分析为文化产业并购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研究结论与启示亦能够为文化企业并购实践提供决策参考。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分类组织冗余与文化企业并购决策
企业行为理论认为,组织冗余的存在使企业放松对战略活动的控制,有利于并购扩张的创业行为[3][10](P811)、(P124);代理理论指出,组织冗余方便管理层进行“权力扩张”[13](P164-165),导致过度投资[14](P85)。 但同时,冗余的“闲置”属性和“缓冲”作用也会增强企业惰性、降低探索的动力[24](P11),甚至陷入“能力陷阱”[25],从而抑制创新、创业等冒险活动。 上述理论对组织冗余作用的解释存在观点冲突[18](P1260)。 基于组织冗余的“易恢复性”特征,按照可利用冗余、可恢复冗余和潜在冗余的划分[17](P43),不同类型的组织冗余会对文化企业是否实施并购产生不一致的影响。
可利用冗余是没有被投入到组织设计或具体程序中的基础资源[26],如现金、现金等价物等,它不面向特定的组织应用,具备高流动性和高灵活性,管理者因此拥有较强的自由裁量权[27](P602)。 潜在冗余表示未来可通过增加债务或权益从环境中获取的资源[9](P37),它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债务融资或股权资本实现[3](P813),被转化或者再利用以实现组织目标[28]。 无论是可利用冗余还是潜在冗余都有利于并购这种风险投资行为: 第一,并购作为重大对外投资行为,无论是前期尽职调查、交易谈判,还是并购后整合、业务推进,尤其是交易对价的财务支付,都需要大量、持续的资源投入,对于“轻资产”的文化企业而言,势必要求“储备”充足的资源予以保障,而可利用冗余和潜在冗余恰恰能够提供这种支撑,为并购提供全过程、全方位资源支持。 第二,并购活动的高风险性要求企业能够承受未来可能损失的冲击,可利用冗余弹性较强,能被快速运用于各种组织活动,提高了管理者的风险承担能力[29];潜在冗余未被嵌入特定情境,具备通用性,当企业遭受不利后果时也可以平抑消极影响。因此,企业行为理论认为组织冗余会驱动企业冒险行为[30][31](P42)、激励文化企业并购,通过高风险承担谋求高收益回报。 第三,从代理视角考察管理者的行为,可利用冗余、潜在冗余自由裁量权强[32],容易引发管理层过分乐观,激发“权力扩张”行为、放任“过度自信”膨胀[33],从而进一步提升文化企业实施并购的可能性。 综上,从资源支持、风险缓冲以及代理行为角度的分析表明, 文化企业可利用冗余、潜在冗余与其并购决策正相关,即可利用冗余和潜在冗余水平越高,文化企业实施并购的可能性就越大。
可恢复冗余是被组织吸收到进程中去、不易发现并重新配置的资源[34],如过高的员工薪酬、管理费用、闲置设备等。 可恢复冗余通常与组织的关键业务流程紧密相关[35](P1242),直接支持和保护企业“内核”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36](P142),但它面向特定应用,专用性强,若将其转换面向其他情境,需额外付出时间和成本消耗[37]。 上述特征决定了可恢复冗余很难支持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动。一方面,可恢复冗余内嵌至组织业务流程,为“内核”提供缓冲和保护机制的同时也会阻碍调整和变革[36](P147),形成路径依赖甚至陷入“核心刚性”与“能力陷阱”[38](P288)。 随着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性的下降以及主动调整意愿的减弱,企业自然会安于现状,拒绝突破、冒险。 文化企业重内容、重创意,可恢复冗余水平越高意味着企业在当前领域的关注越多、投入越大、依赖性越强,在现有路径的束缚下就难于变化、调整,会较少地进行风险性更高、不确定性更强的并购行为。另一方面,可恢复冗余属于低流动性冗余,变换应用情境会制约其适用性,管理者的选择和支配空间有限[39](P95)。资产的专用性决定了可恢复冗余不能灵活、自由地被配置到企业并购活动中去,无法有效满足并购的资源支持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并购行为。文化企业可恢复冗余的积累主要表现为未形成现实产出的无形资产对资源的占用,不仅难于释放且转移成本高,资源转化再配置能力的限制导致文化企业无法依靠可恢复冗余支撑高风险的并购活动。 总之,无论从动机还是能力角度,可恢复冗余都不利于文化企业实施并购,即可恢复冗余水平越高,文化企业并购的可能性越小。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a:组织冗余会显著影响文化企业并购行为。
