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种药剂对韭菜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
2021-04-07王小梦
王小梦
(滨州市植保站 山东滨州256600)
葱蓟马(Thrips alliorum Priesner)属缨翅目、蓟马科,又称韭菜蓟马、葱带蓟马,是危害本市韭菜上蓟马的主要种类, 混合发生的有烟蓟马 (Thrips tabaci Lin deman),以成、若虫锉吸植物汁液,集中在韭菜植株的心叶内危害。 叶片被害初期出现密集小白点,后连片形成银白色条斑,严重时叶扭曲枯黄,严重影响韭菜的商品性, 发生严重地块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以上。 为筛选出田间防治韭菜蓟马的有效药剂,开展了本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防治对象
葱蓟马(Thrips alliorum Priesner)、烟蓟马(Thrips tabaci Lin deman)。
1.2 供试药剂及浓度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上海禾本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使用浓度为8 g/亩;60 g/L 乙级多杀菌素悬浮剂(陶氏益农公司),使用浓度为20 mL/亩;20%呋虫胺可溶粒剂 (日本三井公司), 使用浓度为40 g/亩;30%啶虫脒可溶液剂 (烟台博瑞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使用浓度为10 g/亩;0.3%印楝素乳油(成都绿金生物责任有限公司),使用浓度为100 mL/亩。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 个处理, 处理1,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8g/亩(制剂用药量,下同);处理 2,60 g/L 乙级多杀菌素悬浮剂20 mL/亩; 处理3,20%呋虫胺可溶粒剂40 g/亩; 处理4,30%啶虫脒可溶液剂10 mL/亩;处理5,0.3%印楝素乳油 100 mL/亩;处理 6,空白对照。 每个处理重复3 次,每个小区面积50 m2,随机区组排列。
试验于2018 年4 月9 日在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镇乐旋韭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进行。 韭菜品种为汉中2 号, 肥料中等, 排灌方便, 土壤为壤土。施药机械为3WBS-16 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 喷液量为30 L/亩。
1.4 田间调查及防效计算
每小区5 点调查,每点固定10 株,调查所有叶片上的成、若虫数量,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1 d、3 d、7 d 调查残虫数。
按下列公式计算计算防治效果, 并应用生物统计方法(DMRT 法)进行统计分析。
PT=[1-(CK0×PT1)/(CK1×PT0)]×100
式中,PT 为防治效果,单位为百分数(%);PT0为药剂处理区施药前活虫数, 单位为头;PT1为药剂处理区施药后活虫数, 单位为头;CK0为空白对照区施药前活虫数, 单位为头;CK1为空白对照区施药后活虫数,单位为头。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治效果
各种药剂对韭菜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见附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药后1 d,各药剂处理的速效性均表现一般, 效果最好的是 20%呋虫胺, 防效为72.42%,防效最差的30%啶虫脒为58.10%,与其他处理防效差异显著;药后3 d,各处理的防效有所提高,效果最好的仍为20%呋虫胺,防效为87.67%,并与其他处理的差异极显著, 其他药剂的防效为印楝素>噻虫嗪>啶虫脒>乙基多杀菌素;药后7 d,各处理的防效达到最高,防治效果最好的是呋虫胺,其次为印楝素、乙级多杀菌素和噻虫嗪,啶虫脒的防治效果较差。
附表 不同药剂的田间防治效果
2.2 安全性
试验期及以后30 d 观察,韭菜生长正常,未出现明显药害现象, 可见上述药剂的处理浓度对韭菜安全。 印楝素处理,喷施后韭菜长势明显转好,叶色变绿,生长势好于清水对照及其他药剂处理。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20%呋虫胺可溶粒剂40 g/亩对韭菜蓟马的防治效果最好,建议在生长中推广使用。呋虫胺、噻虫嗪、啶虫脒同属于新烟碱类杀虫剂,但呋虫胺的化学结构与现有的烟碱类杀虫剂的明显不同,杀虫活性更高,效果好于噻虫嗪和啶虫脒。 印楝素属于植物源杀虫剂,杀虫毒理独特,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田间防效较好,可作为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中的推荐药剂。 乙基多杀菌素作用于昆虫神经中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和 r-氨基丁酸受体, 致使虫体对兴奋性或抑制性的信号传递反应不敏感, 影响正常的神经活动,直至死亡。 乙基多杀菌素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小菜蛾、甜菜夜蛾)及缨翅目害虫(蓟马),对韭菜蓟马也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 可以作为田间防治过程中交替轮换用药的替代品种。
田间试验过程中调查发现, 韭菜蓟马造成了较大危害,不及时开展防控虫口数量增加较快,根据田间种群发生情况看,5~7 d 防治一次较为合理。 蓟马全年均可危害,特别是在其发生危害的高峰时期,应在掌握其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开展科学的防治工作,将其危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