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胃结合部腺癌122例Siewert分型及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2021-04-09范伟超刘爱国
范伟超,刘爱国
作者单位:安徽济民肿瘤医院肿瘤外科,安徽 合肥230012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是指肿瘤中心处于食管胃结合部上下5 cm范围内的腺癌,并跨越或接触食管胃结合部的一类独立性疾病,基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这一定义,也包括以往被称为“贲门癌”。对AEG病人,有效的临床分期是制定外科治疗方案的关键,Siewert 分型以肿瘤中心与食管胃结合部的距离将AEG分Ⅰ、Ⅱ、Ⅲ三型,这一分型虽仍存在一定争议,但在反映AEG部分生物学特性、特殊解剖学定位上意义显著,也是当前国际范围内现行的AEG分型方案之一。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分析方式探究AEG病人的Siewert 分型及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差异,以期为AEG病人的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研究安徽济民肿瘤医院2014年9月 至2016年4月 收 治 的122 例AEG 病 人。纳入标准:(1)行AEG 根治性切除术(R0,镜下无肿瘤),并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AEG;(2)均为首程治疗;(3)无恶性肿瘤病史;(4)研究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R0 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非腺癌或镜下有残留病灶;(2)合并远处转移;(3)行联合器官切除病人。最终纳入122 例,其中男102 例,女20例,年龄范围24~85 岁,年龄(57.25±14.25)岁;按Siewert 分型分组,其中SiewertⅠ型(远端食管癌,病灶位于食管胃结合部上1~5 cm 处)15 例、SiewertⅡ型(贲门癌,病灶位于食管胃结合部上1 cm 至下2 cm 处)32 例、SiewertⅢ型(贲门下癌,病灶位于食管胃结合部下2~5 cm 处)75 例。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1.2 方法
所有病人均开展手术治疗,手术方式由医者依据病人病情、家属、医院等综合制定,包括术后是否行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周期等,术毕(手术日)应用门诊复查、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术后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年4月,随访终点事件为死亡或失访,记录总生存时间(手术之日至死亡或末次随访时间)。1.3 观察指标
查阅临床资料、手术资料、随访资料等统计以下指标水平:(1)三组病人一般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肿瘤最大直径、脉管癌栓、肿瘤分化程度、Borrmann分型、肿瘤T分期、肿瘤N分期、肿瘤TNM分期、是否存在软组织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度[(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数/清扫淋巴结总数)×100.00%];(2)治疗情况:包括手术方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辅助化疗周期数等资料;(3)预后情况:统计三组生存情况,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三组生存情况;(4)AEG病人预后的单因素分析:将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情况等因素纳入单因素Kaplan-Meier 分析;(4)AEG 病人预后的多因素COX分析:将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情况等因素纳入多因素COX分析模型,明确AEG病人预后。2 结果
2.1 临床病理特征
三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脉管癌栓、肿瘤分化程度、Borrmann分型、肿瘤T分期、肿瘤N 分期、肿瘤TNM 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BMI、肿瘤N分期、软组织浸润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Siewert Ⅱ型、Siewert Ⅲ型中BMI>22.7 kg/m比例显著高于Siewert Ⅰ型;软组织浸润显著高于SiewertⅠ型(P<
0.05)。见表1。表1 不同Siewert分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122例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例(%)
2.2 三组治疗情况
三组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辅助化疗比例、术后辅助化疗周期等治疗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2.3 预后情况比较
三组随访期间未见失访病例,SiewertⅠ型、SiewertⅡ型、SiewertⅢ型病人平均生存时 间 分 别 为52 个月(95%CI
:50~54)、43 个月(95%CI
:38~48)、39个月(95%CI
:35~43);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5.0%、59.5%、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7.843,P
