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透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4-07任国钰
任国钰
北京怀柔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10019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合并症之一,其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Ⅰ型糖尿病患者多在发病10 年后出现,2 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年龄大、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出现糖尿病肾病的时间短[1]。 患者多以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为主要表现,最终可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增加患者死亡风险[2]。 糖尿病肾病患者多用透析疗法治疗, 可对体内毒素和多余水分起到明显的清除作用,促进酸碱度和水电解质平衡。 腹膜透析具有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毒性物质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作用,可用于各种肾脏疾病的治疗。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最常用的替代疗法, 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3]。 该研究选取2016 年9 月—2019 年9 月该院收治的90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实验研究对象为90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随机图表法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 例。 对照组男24 例,女21 例;年龄42~80 岁,平均(62.75±4.32)岁;病程6~20 年,平均(13.27±1.25)年。 观察组男22例,女性23 例;年龄40~79 岁,平均(62.86±4.54)岁;病程7~18 年,平均(13.32±1.16)年。 纳入标准:①经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糖尿病肾病[4];②年龄≥40 岁;③无血液透析禁忌证; ④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该研究,主动参与。 排除标准:①实质性脏器功能异常者;②现阶段行其他治疗者;③合并其他类型肾脏疾病者;④认知水平有限,沟通交流能力差者。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腹膜透析, 在无菌条件下将患者脐旁对应位置皮肤切开,放置导管,予以葡萄糖透析液(国药准字H20023721,规格:10 mL:5 g),间歇性透析,透析时间为4~6 h/次,2 次/周, 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生命体征和血糖水平予以检测, 血糖增高者予以胰岛素注射液(国药准字H44020643),餐前15~30 min 皮下注射,3次/d,剂量为2~4 单位/次,实施血糖水平监测,根据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以维持患者血糖水平稳定性。
观察组患者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搭建静脉通道,所用透析液为碳酸氢钠透析液(国药准字H37020628,规格:10 mg:0.5 g),血流量和透析液流量分别为200 mL/min和500 mL/min,透析时长为4~6 h/次,3 次/周,期间实时监测患者血压和心率,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调整仪器参数。 两组治疗期间应实时监测血糖水平,根据监测结果予以降糖或升糖药物, 以免血糖波动明显导致患者原有疾病加重。 透析治疗时间均为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判定标准[5]:经治疗,患者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症状缓解明显,肾功能改善为显效;患者各项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有所缓解,肾功能有所改善为有效; 治疗前后病情变化不明显, 肾功能无改善,或原有疾病恶化为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1-无效例数/总例数)×100.00%。
1.3.2 两组氧化应激状态比较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两组过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氧化物酶、丙二醛水平。
1.3.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比较两组腹膜炎、肺部感染、透析管堵塞和心律失常发生率。
1.3.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参照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判定患者生活质量[6],问卷分为物质生活(16~80 分)、躯体功能(20~100 分)、社会功能(20~100分)和心理功能(20~100 分),生活质量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佳。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疾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总有效率同对照组相比提高明显,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疾病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应激状态比较
观察组过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氧化物酶及丙二醛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状态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状态比较(±s)
组别 过氧化物歧化酶(nU/mL)谷胱甘肽氧化物酶(U/L)丙二醛(nmol/L)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 值P 值45.12±1.32 48.26±1.56 10.308<0.001 144.32±9.85 160.27±10.15 7.565<0.001 5.16±0.45 4.28±0.36 10.244<0.001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相比于对照组下降明显,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得分相比于对照组上升明显,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与肾脏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 是糖尿病常见微血管并发症。 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增加微血管病变发生风险,使得患者肾脏血管压力上升、肾脏结构功能发生改变,引发糖尿病肾病[7]。 此外,生活习惯、胰岛素抵抗、家族遗传因素和血流动力学因素同样会增加糖尿病肾病发生风险。 糖尿病肾病患者代谢紊乱明显,一旦发展至终末期肾病,与其他类型肾脏疾病相比,治疗难度加大,因此必须重视该疾病的防治工作。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替代疗法之一,经弥散、超滤、吸附和对流原理交换体内外物质,促进体内代谢废物外排,使得体内酸碱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同时清除体内多余水分, 再将净化后的血液输回患者体内。 腹膜透析是常用的透析方式,其以腹膜为半渗透膜,经重力作用下定时、规律用导管将配制好的透析液灌入患者腹腔;在此过程中高浓度溶质移动至低浓度一侧,低渗侧水分则向高渗侧移动[8]。 但此方式可增加腹膜炎、 肺部感染和透析管堵塞等并发症, 影响透析效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肾脏疾病的重要方式,在挽救患者生命,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腹膜透析方式相比, 维持性血液透析方式的应用可在短时间内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 在确保疾病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透析疗法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在此基础上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9-10]。
上述数据显示, 观察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明显(P<0.05),主要是因为维持性血液透析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受损肾脏功能的替代,在溶质和水分的交换过程中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水分, 补充人体新陈代谢所需物质,也可用于腹膜透析不耐受者的治疗。 观察组氧化应激状态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其原因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所用透析膜有着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促进抗氧化作用的发挥, 对氧化应激状态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 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维持性血液透析可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受损肾脏功能进行改善,使得患者更好地适应日常工作与生活,可对患者生活质量起到改善作用。 文中进一步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作用,结果显示: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相比于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分析其原因为腹膜透析的应用难以控制患者血糖值在合理范围内, 出现感染的风险比较大;而维持性血液透析方式的实施基本上不影响患者机体内环境,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着较好的防范作用。临床医护人员予以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既要关注疾病治疗效果,也要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和并发症,做好相应的预防、处理解决工作, 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血液透析并发症对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表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组别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 生活质量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 值P 值48.28±5.44 54.12±4.36 5.619<0.001 48.60±4.78 54.72±5.16 5.837<0.001 48.12±4.54 54.32±5.24 5.999<0.001 47.36±4.32 53.78±4.72 6.710<0.001 192.36±19.08 216.94±19.48 6.042<0.001
综上所述, 维持性血液透析可提高糖尿病肾病治疗效果,可对并发症起到减少和防范作用,有利于改善氧化应激状态,对患者生活质量有理想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