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能形成与区域创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功能分析》

2021-04-08

职业技术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禀赋体制校企

入选理由 从制度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致力于技能形成体制研究,讨论技能形成领域的央地互动、地方政府对校企合作的协调以及校企技能合作三大议题。提出“技能合作创新的中国模式”,有一定的理論和实践价值。

主要观点 书中认为,地方政府协调机制和区域合作机制在国家技能形成体制中有特殊作用。中央政策尝试通过三个政策工具——职业教育领域的财政事权调整、财政投入和项目制,来激励地方政府的人力资本投资,使地方政府成为校企合作的“帮助之手”而非“掠夺之手”。这三大政策工具的调整,促成了国家技能形成体制中生产体制、社会保障制度和技能形成之间的有效衔接,尤其协调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中的关系。

书中指出,地方政府在职业教育协调中发挥了与行业组织相似的功能,成为其“功能等价物”。地方政府通过认可、激励、协调和参与的方式,介入本地区企业与职业院校的技能合作,形成了对技能合作地方化产权保护。地方政府的参与,降低了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提高了企业参与技能投资的预期收益。而以产业聚集度、企业生产体制和社会保护政策为主要特征的区域禀赋在推动校企合作制度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区域禀赋优异的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长株潭经济区等,率先实现了技能形成领域校企合作的制度化,开展了各种高成本合作,并实现了跨企业技能投资合作。

书中强调,作为社会治理方式的技能合作是不同层级政府、企业、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和其他社会合作伙伴互动的结果。在国家主义技能形成体制内部,充分发挥地方产权化保护机制区域禀赋调节机制的作用,有可能形成“技能合作创新的中国模式”。

猜你喜欢

禀赋体制校企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从《黄帝内经》“治病必求于本”探讨禀赋与病机关系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要素禀赋论的局限:个体与企业家才能缺位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最俗的创业故事是“离开体制”
经典来信
一种改善学生学习品质的价值取向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