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忆中的岳父

2021-04-08赵永富

西部散文选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苞米神医加工厂

2020年6月21日,是西方人的“父亲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想起了我的岳父大人———司法战线上的一名老警官。虽然他老人家已经去世28周年了,但是,岳父大人的音容笑貌仍然清晰地存在于我的记忆中。

初次拜见岳父大人是在1981年1月1日。当时,我从县城坐客车来到四方坨子,带着“四盒礼物”,是以准女婿的身份,来岳父岳母家正式亮相,接受“审查”的。

岳父身形瘦弱,看上去个子不到一米七,他面容和蔼,眼睛不大,但炯炯有神。岳父很少說话,说话时声音也很低。那天晚饭后,我和岳父一家人闲聊了一会儿就睡觉了。第二天一大早,我重新坐上每天只有一个往返的客车回到县里的工厂上班。幸运的是,我顺利地通过了岳父岳母及全家人“审查”,很快,介绍人通知我春节去岳父家里过年。

岳父对我特别的关爱,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庭生活,事无巨细,他老人家待我如同亲儿子一样,我也十分敬重他老人家,从心里把他老人家当成自己的父亲。

记得,从岳父家回来不久,有一天,办公室的电话响了。那时,我是单位的政工干事,和书记在一个办公室,接、打、传电话是我的份内之事。我接起电话,听到是父亲的声音。父亲说,要过春节了,你问问单位领导,给不给职工分大米?如果需要,可以用苞米面来我们这里兑换。我当时既紧张,又惊喜,电话没放下,就直接问书记。书记一听,马上说:换,换,换!让我问清兑换的比例,和确定去车拉苞米面兑换大米的时间。当时,厂里的人不算多,只有60多人,工人们一听说用苞米面能换大米,都很开心,也都想多换一些。最后,书记决定,每人最多一麻袋,也就是200斤。

出发换大米的那天早上,老厂长亲自开车,我和另一位供销员陪同,坐着一台类似于“540”型拖拉机,拉着整整一大车的苞米面驶往四方坨子。到了四方坨子粮食所找到了父亲,以为他老人家是粮食所的副所长,是所有外事商务活动的“全权代表”。父亲把我们领到稻米加工厂,在车间门口,把我们拉来的苞米面验过秤,又到办公室一路绿灯办完了手续,加工厂厂长告诉我们下午2点准时来装大米啊。

父亲在招待所还为我们安排了午饭,说自己工作忙就不陪厂长喝酒吃饭了。我们3人进了包间,哇塞!4个菜,一瓶白酒已摆好。老厂长说:我开车少喝点,你们俩多喝点。我谦让着让供销员大哥多喝点,不只是谦让,也是不敢多喝,怕在老丈人面前丢了丑。白酒醇香,菜肴可口入味。正是一年最冷的时候,我们吃着喝着,从内而外地温暖。

吃完午饭,喝完了茶,就去加工厂装车。不巧的是,大米要加工完了,稻子库存接不上了,按顺序,我们今天装不上车了。我又赶紧给父亲挂电话。父亲给加工厂厂长打了电话,问厂长怎么办?厂长灵机一动,对正在看着装车的一个外地的押车人员说:反正你的大米今天也装不够,走不了,把你的大米卸下来,给这份吧。我保证,明天早上第一份是你的,而且大米的质量比这批好。那人无奈,只能同意。不一会,我们的车就装够了大米。我们3人开着车,在众多等米人羡慕嫉妒的注视下,驶出了加工厂的大门,一路平安地回到了工厂。

