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祁连山地区直升飞机施药防控草原蝗虫技术研究

2021-04-07才让卓玛侯秀敏唐炳民于红妍

青海草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蝗虫孢子虫害

才让卓玛,侯秀敏,唐炳民 ,于红妍

(1.青海省祁连县草原监理站,青海 八宝 810400;2.青海省草原总站,青海 西宁 810008;3.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服务保障中心,青海 西宁 810008)

1 项目背景

青海省草原蝗虫的危害具有突发性强、危害重的特点,可分为四个区域,即环湖山地、盆地草甸—草原蝗区,柴达木盆地荒漠草原蝗区,东部黄土高原草山—农作蝗区,青南高寒草甸蝗区。祁连县属于环湖山地草原蝗区,境内盆地、滩地、谷地及矮丘陵相嵌,水草丰盛,雨热同季,适宜蝗虫的生长繁衍,为蝗灾多发区,尤其是祁连县央隆乡有史以来为草原蝗虫的易生区和常发区,尽管多年来一直开展草原蝗虫防控,但据近20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央隆乡没有发生危害的年份仅有2年,轻度危害年份3年,其余年份均为危害年份,俗称“老蝗区”。草原蝗虫连续多年危害与生境。气象因素、防控药剂、器械、组织管理都有很大关系。因此连续多年认真开展草原蝗虫的定位监测,路线调查,选择绿色环保、对人畜安全的生物、微生物药剂,利用现代化高效、精准的防控器械开展草原蝗虫生防示范区建设显得十分必要。为此,青海省草原总站与祁连县草原站合作在祁连县央隆乡高寒草原草地开展了利用直升飞机施药防控草原蝗虫的示范推广项目,现将示范结果报告于后,供参考。

2 项目区基本情况

项目实施地祁连县央隆乡夏格村有天然草地面积5.94×104hm2,可利用草地面积5.40×104hm2,草地类型为高寒草原类,嵩草、疏花针茅型草地及紫花针茅、冰草型草地,草地植被稀疏,平均盖度为56%,防控作业区系该乡冬春季草场。2020年7月20~26日项目组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前期取样调查,监测及防区规划,共取样112个。调查显示项目区夏格村草原蝗虫属于中重度危害,草原蝗虫发生面积1.6×104hm2,危害面积1×104hm2。依据草原蝗虫分布区域和密度情况,将防前平均虫口密度53.3头/平方米,最高虫口密度92头/平方米的中密度区0.66×104hm2危害区域划分为微孢子虫作业区;将重度危害区即防前平均虫口密度96.5头/平方米,最高虫口密度278头/平方米的高密度区0.27×104hm2区域划分为蛇床子素防控区。

3 试验设计与方法

3.1 器械及药剂

作业器械:国产AC311A直升机一架,皮卡车两辆,储油式加油车一辆,经公开招投标确定供应商为青海绿彤生态治理有限公司。植保调查常规用器械有:样方框、铺虫网、剪刀、镊子、标志旗、GPS、测绳等。

药剂:0.4×108/mL蝗虫微孢子虫浓缩液,由河北晟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0.5%蛇床子素水乳剂,由江苏江南农化有限公司提供。

3.2 方法

按照《草地鼠虫害、毒草调查技术规程》DB63/T393-2002和《草地蝗虫生物防治技术规程》DB63/T788-2009,进行草原蝗虫调查与防控。

4 实施结果

4.1 测定了高海拔区域国产AC311A直升机防控草原蝗虫作业技术参数

为了全面掌握国产AC311A直升机在高海拔地区防控草原虫害的作业性能,项目组对AC311A直升机高原防控草原蝗虫技术参数进行了测定。由于,防区地形较复杂,部分地区为山地,经测定AC311A直升机飞行速度为85~125 km/h,每架次飞行作业时间为6~15 min,飞行高度10~25 m,有效喷幅为40~50 m,每架次载药液量为350~400 kg,作业面积约60~96.66 hm2,沉降率雾滴数15~20滴/平方厘米,飞机作业时每次需正负两位驾驶员登机作业,每天上午作业。详见表1。

表1 AC311A直升机防控草原蝗虫作业参数测定表

4.2 精准实施了直升机防控草原蝗虫示范区项目

2020年7~8月在祁连县央隆乡夏格村实施0.93×104hm2的草原蝗虫生防示范区建设。应用GPS定位系统勘定飞机防治区域,做了防控前后虫情调查,勾绘了项目防区作业图,标定防区坐标,明确了微孢子虫和蛇床子素两个示范区的具体区域。其中,直升飞机喷施蛇床子素防控草原蝗虫作业面积为0.27×104hm2,使用蛇床子素800 kg,飞行作业时间7.5 h;直升机喷施蝗虫微孢子虫药剂防控草原蝗虫作业面积为0.66×104hm2,使用蝗虫微孢子虫10 kg,飞行作业时间19.5 h。使用国产AC311A直升机一架,储油式加油车一辆,皮卡车两辆,机组人员8人,后勤人员6人。防控区域均有作业轨迹图、作业时间、作业面积、海拔高度等信息显示,防控区域精准,防控效率高,并在两个作业区分别安装了示范区标示牌。

