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分析
2021-04-08胡艳芳
胡艳芳
(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 音乐系,河南 平顶山467000)
一、引言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养,使之转变气质且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通过组织相关音乐教学活动,便可有效提升音乐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并助力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高校音乐教师一定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去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和素养,之后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以及音乐鉴赏能力等,如此才能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高校音乐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意义分析
素质教育备受国家和社会关注,当前的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音乐是实施素质教育中审美教育的重要一环。在音乐的教学中,若想综合提高学生的素养以及音乐感知能力、表达能力、鉴赏能力、创作能力等,做好审美教育工作就显得势在必行。
首先,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审美教育对现时期大学生的影响,不单单体现在激发学生潜力这一方面,其在学生思维能力和音乐创造力的激活层面,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课堂中融入审美教育,会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理论知识以及提升他们实践应用能力,并且也会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
其次,完善学生知识结构。音乐属于一门综合性艺术,其可以激发学生自身内在动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并且,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务必要基于完善的知识体系而进行,反之则徒劳无功。开展音乐教育,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另外也会提升学生们对音乐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并和其他艺术门类相联系,这对于提升学生们的审美能力也起到很大的作用。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性的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学生们从中可以掌握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将其继承和发扬下去,继而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再者,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若想培养高校学生的审美能力,关键点在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断增强,人格也相对健全,但每年都会出现由大学生心理不健全而导致的校园突发事件,国家和社会对此格外关注。唯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位了,学生们在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时才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并从容应对。通过高校音乐教育可以让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得到良好的缓解,并使他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去汲取正能量,释放情感、调节心态,在此期间便可提升学生们的审美能力,还可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最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音乐源于我们的生活,属于人类最为真挚、最为自然的情感表达。从本质上来说,音乐是对人类精神文明的一种传承,所以从中便可知音乐教育拥有着良好的德育教育功能。高校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其思维得以拓展,生活热情得以激发,思想道德水平得以提升。音乐课堂上充斥着悠扬的旋律,学生们通过接触高尚的音乐,便可以改变日常对事对人的看法,从中亦可接受到人文精神的陶冶和人文情怀的浸润,从而端正自己的学习调度、生活态度,形成正确的三观。
三、高校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高校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当前的高校音乐教育工作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学生艺术基础不足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大学生入学之前常常忽略了对艺术的学习,普遍都是将学习重心放在文化课上,最终必然会造成学生们的艺术文化基础严重不足。特别是学生入校之前,个体之间的艺术差异很大,农村生源的艺术素养上的问题则更为突出,所以高校音乐教师进行音乐教学时,务必要关注学生之间的艺术素养差异,实现因材施教。
(二)课程设置不科学
现在的基本情况是,高校音乐教育工作开展,常会受到课时和教材等限制,造成音乐课程设置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譬如音乐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到位、不紧密,所以就会导致音乐教学工作难见成效、学生们的音乐表现力差、审美能力低。
(三)教学形式单一化
高校音乐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并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在这期间,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路径,进行音乐学习实践才能真正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但现如今很多高校中的音乐实践活动大都是为音乐专业学生准备的,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普通学生的参与,这和素质教育目标背道而驰。
(四)师资力量薄弱
强大的师资队伍是做好音乐教育工作的核心保障,同时也是培养高校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决定性因素。现在的高校音乐教师普遍拥有高学历,他们的教学能力也很强,但却常常忽略了审美教育工作,最终必然会让学生沦为学习的机器,出现为了学习音乐而去学习的不良状况。
