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琉璃厂】古琉璃厂与新中国的故事
2021-04-08刘佩瑶
刘佩瑶
琉璃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是一条全长约800米的文化古街。辽金名为海王村,元、明时这里开设官窑烧制修建皇宫用的琉璃瓦件,故称为“琉璃厂”。清康熙至乾隆年间,逐渐形成了集古玩精粹于一体的著名文化街。清乾隆年间停止烧窑,但“琉璃厂”的名字保留至今。
在北京市西城区众多胡同街巷中,琉璃厂文化街可谓最“儒雅”之所。明清时期,这里曾经从官窑琉璃工厂转变为科考举子的聚集地,文房四宝、篆刻藏书商铺云集,文化氛围浓厚。一直到今天,这里的书香墨韵仍令不少文人墨客流连忘返。
在这样一条文化古街上,许多看似毫不起眼的店铺都曾或多或少见证过中国共产党或是新中国发展的重要历史。
新中国“开国大印”的诞生
新中国的“开国大印”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这一方开国之印与琉璃厂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49年6月,全国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举行。作为筹备新中国成立的重要环节,会议决定制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周恩来委托前清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的陈叔通负责办理国印之事,并请著名国学大师齐燕铭协助陈叔通策划这项工作。齐燕铭自小生长在北京,对琉璃厂治印行业颇为熟悉。他集结当时的篆刻家仔细商议,最终确定由琉璃厂擅长刻铜的篆刻大师张樾丞担当治国印之重任。
新中国政府大印为一枚铜胎铸字印章,印面边长约9厘米。区别于传统的篆书印章,新中国的开国之印用的是老宋字体,字体由毛泽东主席亲自选定。印面上15个大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搭配对称、严谨,印痕美观大气。宋体通俗易懂容易辨认,兼具实用性和庄严性。据说张樾丞得知宋体版本被采用后,曾经感叹“,宋体好啊,老百姓都能看得懂,容易认”。
自1949年10月启用到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这枚印章一直代表着国家权力最高机关,出现在各项法律、方针、条约和命令等文件上。如今,这枚“开国大印”完好地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属国家一级文物。
人民英雄纪念碑与萃文阁
萃文阁是位于琉璃厂东街的一家老字号,以研究和经营书法、字画、篆刻、文房四宝为主的专营店。自20世纪30年代创立以来,已有近百年历史。它的创始人魏长青是当时著名的书法篆刻家,拥有精湛的治印艺术,也因此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结缘。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举行最后一次会议。会议一致通过了修建“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定和毛泽东撰写的纪念碑碑文。奠基典礼于当天下午6时举行。1958年4月22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
人民英雄纪念碑正面刻有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背面是由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的150字小楷字体碑文。由于原稿使用笔墨书写于纸上,如何将字体保持原型,放大并镌刻到巨大的碑石上,是当时面临的两大技术难题。
1955年,正值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期间,全国顶尖雕塑和雕刻大师云集北京,投入到纪念碑的建设中,魏长青就是其中之一。
由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八个大字原先是写在信纸上的,每个字只有两寸左右见方。要把这些字刻到碑心石上,首先要把字放大20倍,其中一个“永”字就有两米多高。文字轮廓因放大而变得模糊,需要在保持字形不变的前提下,将字的边缘线极其精准地勾勒出来。魏长青等人凭借多年的书法篆刻经验,仔细分析了毛泽东手写体字的特点,最终勾勒出与原稿形神兼具的放大版本。
由于紀念碑的碑心是硬度大、质地脆的花岗岩,十分不利于传统雕刻工具操作。如何将放大后的字体镌刻在石料上是工程面临的另一大难题。面对如此大尺寸、误差要求又极严格的工程,魏长青等人提议:把胶皮覆盖在石材上,在上面刻出文字的“阴文”轮廓,再使用硬度更大的高压喷砂冲击花岗岩,最终形成边缘整齐的字体。
就这样,“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八个边缘整齐、熠熠生辉的大字被成功地镌刻在花岗岩碑芯上,赢得了业内专家的一致赞扬。
时光飞逝几十年,经历公私合营,走向改革开放,国营老字号萃文阁始终守候在琉璃厂东街一隅,为每一位登门者开放。走进萃文阁,便能看到由国家级篆刻大师亲自坐镇刻印的工作台。篆刻师傅手持精致的刻刀,在一方金石上凝结力与美的沉淀。
环顾萃文阁内,笔墨纸砚和印章印石之间,可以看到历代书法、篆刻大师的作品、肖像与简介。时不时有顾客登门,细细挑选笔墨纸砚,老主顾带着自己的砚台与店员聊聊成色,其中亦不乏年轻的面孔,面对满屋书香墨韵,眼里闪烁着活力与生机。新老之间,中华文化的精神正在悄悄传递。
北京萃文阁退休员工 郑怀中
几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脉系从未中断过。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的精神更加难能可贵。没有继承,何谈发扬。拿印章行业来说,印章篆刻是将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艺术,是将实用性和艺术欣赏相结合的艺术。我们将匠人和艺术家身份集于一身,这也是萃文阁一直以来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