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心理问题突显现状及对策探究

2021-04-07林锦茹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9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初中生心理健康

林锦茹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校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也不断地深入,其中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一线的初中教师,深感现在的初中生群体里,心理问题日益突显,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面对这一现状,本文呈现了初中生日益突显的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分析了其影响的因素,以及提出了可试行的解决措施。希望社会,有关的教育部门,学校,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都能重视初中生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通过有效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

一、初中生日益突显的心理问题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初中生突显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情绪、行为等方面。

1.学习方面

曾组织所在年级的学生进行一次调查问卷,数据显示,58%初中生认为学习问题是让他们最焦虑的。主要集中在学习障碍,学习习惯未养成,以及不适应学校生活。由于存在学习障碍,导致在学习上屡受挫折,因而逐渐失去自信。在以上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容易出现厌学、考试焦虑、学校恐怖、注意力障碍、学习能力缺失、自卑等,甚至极少数的学生受到外界的一些不良影响而产生自暴自弃的行为。其中,厌学、恐惧是现在初中生群体中最严重的心理问题。

2.情绪方面

在日常的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发现初中生并不懂得如何处理情绪问题,不懂得如何与自己的情绪相处,因此会产生很多情绪方面的问题。部分学生存在自卑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缺乏自信心和面对困难,挫折的勇气,而有的由于不懂得处理与同学的关系,出现孤陋寡聞的倾向或者偏激的思想。而在初中生这一群体中,由于生理方面的影响,导致了他们逆反心理严重,非常相信自己的判断,面对家长和老师的意见,非常反感,倾向于不加分析地反对,否定和抗拒。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焦虑,轻度抑郁,中度抑郁和重度抑郁。

3.行为方面

初中生在行为方面的表现是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为攻击性强,逃避责任,逃避挫折,自暴自弃,做事半途而废,厌学,爱说慌,容易受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行动放任自由,与父母关系恶劣。意志力薄弱,面对困难和挫折,无法接受,无所适从,更倾向于逃避或推卸责任,不能勇敢承认错误,以上的行为,是目前初中生群体里最新的动态。

二、初中生心理问题日益明显的影响因素

初中生产生心理问题并趋向明显主要是受外在环境因素以及内在心理因素的复杂影响。

(一)外部因素

1.家庭影响

每个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家庭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地方,也是他们最熟悉的环境。家庭的特点,家庭里每个成员的关系,家教方式,家庭成员的文化经济背景等,对孩子的心理影响非常大,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贯穿一生,尤其是当孩子处于青春发育期,家庭环境的影响就更加突出。我们都知道家庭是孩子健全人格,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家庭成员更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不完整或者不健康的原生家庭,会给孩子造成心灵上的创伤,并且会一直伴随他们整个人生,到了初中阶段,正是性格形成很关键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如果生活在极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或不能得到父母或者养育者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影响,那么孩子的情绪和人格将会受到伤害,从而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导致心理问题的形成。

近年,我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遇到一位初二的学生,他几乎每周都会违反学校纪律,几乎每个月学校都不得不要求其家长到学校来配合对该生的教育,在与他母亲的谈话中,了解这位男生是生活在单亲家庭,从小就目睹父亲家暴母亲,对父亲恨之入骨,从他母亲每次在学校对他的批评的话语中可以看到这个男生的心理是承受很大的压力,因为母亲从小就不断对这位男生说:“妈妈的一生就这样被你毁了”。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个男生,他的潜意识不断告诉自己,是自己毁了妈妈的一生,因此,这位男生认为自己不该好好的学习和生活,这种心理上的“不配得”心态,让他觉得自己不配得到爱,不配过好的生活,因此,他在学校会有意无意的做一些违纪的行为,把自己弄得很糟糕,这样他的内心才会好受。由此可见,家庭的影响,随时会对一个孩子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

2.学校影响

学校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办学的理念,对学生教育的态度和原则,学校的风气,教师的教学方法这几方面。从办学的理念上看,学校注重升学率,初中学校,把中考放在首位,造成片面追求成绩,升学率,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学科的辅导和测验上,造成学生身心劳累,用在德育教育,体育活动的时间较少,极其容易衍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例如,对学习生活感到枯燥,厌学、焦虑、恐慌、不自信等心理问题。从教育的态度和原则上看,我们都知道,教育避免不了批评和惩罚,而作为教育工作者,一旦没有把握好度的问题,就会不同程度的变成对学生的讽刺、挖苦、责骂甚至体罚的现象,使学生感到自尊心受损,部分学生甚至产生偏激,自卑的心理。

很多的学校没有把心理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重点位置,没有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室,没有坚持开设心理教育的课程,从而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断“积压”,得不到专业的引导和排解,从而导致中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显。

3.社会影响

社会对初中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媒体,网络,经济发展的状况以及不良的社会风气。媒体,网络里的色情,暴力传播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的影响和摧残,尤其是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以及叛逆期,不良的媒体网络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好奇、惊奇、模仿等心理反应,从而导致中学生打架斗殴等攻击行为。网络游戏更是诱发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罪魁祸首,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阶段的初中生,长期沉溺在网络游戏的世界里,严重扭曲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长期与真实世界的人和事隔绝,必然产生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突显于日常的生活中。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贫富差距日益明显,而南北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使发达地区流动人口逐年增加,部分贫困家庭的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出现恶化的趋势,没有完成义务教育并过早地进入社会,错过了受教育的机会,为社会留隐患。

