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的培养与实践

2021-04-07薛爱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17期
关键词:思维习惯蚕宝宝科学知识

◎ 薛爱玉

一、幼儿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1.幼儿需要科学知识引导,来不断认识周围世界。幼儿从出生起就对身边的事物有着非常强烈的求知欲,学前教师在教育中如何保护幼儿的这种求知欲,激发他们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兴趣尤为重要。在幼儿进行探索时,我们要辅以科学的方法,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科学认识习惯。比如幼儿看见蚕宝宝,就可以让他们观察蚕宝宝的变化过程,通过亲身经历,亲眼所见,幼儿知道了蚕宝宝最终变化成的是——飞蛾,在这样的浓厚的探究氛围中,教师和幼儿同时学到了新知识,科学素养得到了培养。

2.有利于幼儿今后的成长,科学研究及实验表明,幼儿时期对一个人的性格和行为养成非常关键。如果儿童时期没有养成科学的认识观,成年后很难纠正。这个时期,要引导幼儿培养科学意识,对于幼儿不同于别人的创造性的想法,教师要多鼓励,支持他们去做,让他们有自己科学的见解,大胆地去想象,大胆地去实践,这是培养幼儿科学思维习惯和行为养成的重要基石。

3.社会需要科学素养的人才,科学技术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手段,只有具备科学素养的人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如果从幼儿时期抓起,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使幼儿养成科学地思维习惯,为科技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二、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与实践

1.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幼儿天生爱动,因而在动手过程中,辅以科学知识的教学,就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儿童来说,游戏是其生活的写照,游戏中的角色就是他们在生活中所看到的,他们可以通过动作和想象创造出新的情景,把游戏场地变成可以从事各种各样活动的广阔天地,如果引导幼儿在动手过程中来领会知识,那么幼儿将会很快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例如:引导儿童做糖溶解于水的实验,先让儿童观察:糖本身是什么形状? 把它放在水中搅拌,糖有什么变化? 尝一尝水的味道怎么样? 最后得出结论:糖会溶解在水中,而且水会变甜。趁此机会,再给幼儿其他物品,如洗衣粉,糖,面粉等引导幼儿分别尝试体验,观察哪些可以在水中溶解,最后一起讨论和总结成因。

2.有效组织科学探索活动

根据幼儿天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可组织科学类探索主题活动。活动中,要让幼儿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通过观摩和操作,使之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例如:在认识空气的主题活动中,为了激起幼儿的思考,实验前先让幼儿猜想,装有纸的杯子完全放入水中,再拿出来后,纸会不会湿? 激发幼儿思考,答案有可能千奇百怪,但在思考的过程中也是锻炼幼儿思维方式的过程。带着好奇心,让幼儿认真操作每一个步骤,兴致勃勃地观察实验中出现的任何现象,直到最后兴奋地看到纸没有“湿”!

3.在生活中渗透科学教育

对于幼儿来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也蕴含着广泛的科学知识,教学完全可以练习在日常生活中展开。例如,在认识影子时,要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观察寻找影子的热情。可以先引导幼儿观察:晚上在室外走路时,你发现了什么? 同时让幼儿拿手电筒照在墙上,看看有没有影子? 用手挡在手电筒前面呢? 把手电筒关上还有没有影子? 引导幼儿用需要描述自己发现影子的秘密,知道什么情形下才会有影子,影子是随着光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

4.走进大自然,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

幼儿园除了固定的园内教学,还可以利用周边环境,带领儿童离开教室,走进大自然,学习科学知识,在大自然的熏陶下进行科学教育。大自然是开放的多方位的环境,将大自然作为幼儿丰富见识、培养能力、发现生活的“教具”。如:带幼儿进入公园,让他们认识各种树木、花卉,认识不同树叶。形状不同,大小不同,孩子们把捡到的树叶在地上拼图案,拼小动物,引导他们认识小动物的特点,比如蜗牛的脚长在哪里? 没有脚怎么爬呀? 通过观察,领悟科学知识。

5.为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为了使环境能促进幼儿的科学素养,必须对环境进行精心设计和准备。要分析:为了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应该开展哪些活动,设置哪些环境来引发儿童活动,这些环境是否使儿童从心里认同,环境中,应该蕴含哪些教育信息和要求? 周围的人际关系和物质条件哪些可以利用? 所设置的环境以什么样的形式与儿童接触更为合适?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引导幼儿观察体验事物的性质及关系?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使儿童面临问题情境,并鼓励儿童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注重儿童自身的创意与判断,这样,对于提升儿童的科学素养有重要的作用。

6.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形成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从自己家的生活方式、家长的言行举止中获得不同于他人的经验,形成自己的思维习惯以及其他方面的习惯。家庭成员之间要团结和睦,让孩子体会到安全和幸福,这样才会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家长还要注重科学知识的学习,并对科学有积极探索的兴趣,并主动参与孩子的探索活动,引导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

总之,在培养儿童科学素养的过程中,学前教师要做提升儿童科学素养的引导者、参与者,了解儿童的内心所想,探究科学知识的同时也纠正幼儿不正确和偏移方向的思维方式,只有教师和幼儿一起发掘知识,才能很好地引导他们吸收和探索科学知识,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要和家庭、社区合作,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培养幼儿对科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科学的探索习惯,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猜你喜欢

思维习惯蚕宝宝科学知识
蜗牛看牙医
蚕宝宝养成记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蚕宝宝
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蚕宝宝”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蚕宝宝流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