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心艺术 巧手剪出七彩梦

2021-04-09刘海萍

幸福家庭 2021年24期
关键词:荷包蛋灯笼剪刀

刘海萍

剪纸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它以丰富的形象语言反映了我国深邃的传统思想和古老文化,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民间剪纸艺术主要通过剪、粘、抠、刻等技法塑造作品,对幼儿具有多方面的作用,比如它能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等。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指导方法,激发幼儿学习剪纸艺术的兴趣,将幼儿作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以增强教学效果。

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增强幼儿初步感受美、享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让幼儿体验剪纸艺术的乐趣。

在创设教学环境时,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各种丰富的材料、工具和资料,如不同材质和形状的材料纸、贴作品的展板和剪纸操作的步骤图等,并将其有序地摆放在幼儿方便拿取的地方,以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自主选择材料,主动参与剪纸活动。除了剪刀、手工纸外,教师还要为幼儿准备充足的辅助材料,如颜料、胶水、油画棒等,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丰富剪纸作品的内涵。例如,当幼儿剪水果时,筆者为幼儿提供了篮子形状的展板,幼儿可将剪好的作品贴在篮子上;在开展“剪小熊”活动时,笔者为幼儿提供了圆形的纸盘,幼儿可将剪好的小熊图案贴在纸盘上。教师可在主题墙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促进幼儿和环境的互动。

在教导幼儿剪纸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首先,教师要教导幼儿使用剪刀的方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笔者通过实践和思考,总结出了儿歌教学法,儿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笔者让幼儿一边唱儿歌“剪刀尖,要朝外,大拇指伸上边,妈妈哥哥伸下边”,一边反复练习,帮助幼儿快速地掌握了使用剪刀的方法。其次,教师应教导幼儿学剪直线和弧线。笔者运用儿歌引导幼儿练习,让幼儿一边唱儿歌《小蝴蝶》,一边练习,帮助幼儿掌握剪直线的技巧。最后,教师再教导幼儿学剪简易图形。笔者让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沿画好的轮廓线剪出简易的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让动手能力较强的幼儿自主尝试剪出不同的图形。

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年龄发展特征,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幼儿参与剪纸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在活动中求知、求乐,享受成功的喜悦,进而丰富幼儿的学习生活,增加幼儿的技能。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设计,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剪纸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欲。例如,在组织大班幼儿进行剪纸活动前,笔者先带领幼儿开展了“手拉手”的游戏,让幼儿观察同伴手拉手的样子,引导幼儿明白哪里该剪断,哪里该连在一起。

小班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较弱,教师开展剪纸活动时应重点激发幼儿的兴趣,以简单易学为原则,增强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帮助幼儿掌握使用剪刀的技巧。教师可先让小班幼儿进行目测剪,随意地剪直线、折线、曲线等。当幼儿学会熟练地使用剪刀后,教师可以教导幼儿学习沿轮廓线剪图形,如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及一些不规则图形。弧线对于幼儿来说难度较大,他们会出现把圆形剪成多边形的情况。对此,教师要让幼儿掌握相应的技巧,如“左手要配合右手的动作旋转纸片,才能剪出光滑的图形”。在幼儿学会剪直线与弧线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沿线剪一些面积大的、线条较简单的物体形状,如房子、大树等。笔者在小班教学剪纸课“葱花荷包蛋”时,教学目标是让小班幼儿学会用对折剪的方法剪荷包蛋的蛋黄,巩固幼儿剪圆形的技能,让幼儿在“撒”葱花的过程中体验剪纸的乐趣。首先,笔者播放了关于荷包蛋的PPT,向幼儿提问:“这是什么?你吃过荷包蛋吗?味道怎么样?”接着,笔者引导幼儿观看葱花荷包蛋的图片,让幼儿观察荷包蛋的颜色、形状,并向幼儿提问:“荷包蛋的外面是什么颜色?荷包蛋的里面是什么颜色?你觉得用哪些颜色的

纸来做荷包蛋比较合适?”等幼儿回答了白色、黄色、绿色后,笔者再次询问幼儿:“分别用这三种颜色的纸做荷包蛋的什么呢?”有幼儿回答道:“用黄色做蛋黄,白色做蛋白,绿色做葱花。”然后,笔者让幼儿用记号笔在白纸上画一个随意的、不规则的圆,完成蛋白的制作;将黄色正方形的纸对边折,用爬山坡的方法剪出半圆形,用剪刀沿线剪下,完成蛋黄的制作,并将蛋黄贴到蛋白中间;将浆糊抹在荷包蛋上,并用绿色的纸剪出一点一点的葱花撒在荷包蛋上。最后,教师收集了幼儿做好的荷包蛋,将幼儿做好的荷包蛋放在一起(见图1)。

图1  剪纸“葱花荷包蛋”

中班幼儿能较为熟练地运用剪刀,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作品。教师可以让中班幼儿在目测剪的基础上学习对称剪,引导幼儿通过多次实践操作提高剪纸水平,掌握多次折叠剪的技能,即将纸折叠多次后,剪出相连的纹样。教师要提醒幼儿在多次折叠剪活动中,折叠的层次不能太多,纸张不能太厚,否则难以剪开,同时也要注意图案的连接点不能剪散。在具有剪纸经验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教导幼儿学习镂空剪,即在物体轮廓线上、轮廓内折剪镂空图案及装饰线条,如动物的眼睛、身上的花纹、树上的果子等。比如,教师可先引导幼儿观察兔子的形象特征,让幼儿说一说兔子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再带领幼儿剪出兔头、兔身、四肢和兔子尾巴的形状,接着用“对称剪镂空”的方法剪出兔子的眼睛、嘴巴和毛,最后用“拼接构图法”将这些部分拼接成完整的兔子形象。笔者在中班组织了“节日的灯笼”剪纸活动,活动目标是让中班幼儿学会看步骤图,尝试对边折法折剪灯笼,运用镂空的方法装饰灯笼。首先,笔者问幼儿:“在什么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灯笼呢?”通过互动,幼儿了解了春节、国庆节等相关知识以及灯笼的由来、作用等。接着,笔者播放《人们迎国庆》的视频,让幼儿欣赏了大班幼儿的剪纸作品“灯笼”,以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同时,笔者带领幼儿总结了灯笼的特点,如灯笼的两边都是对称的;灯笼上镂空了各种漂亮的花纹,如月牙纹、小圆孔等。然后,笔者引导幼儿学看步骤图,认识相关符号,让幼儿开始创作灯笼。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笔者来回巡视,及时帮助幼儿解决困难,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及时收纳废纸等。最后,笔者让幼儿相互交流,分享自身的创作经验,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并将幼儿制作的灯笼挂在教室里,让幼儿体验剪纸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评价幼儿的剪纸作品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有效的评价能激发幼儿对剪纸活动的热情。教师在评价幼儿的剪纸作品时,不仅要关注幼儿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作品效果,更要关注幼儿在剪纸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主动参加、是否专注、是否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等,以提高评价的有效性。教师可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如自评、他评、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从心理学角度看,“渴望赏识与关注”是每一名幼儿的心理需求。教师应正确地运用赏识教育,通过鼓励的眼神、肯定的动作、简单的话语,让幼儿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总而言之,兴趣是学习的前提,教师要将幼儿作为剪纸活动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遵循教育规律并结合幼儿的特点,激发幼儿学习剪纸的兴趣,增强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第三幼儿园)

猜你喜欢

荷包蛋灯笼剪刀
钝剪刀
风有一把剪刀
荷包蛋面
糊灯笼
煎鸡蛋
大剪刀,小剪刀
鸟与灯笼
挂灯笼
挂灯笼
小小金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