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地方戏曲庐剧的艺术特色探讨

2021-04-08朱伟杰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曲牌唱腔戏曲

朱伟杰

(合肥演艺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230000)

一、引言

我国在古代的历史文化创造中,出现了大量的祭祀活动项目,而戏曲正是在这些祭祀活动当中,慢慢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而对于戏曲与戏剧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二者存在着相互关联的概念,但本质上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对于戏剧而言,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方式,演员在设计的表演中,为观众当众表演故事。我国当下在各个地方都有着地方戏曲,也构成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庐剧的发展

庐剧本名倒七戏,也被叫做小倒戏。是一种基于大别山民歌与江淮流域当中出现的歌舞为基础,并结合起端公戏、嗨子戏以及门歌等艺术特征,所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在庐剧早期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小旦、小丑组成戏,以及小旦、小丑与小生所组成的戏,深深的受到人们的喜爱,并受到当时大别山山区花鼓、地灯踩跷等歌舞形式的影响,使得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庐剧在唱腔的发展中,也受到其他歌舞艺术的影响,使得形成了各种风格的花式小调。当下保留下来的花腔小戏,在题材上都是一些描写农民、手工业者的日常生活图景,因此并不会描绘一些重大的历史冲突事件,多是一些小喜剧的内容。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若干个曲牌连缀,这样就对传统的小戏曲调的单一属性,实现了创新发展,以此形成了折戏与本戏。在内容的选材上,多涉及到家庭伦理的内容,但是在内容的设计上,有效的表现了内容较为复杂的思想感情,以及众多的矛盾冲突。但是多是从悲剧角度开始,在长期的发展中也渐渐形成了一些常用的主调曲牌。

在庐剧的发展中,主要流传区域可以分为西、中、东三路这三个区域。在西路主要围绕着霍山与六安,并逐渐向着西北方向发展。而在中路当中,主要围绕着合肥、巢县为发展中心。而在东路的发展中,是当下流行范围的进一步的扩展和延伸。

表演庐剧的场所主要在一些庙会、集市、节日庆典活动当中,以此次演出的内容方面,还要结合起不同的活动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剧目选择,或喜剧或悲剧。在喜剧的表现形式上呈现出乡土性、通俗性、质朴性以及民俗性特征。在漫长的发展下,渐渐成为当地居民十分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同时,这样的戏曲也表现出当地人们的审美情趣,以及当地民俗文化的具体内涵。

三、庐剧的艺术特征

(一)庐剧的演唱技巧

在对庐剧进行演唱方面的研究中,首先要对庐剧的唱腔进行详细的研究,其唱腔主要分为五声音阶,其主调曲牌的旋法上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演唱者不断的使用假声的方式,进行大跳音程的演唱。

小嗓子的演唱方式在庐剧的表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一种角色形象的直接表现,同时也起到了在实际的演唱中,有效突出庐剧音乐的重要作用。在当下的演唱过程中,其真假声的运用,需要自然、圆润,这样才可以充分的体现出庐剧当中的唱腔风格。同时,在小嗓子的运用上,基本上都存在着唱腔的句尾位置,但有些时候也出现在了腔句的中间位置。对于演唱者而言,在演唱小嗓子的时候,由于旋律的突然升高,其音程有着较大的跳跃程度。演员具体进行演唱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上述跳跃的特征,需要结合剧目需要表达的情绪,将技巧融合其中,使演唱的过程富有灵魂与生命力,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花腔小调能够将情绪表达应用到演唱过程中,较为动听,能够激发起听众的兴趣,使其投入到庐剧所描述的情节和故事之中。而在演员的演唱中,也有着帮腔吆台的方式。这种演唱方式就是在演员进行演唱的过程中,让场面上的演员,以及后台的一些演员一同齐声帮唱,以此产生高亢辽阔的声音,以此推动剧情的发展,形成更加具有感染力效果的舞台气氛。对于这种地方戏曲而言,由于种类繁多,其形成的戏曲特征主要由使用的唱腔和语言所决定。对于这种戏曲特征的形成规律,不仅仅体现在不同剧种之间的区别,同时也体现在流行地点的不同,因此形成各种各样的演唱风格,以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流派。

在安徽庐剧的发展中,基于地域、地方语言、民间音乐等诸多的文化因素,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分别为西路、中路以及东路三个不同的派系。其中西路也被称为上路,是一种广泛的流行于皖西六安等地区。在演唱中其唱腔高亢有力,同时呈现出粗狂奔放的特征,并经常的使用小嗓的演唱方式,因此有着较强的山歌气息。因此在西路的唱腔发展下,形成了《寒三七》《二凉》等曲牌,而在花腔的使用中,形成了《采花调》《打长工》等类型的曲牌。在这些曲牌形成的旋律当中,相比较皖西大别山区域的山歌,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