=0.020)。2.4 AEG 病人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化程度、Borrmann分型、肿瘤T分期、软组织浸润、淋巴结转移度及术后辅助化疗是Siewert 分型Ⅰ型、Ⅱ型及Ⅲ型AEG 病人预后的AEG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见表3。2.5 AEG病人预后的多因素COX分析
将性别(男=1、女=2)、年龄(≤60岁=1、>60岁=2)、BMI(≤22.7 kg/m=1、>22.7 kg/m=2)、肿瘤最大直径(≤4 cm=1、>4 cm=2)、脉管癌栓(有=1、无=0)、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1、中分化=2、低分化=3)、Borrmann分型(Ⅰ=1、Ⅱ=2、Ⅲ=3、Ⅳ=4)、肿瘤T分期(T1期=1、T2期=2、T3期=3、T4期=4)、肿瘤N分期(N0期=0、N1期=1、N2期=2、N3期=3)、TNM分期(Ⅰ期=1、Ⅱ期=2、Ⅲ期=3)、软组织浸润(是=1、否=0)、淋巴结转移度(0=0、≤15%=1、>15%=2)、手术路径路径(经左胸后外侧切口=1、经胸腹联合切口=2、经腹上区正中切口=3)、淋巴结清扫数目(<16=1、≥16=2)、术后辅助化疗(有=1、无=0)作为协变量、生存时间为时间、状态(死亡为定义事件=1)纳入COX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经多因素COX分析,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T分期、淋巴结转移度疗均是AEG 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术后辅助化疗是AEG病人预后的保护因素(P<
0.05)。见表4。3 讨论
AEG 是发生于食管胃连接线上下5 cm 范围内的腺癌,主要表现为吞咽阻塞感、体质量下降,且多数病人有长时间的胃食管反流病史。但当前AEG的治疗方案及预后仍尚未达成共识。基于理论角度,深入了解AEG 发病机制、诊治方法及预后相关因素是改善病人预后的关键。Siewert 分型则是反映AEG 部分生物学特性、解剖学定位的重要分型方式,基于Siewert 分型,Ⅰ型发生于食管远端黏膜,通常起源于食管的特异性肠上皮化生区域,多数伴有胃食管反流病史,不同于西方国家,亚洲国家一般以Siewert 分型Ⅱ型、Siewert 分型Ⅲ型较为常见,Siewert 分型Ⅰ型则相对罕见,有报道这与亚洲国家人群具相对更低的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肥胖症及更高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密切相关。
表2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122例治疗情况比较
本研究中,三组AEG病人BMI、软组织浸润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Ⅱ型、Ⅲ型中BMI>22.7 kg/m比例显著高于Ⅰ型;这与既往报道结论相似,提示Ⅱ型、Ⅲ型AEG病人具更高的肥胖症发生率;但软组织浸润显著高于Ⅰ型;提示Ⅱ型、Ⅲ型AEG 病人软组织浸润发生率更高。孙昌裕等报道,不同Siewert分型的AEG 病人软组织浸润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并指出AEG 病人中SiewertⅠ型更年轻,但本研究中三组病人年龄并无差异。这也提示,不同Siewert分型的AEG 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仍有采集大样本量后持续补充及完善。
表3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122例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本研究中三组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辅助化疗比例、术后辅助化疗周期等治疗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SiewertⅠ型、SiewertⅡ型、SiewertⅢ型病人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5.0%、59.5%、24.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基于治疗方案具可比性条件下,AEG病人的生存率可随分型的位置下移而下降,SiewertⅠ型AEG病人预后相对更佳,而SiewertⅢ型AEG 病人预后则相对更差。与既往报道结论相符。考虑Siewert分型Ⅰ型、Ⅱ型样本数量较少,本研究将其与SiewertⅢ型作为整体进一步探究AEG病人预后的因素影响,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T分期、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度、术后辅助化疗均是AEG 病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Curtis等报道,肿瘤最大直径越高,病人的总生存期明显缩短,而且生存率与手术方式无明显关联,这与本研究相似。有研究报道,肿瘤分化程度是AEG病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而淋巴结转移又是AEG病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表4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122例预后的多因素Cox分析
综上所述,不同Siewert分型的AEG 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其生存率可随分型的位置下移而下降,并与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T 分期、肿瘤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度、术后辅助化疗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