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胸腺法新联合TEC方案治疗乳腺癌患者的效果
2021-04-08栾文强朱晓静董利王聪
栾文强,朱晓静,董利,王聪
(濮阳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河南 濮阳 457000)
乳腺癌是临床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且呈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女性生育健康与生命安全[1]。TEC方案等化疗方案是临床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方法,可通过杀灭肿瘤细胞,控制病灶进展,效果明显[2]。但具有毒副作用,且会损伤免疫功能,不利于预后改善。胸腺法新属于新型免疫增强剂,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升化疗作用,效果显著。本研究选取94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注射用胸腺法新联合TEC方案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均为女性。对照组年龄29~64岁,平均(43.65±7.15)岁;肿瘤直径0.4~3.9 cm,平均(1.92±0.69)cm;临床分期:Ⅱb期15例,Ⅲa期16例,Ⅲb期8例,Ⅲc期8例。观察组年龄30~65岁,平均(46.21±7.32)岁;肿瘤直径0.5~4.1 cm,平均(1.97±0.71)cm;临床分期:Ⅱb期16例,Ⅲa期16例,Ⅲb期8例,Ⅲc期 7例。两组年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濮阳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经核磁共振、CT等影像学或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②卡氏评分>70分;③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中乳腺癌诊断标准[3];④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采用腹部B超、全胸片、心脏超声、骨扫描等检查为远处转移及严重心、肺功能障碍;②有其他化疗方案治疗史;③免疫系统或血液系统疾病;④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⑤合并其他肿瘤;⑥对本研究药物过敏。
1.3 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 接受TEC方案治疗,多西他赛(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032),75 mg·m-2;表柔比星(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260),75 mg·m-2;环磷酰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036),均为第1天静脉滴注治疗,剂量为500 mg·m-2,以21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1.3.2观察组 接受注射用胸腺法新(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520)联合TEC方案治疗,TEC方案同对照组,注射用胸腺法新皮下注射,每次1.6 mg,每周2次。连续治疗4个疗程。
1.4 疗效评估标准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肿瘤体积缩小≥75%,且维持>4周。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肿瘤体积缩小45%~74%,且维持>4周。稳定(stable disease,SD):肿瘤体积缩小<45%或增大<25%。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肿瘤体积增大≥25%甚至出现新病灶。将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计入总有效。
1.5 观察指标(1)疗效。(2)治疗前、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免疫指标,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3)治疗前、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蛋白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153,CA153)、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采集5 mL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美国雅培Architect i2000sr)及配套试剂盒检测。(4)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白细胞下降)。
2 结果
2.1 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免疫指标治疗前,两组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4+/CD8+、CD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比较
2.3 肿瘤标志物治疗前,两组肿瘤标志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组肿瘤标志物CEA、CA153、AF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比较
2.4 不良反应观察组1例胃肠道反应、1例血小板减少;对照组2例胃肠道反应、2例肝功能异常、2例血小板减少、2例白细胞下降。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6%(2/47)低于对照组17.02%(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9,P=0.045)。
3 讨论
乳腺癌多发于乳腺上皮组织,癌细胞易脱落,转移至全身,是影响女性健康的首位恶性肿瘤,临床上给予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TEC方案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化疗方案,其中多西他赛为多烯紫杉醇,是细胞繁殖周期特异性药物,可促进小管聚合成稳定微管并抑制聚解,破坏微管网状结构,干扰细胞分裂;表柔比星是抗生素类肿瘤药物,可直接干扰DNA转录过程,抑制肿瘤繁殖;环磷酰胺是免疫抑制剂,干扰DNA功能,抑制细胞增殖。但毒副作用较大,且会抑制免疫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7.87%)高于对照组(82.98%),与谢琴[4]研究结果一致。此外,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4+/CD8+、CD4+水平高于对照组。胸腺法新可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并调控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表达影响肿瘤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疗效显著[5];同时还能提高T细胞活性,增强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亚群活性,提高抗原呈递细胞识别力、抗原呈递功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6]。
肿瘤标志物是存在于体液及癌组织中生物活性物质,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是宿主对肿瘤进行反应性释放,能反映肿瘤存在与生长,且其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肿瘤分期、临床预后具有密切相关性。本研究中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组肿瘤标志物CEA、CA153、AFP水平低于对照组。其中CEA是糖蛋白,在多种肿瘤类型中均伴有不同程度阳性表达,组织特异性不强,但对肿瘤发展情况具有一定预测作用;CA153是黏蛋白抗原,多由卵巢癌、乳腺癌、肺癌细胞及某些上皮细胞产生,是目前检测乳腺癌的重要指标;AFP是酸性糖蛋白,多存在于胎儿发育早期卵黄囊或肝中,胎儿出生后会逐渐消失,成年健康人群中水平极低;乳腺癌患者体内AFP会大量合成,可用于癌症疾病的早期诊断。而胸腺法新与TEC方案联合应用既能发挥抗肿瘤作用,又能提升免疫功能,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更好地发挥抗肿瘤作用,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指导临床治疗,有助于预后判断[7]。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6%)低于对照组(17.02%)。表明胸腺法新能减轻骨髓抑制,促进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分泌相关细胞因子,且能提高免疫功能,提高对化疗药物所产生的毒副作用耐受程度,并减轻血细胞异常、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8]。
综上所述,注射用胸腺法新联合TEC方案治疗乳腺癌效果显著,能改善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