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段锦对肺叶切除术后老年患者负面情绪、疲乏状况及肺功能的影响

2021-04-07兰慧杰牛骏菁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肺叶八段锦负面

代 萍,兰慧杰,牛骏菁

(周口市中医院,河南 周口466000)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治疗局限于肺叶内不可逆病变和周围性肺癌的手术方式,其手术时间长、创伤大,会使机体出现保护性应激反应,形成伤害性刺激,加之老年患者生理机能下降易诱发患者痛觉过敏,使患者疼痛明显,从而会引起患者疲乏、焦虑等症状,影响肺功能[1]。八段锦是中医传统特色健身运动,既往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运动功能[2],本研究将其与常规康复锻炼联合应用于肺叶切除术术后老年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126例肺叶切除术后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男29 例,女34 例;年龄61~80 岁,平均(70.62±3.75)岁;美国麻醉医师分级(ASA)Ⅱ级30例,Ⅲ级33例;高血压27例,糖尿病21例。观察组男30 例,女33 例;年龄61~80 岁,平均(71.89±3.14)岁;ASAⅡ级35 例,Ⅲ级28 例;高血压40 例,糖尿病17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指征,即周围性肺癌、局限于肺叶内的不可逆病变;患者心、肝、肾功能无重大损伤;无凝血功能异常等;ASA≤Ⅲ级;首次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影响研究结果的疾病;出现严重并发症或依从性差。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包括低流量氧疗,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予以祛痰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锻炼,抗阻呼气训练: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缩唇呼吸、吹瓶呼吸、发音呼吸等方式的训练;腹式呼吸训练:患者仰卧位,髋膝微屈,经鼻部吸气时,同时鼓起腹部,共训练10~15 分钟;深呼吸训练:经鼻深吸气后憋气几秒,再慢慢呼气,过程中切勿过度耸肩,反复数次;体能训练:待患者病情进入稳定期后,患者在康复治疗师的引导下进行适量的上下肢及全身训练,包括举重或阻力对抗、步行或慢跑等方式。2次/d,共干预3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八段锦干预。第一阶段:术后未拔出胸导管时予以坐式八段锦和简易吐纳呼吸法锻炼,嘱患者取坐位,身体前倾,双手撑于床上,然后挺胸抬头,调整呼吸,深吸气后缓慢呼气,同时屈颈弓背缩胸,一吸一呼为一组,锻炼15组,2 次/d。第二阶段:拔出胸导管后予以站式八段锦,训练口诀为“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2次/d,30 min/次。共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1)负面情绪: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使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和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AD-7)评估患者抑郁、焦虑状态。PHQ-9总分27分,分值越高,患者抑郁情绪越严重;GAD-7 总分21 分,分值越高,患者焦虑情绪越严重[3]。(2)疲乏: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使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中文版(The Revised Piper Fatigtle Scale,RPFS-CV)评估患者疲乏状态,包括行为疲乏(60 分)、情感疲乏(50 分)、躯体疲乏(50 分)及认知功能评分(60 分),分值越高,患者疲乏越严重[4]。(3)肺功能:于干预前及干预3 个月后使用肺功能仪(四川思科达科技有限公司,S-980AⅠ)测量患者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末呼吸容积(FEV1)。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面情绪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比较 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疲乏比较 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面情绪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面情绪比较(±s,分)

同组干预前后PHQ-9和GAD-7评分比较,P<0.05;两组干预后PHQ-9和GAD-7评分比较,P<0.05。

组别 n PHQ-9 GAD-7对照组 干预前 63 5.02±1.45 4.97±1.50干预后 4.52±1.32 4.56±1.21观察组 干预前 63 3.86±1.24 5.04±1.54干预后 88.93±25.32 3.62±1.13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比较(±s,L)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比较(±s,L)

