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长的课题——浅析《少年的你》中的经典台词及人物角色

2021-04-08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少年的你陈念小北

程 婧

(南昌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一、前言

“电影中的每个人物都是符号化的,是对人物形象的高度概括。”而人物台词作为影片故事性的灵魂,可以很好地揭示人物的独特个性以传达主题。《少年的你》塑造了不同的人物角色,将人物符号化,赋予了每一个人物不同的内涵和特色,自2019 年上映以来,荣获了诸多奖项,并于2021 年提名第93 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国际影片。影片叙述了一段不同寻常的校园故事,它的上映在社会上再度掀起了关于校园暴力的讨论浪潮,引起了观众无限的思考。

二、电影梗概

故事定位在高考前夕,因为一名女学生胡小蝶的意外死亡事件,主人公陈念被卷入其中。作为学校里的优等生,陈念为了不影响高考,隐瞒了胡小蝶死亡的真正原因。但是,她发现事情并没有结束。在无数次遭受与胡小蝶死前同样的校园暴力之后,她最终选择向警方检举。本以为一切可以就此停止,然而事与愿违,在她最孤独无助的时候,她遇见了一个叫小北的小混混,两个人的世界就此发生了碰撞。自此之后,陈念为了躲避校园暴力,同小北生活在了一起。在临近高考的这一个月里,陈念和小北因彼此的陪伴成为了相依为命的朋友。但是校园暴力从未消失。因一次意外,小北没能及时到场,陈念遭受了由魏莱等人组织的校园暴力。无尽的辱骂和殴打之后,陈念忍痛剃掉了自己被撕扯过的头发。这件事情发生之后,魏莱担心事情暴露哀求陈念不要报警。在交谈的过程中,陈念把魏莱推下楼梯导致魏莱意外死亡。小北为了帮助一心想考上大学的陈念,假借强奸为由顶替了陈念的罪名。高考结束之后,陈念如愿考上了理想大学,但是因为担心小北将在监狱中度过余生,最终选择向警方坦白真相。故事的结尾,少时的陈念和小北已经长大,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他们依然互相陪伴,一起守护着少年的尊严。

三、“我们生活在阴沟里,但有人依然仰望星空。”

作为电影的主人公,陈念代表着外表柔弱,内心坚强的一类人。她不屈服于校园暴力,在艰难的环境下仍旧对生活和希望充满着活力和热情。陈念是学校的优等生,但是家境贫寒,她的母亲为了生计,逃避追债,把陈念独自留在家中。自胡小蝶自杀以后,魏莱等一群人对陈念不断地进行校园暴力。陈念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即将到来的高考。对于她而言,高考是唯一改变她命运的救命稻草。

影片的开始,当警察郑易涉入调查胡小蝶真正死因,询问陈念死者在学校里是否有朋友时,陈念面无表情地说:“在这里,不需要朋友。”看到这里,或许我们都会觉得陈念是个自私冷漠的人。

其实并非如此,影片中很多细节以不同的角度体现了陈念具体的人物形象和复杂的内心活动。胡小蝶坠楼以后,陈念拨开围观的同学,安静地脱下自己的衣服来掩盖胡小蝶的尸体。警察调查审讯之后,陈念一面自责于自己的懦弱和胆小,一面也发现一味的隐忍和沉默并不能让自己完全置身于事外。所以,陈念最终还是顶着校园暴力的威胁,站出来揭发了事实的真相。因为陈念的检举,班主任、实施暴力的部分同学受到了相应的惩罚。情节发展到这里,我们都认为事情已经结束。但是,电影情节的发展并未止步于此。陈念的所作所为令她成为了众矢之的。网络散播的漫天流言、人身攻击、集体排挤将她逼向了最黑暗的角落。在高考即将来临的日子里,陈念选择蜷缩在角落里,一次又一次的接受所有的暴力伤害。

尽管陈念所经历的种种足以让她看透世界所有的黑暗,但是她依然坚定地怀揣着对生活的希望。导演在电影中有意地把镜头定格在陈念英语书上摘抄的句子——“我们生活在阴沟里,但有人依然仰望星空。”这句话不仅代表着陈念的希望,也代表着所有受害者的希望。

四、“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与陈念这一角色紧密联系的另一位主人公小北,不同于电影中出现的其他高中生。小北是一个小混混,自幼被父母抛弃,混迹街头。生活在社会低层的沼泽中,外表看似一个打架斗殴的不良少年,但却拥有一颗善良而又温柔的心。

电影中,陈念因魏莱等人的步步相逼不敢回家,找到了小北。小北把被欺凌的陈念留在了家中,并在陈念的请求下答应保护她。为了保护陈念,小北每天跟随在陈念身后陪同她一起上下学。陈念曾对小北说高考之后和她一起离开这里。小北望向陈念,好像这一刻在他暗淡无光的生活里看到了光亮。在互相陪伴的日子里,小北渐渐喜欢上了陈念,并想竭尽所能地保护这个他喜欢的女孩。但是就在快要熬到终点的时候,魏莱的意外死亡又再次打破了暂时的平静。电影中,采用倒叙的手法,按照案件的发展来讲述魏莱的死因。当案件的所有线索都指向小北时,或许我们都会认为小北是为了给陈念报仇而杀死了魏莱。但是随着电影情节的推动和故事的进一步展开,我们发现真正杀死魏莱的其实是陈念。当女警员说,小北不至于会为了陈念抗下杀人、强奸的罪名的时候,郑易说:“我们不会,但他们是少年。”的确,正因为是少年,小北拥有着青春的莽撞和不顾后果的勇气。小北和陈念在审讯室里的决绝和勇敢,不惜一切守护彼此的信念。那一刻,他坚信只要自己的内心足够坚定和强大,他便可以对抗这个不公的世界,保护陈念。

