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策略浅探
2021-04-07安明明
安明明
摘 要: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过于被动。这种教学模式会对学生创新意识、思维能力等培养形成一定的阻碍,造成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及能力不断弱化。所以,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成为教育者思考探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首先探讨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具体现状,然后指出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与具体策略,希望能够为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指导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养成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2-01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2.064
在新課改背景下,突破传统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创新能力等,是推动小学数学教育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关键的是帮助小学生形成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彰显出小学数学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当前,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方面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导致学生在学习期间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在构建数学教学体系时,习惯于将教师当作主角,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较强的依赖性,缺乏独立思考意识及能力。由此来看,若要扭转这一局面,需要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概述及现状分析
(一)概述
小学生正处于重要的启蒙阶段,小学阶段的学习能够为其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做好铺垫。所以,在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给予”,还要鼓励学生通过自主的思考与探索来寻找正确答案。由于教育观念的不断变化,对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现代化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也属于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1]。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不但要注重课本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还要逐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现状分析
对于我国传统教学理念来说,很多教师受“填鸭式”教学观念影响较深,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独立观念的培养。尽管实施了新课程改革,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持续提升,不过实质问题依旧存在,需要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方面进行全面的关注和重视。
1.教师习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理念的存在,造成学生无论知识吸收效果如何,教师都会按照既定的教学进度进行授课,使一些学生缺乏充足的时间进行探索与思考,对某些知识存在疑惑。教师变成课堂的主导者,这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及地位,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降低。比如,一些教师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会通过周期性的测试方式,将考试成绩当作评价学习成果的唯一指标。另外,教师在调整教学内容及进度期间,并未给学生留足够的用于独立思考的空间及时间,导致学生的思维往往被动地跟着教师的要求走,缺乏独立思考的主动性。
2.学生的学习过于被动。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如果过于注重“灌输式”教学模式的使用,则会导致学生无法掌握灵活的学习方法,进而出现死记硬背知识内容等情况,这会使学生的思维愈发僵硬、愈发固定化。如此一来,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慢慢丧失自主思考意识。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会造成很大的限制和阻碍。另外,家长及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把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放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特别是一些教师习惯于实施题海战术,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过大,慢慢丧失了独立思考的意识及欲望。
3.课下任务重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欲望。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偏小,其认知能力、接受能力有限,再加上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所以,教师必须通过课后的巩固与训练,方可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也导致教师所布置的课下作业较多[2]。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教师布置的课下作业较多,会导致学生的课后负担过重,这不但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当学生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时,便不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问题,逐渐养成“敷衍了事”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爱动脑筋思考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非常不利的。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养成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一个人如果拥有了独立思考能力,那么对于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过,如果想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一定需要长时间的培养与教导,使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及能力是极其关键和重要的,要与整个教学过程全面融合在一起。一方面,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能够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结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来看,主要是为国家发展培养大量的优秀人才,而非是墨守成规的机器。人才和“机器”最明显的不同是人才具备独立的意识及思想,对不同的事物能形成独特的自我认识,且拥有正确的思维观念。若要让人才具备这些素养,其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就是培养人才的独立思考能力。而小学生具备较强的可塑性,此时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极其关键和重要的。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策略
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3]。
(一)创设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氛围
传统的数学教学理念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大包大揽,而需要有选择性地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与分析。并且,教师需要将一些重难点知识清晰地罗列出来,以便学生在听讲的时候,能够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理解和记忆。
由此来看,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发挥“引导者”“组织者”作用,逐步强化学生的“主人公”意识。所以,教师一定要明确自身的定位,有秩序、有步骤地引导学生,逐步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观念,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相对自由、轻松的教学氛围。另外,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务必要结合學生的实际表现给予个性化、针对性的引导与激励,利用一些鼓励、表扬性话语逐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使学生产生独立思考意识,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独立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当然,对于教师的“教”而言,学生的学习反馈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也能够让教师动态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而促使学生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有效的积累和沉淀,进一步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与深入互动,使师生关系更加协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人公意识不断强化,也便于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纠正和指导。
(二)制定新颖独特且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课堂内容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特点,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枯燥性、抽象性。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来看,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比较吃力。当面对一些晦涩难懂的教学内容的时候,如果学生在理解层面出现问题和阻力,他们通常习惯于质疑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例子进行引导,使抽象的知识点变得具体化、形象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与学习效率。在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现象当作例子对学生进行引导。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入一些实际案例的过程中,需要筛选出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由此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使学生慢慢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大力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气氛相对严肃和紧张。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偏小,过于严肃的课堂氛围会使小学生产生焦虑感、恐慌感。这时,教师需要发挥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作用,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来活跃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主人公意识,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活动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认识。教师还需要扮演评判者角色,对学生的看法与想法等进行评价与点评。这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进行积极的思考与探索,这对于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一些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虽然师生及生生之间具有一定的互动性,但是教师所设置的一些问题往往存在答案唯一或固定的情况,这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为了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自由和轻松,教师需要通过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如此,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的思维意识更加活跃。这样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通过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来帮助学生提高独立思考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在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制订一套系统性、规范性、长期性的教学计划。不仅要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而且需要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配合,主动思考。教师除了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外,还要以身作则,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进而促使其相关能力得到锻炼及提升。
参考文献:
[1]方群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9(7):200.
[2]兰世凤.试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策略[J].山西青年,2016(2):237.
[3]罗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探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