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1-04-07孙春辉

关键词:写日记写作能力读书

孙春辉

长期以来,“作文难”一直困扰着很多学生,其中有多方面原因,素材的问题、思维的问题、能力的问题等。在小学阶段,加强写作指导,无疑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和语文成绩的重要一环。作文对很多同学来说都是“老大难”,不论大小考试,有些同学一拿到试卷,往往先看作文题目是什么,然后就唉声叹气,抓耳挠腮。如此一来,不仅影响答题情绪,作文写不好,还直接拉低考试分数。小学是基础教育的起步阶段,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启蒙阶段,写作能力要从小学、从孩子开始培养。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经历,就写作教学提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留心观察,在生活中建立写作基础

写作是一门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平凡的世界》是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作者路遥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的鸿篇巨著,与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是分不开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少,但他们对身边事物充满了好奇。教师要让学生多观察,走进大自然,亲近生活,让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激发他们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兴趣,成为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和表现生活的有心人,增加学生的阅历,拓宽学生的视野。小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不强,对生活缺少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比如,指导学生观察时要聚精会神、抓住重点、深入细致、善于思考等。有的学生不会写作文,不愿写作文,主要是没有素材,平时不注重积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要教授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学会观察,善于积累,这是能写出优秀作文的前提条件。写作的源泉是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要想写好作文,必须热爱生活,关注生活。

二、鼓励学生说话,在交流中激发写作兴趣

作文最基本的要求是抓住重点,“把内容写具体”。但是学生的作文中,内容空洞的问题普遍存在。有的学生许多想要叙述的内容不能表达出来,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语言水平不高是主要方面。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要加强口头交流,教师要善于营造宽松和谐的说话氛围,让学生敢说,敢于在大家面前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这些问题应该涉及到作文的“细节”,对这些疑问的“解答”,要成为作文的铺垫,让作文的材料更加丰满。同时,学生在交流发言的过程中,肯定会暴露出各种表达上的问题,比如用词不当、语法不正确、条理不清等。因此,应根据学生的水平,分层安排。可以先安排小组交流,在小组交流中,应先让写作困难的学生交流,通过小组内集思广益,互相补充完善,帮助这类学生首先解决不敢说、不会说的问题。然后组织班级交流,应安排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发言,对交流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树好榜样,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对交流能力弱的学生,不能打击他们、歧视他们,要多鼓励,增强他们说话的信心,激发写作兴趣。

三、鼓勵学生读书,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至关重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外阅读提出的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义务教育阶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仅靠课内阅读是不行的,必须让学生爱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推荐课外读物,可以是历史故事、科学常识、儿童生活素材,也可以是诗歌、散文、童话、寓言等。首先,要有良好的读书环境,要加强班级读书角、走廊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开展“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读书小明星”评选,家校携手,共同营造“书声琅琅”的良好氛围。其次,要讲究读书的方法,要让学生会读书。阅读分为精读和泛读,精读是精细地读,课内阅读大多要求精读,以掌握文化知识为目标。泛读是粗略地读,指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与学习无关的书籍采取浏览法,粗略地翻一翻、看一看,大致了解主要内容即可。对于学生课内外读什么书,教师要精心选择,既要让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还要读好书,既要拓宽阅读视野,又要保证阅读质量。

四、鼓励学生动笔,在思考中提高写作能力

著名作家余华说:“写作的捷径,只有一个字,就是写。写个二三十年,写作就变成了你的生活。”所言极是,不写怎能练就好文章?要解决学生愁写作、怕写作的问题,必须从根源入手,必须“逼迫”学生不断地写。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学生的词语积累有一定局限性,对写作也有不同的要求。但是无论哪个年级、哪个年龄段,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无外乎两种:一是写随笔。阅读不是单纯地读,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让他们写好读书笔记,包括摘抄原文、摘抄佳句、写心得体会等,不求字数多少,只要记住就好。长此以往,必然能增强读书效果。二是写日记。一天之中,总有值得留下记忆的东西,要鼓励学生写日记,把一天中印象最深刻的内容记录下来。教师要经常批改学生的日记,写评语,指导学生如何写好日记,坚定他们写日记的信心。写日记,不仅可以让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还能学会反思、积累素材,巩固学到的知识,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写日记写作能力读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辛巴狗海洋大冒险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们一起读书吧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读书为了什么
写日记
机器狗可以说话、写日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