同组干预前后MVV、FVC、FEV1 比较,P<0.05;两组干预前后比较,P<0.05。

组别 n MVV FVC FEV1对照组 干预前 63 87.50±24.47 3.19±0.83 2.51±0.71干预后 77.62±24.60 2.77±0.88 2.16±0.71观察组 干预前 63 94.29±26.36 3.30±0.72 2.65±0.74干预后 88.93±25.32 3.17±0.86 22.15±6.48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疲乏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疲乏比较(±s,分)

同组干预前后行为疲乏、情感疲乏、躯体疲乏、认知功能评分比较,P<0.05;两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 n 行为疲乏 情感疲乏 躯体疲乏 认知功能对照组 干预前 63 44.39±10.72 39.33±9.69 38.92±10.69 43.64±10.60干预后 33.51±7.65 26.11±7.54 27.94±8.53 32.54±9.51观察组 干预前 63 44.41±10.74 38.34±10.71 39.94±9.67 44.65±10.61干预后 22.21±6.49 20.33±6.54 22.15±6.48 26.94±8.45

3 讨论

肺叶切除术是治疗局限于肺叶内不可逆病变和周围性肺癌的手术方式,但手术创伤会引起老年患者肺部损伤,导致患者肺功能下降。术后康复锻炼是改善患者肺功能的主要手段。目前临床上常使用常规康复锻炼,但在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因伤口疼痛等因素导致康复锻炼运动的幅度尤其是上肢活动受到限制,而上肢活动是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的关键。近年来,中医传统特色健身运动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八段锦能有效增强患者运动耐力。八段锦起于《夷坚志》,是一种将身体运动(形)和呼吸吐纳(气)在意念调控(神)下融合在一起的运动疗法,是中医传统养生锻炼的精华,由八组动作组成,遵从了气功锻炼的规律,重视“气”“神”“形”的结合,其核心在于“练气、调神、养精、调心”,锻炼强度符合人体生理学及运动学规律,具“柔和缓慢、松紧结合、神与形合,圆活连贯、动静相兼、气寓其中”的特点,可舒筋活络、理气活血、调整阴阳、协调脏腑。

干预后观察组PHQ-9 和GAD-7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八段锦应用于肺叶切除术后老年患者中能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相关研究表明[5]肺叶切除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出现由异常升高的白细胞介素-1β随血液循环进入大脑,影响患者自主神经系统、海马区、大脑边缘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单胺类物质代谢而产生。八段锦通过“练气、调神、养精、调心”可调节患者心境,同时现代医学研究显示[6],八段锦可提高患者血浆中神经肽Y及褪黑素的含量,还可作用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降低脱氢表雄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等相关压力激素水平从而改善患者负面情绪。

干预后,行为疲乏、情感疲乏、躯体疲乏、认知功能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八段锦应用于肺叶切除术后老年患者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疲乏。八段锦在训练过程中注重整体观念,讲究天人合一;在起式、收式及动作间转换过程中尤为重视患者内心安宁,引导患者体验“气”“神”“形”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利于转移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感受;八段锦还可促进气、血、津液等的转化,利于加快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刺激白细胞介素-6的生成,降低白细胞介素-1β 的含量等从根本上解决引起疲乏的因素,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疲乏程度[7]。

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肺功能不同程度降低。干预后MVV、FVC、FEV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八段锦应用于肺叶切除术后老年患者中能有效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八段锦讲究经络相同的整体观念,训练过程中颈椎转动等能刺激中府穴、定喘穴、列缺穴、大椎穴等宣肺平喘穴位,有助于改善患者喘息、咳嗽等症状;两臂内外旋转可增大手臂的压力和扭矩,具有畅通肺经络的作用;对于体弱的患者,初期采用坐式八段锦训练,待患者病情或体力改善后调整训练模式,具特异性和针对性;同时在反复训练过程中增加了患者身体活动量,改善手术部位血液循环,利于新生血管形成,促进切口愈合,从而有效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8]。

综上所述,八段锦应用于肺叶切除术后老年患者中能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降低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疲乏状态。

猜你喜欢

肺叶八段锦负面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八段锦源流考辩*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浸润性肺癌的疗效分析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理论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合作学习形成性评价研究
健身气功·八段锦教学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