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鱼废料液体肥的制作及其在辣椒上应用效果
2021-04-07杨贝贝
杨贝贝
(招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山东招远265400)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有鲜鱼市场, 杀鱼后会剩下鱼内脏、鱼鳍、鱼鳞等大量下脚废料,据招远市蔬菜站调查,仅河东一处鲜鱼市场,每天杀鱼产生的下脚废料就达800 kg 左右,多年来,这些废料全被当作垃圾扔掉,不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污染。 如果各地将这些废料利用起来做成肥料,是一个数量很可观的肥料资源。 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废料资源,使之变废为宝,自2017 年开始,我们利用生鱼废料作原料制作液体有机肥,获得成功,连续三年来进行了大量应用效果试验。 试验表明,喷施该液体肥后,辣椒增产49.8%,效果极显著。现将液体肥的制作方法及其应用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生鱼废料液体肥的制作
1.1 液体肥的制作机理
将固体的生鱼下脚废料中,加入酵素菌液,在酵素菌的作用下,经过有氧发酵,将废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化合物进行充分分解, 变成易被作物吸收的氨基酸、 矿物质等, 由固体废料变成了液体肥,施入土壤或叶面喷施后,能被作物快速吸收,从而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1.2 酵素菌液的配制
按照重量配比,每30 g 酵素原菌,加入5 kg 纯净水,再加入0.5 kg 红糖。 充分搅拌均匀,即配成酵素菌液。
1.3 液体肥制作方法
每6 份生鱼废料中加入酵素菌液2 份、红糖2 份,并混合均匀, 置于35℃~38℃环境下进行发酵, 发酵过程中, 每 8 h 搅拌一次, 发酵时间为 5~7 d, 固体的生鱼废料即变成了液体状态, 进行过滤后, 形成液体肥。
2 液体肥应用试验效果
2.1 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时间:2019 年 4~8 月。 试验地点:招远市东观村蔬菜基地。
2.2 试验材料
2.2.1 肥料 生鱼废料液体肥,自制。
2.2.2 供试作物 辣椒,品种为羊角椒。
2.2.3 试验地块 试验地块土质为轻壤土,土壤肥力状况一般,排灌方便,该地块以前没有做过肥料试验。
2.3 试验方法
在不施底肥的情况下, 辣椒于4 月21 日定植,8 月2 日采收结束。 平均行距70 cm,株距50 cm,亩种植1 905 株。 试验共设2 个处理,处理1:生鱼废料液体肥按每亩每次1 kg 用量,对水75 kg,充分混合均匀后,进行叶面喷施。 于第一批辣椒雌花坐住后喷施第一次,结果盛期喷第二次,间隔15 d 后再喷第三次。 处理2:为空白区,不喷施任何肥料,并以处理2作对照(CK)。 每个小区面积为50 m2,每个处理重复3 次,小区随机排列。 其他田间管理相同。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对辣椒植株长势的影响 通过试验发现,不同处理间辣椒植株的长势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喷生鱼废料液体肥的辣椒植株明显好于空白对照的植株,表现为叶片深绿色,其高度、长势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区(见图1、图2)。
据调查, 喷施生鱼废料液体肥的植株高度为83.5 cm,不喷肥料的植株高度为52.3 cm,处理1 比对照高31.2 cm;处理1 植株粗度(直径)为1.25 cm,而对照区只有0.9 cm, 处理1 比对照粗了0.35 cm,叶面积也明显大于对照区(见表1)。
图1 喷生鱼废料液体肥植株的长相
图2 不喷肥料植株的长相
2.4.2 对辣椒产量的影响 试验表明, 两个处理的产量性状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喷施生鱼废料液体肥小区的产量平均为173 kg, 而对照区只有115.5 kg,折合亩产量为: 喷施生鱼废料液体肥2 307.8 kg,对照区为1 540.8kg, 每亩比对照增产767 kg, 增幅为49.8%(见表 2)。
原因分析, 喷施生鱼废料液体肥和空白处理间在植株长势、产量等性状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主要原因是,同样不施底肥的情况下,喷施生鱼废料液体肥的小区, 由于其肥料中含有大量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质,可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喷施后,能够满足辣椒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大大提高了光合作用,所以表现为长势强、产量高;而空白对照,没有施任何肥料,营养匮乏,表现为缺肥症状,所以植株的长势弱、产量低。
表1 不同处理辣椒植株长相情况调查
表2 不同肥料对辣椒产量的影响调查
3 结论
利用生鱼废料作原料制作液体肥技术, 操作简单, 易掌握, 实用性强, 易于推广, 是一项无污染、 环保、 增产效果明显的农业技术。 从辣椒当季产量上看, 喷施生鱼废料液体肥后比空白对照亩增产767 kg,增产幅度达49.8%,效果非常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