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失乐园》中撒旦形象分析

2021-04-08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弥尔顿失乐园恶魔

王 宁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7)

一、前言

阅读弥尔顿《失乐园》时发现撒旦这一人物形象仿佛与之前人们对于撒旦形象的认知有一定差异,主要是因为对于撒旦的感情存在一定的变化。所以,本文重点分析撒旦的形象,从英雄与恶魔两个层面阐述,对弥尔顿笔下的撒旦形成更清晰的认识。

二、《失乐园》和撒旦

不管是在学术界还是在读者心目中,弥尔顿的《失乐园》的地位是其他作品无法超越的,无论是刻画人物方面,还是对于情节的具体安排,都是让后人难以企及的。整部作品之中对于上帝、撒旦、亚当夏娃等人物的塑造,让人们对此产生了浓郁的兴趣。在这几个人物之中,对撒旦的争议是最大的。撒旦的文学形象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一个是评价的悲剧英雄,另一个是评价的恶魔形象①。

《失乐园》最后的结局是亚当夏娃失去了伊甸园,很多人都认为这属于一个喜剧结局,主要是因为虽然他们失去了伊甸园,但是心中却已经发到了自己希望的伊甸园。如果基于撒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那么可以将其看成悲剧,原本一个单纯的、善良的天使,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最终变成了恶魔,导致最后被上帝直接贬为一条蛇。作为一个悲剧人物,撒旦的经历与结局是让读者同情的,这也使得撒旦形象具有悲剧英雄的色彩。

在大部分的文学作品之中,作为一个英雄,其本身和悲剧也是相互关联的。虽然《失乐园》之中并没有对撒旦的地位与权势做分析、介绍,但是读者依旧可以判断出撒旦拥有一等天使的地位,他的地位是仅次于上帝的,所以撒旦具有高贵的血统。虽然他所率领的战争并不是正义的战争,但是上帝也不能说没有任何错误,仅仅因为这一个理由,是无法让撒旦真正顺从于上帝的。

三、《失乐园》中的撒旦形象分析

在弥尔顿所写的《失乐园》之中,撒旦的形象既包含了悲情英雄形象,又包含了恶魔形象,看起来这两个形象是极端的,但实际上两者相互关联,能够让读者清晰地认识撒旦的形象,最终认识到《失乐园》的真正含义。

(一)悲情英雄撒旦

有部分研究者认为,在《失乐园》中撒旦是唯一的主角。基于正统的角度来分析,撒旦属于一个反面角色,所以在第一次出现就被看成是革命失败之后的英雄,使得撒旦的反面角色成为正面角色。

撒旦直接带领三分之一的天使同上帝开战,进而走上反叛之路。这主要是因为个人野心的影响,同时,也是对于权威统治的一种反抗意识。在基督教徒心目之中,上帝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但是撒旦的反抗,就代表其对于统治权威的一种挑战。在作品之中,对于撒旦的伟大与悲壮并没有进行刻意的刻画,但是从撒旦身上我们却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有一种来至于弥尔顿的英雄主义色彩,亦或是在反叛之后,通过撒旦的忧愁,最终就可以了解到一种资本主义革命失败的浓厚情绪。

在《失乐园》的第一章节之中,主要描述的是在反叛失败之后,撒旦安慰和他一起参与反叛的天使,并且不断的鼓舞他们。在这一时刻,撒旦所表现出来的是崇尚自由的,是不屈服的,所以从这一个角度来分析,撒旦的行为与形象都是正义的。此时撒旦身上带有骄傲、高贵的气质,用充满正义的口吻批判上帝的专横,通过激情的言语不断鼓励自己与追随者。在这一时刻,撒旦依旧是散发着荣光的天使,但是更应该将他看成一名战士,一名为了自己的追求与向往在不断抗争的英勇战士。对于撒旦的抗争形象,弥尔顿直接将其安排在作品的开端,并且也表示出撒旦就是弥尔顿心目之中最为理想的一个人物。在弥尔顿自己的想象之中,撒旦属于不屈不挠的反抗者,其本身对于正义和自由充满了想象。如果撒旦是崇尚自由的、公平正义的,那么就可能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对于其所表现出来的反抗精神,其本身就是更加伟大的。有很多人对于上帝的反抗结局都是失败,所以,在他们的眼中,上帝是无所不能的,是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战胜的,就算是撒旦本身,也是承认上帝的智慧与力量。但是当追随者表现出垂头丧气的时候,撒旦依旧是放弃通过卑躬屈膝的方式取得上帝的原谅,在他的内心深处一直都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非常正确的②。

撒旦在《失乐园》之中所表现出来的形象,和孙悟空在《西游记》之中表现出来的形象还存在一点相似之处,都是对现有的秩序充斥不满的情绪,并且都对最高权威发起挑战,最终却受到严重的惩罚,不过撒旦的反抗力度更大,因为他一直都没有改变自己对于自由的追求、对于权威的反抗这一初衷。所以,弥尔顿在《失乐园》中对于撒旦这一悲情英雄形象的描写也是细致入微的,让读者能够真正感受到英雄的悲情,从而对撒旦产生“怜悯”之心,对撒旦有一定的认可。

