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扎特歌剧咏叹调的演唱解析
——以《年轻姑娘应该懂得》为例

2021-04-08康慧丽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女仆德斯咏叹调

康慧丽

(东莞理工学院,广东 东莞523000)

一、前言

莫扎特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作曲家之一,创作出众多经典歌剧作品,并形成独具一格的“莫扎特音乐风格”。在莫扎特歌剧作品中,均存在明显的咏叹调。而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音乐学院,大部分教师在教授歌剧咏叹调时,均无一例外会选择从莫扎特歌剧作品开始。莫扎特歌剧咏叹调技术覆盖面积广泛,无论是花腔演唱,还是单音保持;无论是短促乐句还是长乐句;无论是高音转低音还是低音跨高音,均涵盖在内。

至此,各种类型的歌手都可以在莫扎特歌剧咏叹调中提炼出适合自己的部分。歌手往往通过学习莫扎特歌剧咏叹调,确立自身声音类型,训练演唱技巧。

《年轻姑娘应该懂得》作为咏叹调的代表作品之一,是莫扎特创作成熟期的经典作品《女人心》的部分选段。该曲调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质与戏剧性特征,是歌剧表演中的重要环节,为《女人心》歌剧曲目注入平等、民主与自由的追求精神,是该部歌剧价值升华的核心保障。《年轻姑娘应该懂得》讲述了女主人公德斯皮娜女仆劝诫多拉贝拉以及菲奥狄丽吉,试图转变两姐妹爱情观,不要轻易相信并付出感情的歌剧故事。

以《年轻姑娘应该懂得》为例,通过了解莫扎特歌剧咏叹调的理论内涵,深入研究其音乐特征、演唱处理,对咏叹调加以全方位解析,以期为演唱者提供指导意见,加深演唱者对莫扎特歌剧咏叹调的认知程度,辅助精准把握女主人公德斯皮娜的人物特点,深入剖析咏叹调演唱风格,力求在提升演唱者表演水平方面有所脾益。

截至目前,《年轻姑娘应该懂得》已逐渐成为女高音音乐会的首选曲目之一。当前形势下,从咏叹调简介出发,在《年轻姑娘应该懂得》基础上,对莫扎特歌剧咏叹调气息控制与节奏把握进行探讨赏析。参照与莫扎特歌剧咏叹调相关的文献及音视频资源,深入全面阐述咏叹调作品《年轻姑娘应该懂得》的音乐创作特征与演绎处理技巧。

通过对莫扎特歌剧咏叹调的多方位赏析,对《年轻姑娘应该懂得》的音乐特征加以归纳总结,以期为众多声乐学习者及歌剧爱好者提供可供参考的演绎方式。

二、莫扎特歌剧咏叹调简介

咏叹调狭义概念为“曲调”,是指声部形式的歌曲,十七世纪末诞生于歌剧领域。因之歌剧发展进程,听众对于传统平淡的宣叙调产生厌倦感,追求更加丰富多元的新鲜情感表达形式,至此,咏叹调应运而生。与宣叙调相比,咏叹调具有抒情性、节奏性、歌唱性、表演性、自由性以及曲式性等特征。随着咏叹调广泛应用于歌剧作品领域,促使歌剧焕发出新的生机。以莫扎特为代表的音乐家,均将咏叹调加入音乐创作的重要环节。

莫扎特是世界闻名的音乐大师之一,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音乐三巨头。莫扎特音乐以“天籁之音”著称,被称为不喊杂质的空灵纯音乐。莫扎特一生创造出无数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充分诠释了他在音乐方面的旷世天赋。莫扎特在其短暂的35 年生涯中,创作出的22 首歌剧作品广为流传。而在这些独树一帜的歌剧作品中,均可以找到经典的咏叹调。莫扎特歌剧咏叹调在歌剧作品的文学研究、声乐结构、演唱风格以及舞台表现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莫扎特歌剧咏叹调淋漓尽致的体现了莫扎特的音乐才华,用音乐抒发情感、表述故事成为其独具一格的音乐表达风格。在莫扎特创作的歌剧作品中,通过咏叹调,塑造了形象各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由此,解析莫扎特歌剧咏叹调,对解读人物心理活动、理解作者创作思想、诠释作者表达情感以及获得自身新的感悟至关重大。

三、莫扎特歌剧咏叹调的音乐特征

以《年轻姑娘应该懂得》为例,对莫扎特歌剧咏叹调音乐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莫扎特创作的该段咏叹调曲调轻快灵动,诙谐愉悦,营造出主人公德斯皮娜活泼狡黠的人物形象。《年轻姑娘应该懂得》以回旋式音乐结构,赋予曲式趣味性、戏剧性特点。曲调通篇利用6/8 拍的强力律动性舞蹈节拍优势,形成明确的动感节奏轮廓。莫扎特运用较常见的G 大调—D 大调—G 大调结构进行调性布局,将古典主义特色渗入歌剧咏叹调。该曲调以d1-b2 为音乐主旋律,音域跨度高达13 度。

在该音乐第一段中,莫扎特不仅进行和弦的频繁转换,还在音乐速度平缓的情况下加入附点节奏以加强律动感。同时,为了避免持续转变引起的厌倦感以及刻板化、模块化呆板印象,将十六分音符为主的装饰性倚音分别加入第6、7 小节处,进一步描绘出德斯皮娜的灵动形象,于无声处增加喜剧性。