假设1b:可利用冗余和潜在冗余会促进文化企业并购行为。
假设1c:可恢复冗余会抑制文化企业并购行为。
(二)分类组织冗余与文化企业并购策略:行业选择和区域分布
在考察组织冗余对文化企业是否实施并购的影响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分析文化企业可能的并购策略:行业选择和区域分布。
首先,根据协同效应理论,同行业并购的企业熟悉目标企业的市场状况、管理技能和技术水平,不但能降低并购的风险,还可以减少并购后整合的时间和成本,并购绩效更好[40]。 文化企业行业特性明显,在跨行业并购中面临更为突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交易中的噪音影响也更为严重[22](P3),因而文化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同行业并购。 可利用冗余、潜在冗余对并购行为的促进要契合文化企业追求规模经济、谋求协同效应、增强市场势力的诉求,因而文化企业更多地选择横向并购竞争对手或是纵向(前向、后向)一体化产业链并购,在相对熟悉的领域寻求稳健扩张、降低整合难度、提升市场地位。
其次,文化产业的特性、地方政府竞争和行政干预的双重作用以及区域间资源禀赋的差异,导致文化资源与资本的空间性错配现象较为严重,跨区域并购是实现区域间产业重组和转移的重要途径[41],可以实现资源的空间协同和治理的外溢效应[42]。 因而,文化类上市公司在确定并购目标时更倾向于进行跨区域选择[43]。 根据资源协同理论,跨区域并购有助于文化要素突破区域限制、实现资源在更大范围的流动及优化配置,提升文化企业竞争力。通过可利用冗余、潜在冗余的空间再配置,突破行政区划壁垒桎梏,实现资本跨区域布局,既能够创造资源协同空间又可以谋求制度套利机会[44],这有助于文化企业走出发展的“舒适圈”、“困惑区”,实现平衡性、跨越式成长。
最后,按照前文的分析,可恢复冗余不利于文化企业实施并购,原因在于“内核”保护机制的刚性倾向于拒绝“变化”以及变换应用场景的成本耗费也不能有效提供资源支持、风险缓冲。 无论对于同行业扩张还是跨区域整合,可恢复冗余不仅很难为其提供支撑,反而会产生消极抑制效应,且可恢复冗余水平越高,组织的既有能力“惯性”和现实冗余“黏性”越强,文化企业进行同行业、跨区域并购的可能性越小,即可恢复冗余与文化企业同行业、跨区域并购负相关。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进一步提出并购策略假设2:
假设2a:可利用冗余和潜在冗余与文化企业同行业、跨区域并购正相关。
假设2b:可恢复冗余与文化企业同行业、跨区域并购负相关。
(三)产权属性的差异化影响
在转型经济环境下,产权因素是影响公司并购决策的重要输入变量[45],国有文化企业与民营文化企业在并购逻辑上存在差异[46]。 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文化企业更具有市场理念,更能够灵活、快速地捕捉市场变化,精准把握市场机遇,创新意识突出[47](P64),从而更具冒险意愿和变革导向。 虽然其“先天”资源劣势、“融资难”现象普遍且政策扶持地位弱势[48],但当有利的并购时机出现时,民营文化企业更能果敢决策、全力出击[47](P64)。 相比较而言,国有文化企业尤其是大型骨干文化企业在市场中居于主导地位、资本实力雄厚、盈利能力突出[49],也更容易获得市场青睐和政策倾斜。 稳固的市场地位加之根深蒂固的体制机制问题制约了国有文化企业的危机意识和突破精神。
因此,民营与国有文化企业在并购动机、能力上存在明显差异,民营企业创新突破性强但存在资源劣势瓶颈,国有企业囿于固有束缚却更具在位优势。 即便受限于市场地位、政策壁垒、融资约束等因素,但在同等情境下所表现出的并购决策特征方面,民营文化企业相较于国有文化企业却有着更为突出的体现。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民营文化企业为应对行政干预、行业管制、市场分割等不利条件[50],甘冒风险、主动求变,谋求经营环境改善、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强烈愿望。
据此,本文提出产权性质假设3:
假设3:与国有文化企业相比,民营文化企业组织冗余对于并购决策选择、同行业和跨区域并购策略选择的影响更为显著。
