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2021-04-07冯耀珠
冯耀珠
(海口市琼山区农林服务中心 海南海口571100)
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上一种危害大、 发生面积广的害虫,以成虫、若虫集群在稻株基部吸汁为害。 当稻飞虱虫量大、危害严重时,可造成水稻全株枯死、烂秆倒伏;同时,灰飞虱还会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等病害,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安全。 目前,开展化学防治仍是防治稻飞虱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烯啶虫胺和吡蚜酮等药剂在稻飞虱防治上已连续使用多年,近几年这两种药剂单用对稻飞虱的防效有所下降,为验证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适宜剂量和持效期,特开展相关田间药效试验,以期今后为该药剂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条件
1.1.1 试验对象、 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试验对象为稻飞虱[(Niaparvata lugens (Stal)];试验作物为水稻,品种为“II 优 128”。
1.1.2 环境条件 试验地为红壤土,地势平坦,试验小区品种、植期、长势、肥水管理一致,水稻抽穗前期,田间稻飞虱发生危害。
1.2 试验设计和安排
1.2.1 药剂 试验药剂: 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对照药剂: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 深圳朗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1.2.2 药剂用量与编号 供试药剂用量、编号见表1。
表1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1.3 小区安排
1.3.1 小区排列 试验药剂、对照药剂、空白对照的小区处理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分布图见附图。
1.3.2 小区面积和重复 小区面积为30 m2, 重复4 次。
附图 试验小区田间排列情况
1.4 施药方法
1.4.1 使用方法 采用18L 桂林-18 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雾,施药做到均匀喷湿叶片和基部稻秆。
1.4.2 施药器械 用18 L 桂林-18 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雾器对水均匀喷雾,每公顷喷药液750 L。
1.4.3 施药时间和次数 试验施药于2016 年9 月10 日下午进行,共施一次药,当天平均气温29.9℃。
1.4.4 使用容量 每亩实际施用药液量为50 kg。
1.4.5 防治其他病虫害的药剂资料 施药期间未使用过其他药剂。
2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2.1 气象及土壤资料
2.1.1 气象资料 本试验共8 d,1 个雨日,总降雨量3.4 mm,温度在25.4℃~32.9℃之间。
2.1.2 土壤资料 红壤土,肥力中等。
2.2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2.2.1 调查时间和次数 药前 (2016 年9 月10 日)调查虫口基数, 药后 1 d、3 d、7 d (即 2016 年 9 月11 日、9 月 13 日、9 月 17 日) 分别进行药效调查,共调查4 次。
2.2.2 调查方法 每小区采用平行跳跃法调查10 点,每点调查2 丛,共查20 丛稻,拍打稻纵,统计调查盘的稻飞虱活虫数。
2.2.3 药效计算方法 药效计算方法如下:
2.3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整个试验过程中, 供试药剂3 种处理对作物未产生药害。
3 结果与分析
3.1 防治效果
采用Duncan’s 新复极差检验法进行统计分析可知,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稻飞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速效性好, 药后1 d 的防效为66.12%~79.1%,药后3 d 的防效 74.27%~86.06%,药后 7 d 的防效80.38%~91.79%。 经方差分析,高浓度处理的防效和对照药剂处理间的差异显著, 中浓度处理的防效和对照药剂相当(见表2)。
3.2 对作物影响
药后目测各处理区的水稻的叶形、 叶色及株高未见异常现象,药后叶片嫩绿、挺拔,披露角度小,保持到收割前,青枝腊秆,稻粒金黄。 表明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加水喷雾,对水稻抽穗前期生长无任何不良影响。 药后1~3 d 观察,未见水稻稻株、叶片有任何异常现象。
表2 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试验结果
3.3 对其他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对稻田蜘蛛等天敌安全。
4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在稻飞虱若虫高峰期用茎叶喷雾法喷施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 对稻飞虱有较理想的防效,持效期较长,且对水稻生长安全,该药剂可在水稻生产上推广使用。 根据试验结果,推荐用量为120~150 g/hm2,每公顷用药液750 L,喷雾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