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大亮点让中考作文美如画

2021-04-08萧珞

快乐作文(7.8年级) 2021年3期
关键词:逗号诗词中考

萧珞

考场作文,必须有光彩。一位特级教师就说过这样的妙语:“作文里如果没有太阳,应该有轮月亮;如果没有月亮,总得有颗星星;如果没有星星,总得有几只萤火虫。”2020年中考佳作里的这些亮点,稍加运用,便能成为我们作文里的“月亮”与“星星”。

亮点一:书写美

字迹美观,几乎是2020年各地中考满分作文的共同亮点。考场作文毕竟不同于书法作品,要求没有那么高。同学们可着重从两方面努力。

1.字迹美观。不求书法之美,但求字迹端正;不求遒劲有力,但笔画清楚。具体来说,字体大小要适中,太小会难于辨认,太大会显得拥挤。笔画要干净利落,上下要比例恰当,横是横,竖是竖,不拖泥带水。

2.标点准确。一篇佳作,离不开标点的准确使用。一句话没说完,就得用逗号;一句话结束了,就得用句号;一句充满情感或语气较重的话语,最好用感叹号;引用诗词与名言,得用引号……还要看看,你写出来的逗号像逗号吗?你写出来的句号像句号吗?要让那些充满生命、洋溢着文化气息的标点符号,在我们的作文里活跃起来。

夸张一点讲,字写好了,标点用好了,文章就成功了一半。

亮点二:标题美

在2020年的考场上,涌现了大量让人耳目一新的好标题。这些好标题具有三大鲜明特点。一是切文精准,能概括文章之精髓。如“并不糊涂的爱”,通过一张不应得到的奖状反映老师对自己的“鼓励与关爱”,紧扣话题,主旨鲜明;二是内容新颖。如“对方撤回了一条消息”,透过标题便能感到极强的悬念感,让人欲罢不能,不得不读;三是语言优美,读来唇齿留香,回味无穷。下面两点技巧在满分作文中应用比较广泛:

1.个性化标题。“乡愁·家国”采用分隔式标题,不同寻常;“‘张无忌的抗疫趣事”妙用绰号,情趣顿生;“时间没有什么了不起”反弹琵琶,下笔引人。

2.修辞型标题。“记忆里的那一树‘火”“我也是一束光”,比喻出彩;“溪水的梦想”“野菊花也有春天”,拟人含情;“高贵的乞丐” “‘小不点的大故事”,对比生辉;“我的眼泪在飞”“361度的爱”,夸张有趣;“映日花花别样红”,底蕴动人。

看到这些来自满分作文的标题,同学们一定会惊叹,好标题真的能让人怦然心动!这样的好标题来自哪里呢?依老师的经验,有时源自文章佳句的灵感勃发,有时来自长年阅读之后的厚积薄发,有时来自多次拟题后的比中选优。

亮点三:语言美

语言功底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过掌握一些小技巧,或许能在“山重水复”的困境之下找到“柳暗花明”的感觉。一是运用修辞。这些技巧,在2020年中考满分作文中极为常见。有的用设问,下笔诱人,悬念顿生;有的用比喻,语句灵动,形象逼真;有的用排比,句式整齐,气势磅礴。有的综合运用,字字珠玑,霞光满天。二是引用诗词。经典诗词,能收到以一当十、画龙点睛的效果。评卷老师们一致认为,写作同一考题,会不会引用诗词名句,效果截然不同。请欣赏满分作文里的两个优美片段:

1.祖爷爷把我抱起来,那花儿是如火一般的红色,花心缩紧,花瓣却是迎风展开,宛如少女的嫁衣。衬着墨绿色的叶子,花尖仿佛还轻沾了点嫩黄。远远看去,整棵石榴树像是燃着一树火,在风中摇曳着。(选自满分作文《记忆里的那一树“火”》)

2.细爱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远,是“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的淡雅,是“只钓鲈鱼不钓名”的淡泊;真爱是“花褪残红青杏小”的希望,是“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欢欣,是“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清新。(选自满分作文《最美的爱》)

同样写爱,两个片段的写作技巧各不相同。前者用词典雅,侧重修辞,笔墨美得让人心动;后者引用诗词,排比呈现,将“爱”的内涵与自我才情展示得淋漓尽致。

亮点四:细节美

在记叙文里,细节往往不可或缺。有位特级教师的总结很到位——“一個成功的细节,可以救活一篇文章。”这些细节,可以是人物的独特外貌,可以是人物的细腻动作,也可以是美如画卷的景物。若是方法得当,一颦一笑,能让你泼墨如云;一言一行,能让人跃然纸上。在叙事时若能添几笔景物描写,文章会大放异彩。写好了一个细节,文章或许能脱颖而出,甚至站上满分的舞台。下面中考满分作文里的这两个细节非常精彩:

1.滑如婴儿肌肤的面团,在擀面杖下变成了一张又大又圆的面皮。外祖母将面皮层层垛叠起来,刀随手落,起落间演奏出一首富有节奏感的厨房进行曲。继而她抄起面条,舞丝绸般在空中一抖,一根根面条儿便被整齐地码在面板上。(选自满分作文《时光深处的手擀面》)

2.我漫步在桃林小径,两旁的桃树伸出开满花的长长枝桠,不时触到我的长发,粉色的花瓣轻轻地飘落在我头上。我闭上双眼,倾听着花儿被风拂过的声音,呼吸着夹着桃花淡淡幽香的空气,心里有一种特别的香甜。(选自满分作文《有一种甜》)

前者重在写人物活动,不仅将手擀面这一传统美食写得让人垂涎欲滴,还将祖孙之情写得真挚自然;后者重在写景,或情随景出,或景随情移,收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正是由于有了如此出彩的细节,作文便有了获取高分的资本。

猜你喜欢

逗号诗词中考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逗号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中考“三数”大扫描
逗号里的奥秘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自傲的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