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实施分类培养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1-04-08张志伟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技术型个性化分类

张志伟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南阳473000)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突飞猛进,高职教育自然也不会例外,不仅招生人数在不断增加,办学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而影响到学校得发展,具体原因包括专业人才与岗位需求不对等、就业岗位低端化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使得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大。为了能够有效缓解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提高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做出改变,而分类培养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够为不同专业学生结合岗位需求给予针对性培养,这样不但能够提高高职院校的就业率,还能够提高高职院校的声誉①。

二、高职院校实施分类培养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办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尽可能满足社会岗位需求而培养出专业技术型人才,而不是学术型人才,能够为社会各行各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专业技术型人才。高职院校设有多个系别,而每个系也分为多个专业,不同系别、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各不相同,实施分类培养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高职院校生源结构混乱,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无法使用统一的教学方式,而分类培养教学模式正好能够满足高职学生的需求;

第二,不同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存在差异性,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分类培养教学模式能够给予学生针对性教学;

第三,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单一性,会对学生学业造成不良影响,而分类培养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够丰富教学形式,进而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水平②。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实施分类培养教学模式能够为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当前高职院校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高职学生个性化追求不符

从目前来看,高职学生普遍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开始追求个性化的发展道路,但是从高职的教学现状来看,课程设置缺少针对性,而且与学生的个性化追求之间缺少密切的联系,从而无法满足高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当前高职教学仍然延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课程进行调整,这样不仅无法调动高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甚至有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不利于实现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二)没有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进行调整

高职院校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情况,且并没有对课程进行相应的调整,导致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偏差,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基础理论知识在课程中的占比较大,而且其中很多理论知识与学生毕业后就业岗位并没有较强的关联性;

第二,高职院校除了设有必修课外,也设有选修课,但是由于学校对选修课教学缺少足够的重视,所以可供学生选择的选修课少之又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到高职学生将来的就业;

第三,高职院校主要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实训课自然少不了,但是实训内容过于简单,并不满足就业岗位需求,从而会影响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体制没有与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密切的联系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教学体系与普通高校相比,并没有显著的区别,主要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堂制度以及课堂管理等几方面,从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现代高职院校教学理念与学生个性化发展不符合;

第二,教师形式主要以统一教学为主,难以实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

第三,教学方法仍然运用的是灌输式教育,教师依然占据课堂教学主体地位;

第四,课堂制度和课堂管理过于强硬,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会阻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③。

四、高职院校实施分类培养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结合高职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类培养教学

高职院校并非专业相同,学生的发展就一定会相同,要结合学生自身存在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类,这样不仅能够保障分类教学能够顺利的开展,而且也有助于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结构复杂,不同地区考试内容和评判标准也存在差异性,为了准确的对学生进行分类,需要在新生入学后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文化基础测验,这样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在此基础上对高职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类,并且结合学生自身所做出的选择为高职学生制定出近期学习的目标,这样能够实现对高职学生有针对性的培养④。

(二)制定分类培养教学计划,并保障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

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学生摸底测验的成绩以及学生自身的选择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然后根据每个类别学生的不同表现制定出相应的分类培养教学计划,为了能够保障分类培养教学计划发挥出作用,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及时的调整。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都是必修课程,无法改变,为了满足部分高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可以开设选修课,以便能够实现对高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并不是随便就可以进行的,也需要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还要结合不同类别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理论教学时间和实践教学时间,这样能够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完美融合,进而能够实现高职院校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目标。

高职院校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实施分类培养教学计划,要加强对所有学生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了解,还要掌握不同类别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从而能够满足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需求。高职院校主要为培养社会所需专业型人才为目标,所以更加重视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确保学生已经掌握足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在分类培养教学模式下,高职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而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学可以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可以利用学校实验室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校企联合,让高职学生进入到企业工作岗位中进行实践,这样能够使学生从实践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促进分类培养教学目标的实现⑤。

(三)创新考试形式,对学生分类评价

自从高职院校实施分类培养教学模式实施以后,各专业理论教学时间与实践教学时间的占比发生了变化,传统考试形式已经不符合高职院校教学的要求,需要进行有效的创新,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分类评价,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不能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高职学生的标准,对学生的考核应该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比如学生的考勤情况、课堂学习状态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等都可以纳入到评价标准里。

第二,对于基础课程来说,不同专业类别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存在差异性,所以在考核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情况时,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也需要区分开来,这样学生所取得的考核成绩才能够作为最终的成绩。

第三,不同专业类别学生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比例存在差异,不能单独将理论成绩或是实践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而是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整合以后才能够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高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最终评价,对学生进行整体分析,区分开达标和不达标的学生,然后帮助不达标学生进行改正,如果学生反应出来的问题存在共性,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进行调整,并且充分发挥出教师自身的导向作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⑥。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需要专业技术型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主要场所,肩负着巨大的责任,为了能够满足不同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高职院校开展分类培养教学模式势在必行,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满足高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也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注释:

①吴海华,王海舟,戴国梅,徐飞.高职实施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探讨[J].大学教育,2019(04):159-161.

②谢颖川,刘长玲.分类培养教学组织模式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与探索——以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03):143-144+147.

③梁明亮,胡殿宇,苏东民.高职院校“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下的教育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9(11):64-68.

④王万平.高职测绘类专业分类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知识文库,2019(13):P.153-153.

⑤刘顺会,李瑞昌,王泉.搭建平台,分层教学,分流培养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与教学,2006(003):10-12.

⑥韩政.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实践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9.

猜你喜欢

技术型个性化分类
分类算一算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分类讨论求坐标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应用技术型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构建探讨
独立学院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必要性和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