三、样本数据及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首先,本文根据申银万国行业分类标准(2014),选取2014~2019 年沪深A 股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并剔除 ST、*ST 企业,共计 668 个待观测样本。 其次,并购事件以上述样本组企业为主并方,依据业务类型为资产收购、标的资产为股权、非关联交易、成功完成的原则进行筛选,共获得197 个并购事件观测值(企业同一年实施多次并购视作多个并购样本),加之536 个非并购观测值,共计733 个样本数据。 最后,结合数据可得性,剔除数据缺失样本后最终获得539 个样本数据;其中,并购样本172 个,非并购样本367 个。 相关数据主要来自国泰安CSMAR 财务指标分析、并购重组数据库。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根据前文理论分析,构建如下模型(1)检验组织冗余与文化企业并购行为之间的关系。 如果公式中β 系数显著,则表明组织冗余能够影响企业并购决策、策略。
被解释变量为企业并购决策与策略,包括“企业是否进行并购 (MA)”、“企业是否进行同行业并购(SIMA)”和“企业是否进行跨区域并购(CRMA)”。即若样本企业发生并购则MA 取1,否则取0;若标的企业所属行业为文化产业则SIMA 取1,否则取0; 若主并企业与标的企业注册地分属不同省份则CRMA 取 1,否则取 0。
解释变量为组织冗余,借鉴Bourgeois 和Singh[17](P46)、Bromiley[31](P46)等的做法,分别考察可利用冗余(AVSLK)、可恢复冗余(RESLK)和潜在冗余(POSLK)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 其中,可利用冗余用速动比率、可恢复冗余用销售费用与营业收入之比、潜在冗余用权益负债比指标作为代理变量[17](P43)[31](P46)。 同时,考虑到组织冗余作用的滞后性以及避免内生性问题,上述解释变量均做前提一期处理。
控制变量方面,综合考虑公司业绩、治理结构、企业特征等因素,并借鉴已有文献的做法,选取净资产收益率(ROE)、可持续增长率(SUSTAIN)、财务杠杆(LEV)、企业市场价值(TOBINQ)、大股东持股比例(BIGSH)、企业规模(SIZE)和年龄(AGE)指标。 其中,变量净资产收益率和可持续增长率同样做滞后一期处理。 另外,考察不同产权性质(SOE)下组织冗余是否会对并购决策产生差异化影响,引入年份虚拟变量(YEAR)控制年度效应。 变量定义及计算方法如表1 所示。
表1 变量定义及计算方法
四、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 为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 首先,MA 的均值为0.319,表明在样本选择期间,31.9%的企业实施过并购行为,文化传媒产业并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SIMA 与 CRMA 均值分别为 0.263 和 0.230,占比MA 约82.45%、72.10%,反映出同行业、跨区域并购是该期间并购行为的典型特征。 其次,AVSLK和POSLK 的均值、标准差较大,最小、最大值差异悬殊,说明这两类组织冗余在样本企业的分布较不均衡;RESLK 均值、标准差较小,分布差异不大;不同类型的组织冗余及其差异化分布是否会对文化企业并购决策、策略产生不一致的影响,需要在后续实证分析中予以验证。最后,控制变量中ROE 和SUSTAIN 反映出企业间盈利能力、 成长性差异较为显著,LEV 体现的风险水平也变化明显。 此外,SOE 指标表明,63.1%的样本为民营企业,可以着重关注。
表2 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分组差异与变量相关性分析
根据文化企业是否实施并购,将全样本划分为并购子样本(MA=1)和非并购子样本(MA=0),通过均值差异T 检验分析子样本间组织冗余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结果如表3 所示,并购子样本AVSLK 和POSLK 的均值分别为3.791 和4.224,均显著高于非并购子样本对应的均值2.611 和3.231(左侧单边检验在1%水平上显著);而RESLK 均值约为0.090,显著低于非并购子样本0.118 的均值(右侧单边检验在1%水平上显著)。 由此可见,实施并购的文化企业相较于非并购样本有着更高的可利用冗余和潜在冗余、更低的可恢复冗余,不同类型的组织冗余可能会按照差异化方向影响企业并购。