中路是一种广泛流行于合肥、巢湖一区的唱腔,在演唱的过程中,歌声柔和甜美,并兼顾了西、东路的唱腔特征。基本上形成了《寒腔》《二凉》这些类型的词牌。在实际的演唱中,其旋律较为的柔和平稳,同时跳进音程也相较于西路较少。

在东路的唱腔中,也被称为下路。是一种广泛应用在长江沿岸的芜湖等地区。因此唱腔十分的婉转细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着江南水乡秧歌的特征,因此形成了水腔,在东路的发展中,由于深深地受到京剧以及徽剧的影响,使得对剧目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虽然经常使用的曲牌与中路相同,但是在演唱中,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旋律变化。更关注对行腔韵味的控制,因此就形成了东路独有的唱腔风格。

而在庐剧当中的衬词使用上,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对于一些衬词的使用上,具有着一定的随机性,但是一些为了实现声腔或者变换,就要对唱词进行变化。其中对于m为声母的唱词,往往会在后方加上衬词。而在使用小嗓子进行演唱的过程中,一旦需要在提升旋律,就要使用衬词来补充演唱。

而在庐剧流行于安徽与江淮之间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基于江淮的语言为演唱的基础。对于江淮语言而言,其在语言的声调与普通话的声调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别,特别是在阴平与上声错位的位置不同。在折子戏当中,在整本戏当中都会使用韵白,但是在唱腔当中则是使用地方语言。而在花腔小戏的唱与白中,基本上都是使用的地方生活语言,但是由于流行的区域较为的广泛,就会使得在不同的地区当中,使用了各种类型的方言,并采用了不同的衬词,这样就会导致形成的庐剧舞台有着不一样的语言形式。在中路地区的庐剧,常使用合肥当地的方言,这样就会与江淮地区的语言方式,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区别。演唱者可以在演唱的过程中,根据剧目所处区域的特点以及文化,对相应语言进行了解,并利用当地的语言,对剧目进行演绎,从而更加体现剧目需要表达的情感。

(二)庐剧发展的文化制约因素分析

在当下的庐剧发展过程中,虽然在安徽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中,相比较黄梅戏远没有实现全国意义上的传播。这不仅仅是在艺术特色上的不同所导致的,同时也是在文化层面上,产生了众多的制约因素。

首先,文化认同感就成为了首要的发展制约因素。人们在生活的过程中,会深深的受到当地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并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动作。但是这样的文化影响,并不意味着对于个性以及自由意志的限制,而是伴随着社会化的过程中,让不同的人们都能够有着较强的自我认同感,并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自我认同的发展中,主要是一种人们对周边世界所独有的感受。虽然在文化与社会环境上存在着一定的不同,但是对于个人意志而言,其选择成为了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之所以庐剧深深的受到当地人的喜爱,正是由于戏曲起源于乡间,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这样的乡村文化环境中得到了完善。同时,在内容上也多是采用百姓的一些生活俗事,这样就在艺术表演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熟悉且亲切的剧目。以此,人们对于庐剧在潜移默化之间,就会形成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但在传播的过程中,一旦脱离了这种情感体验,就会导致无法与人们产生强烈的共鸣,以此导致无法深入的了解到戏曲的内在情感价值。

基于当下文化扩散理论的角度分析,一旦在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基于特色的保留,就一定会导致受到另一些方面的因素影响,使得起到制约作用。因此,在未来的发挥中,为了充分的提升传播范围,就需要做好文化宣传工作,能够让人们逐渐的认识庐剧,并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出发,对庐剧实现深入的了解。只有让更多人了解形成和发展庐剧的地方文化特征,才可以对庐剧产生一定的喜爱之情。因此,对于庐剧未来的发展而言,重点要在于对庐剧的宣传,以及当地文化的普及上,让更多的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了解庐剧,这样才可以在欣赏庐剧的过程中有着较强的情感共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地方戏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重要的内容,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智慧结晶,以此在庐剧当中形成了较多的艺术特征,其大量曲牌、唱腔的出现,可以很好的表现出各种内容和情感,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要重视起对于庐剧方面的文化保护。

猜你喜欢

曲牌唱腔戏曲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曲牌性视角下的器乐曲《海青》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常用曲牌新谱》出版座谈会”在本社举行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曲牌园地】
昆曲曲牌与昆笛演奏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