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分析

2021-04-08陈二琳衡水市消防救援支队桃城区大队

消防界(电子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烟熏火势火灾事故

■ 陈二琳 衡水市消防救援支队桃城区大队

■ 刘彬 衡水市消防救援支队

火灾痕迹是各类物体燃烧后所产生的可观测的变化现象,作为客观存在的事实,借此分析火灾事故的发生原因,会使调查人员对于火灾事故有更加全面的认识。结合火灾事故的前后变化,准确判断火灾事故的实际情况,找到火灾痕迹与火灾事实的内在联系,并以此为基础,加强火灾的防范教育至关重要。不同环境下的火灾痕迹各有不同,调查人员同时具备科学分析、仔细观察、深入了解的意识,更容易找出事故原因,更好地进行火灾防范。

一、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合理应用的必要性

火灾事故频发,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个小细节,引发火灾悲剧,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展开火灾事故原因的调查,从火灾痕迹入手,全面地调查取证,进行各个区域的细致勘查,具体分析事故原因后加强防范教育势在必行[1]。引发火灾事故的原因较多,要求火灾事故的调查人员认真负责、细致耐心地收集所有证据,通过火灾痕迹找到蛛丝马迹,及时加强防范教育,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率,进而为人们的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提供多重保障。

二、火灾事故中火灾痕迹产生原因的分析

(一)自身发展

火势不断扩大,不断变化的过程当中,物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及综合影响,会表现出不同特性、不同形式等。例如火灾现场的物体即使燃烧成为灰烬,也能够从火灾痕迹分析中找出物体的存在证明,各类痕迹均可作为认定事实的有力证据,进行事故的类型划分,成为火灾的防范要点。

(二)现场方位

一般而言,建筑物火灾是从内部发生的,火灾痕迹具有明显的空间性特征。例如室内墙壁上看到的“V”形火灾痕迹,就是物体着火后紧贴墙壁的低位燃烧形式。再如室内天花板的落筋现象,可以考虑多种可燃物的存在,空间及空间的联通部位一般会形成某个方向的蔓延性痕迹。

(三)各方因素

建筑物火灾发生以后,要从多个方面具体分析事故原因,综合考虑内力因素和外力因素。不同情况下外力因素产生的实际影响明显不同,例如消防人员选择的扑救方式,人员疏散过程中不得已做出的破坏行为等。调查取证时,充分考虑内力因素和外力因素,调查结果更准确。

(四)火势变化

一般情况下,调查人员可以从刚刚形成的火灾痕迹中直接判断并找到起火点,或者通过火势的猛烈程度进行火灾事故现场情况的直接分类。一定范围内的火灾痕迹会出现交叉重叠的现象,并且相互影响,有着一定的关联性。调查取证时,综合考虑多方因素,耐心询问现场情况是非常必要且关键的。

三、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合理应用

(一)烟熏痕迹的合理应用

首先,合理应用烟熏痕迹,有助于火灾事故的调查人员直接找到起火位置、着火点等。可以起火位置为中心点,根据烟熏痕迹面积较大、十分浓密的特征,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其次,合理应用烟熏痕迹,还能够判定出火势的蔓延方向。火灾不断变化,室内烟气不断流动,烟气流动的痕迹与火势蔓延的方向基本一致。各类物体受到烟气流动的影响,表面形成的烟熏痕迹相对均匀,一般背部不会受到烟气流动的影响,所以形成的烟熏痕迹并不明显。这些现象均是判断火势蔓延方向的有力证据[2]。最后,合理应用烟熏痕迹,能够更为准确地判定起火形式。火灾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特征,不论是明火点燃还是爆炸起火,烟熏痕迹都不会受到影响,调查人员根据现场的烟熏痕迹,及时明确起火特征。

(二)木材燃烧痕迹的合理应用

首先,合理应用木材燃烧痕迹,可以判断火势的蔓延方向及正确的起火位置。例如热能传播具有规律性,物体靠近火源则最先受热,烧毁程度也更严重。相反,物体距离火源较远,烧毁程度便相对较轻。其次,合理应用木材燃烧痕迹,能够判定物体的燃烧时间和火场温度。火场中的木材燃烧后炭化深度不同,表面形成的裂纹具有显著特征,依次分析对应关系。

(三)玻璃破坏痕迹的合理应用

首先,合理应用玻璃破坏痕迹,能够更好地证明建筑物火灾的事故原因。例如调查人员充分借助不同区域的玻璃破坏情况,就能判断火灾事故是由外力导致还是内部产生的。一般情况下,外力破坏玻璃,玻璃破坏痕迹会呈现出放射状,玻璃碎片多为尖刀形,表面特征为边缘整齐、平整度高。被火灾破坏的玻璃裂纹,少数呈现树枝状,少数呈现龟背纹,锐角情况并不多见,边缘整齐度并不高。其次,合理应用玻璃破坏痕迹,可以准确地判定火势的猛烈程度。玻璃爆炸后呈现分散、细碎等特点,火势相对凶猛;玻璃爆炸后并未全部掉落,则证明火势相对适中。最后,合理应用玻璃破坏痕迹,也可以判定火场温度。一般来说,建筑玻璃会出现软化痕迹和融化痕迹两种,火灾事故的调查人员需要观察玻璃边缘的光滑度,如果玻璃边缘光滑度较高,那么火场温度通常在790—870℃之间;如果玻璃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融化痕迹,那么火场温度通常高于1100℃。

(四)液体燃烧痕迹的合理应用

液体具有浸润性、渗透性、流淌性等特征,火灾发生后,液体会在物体表面留下明显的燃烧痕迹,产生不同程度的坑洞,瓷砖颜色也会发生明显改变,炸裂程度越明显,火势情况越严重。不做任何的防护措施,直接接触液体的话会留下“人皮手套”等痕迹。因此合理应用液体燃烧痕迹,也将成为准确判定起火位置和着火点的有效途径。调查人员观察现场后,如果找到“人皮手套”这类明显的液体燃烧痕迹,即可判定为火灾事故是由人为原因导致的,搜集有力证据后作为寻找肇事者的重要依据。

(五)倒塌痕迹的合理应用

在多年的实践工作中,结合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物体的倒塌方向一般为起火位置,倒塌方向也是迎火面的方向[3]。进行火灾事故原因的调查时,相关人员可以参照这一规律,迅速地找到起火位置,并且确定火势的蔓延方向。如果存在交叉倒塌的现象,重合处即为起火位置;如果呈现出斜面倒塌,即证明起火位置较低;如果一面的倒塌痕迹特别明显,那么最先燃烧的物体就是起火点。

四、结语

总而言之,及时展开火灾事故原因的调查,具体分析火灾事故的发生原因,合理应用火灾痕迹是非常必要且十分关键的。要将火灾痕迹作为事故调查的辅助手段,充分发挥辅助作用,同时提高火灾事故的调查效率和调查结果的准确率。为了实现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有序推进,调查人员必须正确认识火灾痕迹,具体分析火灾痕迹,熟练掌握火灾痕迹的应用方法,从而搜集到准确的、可靠的有力证据,在此基础上,展开火灾的防范教育,大大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烟熏火势火灾事故
一起亡人火灾事故原因的认定
Making scents of history古法制香,感受非遗魅力
Making scents of history
艾叶烟熏法能预防人禽流感
对烟头引发火灾事故的调查
莫名的火灾事故
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引发的思考
烟熏肉的制作及烹饪方法探究
火势造英雄
面对火情要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