表4 为主要变量的Pearson 相关系数。 由表中可知,组织冗余与企业并购行为显著相关;其中,可利用冗余(AVSLK)和潜在冗余(POSLK)与 MA 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可恢复冗余(RESLK)与MA 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 初步验证了本文的基本假设1b 和1c。 大多数控制变量至少在5%水平上与MA 显著相关,模型构建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印证。
表3 组织冗余分组差异检验结果
表4 主要变量的Pearson 相关系数
(三)基本回归结果
表5 报告了组织冗余与文化企业并购决策的Logit 回归结果。 列(1)、(4)、(7)表明,就全样本而言,无论何种类型的组织冗余都至少在5%的水平上显著影响企业并购决策, 但作用方向有所不同:可利用冗余(AVSLK)和潜在冗余(POSLK)分别在1%和5%水平上与MA 显著正相关; 可恢复冗余(RESLK)与MA 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 由此说明, 组织冗余对文化企业并购行为有着显著影响,但不同类别的组织冗余因其属性、特征差异表现出不一致的作用方向,验证了本文假设1a、1b、1c。
列(2)、(5)、(8)对民企组的检验结果与全样本保持一致,仅在系数大小和个别显著性水平上有所下降。 列(3)、(6)、(9)对国企组的检验中,AVSLK和POSLK 系数分别在10%和5%水平上保持显著,且与全样本、民企组方向一致,但RESLK 系数并不显著。这说明产权性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组织冗余对文化企业并购决策的作用,尤其在特定类型组织冗余上表现明显,假设3 得到部分验证。
表5 分类组织冗余与文化企业并购
表6 报告了组织冗余与文化企业同行业并购的 Logit 回归结果。 列(1)、(4)、(7)表明,全样本中3 种类型的组织冗余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影响同行业并购;其中,可利用冗余(AVSLK)和潜在冗余(POSLK)与 SIMA 正相关,可恢复冗余(RESLK)与SIMA 负相关。由此说明,同行业并购能够反映组织冗余对文化企业并购策略的影响,但需要分类考察不同类型组织冗余的差别化作用, 与前文假设2a和2b 一致。
列(2)、(5)、(8)对民企组的检验仅有可恢复冗余(RESLK)在5%水平上与SIMA 显著负相关,列(3)、(6)、(9)对国企组的检验仅有潜在冗余(POSLK)在10%水平上与SIMA 显著正相关,其方向均与全样本中对应的检验结果保持一致。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若考虑产权属性因素,不同类型的组织冗余对文化企业同行业并购行为的影响可能在作用力度及方向上存在差异,需要区别看待同行业并购与跨行业并购或不实施并购之间的取舍,部分支持本文假设3。
表6 分类组织冗余与文化企业同行业并购
表7 报告了组织冗余与文化企业跨区域并购的Logit 回归结果。 结果显示,只有全样本和民企组的可恢复冗余(RESLK)在1%水平上与文化企业跨区域并购策略显著负相关,其余均不显著,部分验证了本文假设2b 和假设3。 这也说明,其一,可恢复冗余并不能促进文化企业跨区域并购。可行的解释是跨区域整合存在着区域壁垒、 部门限制,尤其是国有传媒企业受行政区划的约束更甚;RESLK反映了企业对现有市场的“黏性”程度,RESLK 越高则依赖性越强,自然会限制企业跨区域寻求并购整合的动机。其二,产权属性会影响RESLK 对跨区域并购的作用,民企组表现显著,国企组并未发现有力证据。
表7 分类组织冗余与文化企业跨区域并购
(四)延伸分析:组织冗余对文化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
1.分类组织冗余与文化企业并购绩效
基于组织冗余对文化企业并购行为影响的考察,进一步分析其并购绩效表现,我们能够理性判断并购扩张路径下组织冗余是否能够真正促进企业成长。 企业行为理论支持组织冗余对绩效的积极效应[51],而代理理论则认为组织冗余会伤害企业绩效[18](P1251),围绕不同类型组织冗余的情境进行分析,有助于得到组织冗余和企业绩效关系的适应性结论。
