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社保基金风控机制,提升智能化监管水平
2021-04-07郭倩
郭倩
加强社会保险基金风控管理是贯彻落实中央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总体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确保社会保险制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此背景下,针对基层社保基金风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强化风控机制和监管措施,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是当务之急。
社保基金风控管理存在的問题
其一、内控体系不健全,没有落实制约机制。一些经办机构基金管理内控制度不健全,没有形成岗位间相互监督和业务环节相互制衡机制。一些县级经办机构没有内控岗位和人员编制,也没有落实岗位不相容要求,普遍存在社保业务和财务岗位、信息岗位相互兼任,或者由会计和出纳兼任的情况。有些基层社保机构在待遇发放、费率核定等高风险岗位甚至由临聘人员或新进人员担任,也有部分高风险岗位人员多年不进行轮岗,内控组织制度混乱,内控措施流于形式。
其二、经办流程控制不严密。按照人社部要求各社保经办机构要建立完善的经办规程、细化量化标准、消除模糊条款,2018年底前要全面取消现金业务。但是,随着社会保险经办工作链条不断延伸、经办环节增多、经办平台和方式拓宽,部分经办机构仍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业务规程,手工办理社保经办业务的情况还比较多,没有达到将所有业务必须通过业务信息系统“进规程、进系统”处理的标准化作业要求,也没有建设与业务系统深度融合的风控系统。
其三、财务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部分经办机构没有严格落实《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对印章、票据等管理流程不规范,没有建立基金收支分组授权制度和审批制度。有些社保经办机构对大额社保待遇支付,单笔超过一定额度的待遇支付没有经过严格的复核程序就给予支付,审核流程不严密,在推进财务业务一体化,建立财务与业务实时方面对接机制也比较欠缺。
其四、社保基金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按上级管部门要求,地市以上人社部门要有基金监督部门,县级机构至少要有基金监督岗位,但实际情况是很多经办机构特别是县级经办机构由于编制等因素制约,没有配备相应的监督岗位和工作人员,也没有健全非现场检查制度,实现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常态化、规范化。同时,基层社保机构与公安、民政等相关部门数据信息共享机制也不够畅通,基金监督部门与同级经办机构内控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没有充分建立起来,影响了行政监督和经办内控工作。在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方面,也存在薄弱环节,导致了对社保基金违法行为打击不力,各类欺诈骗保案件时有发生,并呈现出作案主体多样化、作案手段科技化、利益链条团伙化特点。
社保基金风控管理建议
第一、健全风控管理组织架构。各级社保经办机构要把风控管理作为一把手工程,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建立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风险防控领导小组为决策层,稽核内控部门为组织层,业务、财务部门为实施层,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为支撑层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同时,经办机构要按照谁管理、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要求,压实工作责任、明确职责分工和运行机制,切实建立起层次分明、相互衔接、有效制衡的运行机制,形成风险识别、评估、应对、预警、监督检查以及风险报告“六位一体”的风控体系。
第二、严格流程控制,优化经办管理。各级经办机构要坚持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制,落实内控要求,统筹防控业务、财务、信息、档案,以及行政、经办、服务机构和参保单位、个人的风险。强化内部控制,在业务经办上突出流程、财务和系统控制。规范业务经办流程,对于信息不全、数据不准的业务不得办理,对一次性补缴、关系转移、提前退休和待遇支付等高风险环节控制应严格实行集体会审制。完善认证方式,严格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核查。实现管理服务信息及时告知和便捷查询,方便参保人员监督,推进监管方式创新,切实管控服务风险。
第三、坚持创新推动,强化经办风险信息系统管控。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再造流程,优化、完善经办管理和监督流程,实现基金管理精细化、监督智能化。
一是嵌入业务系统,强化预防控制。全面取消业务手工办理,所有业务必须通过业务信息系统处理。把权限控制、岗位制约机制嵌入业务信息系统,严格按照业务操作流程分配系统操作权限,严禁给一人分配互斥岗位权限。高风险岗位要任用正式人员,实行轮岗制度,连续任职原则上不超过5年。积极应用数字证书、指纹、人脸识别、社会保障卡等强认证手段核实经办工作人员身份。预设政策性校验规则、逻辑校验规则等手段自动阻止不合规业务的办理。加强数据管理和操作日志记录管理,实现经办服务过程留痕可追溯。
二是充分利用“区块链”的安全加密、防篡改、可追溯的优势特点,建立社保待遇直发平台。将社保业务系统、财务系统与发放银行业务系统的“区块链”进行无缝衔接,社保待遇发放数据全流程经线上传送,实现“自动推送、自动发放、自动回盘、自动校验、自动对账”的社保待遇发放新模式,降低人为操作风险,真正实现“钱在账中走,数据网上流”的基金安全模式,筑就一条用信息化技术保证社保基金支付安全精准的“高速路”。2020年12月平阴县在济南市率先实现了社银端口养老待遇直发,为全县14615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4411万元,直发放率100%,强化了社保基金安全风险。
三是打通系统接口,强化核验比对。严格业务财务对账,实现业务财务数据按时比对、在线核验待遇领取资格以及新参保、新退休人员身份信息、生存状态等功能。同时,定期分析评估各环节经办管理风险,及时提示风险,重要业务要复核,实行初审、复审、审批制度。对风险预警提示的大额支付、一次性补缴、提前退休、工伤医疗长期治疗、工伤先行支付待遇等业务进行实时监控。
第四、强化数据稽核检查,建立数据信息共享机制,提高静默认证率。各级经办机构要配置与业务系统深度融合的数据风险防控系统,推动内控检查自动化,实现系统自动推送业务信息和档案材料,随机分配检查人员,做到记录可查,结果可追溯。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与公安、民政、司法、税务、民航、铁路等外部数据信息共享交换机制,充分依托大数据技术,搭建数据稽核环境,形成社会保险大数据资源池,精准识别定位异常现象和违规行为,增强风险筛查能力,并做好疑点数据的核实、处理、反馈工作,不断提升社保大数据质量。通过共享社保卡交易、退休办理等内部数据和社保卡门诊、住院、公交出行等外部数据,在网络静默大数据共享平台中进行资源信息交换,进行静默认证,及时发现、纠正重复参保、杜绝违规冒领等现象发生,提高静默认证率,使静默认证平台成为保障社保基金安全的一道防火墙。
第五、完善政策规定,建立评估制度,定期报告风险,提升社保基金风险防控意识。在制定社会保险政策的同时,要进行基金管理风险评估,研究防控措施;严格控制一次性补缴等待遇核定政策;严格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保险预防费支出政策;严格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技能提升补贴政策。同时,完善社会保险基金补助政策,将基金管理风控管理情况作为确定社会保险基金补助的重要因素;建立风险报告制度,以监督检查和效能分析结果为依据,全面梳理管理流程控制、监督检查制度。为强化工作人員的责任意识,各级经办机构要定期举办相应的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学习社会保险法规和纪律教育,以案释法、以案释纪,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集中接受思想洗礼,树立法纪观念;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提升风险意识、法纪意识、责任意识,推动社会保险基金风险防控工作的全面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