(二)恶魔形象撒旦

在《失乐园》之中,弥尔顿对撒旦另一种形象描写在于:无论做事或是受苦……作恶才是我们唯一的乐事。虽然从表面上我们未能看出撒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是我们可以认识到撒旦认为作恶是一件乐事,而这里所说的作恶,实际上就是对于恶魔形象的一个缩影。在这一观点上就直接违背了上帝的观点,也是对人类基本道德的违背。不难看出,作者所描述的撒旦无法成为一个完全正面的、积极的英雄化身,他所做的一切都来源于“恶”,因为这一根源的存在,致使撒旦迈出下一步,去抵抗上帝的统治。当战争失败之后,经过大家的分析与考虑,撒旦最终放弃了反攻,但是却出现了另一个想法,也就是给人类带来灾难。虽然撒旦对这个计划犹豫不决,因为对于上帝产生的嫉妒心里,对于权力最深层次的渴望,从而让自己进入了伊甸园,出现了引诱亚当与夏娃的事情。并且为了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其选择直接将孩子引入人间,也就是直接将死亡与罪恶带到这一世界,让世界遭受灾难,人类的生活不再那么美好。在这一刻,撒旦就成为内心龌龊不堪、外表道貌岸然的“恶魔”,他变成蟾蜍准备在夏娃耳边下手,被看守天使发现后急忙逃跑;偷偷进入花园,偷看亚当与夏娃的隐私;后来为了实现自己的阴谋,高大威武的撒旦屈居于蛇体;最后阴谋成功了,他担心自己会面临上帝的惩罚,就选择逃往地狱。原本勇猛强大的“恶魔”却成为一个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恶棍,虽然他依旧在门徒面前吹嘘自己,但在喝彩之中却瘫倒变成蛇,这就是撒旦堕落的过程,也是对他恶魔形象的诠释③。

刘易斯在对撒旦堕落过程进行评论的时候写到:从一个英雄到一名将领,从一个将领到一个政客,最终直接演变成为无赖。并且又从卧室窗口的窥视,导致蟾蜍与蛇,这就是撒旦本身的一个发展与转变过程。一旦误解,那么人们就会相信,在开始阶段,弥尔顿对于撒旦的描写是非常混乱的,并且其已经超出了原本的含义,在最终想要将这一情况纠正过程,但是却已经达成了。由于个人极端主义的影响,最终就使得撒旦最终演变到专制与放荡,邪恶的情欲导致撒旦良知不再。不难看出,撒旦不能算是一位完美的英雄,他更像是具有双重人格的矛盾人物。基于宗教的角度来分析,他看起来就是黑暗之君、恶魔元凶,属于人类堕落的元凶。虽然撒旦形象的描述之中,弥尔顿本身有大量贬义词的堆砌,但是字里行间却是选择直接利用人性来加以刻画,将一切都说得合情合理④。

在弥尔顿笔下,撒旦属于一个应有鲜明特性的反叛英雄,但是其本身也带有让人非常厌恶的恶魔形象。同时,他的叛乱失败、遭遇与迫害,就将其作为悲剧色彩的人物直接表露无疑。虽然对于撒旦的悲惨命运,作者没有太多的关注,但他最后的悲惨结局依旧是令人同情的,人们在同情的背后会讨厌撒旦因为自己失去了理性就加不克制,表现得专制、傲慢与放荡。从撒旦的悲惨结局来看,人们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缺乏理性的克制,过度放纵自己的欲望,就会对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所以,弥尔顿在《失乐园》中对于撒旦恶魔形象的描写是非常深刻的,能够让读者直接将其反映到社会中去,认识到描写这一形象的根本意义。

四、结语

在《失乐园》这部作品中,撒旦的“恶棍英雄”形象是被人们津津乐道的。通过这一形象,人们能够抒发对时代、对君主专制的不满情绪,以此寻找珍贵的自己,即崇尚自由、乐观坚强、喜欢和平的自己。同时,弥尔顿在这一部作品之中描绘了诸多角色,仅仅是一个“撒旦”就引起了我们无限的探究与思考。实际上一部好作品,我们会其细细品味其中的每一个角色,因为他们都会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并且也会真正的用心去思考,就一定能挖掘到最珍贵的宝藏,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作品,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

注释:

①杜艳红,杨贵章.从文艺心理学视角解读《失乐园》中的人物形象[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02):99-101.

②董亚楠.《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复杂性论析[J].青年文学家,2019(23):88-89.

③郭慧莹,伞雨晴.《失乐园》中的隐喻认知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9(12):132.

④欧光安,严若芳,韩晨.试论《失乐园》中人的堕落和再生[J].语文建设,2017(15):45-46.

猜你喜欢

弥尔顿失乐园恶魔
弥尔顿研究代表性文献评述
失乐园——当代城市文明的凝视与寓意
恶魔驾到奥列霍沃
《恶魔之 一》
赶走生活中的“小恶魔”
1720年版《弥尔顿诗集》的排版、插图和导字——分析目录学案例研究
浅析撒旦在弥尔顿《失乐园》中的形象
偶然中的必然——夏娃偷食禁果原因的哲学性分析
“失乐园”刘丽杰 严程影像展
捕捉“恶魔”的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