第一,可利用冗余和潜在冗余促进文化企业并购,其绩效表现取决于并购能否为企业创造新的价值。 一方面,企业用独特的资源和能力维持和发展竞争优势[52],组织冗余有利于解决内部资源配置矛盾、缓和外在环境变化冲击[6](P37-38)、支持企业变革、创业等探索行为。 协同效应、市场力量、战略行为等是并购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53][54],因而有利于提升组织绩效。 但与此同时,在资源支持和风险缓冲效应下,文化企业并购的“初衷”源于重新配置“未用”资源的动机并且具备一定的承受冒险行为带来潜在损失的能力,即便考虑到组织冗余的积极作用以及并购中对目标企业所处行业、区位选择的决策符合文化企业扩张的现实需求,“盲目乐观”的并购运作也可能会因其极大的风险而损毁企业价值[55],组织冗余也许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绩效提升。另一方面,组织冗余的存在放松了资源限制条件下的效率性原则,增加了代理行为,管理层追求个体效用最大化,实施“面子工程”项目[1](P1249)以构筑“权力帝国”[13](P164-165),目标选择随意、支付溢价过高、整合难度加大,致使并购风险急剧上升,决策有限理性降低了投资有效性, 自然会对组织成长造成伤害,不利于改善企业绩效。需要说明的是,代理问题也可以从相反的角度理解:企业并购行为对组织冗余的吸收减少了管理者可灵活支配资源的数量,根据自由现金流量假说,这就有助于督促管理者谨慎决策、重视效率,从而降低委托方与代理方目标“不相容”冲突的代理成本,实现对组织绩效的积极贡献。
第二, 可恢复冗余与组织业务流程相结合[35](P1242)、管理自由裁量权不足[27](P602)抑制文化企业并购行为,同时却可能对组织绩效提升做出贡献。一方面,可恢复冗余能够维持企业“内核”保护机制[36](P141),可恢复冗余水平越高,这种稳定效应越显著,强化作用越突出。 尤其是在环境剧烈变化、对企业造成实质性威胁的情况下,可恢复冗余更有利于组织保持稳健、持续的绩效输出。 另一方面,可恢复冗余流动性差、使用不灵活,既有“惯性”难于转换调整,不利于企业并购,但却可以通过减少“自由”现金流强化资源约束、缓解代理行为、提升组织效率,有助于改善企业绩效。 当然,组织冗余的存在毕竟会导致效率损失, 可恢复冗余对企业“内核”的保护还可能强化企业惰性、降低创新探索的动力[24](P11),甚至陷入既有路径依赖的“能力陷阱”[38](P304)。 因此,可恢复冗余也会对企业绩效产生消极作用,妨碍组织内涵效率型成长和外延创新性扩张。
根据上述分析,组织的可利用冗余、潜在冗余和可恢复冗余对企业并购绩效有着显著影响,但兼具积极和消极作用。 为此,本文认为组织冗余对文化企业并购绩效有着显著影响。
2.实证设计与结果分析
为了揭示组织冗余对文化企业并购绩效的作用,本文构建如下模型(2)检验并购前后总资产收益率变化量ΔROA 与不同类型组织冗余的关系。若公式中β 系数显著为正(负),则表明组织冗余促进(抑制)企业并购绩效。
公式中的被解释变量为总资产收益率变化量ΔROA。 考虑到并购经济后果可能的滞后性,令ΔROAt=(ΔROAt+ΔROAt+1)/2-ΔROAt-1,即由并购当期与下一期ROA 的算数平均值减去并购前一期ROA;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的选取与模型(1)保持一致。
表8 报告了并购样本企业的组织冗余与财务绩效的OLS 回归结果,分别检验了全样本和民企组分类组织冗余与总资产收益率变化量ΔROA 的相关关系(国企组样本量过少、检验功效低,故未进行检验)。 列(1)、(3)、(5)表明,全样本可利用冗余和潜在冗余分别在5%和1%水平上显著负向影响ΔROA,可恢复冗余的正向作用并不显著。 这说明,虽然AVSLK 和POSLK 能够促进文化企业并购,但这种决策并未带来积极的经济后果,反而有损于绩效改进,其可能源于盲目乐观地并购导致未实现整合协同效应。 列(2)、(4)、(6)对民企组的检验结果与全样本保持一致,在部分考虑产权属性的情况下进一步证实了前述结论。
表9 进一步报告了同行业并购样本企业的组织冗余与财务绩效的OLS 回归结果。 结果表明,无论是全样本(列(1)、(3)、(5))还是民企样本(列(2)、(4)、(6)), 可利用冗余和潜在冗余均在 1%水平上显著负向影响ΔROASI, 可恢复冗余的正向作用依然不显著,结论与并购全样本一致且总体显著性水平提升。 这也说明,并购样本组织冗余的绩效效应在同行业并购样本上有着更为“突出”的体现,并购行业方向决策进一步凸显组织冗余的消极作用。
表8 分类组织冗余与文化企业并购绩效
表9 分类组织冗余与文化企业同行业并购绩效
