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雕细刻 写好细节

2021-04-08吴俊蕊

快乐作文(7.8年级) 2021年3期
关键词:规矩生动细节

吴俊蕊

同学们,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写作训练是抓住细节写人。所谓细节描写,简单地讲,就是把人物身上一些不为人注意的细微之处放大在读者面前,给人以一种强烈的冲击力。由于细节描写能真实、典型、生动地呈现人物身上的某些特征,因此,它的切口虽然很小,但发挥的作用却非常大,倍受写作者的青睐。

今天,我们就走进聊天儿室,听听同学们是怎样解读细节的?

【聊天儿室】

江小诗:本单元的写作要求是抓住细节,什么是细节描写?我有些不明白,恳请各位大咖赐教。

张阳阳:要想写好细节,首先要对生活细致观察,以自我的真实体验去打动人、感动人。因此,细节真实,作文才出彩。且看下面这个精彩段:

那时候,奶奶还没退休,在县里的一所中学教语文。奶奶身材矮壮,骨架大,手掌厚,看上去结结实实的,加上留了一头堪比圆寸的短发,不像舞文弄墨的语文老师,倒像锻炼过度的体育老师。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带了几个同学来我家玩。一见厨房里挥刀如风的奶奶,有人大惊道:“好一个壮妇!”还有人操着蹩脚的英语说:“Wow, like a man.”这两人当即被我赶出了家门,一分钟后,又被丝毫没感到冒犯的奶奶请了进来。奶奶对我说:“云云,他们没说错。我们家永远对说实话的人敞开大门。我就是壮得像咱们家那台滚筒洗衣机。”我哭丧着脸:“哪有人这么形容自己的。奶奶,好歹你也是教语文的,非得把自己说得跟家电一样吗?”奶奶狂风暴雨似的大笑一阵,夹了一块辣子鸡塞我嘴里。(节选自肖爻悄悄的《奶奶的比喻句》)

这个片段中“奶奶身材矮壮,骨架大,手掌厚,看上去结结实实的,加上留了一头堪比圆寸的短发,不像舞文弄墨的语文老师,倒像锻炼过度的体育老师”这一句外貌细节,真实再现了奶奶矮壮结实、身体硬朗、精神抖擞的特点。“挥刀如风”“奶奶狂风暴雨似的大笑一陣,夹了一块辣子鸡塞我嘴里”的动作与神态细节,有力地表现其做事麻利、身强体壮、粗犷豪放之特质。作者对奶奶的刻画可谓是原生态生活的再现,以真实的细节把奶奶的与众不同之处写得活灵活现、来妙趣横生。

周安安:细节贵在精而不在多,要善于抓住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细节来写。细节典型,人物才鲜活。且看下面这个出彩的细节:

他是我见过的最有规矩的一位老师。上课,只要铃声一响,他就会踩着点来到课堂,不早也不晚。铃声落音,他喊一句上课,然后什么废话都没有,直接讲课。下课,只要铃声一响,无论什么事情,他都会停下来,然后喊一声下课,扭头就走。他在黑板上写字,铃声一响,即便字写到一半,他也立马扔掉粉笔。即便讲课,讲到一半,他也会立刻合上课本。他从来不说,再耽误两分钟,把这题讲完。他永远都是像风一样地来,像风一样地去。我一度觉得,下课铃一响,他扔掉粉笔,然后转身大步朝门外走去,目不斜视的样子潇洒至极,竟有几丝侠客风范。他是我见过唯一从不拖堂的老师。上课铃和下课铃是一种规矩,是一种划分学习和休息的标尺。很多老师觉得,规矩有什么,我讲完题也是为你们好。有了规矩,才能服人。但这最基本的,我只见过这么一个老师做到。(节选自行之的《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

这个片段紧扣“有规矩”展开描述,生动叙写老师按时上课与下课的神情动作,如风一样,似侠客一般,高度评价其“骨子里有孤洁,有规矩,有底线”,传神展现这位老师遵守规矩,尊重他人,是一个有“范”的好老师。由此可见,典型的细节,就是凸显个性的细节,也许是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眼神……我们只要慧眼捕捉,生动描摹,人物的神韵就会跃然纸上。

陈思宇:好的细节都是生动的细节,只有写生动,才能打动人、感染人。因此,细节描写要用语生动、简洁,让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要想将细节写得生动,可以有这样一些办法。

其一,用词精准。用词精准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精选动词,传神地展现人物的个性;二是恰当使用形容词,生动展现特定的场景,以及人物的态度、心理或情绪等方面。用词准确,细节才生动。且看下面这个生动的细节:

有一个女孩儿安静地守着一只蒸笼,蒸笼前摆着一块厚纸板,上面用粉笔写着“粉蒸肉”三个字,女孩儿只是坐着,样子温婉可人。有人来买,她就打开盖,里面的蒸肉果然一碗一碗的,满满当当地冒着热气。她把肉倒进干净的白色饭盒,用塑料袋一兜,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简洁利落。(节选自林白的《幸福的菜市》)