4.3 草原蝗虫绿色防控效果理想

采用AC311A直升机喷施0.5%蛇床子素药液,按照300 ml /hm2用量配比药液防控草原蝗虫0.27×104hm2,施药前及施药后第3、5、7 d技术人员对防区进行了防控效果调查,结果显示防控后的第3、5、7 d,平均防控效果分别为83.44%、84.46%、86.77%。施药后药剂对牧草没有不良影响,防治效果理想。详见表2。

表2 直升飞机喷施蛇床子素防控草原蝗虫效果表 单位:头/ 平方米、%

采用AC311A直升机喷施0.4×108/mL蝗虫微孢子虫药液,按照1.5ml/hm2浓缩孢子液稀释后喷施,面积0.66×104hm2,施药前及施药后第10、15、30 d技术人员对防区进行了防控效果调查,结果显示防控后的第10 d、20 d,第30 d蝗虫微孢子防控草原蝗虫平均防控效果分别为67.63%,71.39%和75.13%。施药后期观察,防治区牧草生长正常,微饱子虫防控效果随时间失衡持续增长,具有持续控制作用,防治效果较理想。详见表3。

表3 直升机喷施蝗虫微孢子防控草原蝗虫效果表 单位:头/ 平方米、%

5 问题与建议

5.1 地形与防控技术效果

祁连县央隆乡草原蝗虫危害区地形复杂,部分地区多为山地,为了保障飞行安全,飞行高度是以山顶高出15~20 m飞行,这样两山谷间的峡谷地带,实际飞行高度在离地面200~300 m,山地峡谷间飞行高度相对较高,由于漂浮作用,山谷间的滩地防控效果不是十分理想,采用直升飞机在大山峡谷间防控草原虫害需要无人机对山地峡谷间配合进行喷施,防控效果更好。

5.2 药剂与防控效果

祁连县央隆乡属于典型的山地干草原,气候干燥少雨,直升飞机防控草原蝗虫雾滴雾化较快,微孢子虫用量1.5 ml /hm2,采用直升飞机作业飞行高度相对较高,再加上蝗虫密度高,部分地区防控效果短期内不是十分理想。虽然蝗虫微饱子虫可以实现对草原蝗虫灾害的持续控制,但微生物药剂的防治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段时间后的流行和循环侵染。由于生物制剂施用后要经过定居、扩散、循环侵染、流行的一个阶段过程,到其发挥作用有较长时间的滞后性,不可能立竿见影,加之蝗虫本身的高繁殖速率和迁移特性,当蝗虫密度较大时,可能使蝗虫逃脱生物因子的控制感染,防控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牧民群众接受较慢,因为当年的牧草会受到损失,这些不利因素极大地限制了微生物防治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5.3 发育历期与防控效果

央隆乡为青海省草原蝗虫的易生区和常发区,草原蝗虫种类多,蝗卵出土孵化很不齐,7月20~28日调查草原蝗虫就有1~5龄,60%为3~4龄,8月23日调查仍有10%为1~2龄蝗虫,70%为成虫,这样较晚孵化的害虫已错过施药时机,从而影响防控效果,主要原因是本年度8月以后温度相对较高,促使蝗虫卵6~8月间不间断孵化发育,这对草原虫害防控工作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当虫口密度较大时,应适时监测虫情,连续2~3年采用生物技术开展草原蝗虫防控,才能使虫口密度降低至经济阈值允许的范围内。

5.4 建议设立草原蝗虫固定监测点,开展中长期监测

祁连县央隆乡属于祁连山地区草原蝗虫易生区的典型代表,具有偶发性、点发性特点时常性发生危害,由于缺乏多年连续的固定监测数据草原蝗虫的其生长发育,蔓延危害规律与气象、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仍不掌握。建议充分利用央隆乡气象观测站的有力条件,在祁连县央隆乡建立祁连山地区典型温性草原蝗虫固定观测点,进行连续中长期固定观测,从而建立草原蝗虫发生危害与气象因素间的关系模型,精细防控技术标准指标,制定统一、规范的草原蝗虫固定监测技术体系,最终实现草原蝗虫危害精确预测、灾情评估的及时发布,对决策部门优化草原防控措施,减少危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5.5 建议依据草原蝗虫危害程度合理选择用药及剂量

建议草原蝗虫密度属于中重度危害时应急防控应选用直升机防控草原蝗虫,采用植物源农药应适当加大用药量,当年及时进行应急防控,以保证当年效果,第二年虫口密度相对较低时,属于轻度危害后再使用微生物药剂进行防控以保持3~5a内持续防控效果。 直升机防治草原虫害技术在青海的祁连山地区、青南地区均进行了示范应用,防控效率高,效果较好,它解决了青海省多年来草原虫害防控手段落后、单一的现实问题,为全省草原虫害防控提供了新型、实用、精准、先进的新技术 ,从群防群治到统防统治,高效先进的专业化防控比例不断提高,高效绿色防控技术已在省内草原虫害防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效果理想,所以未来全省草原虫害防控应大力推广直升飞机+植保无人机+大型喷雾器的防控模式,以提高青海省草原虫害综合防控能力和效率。

猜你喜欢

蝗虫孢子虫害
油菜根肿病菌的生物学特征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你真的认识蝗虫吗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蝗虫
人多势众的蝗虫
蝗虫
阿克苏林果虫害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