表10 继续报告跨区域并购样本企业的组织冗余与财务绩效的OLS 回归结果,与同行业并购样本检验结果类似,全样本与民企组的可利用冗余和潜在冗余分别在10%和5%水平上与ΔROACR显著负相关,可恢复冗余作用不显著。 并购全样本、同行业和跨区域并购样本在组织冗余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方面呈现稳健的一致性,组织冗余对并购行为的促进并未提升经济绩效, 反而大多是损害绩效,其中的启示值得深究。
表10 分类组织冗余与文化企业跨区域并购绩效
(五)稳健性检验
本文通过考察结论对解释变量度量指标变化的敏感性进行稳健性检验。
一是参照 Bromiley[31](P46)的做法,分别使用流动比率、销售和管理费用收入比指标作为可利用冗余、可恢复冗余的代理变量重新进行检验,除可恢复冗余对同行业并购未表现出显著作用以及个别情况下产权性质的作用发生弱化外,主要结论均与前文保持一致。
二是变换组织冗余测度视角,从分类考察调整为冗余结构考量。 冗余结构反映企业对组织冗余类型的持有偏好,通常用高流动性组织冗余和低流动性组织冗余之比衡量[39](P95)。可利用冗余和潜在冗余是高流动性冗余, 可恢复冗余是低流动性冗余,用速动比率与权益负债比之和除以销售费用收入比度量冗余结构。 结果发现,组织冗余对跨区域并购的促进作用变得显著,但并未带来实质性的绩效改变,其余结论与前文相一致。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刺激推动着文化产业的并购热潮,无论从企业行为理论还是代理理论视角,组织冗余都会影响企业并购扩张的战略行为。基于2014~2019 年沪深A 股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样本,本文情境化考察组织冗余对文化企业并购的权变影响。 研究发现,分类组织冗余对文化企业并购决策产生差异化的显著影响:可利用冗余和潜在冗余促进文化企业并购,而可恢复冗余则会对文化企业并购产生抑制作用;可利用冗余和潜在冗余促进同行业并购但对跨区域并购的影响不显著,可恢复冗余对同行业、跨区域并购均产生负向作用。 按产权性质进行分组检验发现,民营文化企业相较国有文化企业呈现出更显著的表现。 进一步考察组织冗余的并购绩效,回归结果表明可利用冗余和潜在冗余显著负向影响文化企业绩效改进、可恢复冗余具有不显著的提升作用。
通过分析分类组织冗余对文化企业并购的影响,我们可得出如下启示:
第一,对文化企业而言,并购重组是响应市场需求、把握政策红利进而实现快速成长的可行路径。企业要充分认识组织冗余对并购行为的潜在影响,一方面,有效发挥可利用冗余、潜在冗余对并购活动的资源支持、风险缓冲作用,审慎地选择行业、区域并购策略;另一方面,合理利用可恢复冗余对企业“内核”的保护机制,强化现有能力、提升风险抵御水平。 由于不同类型组织冗余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企业有必要适时关注自身组织冗余状态、理性权衡资源配置与利用,实施有针对性的组织冗余管理,从而服从、服务于企业的未来战略安排。
第二,企业并购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得盈利、实现成长,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冗余没有带来文化企业并购的绩效改进,反而不利于业绩提升。究其原因,这既可能是文化企业自身代理行为、过度自信的问题,也可能由非理性投资者“羊群效应”导致。 因而,文化企业要辩证地看待并购后果并做出相应调整,在规模扩张并未带来实质性经济绩效提升的情况下,应如何准确定位“症结”所在并谋求改变? 并购不单是“购”更在于“并”,要重视并后整合、真正实现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要培养并留住人才、不断强化创意核心能力,这才是真正的并购成长之道。
第三,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要求市场配置发挥作用,其意识形态属性也需要“看得见的手”适时、适度发力。 因此,政府应充分利用相关政策手段为文化企业并购提供资源与能力支持:对于“融资难”问题,既要提升财政补贴效率,又要从根本上推动符合文化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创新,推进文化产业资本化;针对跨区域、跨所有制并购壁垒问题,要理顺管理体制,多部门协调,逐步打破条块分割和所有制限制;对于并购风险识别不足问题,要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强化并购信息规范化监管,不断提升市场有效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