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在引导产业发展、村民致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2021-04-09马群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营销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种养农田品类

马群(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概况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的兴衰[4]。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了我国当前重点开展的工作。目前,我国大部分乡村经济落后,资源开发速度较慢,虽然我国加大了乡村建设投资,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但仍然存在差距[5]。由于我国尚处于发展中,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还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发展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解决出现的问题,找到有效的措施。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乡村面貌变化较小

近年来,我国增加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除了现代化农田耕种收割设备以外,还修建了乡村道路,改善了乡村交通状况[6]。据调查,部分乡村在政府的帮助下,修建了文化广场,配备了健身器材。然而,面貌变化比较大的乡村占比较小,大部分乡村虽然得到的政府的帮助与支持,但是整体面貌改变不大,或是增添了一些基础农用设备,或是修建了乡村道路,水泥公路占比较小,并且乡村房屋改造、娱乐设施建设、现代化农用设备添加等情况并不多见。

(二)部分农田荒芜,土地流转不畅

目前,大部分乡村因年轻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留守的多位老人儿童,老人们一般选择距离村口比较近的田地耕种,距离比较远的田地大部分处于荒芜状态。通常情况下,老人在村口田地耕种一季,满足家人温饱即可[7]。据调查,乡村土地荒芜占比达到了14%以上。为了增加家庭收入,部分乡村老人决定把自家的田地租出去,虽然部分田地转让给种田大户耕种,但是种田大户数量不多,且与老人沟通较少,所以村中很多田地依然处于荒芜状态。

(三)种养收入偏低,农产品销售困难

由于我国大部分乡村发展落后,与外界交流较少,种养技术不高,死亡率比较高,并且种养出的产品质量较差,因而无法得到较高的收入。另外,农产品销售也是一大问题,部分乡村只有线下销售渠道,并且销售对象有一定局限性。除了批发商以外,以零散销售为主,不仅耗费了大量人力资源,而且销售范围也受到了严重限制。

(四)乡村第二、三产业发展速度较慢,缺乏集体合作模式

据了解,乡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慢,仅靠个人能力很难实现大规模生产。大部分农户选择以家庭为单位,在家庭成员的努力下发展产业,未考虑到雇佣村中其他人员。所以,很多产业规模难以扩大,仍然是以小作坊模式发展,很难得到人们的认可。由此看来,乡村产业发展缺少集体合作思想,当前未能以集体合作模式继续发展。

(五)农户依然辛劳,未能有效解决养老问题

由于乡村发展较慢,现代化设施配备不足,很多乡村仍然以人力劳动为主,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农户辛劳程度不减。虽然农户非常辛苦,但是平均收入水平却很低,难以解决养老问题。此问题值得深思,所以解决农户养老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作内容。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户收入偏低,大部分农户没有能力缴纳城镇社保。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乡村养老机制,需缴纳养老保险金也比较少,但是农户对此认知不够,办理人数较少,并且部分农户经济比较困难,农户养老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对策

(一)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改变乡村面貌

由于我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较少,未能改变乡村整体面貌。因此,政府应该加大乡村经济扶持力度,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第一,为乡村修建水泥道路,为乡村与周围地区经济往来奠定基础。由于资金有限,可以先从主路入手,保证乡村基础交通,保证农产品运输。第二,引进现代化设备。在政府的帮助下,为乡村采购一些现代化种养设备,实现自动化耕种,智能化养殖,使得乡村种养发展更加规范化。第三,统一规划乡村房屋建设,由政府出资补贴,帮助村民建设砖瓦房,建设外围墙,以村为单位,修建文化健身广场。此步骤是乡村振兴的长远发展战略,需要实现前两项发展目标后陆续推行。

(二)缩小农田荒芜范围,加快土地流转

对于我国这个农业大国来说,农田资源非常宝贵,切不可将其荒废。因此,需要尽可能缩小荒芜农田范围。从我国乡村发展情况来看,很多年轻劳动力离开了乡村,主要原因是乡村发展速度比较慢,缺少工作机会。在解决乡村农田荒芜问题时,可以将青年劳动力工作问题一同解决。本研究建议发展农田承包战略,统计每户农田耕种情况,对于没有劳动力的农户,将他们的田地集中到一起,划分农田耕种范围,将这些土地承包给种田大户。为了提高农田耕种水平,且保证农户的基本收入,采用农田承包投标管理方式,要求种田大户缴纳一定保证金,并且评估其农田种植技术水平,最终决定农田承包方案。而这些种田大户缺少的劳动力,可以鼓励农村青年劳动力回归,为其解决工作问题,达到乡村农田荒芜问题与年轻劳动力缺少工作机会问题解决双赢的目的。

(三)改善乡村种养品类,开拓线上农产品销售渠道

由于乡村种养品质较差,所以农产品不受欢迎,并且销售价格比较低。因此,需要改善乡村种养品类。第一,从其他地区引进新的种养品类,在专家的指导下,根据本地区地理环境情况,选取适宜种养的品类,替换原有劣质品类。第二,在政府的帮助下,建设乡村种养品类实验基地,鼓励更多高校来到此地做实验,优化种养品类,指导村民正确的种养方法,在改善品类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

另外,乡村销售渠道比较单一,导致大量农产品堆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加快了电商成长步伐,很多产品打开了线上销售渠道,比较受年轻群体的欢迎,并且中老年也在尝试着接受。由于线上销售不受空间限制,可以将产品推向全国各地。所以,建议开拓线上农产品销售渠道,与物流产业合作发展,做好产品的包装和运输,从而将乡村产品推向全国。

(四)以集体合作模式,促进乡村第二、三产业发展

由于农户个体能力有限,很难扩大产业规模,为了促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必须将更多的劳动力聚集到一起,分别负责产业各个环节的生产管理,从而达到扩大产业规模的目的。因此,建议采用集体合作模式。发展模式的优化,可以将多个农存产业融为一体,根据各户擅长,为其分配产业经营任务。为了使得集体合作更加协调,观察产业发展期间农户工作状态及任务完成情况,适当调整工作内容,使得农户都可以发挥自身能力,尽自己所能为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五)加强乡村养老知识宣传,解决乡村养老难问题

关于农民养老问题,根据经济状况,可以将此项工作拆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具有支付能力的群体,通过宣传大会,为农户普及养老知识,使其认识到缴纳养老金的重要性。另外,在村中以党员、积极分子作为养老工作带头人,带动其他农户缴纳养老金,以此缓解乡村养老难困境。另外一部分为经济困难群体,无法支付农村社保金。对于此部分群体,需要政府的补贴,为当农户达到一定年龄时,劳动能力下降,为其发放养老补贴,金额200~400元/月,保证其基本生活需求。由于补贴资金有限,所以必须严格审查农户情况是否符合要求,对于子女具备劳动能力的,视情况决定是否发放,对于无子女的老人给予养老补贴。

■总结

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问题作为重点研究内容,通过收集战略实施方法及实施效果相关资料,总结五项典型的战略实施问题。对于乡村面貌变化较小问题,建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面对农田荒芜、土地流转较慢问题,建议缩小农田荒芜范围,将土地承包给种田大户;面对乡村种养品类较差、销售困难问题,建议改善乡村种养品类,开拓线上农产品销售渠道;面对产业发展较慢问题,建议以集体合作模式发展;面对养老问题,建议加强乡村养老知识宣传,采取政府补贴的办法。

猜你喜欢

种养农田品类
稻-鳖-鱼生态种养技术要点总结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参展推荐品类索引
黑板像农田
2013年三季度全国玩具品类进出口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