(二)内部因素

1.认知不成熟

中学生的神经系统不强,感知事物不具体,较笼统,空间知觉也不完善。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初中生的认知会明显的发展,由过去的认知水平低逐步向成熟过渡。而部分的学生由于外部因素的影响,会存在片面发展的倾向,导致大脑两半球不能均衡发展,极大的影响了其未来潜能的发掘。

2.情绪不稳定

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健康与情绪有关。情绪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中学生的情绪是极不稳定的。与家长的关系处理不好,在学校学习上的压力,来自老师,同学方面的压力,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面对不良的影响,不懂得如何分辨,这些问题都会让中学生的情绪不稳定,他们无法很好地驾驭自己的情绪,波动性达,不能自觉,灵活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在现在的中学生群里中,学习生活以及早恋造成的情感挫折是最容易让他们情绪受困扰,导致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体验。许多在校的中学生,因为无法处理情绪问题,而出现离家出走,轻生的行为。

三、初中生心理问题得以缓解,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试行对策

在分析了造成初中生心理问题日益突显的内外因素的同时,我们也不禁思考,面对这一群体,运用有关的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势在必行的。基于以上的分析,探讨以下对策。

1.始终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需。在青少年时期,生理的发展变化容易引发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中学生的世界观还没成熟地形成,但他们的内心世界却不断走向复杂,尤其是青春期的青少年,不愿意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向身边的人展现,他们并未成熟,但却极其追求独立,他们自主独立的意识逐渐增强。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承认和面对的客观事实。因此,针对初中生群体里出现的心理问题,从正面、积极的角度给他们更具体的引导和帮助。在引导和帮助的同时,要明确学生的问题,找到原因,更有针对性地引导。让他们的心理能朝良好的状态发展。

近两年,中学生自杀,离家出走的事件屡屡发生,除了外部因素外,也与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心理脆弱,敏感,抗挫能力差。因此,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会学生如何处理自己与情绪的关系是不容等待的迫切任务。

2.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这一方面想要达到有效的教育,就必须积极,多方位,多层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例如,可以根据学校的师资水平,合理成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改善中学生缺乏心理老师和心理咨询场所的现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心理特征开设心理指导课程或专业的讲座。通过一定的活动改进形式,让学生可以互相启发,互相互动,进而改变学生的错误观点,态度,情绪和行为。

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到与其他学科同等的地位上,并协调好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建議给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做心理问卷排查,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的心理咨询。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其共性的部分,也有个性的部分,针对学生的情绪、个性、挫折、人际关系、学习态度不端正等体现出来的问题进行个别心理咨询,通过心理专业的诊断分析和及时,有效的干预,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惑,缓解,发泄心理压力。

3.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中心轴

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家庭和社会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积极加强家校沟通,通过家长学校或社区活动,引导家长改变教育观念,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创新学校管理模式,调动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力量,例如,医疗、环保、体育、公益等,有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让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中心轴,创建符合初中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让他们获得最有效的教育。

在家校互动的过程中,我们更加强调父母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森说:“帮助孩子的最佳途径是帮助父母。”因此,作为学校,要多提供机会,例如开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与家长交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作为班主任以及科任老师要多留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尤其是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趋向于行为了,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及时做孩子的聆听者。建议建立家长联系日记,共同从学校和家庭的小事,大事入手,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4.对于学生,了解和交流是左右手,缺一不可

作为经常与学生接触的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在一线岗位的班主任以及心理教师,对于一些学生的倾诉要求,我们必须是以最亲切,最诚恳的心去迎接他们,去包容他们。同时,我们也可以主动找一些适合的时机和场所,给学生可以自由表达情感,发泄情绪的机会。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更有针对性的对有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引导和疏导。

鉴于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明显,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我比较喜欢以写周记的形式与我分享他们的生活,因为没有限制条件,写什么都可以。于是我发现,很多的学生会主动与我分享他们遇到的一些问题,并问我如何解决,而有的内向的学生,也会和分享他们心中的苦闷。我觉得这一方式非常好,我会更及时地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于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也能更及时更有效地给予帮助和引导,同时也能更全面地与家长沟通交流。因此,了解和交流,是左右手,在做中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中,是缺一不可的。

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人群里,存在心理问题的个案越来越多,这些事实让学校,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重新定位心理教育在学校,家庭教育中的位置,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时代挑战的。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和未来,都鞭策我们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年轻人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很难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很难适应将来走进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或家庭的变动。因此,了解初中生心理问题的各种表现,找到心理问题日益突显的原因,同时不断尝试,不断更新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是我们眼下势在必行的事情。

【参考文献】

[1]贾香花.家庭教育“缺位”与学校教育“补位”[J].辽宁教育研究,2007(05).

[2]陈攀,汤永隆,王大治.留守儿童的生理,心理,社会健康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A].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社会心理研究[C].2012.

[3]沈德立,阴国恩.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4]吴恩娜.21世纪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M].科学出版社,2007.

[5]张承芬,孙维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

[6]董靖平.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J].考试周刊,2014(14).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初中生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