如果说陈念代表着希望的光,那么小北则代表着托起希望之光的蜡烛。陈念在小北的世界意外出现,改变了小北对自己整个人生的认知和看法。曾经对生活一度感到无望的小北,却在陈念身上看到了对生活和未来的憧憬。于他而言,陈念身上的光是他对挣脱现在的人生唯一的希望。所以,当陈念告诉小北她意外杀死魏莱之后,小北义无反顾地去顶替陈念的罪名。他想帮助陈念实现她的理想,守护她对未来的希望和踏入成人世界的勇气。他对陈念说:“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五、“成长就像是跳水,河里会有石头和蚌壳,都可能会伤到你,但你还是要往下跳”

在影片中,除了校园暴力的实施者和受害者之外,还有一类群体,便是抵制校园暴力的警方。但是在负责此次案件的三位警察,却有各自的立场和态度。其中,郑易这一人物角色的体现最具有代表性。

郑易是负责调查此次案件的主要参与者,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核心人物之一。从调查胡小蝶死因到发现魏莱的尸体,郑易都站在事实和真相的立场上,他在电影中提供了一个以成人的思维来看待校园暴力的视角。郑易作为一名警察,也是陈念的朋友,他一心想帮助陈念,使她免受欺凌,但事实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简单。胡小蝶死亡案件之后,郑易调查了对陈念进行校园霸凌的学生组织,其中也包括魏莱。但此次调查并没有改变陈念继续遭受校园暴力的命运。因证据不足,魏莱的咬定不承认导致陈念受害的案件不能得到进一步的进展。事后,魏莱等人对陈念不断地进行报复。郑易因各种原因无法及时到场,使得陈念向小北求助。在整个案件的过程中,郑易是陈念遭受校园暴力的旁观者,他能够理解和同情陈念在受欺凌后的报复心理,也曾想过徇私情,不去拆穿小北顶替陈念罪名的真相。但是,理智仍旧战胜了情感,正如郑易在审讯室里对陈念说的一样,“陈念,你相信我,我做的这些都是为你好。”郑易知道倘若让陈念背上受人顶替的思想包袱,她的校园生活会在愧疚和自责之中度过,她以后的人生或许也将一直笼罩在阴影之中。所以,郑易不顾组织的处分,仍旧站在了正义、法律和理智的这一边。

也许郑易的所作所为使大多观众产生疑惑和不解,“一个是好学生,一个是小混混,为什么一定要把两个人都拉下水呢?”事实上,郑易的举动也是影片想传达的:所有人都在成长,成长付出的代价是真实而又复杂的。郑易劝陈念坦白事实的真相也是在教诲陈念成长的正确选择。影片里,郑易对陈念说:“成长就像是跳水,河里会有石头和蚌壳,都可能会伤到你,但你还是要往下跳。”这句话暗示着成长并不意味着懂得如何避免所带来的伤痛,而是去接受因“跳水”的选择所带来的代价。

在故事的结局中,陈念最终选择了坦白。从成人的角度来看,郑易的做法是正确且必要的。盲目的复仇并不能结束痛苦,抵制校园暴力,法律才是真正强有力的原则和手段。

六、结语

《少年的你》不同于大多数稚嫩美好的青春片,而是从青少年成长和犯罪的角度展现了青春成长最真实的一面。但是,它又不仅仅局限在青春疼痛的层面。电影围绕着校园暴力向观众呈现了一系列沉重而又值得社会关注的问题,包括留守儿童、家庭暴力、青少年犯罪、学校高考制度等[2]。影片中不同的角色代表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每一个人物背后的性格折射出不同的问题,并互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它们最后始终都聚焦在了“成长”这一主题。

“这里曾是我们拥有的乐园;这里曾是我们的乐园;这里是我们的乐园。”这三句台词,使得电影首尾呼应。学校,是我们最初相逢的地方。不论背景如何,我们相聚此地,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前行。学校,是我们所有人曾拥有的乐园。因为缘分,我们相逢;因为相逢,我们相知。在这里,我们遇见不同的人,也出现了被欺负和欺负人的角色。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小的错误可能被放大,其中得利者趾高气扬,而受害者却痛苦不堪。学校,是受害者曾经的乐园,也是得利者一直以来所拥有的乐园。

成长本身便是一堂必修之课,影片中不仅只有陈念和小北在成长,警员郑易也在成长。也许这个过程会伴随着痛苦和挣扎,但是痛苦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校园暴力问题和青少年的成长问题都值得学校、家庭、社会的关注。

猜你喜欢

少年的你陈念小北
沿着水走
成长的课题——浅析《少年的你》中的经典台词及人物角色
倘若情意,错班而行
《少年的你》:少年的你,如此美丽
《少年的你》:国产青春片“破局”
《少年的你》深陷“融梗”指控
“少年的你”,要相信警察(点评)
《少年的你》,面对的是现实
长大很忙
小北的运动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