至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伴奏部分放弃最初的同时进行演奏,转变为错位演奏,营造出更加活泼生动的音乐背景。经过先后行进演奏,将嬉戏打闹表现的活灵活现。随之情节递进发展,音乐旋律变动越发明显,在承接上段的同时形成显著对比。同时,考虑到剧情中德斯皮娜的台词及心理变化,曲调在相应环节应景式加入离调因素,体现出女主人公细微偏离变化。

至第三段,由G 大调转为D 大调,与德斯皮娜蛊惑人心的说教以及两姐妹的心态动摇交相呼应。而第四段,音乐旋律转变为由半减七和弦分解,通过收缩、诡异式的旋律,于G 大调导音上停滞,表现出德斯皮娜的古灵精怪与自傲形象。

四、莫扎特歌剧咏叹调的演唱处理

(一)气息的控制

作为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代表的沈湘先生,曾就气息领域做出生动诠释,并称“气息作为歌唱的根基,为歌唱水平提供动力支撑”。而在《年轻姑娘应该懂得》这部曲调中,对气息控制有着较高要求。气息控制作为一种演唱处理技巧,是充分演绎出该曲目的前提基础。

本首作品的第一段部分,讲述了女仆德斯皮娜对于感情的态度,通过女主人公对女人服从男人理论的嗤之以鼻,表现出其对世界分级对待的抗议与不屑。在演唱中,气息需要控制在平稳状态,展现出顺畅连贯的气息抒情性,充分体现出女仆德斯皮娜的傲气形象。

至第二段,莫扎特将舒畅的行板速度变为欢快的小快板。该段速度的提升,意味着对于气息而言需要更高的控制水准。该段部分通过弹跳性节奏,表现出女仆德斯皮娜在此前劝说成效不显的情况下,迫切想要获得认同、说服两姐妹的心态变化。为体现迫切感,曲段节奏加快,此时的气息以灵活换气点为首要控制方向。

而第三段部分,则需要在音高音准完美的基础上,表现出强力的气息控制。通过强有力的气息表现,增加声音强度及抒情性,渲染出在劝说成功后德斯皮娜的喜悦与骄傲情感变化。至曲调最后,气息又回归平稳流畅,表现出德斯皮娜对于劝说两姐妹的自信,以及自身的感情观点,认为年轻姑娘应该懂得在感情中保持自身的女王地位,体现出女仆德斯皮娜的傲气形象。

(二)节奏的把握

在咏叹调歌剧曲目《年轻姑娘应该懂得》中,对于节奏的把控能力可见一斑。该首作品的第一段部分中,以行板Andante速度为核心节奏,通过6/8 拍,将曲目以匀速沉稳的节奏进行演唱,表现出女仆德斯皮娜的老练形象。该部分,通过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呈现出女仆德斯皮娜对两姐妹敦敦教导的说教画面,更表现出德斯皮娜对于情感问题有自我看法,不媚于世俗的人物形象。

至曲目第二部分,行板节奏转变为Allegretto 小快板,并增添了以跳音成分为主的伴奏内容,营造出欢快活泼的氛围。该部分,女仆德斯皮娜向两姐妹传授爱情观,鼓励两姐妹勇敢把握爱情。此部分曲调由先前的平稳有序节奏转变为频繁跳音的加速节奏,表现出德斯皮娜对于说服两姐妹的迫切心理。

曲目的第三部分,节奏重归沉稳欢快,表现了女仆德斯皮娜对于劝说成功方喜悦与骄傲,同时满意于自身关于情感的领悟与处理。全曲节奏的变化,生动形象的描绘出女仆德斯皮娜的聪慧、灵动俏皮个性,将其内心活动展现的淋漓尽致。

五、结语

《年轻的姑娘应该懂得》作为莫扎特歌剧咏叹调代表作品之一,具有曲调旋律灵动活泼、节奏转呈快慢交替、音响律动强弱结合、人物形象活灵活现、情感抒发复杂多变等特征。莫扎特歌剧咏叹调作品《年轻的姑娘应该懂得》艺术性较高,具备极强的感染力。该部曲调无论是从歌曲音乐结构上,还是在演唱处理上均体现出莫扎特高超的音乐天赋与独具匠心的创作技能。

对于演唱者而言,若想塑造完美的歌剧角色,就必须重视演唱处理技巧,通过对音色、音量、音域、音准等控制训练,强化表演时的技巧表达以及情感倾诉。

诚然,诠释好一部莫扎特歌剧咏叹调作品,除了持之以恒的技巧学习积累外,还需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理念、艺术特征等因素。通过加深对作品的认知,准确把握作品演唱风格,结合人物形象特点,依据作者创作理念,最大程度演绎好作品。

猜你喜欢

女仆德斯咏叹调
Chapter 8 An absurd case 第8章 冤假错案
不能左转
听候芦苇发落
用三个公式全面、完整地解决欧德斯猜想
王宝钏
——寒窑咏叹调
人生咏叹调
家中有贼
关于咏叹调《冰凉的小手》的诠释与演绎研究
老李的咏叹调
浪漫鼠德斯佩罗:小老鼠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