工人们见我们的大米车回来了,都围拢过来,不一会儿就剩下了一辆空车。直到这时,师傅们才知道,我有对象了,岳父是四方坨子监狱当官的所长。

有一年夏天的傍晚,我正忙乎着什么事,晚饭还没吃呢。父亲从饭店吃完饭带着一大包的肉菜来了,一进门,我们一家3口都闻到了肉香。那个时候,虽然大米不缺,但是,可口的肉菜还是很少见的。女儿高兴地跟姥爷身前身后地玩耍着,我特地拿一个空瓶子,跑到后院小买部装了半斤散白酒,自斟自饮起来,真是香啊!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记得是1992年的“小年”前,我家搬进了县城为数不多的职工住宅楼。搬进新楼的第二天,我和爱人连夜坐火车来到沈阳市的一家医院,看望刚刚做完腰椎间盘增生手术,在这里住院的父亲。父亲见女儿女婿来了,不顾术后的疼痛,坐了起来,嘘寒问暖,还要跟我们回家过年。我赶紧找主治医生,问是否可以出院。医生说,从现在开始侧重补充营养,加强锻炼,看父亲的体力恢复情况再定。那几日,父亲精神状态非常好,时不时地下地走几步,不让我们扶着。就这样,腊月二十八,父亲出院了。我们坐了一夜的慢行火车,第二天,腊月二十九到了我们的新楼新家。可是,我们夫妻搬进新家就急着去沈阳看父亲。因为走得急,过年的“年货”都没有采办。这时,卖年货的店也都关门了。单位的同事们听说后,给我家送来了猪肉、蔬菜和豆油。于是,父亲和我们一大家子欢欢喜喜地在新楼过了大年。也是父亲唯一的一次在我的家过的年。

正月十五后,父亲的病有加重的趋势,从独立站起来行走,到不能站起来,再到必须拽着系在门框上的绳子才能坐起来。我找几个人用担架抬着父亲去县医院检查。一检查才发现,严重了!医生怀疑父亲可能是患了“骨癌”。我们强忍悲痛,对父亲撒谎说没什么大事,只是术后身体虚弱需要慢慢恢复,另外要去长春医大三院再进一步进行全面检查。父亲单位闻讯,来了车,还派来一位副所长陪同父亲去长春医大三院检查、住院治疗。

父亲是老警察,聪明过人,已察觉患上了不治之症。“五·一”要到了,我请了假和爱人领着女儿去长春看父亲。到了医院,父亲瘦了许多,说话的力气明显不足,吃的也很少。见此情景,我心里很难受,我让爱人回去,到我们单位和领导说清楚替我请假。因为不知道需要住院多少天,我又急忙给领导写封信说明了情况,也算是请假条吧。我替换大舅哥护理,让他回家休息,我和岳母轮班看护父亲,岳母白天,我夜班,有时候白天我也守着父亲身旁不回招待所休息。

有一日,父亲说:听说长春有一个人能治我的病,他叫王xx,是专门治癌症的专家。我暗下决心,一定找到王神医,治好老父亲的病。我开始四处打听,王神医原来是什么单位的?我感觉,有如此治病“绝活儿”,一定开个人诊所,只要在长春,就一定能寻觅到。

说来也巧,我来到了区卫生局个人证照发放管理科,一打听,一位女同志竟然知道王神医的诊所名、地址以及联系电话!我以最快的速度来到了神医家的中医诊所,见到了朝思暮想的神医。我提出想请神医去给父亲看病的请求,出乎我预料的是神医满口答应,并说,医院上班时不能到病房给病人看病,只能中午或晚上医生下班后。

时间不早了,我和神医从他的诊所打车来到了医院。医院病房的医生下班了,我领神医进了病房,悄悄地给父亲把脉,看了舌苔和查体。我陪神医出了医院大门,在医大三院附近的饭店请他吃饭。神医很认真地点了几个菜,并要了一瓶高度酒。一瓶白酒飞速喝掉了,他说话都不连贯了,还要喝啤酒,为了父亲,我又给他上了4瓶啤酒。酒足饭饱,打车送他回家,顺便取药,没想到,都是现成的“药丸子”。先拿了一个月的药量,父亲开始偷偷地吃神医的药丸子。

又过了十几天,内弟来了,把我换下来,让我回家。6月初,医院让父亲出院了,不是治愈,是医生无力回天,放弃了。父亲单位来了车,把父亲接回到场部医院继续住院。这期间,我又几次去长春神医家取药,但是,神医的大药丸子并没有保住父亲的生命。

8月1日凌晨,坚强乐观的父亲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旅程,安详地闭上了双眼,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世界。

我的岳父,我亲爱的父亲,他,走了,走得那样的平静……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作者简介:赵永富,网名行者无疆,原国家税务总局镇赉县税务局一级主办。镇赉县作家协会理事;中华现代文学艺术促进会南国作家学会理事;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广西分会会员;南国文学社编委、红豆诗刊副主编、推广宣传部副部长。

猜你喜欢

苞米神医加工厂
香味加工厂
参观便便加工厂
参观奶酪加工厂
黑熊掰苞米
天下第一
乡下“啃青”
我的苞米情结
谁更牛
写作加工厂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