这段描写不仅准确地运用了“守、摆、写、坐、打开、倒进、兜”几个动词,又贴切地使用了“安静、温婉可人、满满当当、干净、简洁利落”等形容词,写活人物的温婉可人的神采,有力表现其摊点的干净卫生、货真价实,以及其做事娴熟利落的特点。

其二,修辞添彩。在行文中,妙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能将“真实”“典型”的细节逼真鲜活地表现出来。如一学生的《内心孤独的那一刻》中生动的细节:

9月,一天一天地过去了,我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我最大的敌人,也正一步一步地向我逼近:它就是期中考试。我孤独地趴在座位上,无人能理解坐在被人遗忘角落的痛苦,我就如一只四处碰壁的丑小鸭,在水深火热中挣扎。望着朋友逃避的眼神,听着同桌的冷言冷语,还有老师那不屑一顾的神情,我的日子变得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我在四面楚歌之中,越发沉默寡言,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孤独……

这个片段运用反复、拟人、比喻、排比等手法,生动描绘出我对考试的恐惧,以及无人对话的孤独之感,让人读来情真意切,感同身受。

最后,我再补充一点:细节描写要当用则用,既不能胡乱编造,也不能滥用过泛,要和人物、事件融合在一起,详略要相宜,描摹要恰当。

江小诗:谢谢大家指点迷津。在写细节之时,我一定会注重真实性,讲究典型性,追求生动性,让笔下的细节闪烁出诱人的光彩!

【佳作展示】

我的地理老师

刘 颖

地理老师姓韩,单看长相,浓密的热带雨林似的头发与黄土高原似的额头接壤,还有一条横断山脉似的浓黑眉毛,一张黄土色长方形的脸上写满了傲气。

对于初中生来说,那些枯燥乏味的关于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的知识,那些在五颜六色的地图上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的山川河流、国家城市,的确让人难以提起兴趣,再加上对这位“尊容”缺乏书生气的老师另有看法,一开始上他的课总是让人心不在焉。地理老师高度近视,这从他厚厚的“瓶底”就可以看出。课堂上,如果发现哪个同学有小动作,他会立刻中止讲课,把厚厚的“瓶底”挪下来,眉头蹙得很高,那是生气的征兆;继而掠过一丝微笑,那是“笑里藏刀”。课下,他会对上课不认真的同学一顿严加“收拾”。

随着时间递增,我的抵触情绪渐渐没有了。不是因为畏惧,而是为他的课深深打动。韩老师讲课有独到的妙招儿,时不时地给枯燥的知识加些“佐料”,既让你在轻松愉悦中获得知识,又让你得到了趣味的激发,这不禁让我对他有些“情有独钟”了。他上课总是或给我们创设富有情趣的氛围,或先把我们引领到知识的境界。比如,在讲英国这一内容时,他会说:“现在,同学们做好准备,我们要到欧洲旅行了。我们不从水路过马六甲海峡,过苏伊士运河,而要坐飞机直抵英国。”听着那富有煽动性的语言,我顿时像长了翅膀,飞上了蓝天。

地理老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课堂上你常常会被他谈古论今、精彩绝妙的语言“雷倒”。他的相貌有些与众不同,脑袋的轮廓有棱有角,好似一幅漫画,这也成为风趣幽默的他上课时开发的“资源”。讲到陆地上的湖泊,他会说,湖泊是陆地的眼睛。这时,他会摘下眼镜,把自己细长的眼睛瞪得溜圆,并问单调的土地有了一汪清泉的点缀美不美;讲到喜马拉雅山,他会把自己的脑袋摆正,用手指围绕着脑袋画圈,然后指着自己的鼻子说这是地球的最高峰。

没有一个同学会直说他的名字,不是畏惧他,而是有一种敬佩感。他会告诉我们世界有多大,甚至会给我们指出地图上没有标明的城市,他就如同他的姓一样“含金量”是100%。

【名师微点评】

这篇文章写出了小作者对韩老师心里认识的变化,给我们展现出一个极有个性的地理老师形象。1.外貌描写很出色。开篇通过外貌描写展现出韩老师的个性,尤其授课时的外貌描写,不仅使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而且体现出韩老师幽默滑稽的课堂艺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语言很有特色。“热带雨林”“黄土高原”“横断山脉”等词语富有意味,“尊容”“雷倒”“收拾”“笑里藏刀”等词语耐人寻味。写作的成功在于小作者对地理老师的细心观察,同时用精当的描写展现出内心的真实感受。

文中多处细节描写非常精彩,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妙笔生花】

請以“寻常生活也诗意盎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猜你喜欢

规矩生动细节
描写生动 文质俱佳
爱与规矩并行,是一个家庭最好的家教
动物进句子生动又有趣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女佣的规矩
你懂不懂规矩
淡妆浓抹总相宜
时尚细节
如何使表情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