四、高校音乐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方案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音乐教育属于审美教育中的一类重要表现形式,音乐审美是音乐教学的重点。高校音乐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务必要基于深化高校教育改革、为社会输出综合性人才这一大前提,在音乐教育中创新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多路径的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此才能为全民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一)创新教学理念
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曾经说过:“音乐虽然千变万化,但它始终都是精神生活和感官之间的纽带,音乐可以明确的反映出人们的精神品质,并会反作用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层面、情感世界层面”。可以这样理解,音乐会让人们产生一定的审美感知,之后引发情感共鸣,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可以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感悟音乐的真谛,并实现自我教育。大学生通过体验艺术情境,从中获得感悟,随后便可让他们形成追求真善美的良好品德,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一个乐观向上的心态。所以说,提升大学生审美意识,自然是高校音乐教育的关键点所在,但因为遭受应试教育束缚,高校音乐教学中的“重技术、轻艺术”的情况甚是严重,所以教师务必要形成新时期的素质教育观,帮助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音乐文化氛围,鼓励他们去踊跃参加各式各样的校园音乐文化活动,将社会中极具正能量的音乐元素融入到高校音乐课堂上,然后教师要遵循“以生为本”原则,凡事都为学生着想,要致力于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创新教学手段
当前时代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被用于各行各业,教育领域亦如是。高校大学生习惯使用互联网去了解外界信息,所以音乐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当前的音乐教学中来。校方需要及时引进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加大各项资源的投入,要为广大高校学生创设一个绝佳的学习环境。教师在其中也要发挥作用,酌情使用信息化技术进行音乐课堂教学,譬如在引导学生们欣赏蒋大为演唱的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时,若只是凭借音乐教师一人的讲解,尽管学生可以掌握歌曲演奏技巧,但却不能形成形象化的概念认知,如果说介入计算机技术,那么计算机中便会呈现出该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如此便可易于学生了解歌曲内涵。教学方法的创新很有必要,音乐教师需要侧重艺术性教育,还要加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学生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之美。可通过小组合作活动组织,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充分的表达自我,之后必然会让学生们的潜力得以迸发,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信,而后认可自己,由此便会大幅度的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与学习水平。
(三)创新教学形式
高校音乐教学形式拓展与创新,这是提升大学生群体审美能力的必要手段,要改变传统的音乐课程教学模式,如此才能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提升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审美能力。所以说在音乐教学中务必要创新教学形式,让学生们踊跃参加多元化的实践活动:
首先,学校需要对音乐教学管理体系进行一定程度的深化和改革,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创建,对音乐社团组织加以创新,通过学生音乐社团去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音乐文化氛围,如此才能为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校园文艺演出活动,创建一个专属于本校师生的音乐实践平台,从而应营造出一个“人人爱音乐、人人懂音乐”的良好氛围。
(四)提升教师素养
若想有效提升学生们的审美能力,继而实现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作为新时期的高校音乐教师,务必要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还要提升综合执教能力。
第一,音乐教师要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务必要爱岗敬业,以学生为本,并甘愿为音乐教学事业贡献力量。
第二,音乐教师要不断的夯实音乐专业功底,不断加强学习,持续为自己“充电”,唯有如此,才能通过演唱带动学生情绪,给予学生美的享受,学生们也会更加敬仰老师。
第三,音乐教师要不断的钻研教学方法,并且还要科学的设置音乐教学内容,要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进行音乐教学,通过自行制作课件,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身体特点等,潜心设计教案,维持课堂秩序,竭力缔造出一个人人好学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在学生面前展现出良好的仪表美和语言美,在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渗透德育、美学的教育,如此才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以及审美能力。
第四,教学评价是音乐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有效检验。具体教学期间,音乐教师要挖掘到学生们的闪光点,不断的鼓励学生,使之体验到成功的快感,对学生的优异表现予以肯定,对学生的不足之处予以引导,在这样的查漏补缺中,必然会大幅度的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使之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最后也会爱上生活,爱上音乐这门学科。
五、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对培养高校大学生审美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诚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唯有对音乐产生了兴趣,教师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针对当前音乐教育中学生艺术基础不足、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学校和教师要一同发力,需通过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理念的创新,再通过提升教师素养的手段,全方位、多角度的去提升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如此才可推动学生未来更好更优的发展,使学生成为一个能力和素养兼备的综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