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模拟教学+引导式反馈在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2021-04-08张向阳王贺张思森朱可可宋科
张向阳,王贺,张思森,朱可可,宋科
(郑州人民医院 a.护理部b.院长办公室,河南 郑州 450000)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毕业护生走进临床开展护理工作,而他们首要接触的最重要的继续教育培训就是入职培训。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的《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中指出:开展新护士培训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有力举措,对于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情景模拟是通过设定真实的临床场景,要求参与者按照相应的流程,完成所担任角色的工作,使参与者能够熟悉并掌握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从而提高参与者在工作中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2];引导式反馈则是一种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双向互动的反思性对话,有助于培养护理临床逻辑思维、护理临床判断、护理临床实践行为[3]。在开展新护士培训的基础上,郑州人民医院将“情景模拟教学”联合“引导式反馈教学”实施培训,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8、2019年新入职护士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从2018年新入职护士抽取50人作为对照组,从2019年新入职护士抽取50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女45(90.00%)例,男5(10.00%)例,本科48(96.00%)例,大专2(4.00%)例,年龄21~25岁,平均(23.16±0.71)岁。观察组:女47(94.00%)例,男3(6.00%)例,本科47(94.00%)例,大专3(6.00%)例,年龄21~25岁,平均(22.92±0.70)岁。对照组和观察组护士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经郑州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1.2.1对照组 接受传统的教学方法。依据郑州人民医院新护士培训大纲,每次培训由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教案设计,首先公布课程,由学生进行预习,之后进行1.5个课时的理论授课,重点、难点解析,采用讲解幻灯片、观看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方法,随后由多名优秀带教老师进行1个课时的现场操作演示、学生提问及课后作业。
1.2.2观察组 接受情景模拟教学+引导式反馈教学法。理论授课阶段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操作演示采用引导式反馈教学。(1)选取临床经验丰富、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3人,组成授课小组,同时遴选多名优秀带教老师组成师资团队。(2)课前备课:授课小组根据授课内容,按照情景模拟教学标准,设置相应培训内容的教案,包含教学目标、教学方案、活动组织等,并对师资团队进行标准化培训;设置教学情景,准备引导式反馈,公布课程,由学生自主预习。(3)理论授课:理论授课1.5课时,根据教案设计,设置病例情景:以留置导尿为例,以1例拟行肝移植手术的患者开展“留置导尿”教学,由1名教师和多名新入职护士分别扮演医生、护士、患者、家属等角色,编排情景演练,进行信息采集、操作讲解、健康教育,采用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价、总结、指导并对重点、难点进行强调演示。(4)操作演示1个学时,由1名同学进行操作。操作后先由其他护士点评,如“消毒外阴顺序错误”、“与患者沟通解释到位”,然后由其他护士补充,后由教师进行引导:外阴第一次消毒的顺序和第二次消毒的顺序不同点在哪里?女性患者插入尿管后未见尿液该怎么处理?男性患者尿管插入到第三个狭窄后严重受阻该怎样处理?拔尿管后尿道出血怎么处理?怎样预防?学生分别进行回答。最后由带教老师结合护士的操作和补充内容给以点评、示范、强调、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
1.3 评价方法
1.3.1综合考试 综合考试包含理论考试与技能操作。理论考试为同一题库同一系统随机组卷考试;技能操作为考生随机抽取操作项目,由同一考核小组进行考核。两项考核满分均为100分,以50%记入综合考试成绩。
1.3.2教育满意度评价 采用自制的教学满意度评价表。内容包含:学生对授课前准备满意度、学生对授课内容满意度、学生对课堂互动满意度、学生整体满意度、学生对带教老师素质满意度5个方面,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满分为5分,总分为100分。采用问卷星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调查。
1.3.3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评 采用彭美慈等[4]修订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评表》,问卷有7个特质,共70项条目,总分为70~420分。总分280或以上,表明受访者有正性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数越高表明受访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越高。采用问卷星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调查。
2 结果
2.1 两组新入职护士技能成绩、教学满意度评价比较对照组综合考试成绩、教学满意度评价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新入职护士技能考试成绩、教学满意度评价比较分)
2.2 两组新入职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评观察组在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批判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系统化能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新入职护士批判性思维各维度得分比较分)
3 讨论
情景模拟教学立足临床教学,采用多种方式组织学习场景、营造学习氛围,激发了新入职护士学习兴趣,新入职护士能够较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而引导式反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引导,能够培养锻炼新入职护士的自我评估、思维能力、综合分析和临床判断能力,提升临床操作技能。本研究采用情景模拟教学+引导式反馈教学,将理论授课和操作演示有机结合在一起,达到课堂即临床的效果[5]。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情景模拟教学+引导式反馈有助于提高新入职护士的技能操作成绩。主要原因是相比传统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教学+引导式反馈能够改被动为主动,学生能够提前熟悉病房环境、设施设备、沟通语境等;多种教学元素如典型病例、物品设备、情景设置的引入能够打破从理论与实践的壁垒,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践操作时,也更能全面地进行护理操作,形成完整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观摩与交流互动学生加深对操作目的、流程和细节的印象,护士的学习体验感、积极性大大提高,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式反馈能够快速查漏补缺、发现不足[6],因而能够提高其考核成绩。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情景模拟教学+引导式反馈有助于提高教学满意度。传统教学中,带教老师完成既定的授课课程,根据经验与书本讲解重点、难点。在情景模拟教学+引导式反馈中,带教老师需要提前布置授课内容、设置情景模拟,需要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组织课程资源,进行充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结合病例与情景设置,并将临床上真实的突发、紧急事件融入其中,授课内容更加具体、形象、丰富,更加贴近实际;在情景实操环节中,带教老师需要全面掌握操作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方法,以引导学生进行规范的操作,还要处理学生面临的突发状况和随机问题[7]。交流反馈时,每个人所看所感皆不同,互动交流也在不断提高促进学习效果。综上,情景模拟教学+引导式反馈有助于提高教学满意度,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对照组、观察组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总体表现为正性倾向,这和以往的研究保持一致[8]。在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6个维度中,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在情景模拟教学这一环节,学生处于新的情景中,需要根据病例进行分析、判断、决策等,培养学生开放思想、探索新知、问题分析等能力,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9];在情景实操环节中,通过引导式反馈,学生之间相互发掘优点,教师对学生的操作给予肯定,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带教老师和其他观摩同学指出不足时,学生又能够客观、广泛地接受不同的观点,并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自我认知,有助于提高护士的批判性思维[10]。
在寻找真相这一维度中,对照组、观察组均得到较高的得分,这与谢志芳等[11]的研究不一致,可能是因为近几年随着我国护理本科教育的发展,大部分高校不断探索,护理人才培养分层次改革,进一步加强院校合作,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如PBL、小组讨论、实践反思教学法等[12],促进学生思考、拓展和探究,培养新入职护士一定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积极寻找事实真相的决心和勇气方面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但是系统化能力在对照组和观察组并无统计学差异,这于彭美慈等[4]的研究一致。如何培养提高实习护生的系统化能力,值得进一步思考和关注。
综上,情景模拟教学+引导式反馈提高了新入职护士培训效果与质量,有助于提高新入职护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为建立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本研究纳入案例较少,分析受到一定限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