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稻-鳝生态综合种养模式试验总结

2021-04-07周晓东张茂友诸葛燕陈文华王进明蒋荫达曹卫清

水产养殖 2021年3期
关键词:单作黄鳝苗种

周晓东,张茂友,诸葛燕,陈文华,王进明,蒋荫达,曹卫清

(1.苏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 苏州 215006;2.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江苏 常熟 215539;3.常熟市支塘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江苏 常熟 215539)

2018—2020 年,苏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开展了“稻-鳝”生态综合种养模式试验,探索适宜苏州地区的稻渔综合种养课题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试验过程和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种养条件准备

1.1 稻田准备

1.1.1 开挖水沟 试验田块位于常熟市支塘镇蒋巷生态园综合种养试验基地,基地面积共50.05×667 m2,设有5 块稻-鳝综合种养区,全部由原稻田改造。将田块四周田埂加高,使田基高出畦面15~20 cm;在田内开挖“日”字形水沟,环沟呈倒梯形,上部宽1.2 m,底部宽0.8 m,沟深1 m,田块留机耕进出道路,通道底部埋设涵管,确保环沟内水系贯通。环沟总面积为4.55×667 m2,占总面积的9%。

1.1.2 种草遮荫 环沟种植覆盖性水草狐尾草,移栽间距4 m,以利于高温季节黄鳝栖息。

1.1.3 进排水设置 试验区水源来自生态园水渠,无污染,水质良好,进水口用60 目筛网过滤。稻田排水口用密眼铁丝网罩好,防黄鳝顺水逃逸。

1.2 苗种放养

1.2.1 苗种选择和运输 选择健康黄鳝苗放养,要求体质健壮,肢体完整,无病无伤,个体均匀。苗种一部分为本地繁育,一部分外购。2018 年放养433.5 kg,来自常熟虞山镇中泾村,采用水箱运输,运输时间1 h;2019 年放养320 kg,来自张家港市大新镇华阳黄鳝养殖基地,采用水箱运输,运输时间1.5 h。

表1 稻-鳝生态综合种养区鳝苗投放情况

1.2.2 放养规格和数量 试验区投放黄鳝苗种规格为40~46 尾/kg,稻田放养黄鳝苗640 尾/(667 m2),分两年投放。苗种放养情况见表1。

1.2.3 放养方法 晴天放养。鳝苗放养前用3%的食盐水洗浴10~15 min,再向环沟各段缓缓放入水体,预防体表疾病。

1.3 秧苗移栽

试验区水稻种植品种为南粳46 和南粳9108,秧苗来源于本地集中育秧,插秧时间为6 月初,采用机插秧种植,行株距28 cm×22 cm。

2 技术管理要点

2.1 生物饵料培育

环沟遍洒底栖生物培养基培养生物饵料,该培养基施用后可以培育出水蚯蚓、小鱼虾、水生昆虫等优质水生鲜活饵料供黄鳝摄食,降低了商品饲料的投喂量。

2.2 种植紫云英

10 月底,稻谷收割后开始种植紫云英。种植之前,将种子用水浸泡1 d,稻田施用3.5 kg/(667 m2)。花期结束后,在4 月底将紫云英打碎翻耕入土,给水稻提供绿肥。

2.3 投饲管理

黄鳝的主要饲料是小鱼虾,并适当搭配麸皮+白对虾粉状料制成的糊状料。黄鳝昼伏夜出摄食,投饵时间在17:00—18:00;投喂量灵活掌握,1 次投喂量为黄鳝总体质量的2%~3%。阴天、闷热天气、雷雨前后或水温高于35 ℃、低于15 ℃时减少投喂量。水温在25~32 ℃,最适宜黄鳝生长,适当增加投喂量。立冬之后,停止人工投喂,第2 年4 月再开始人工投喂。

2.4 水位水质管理

试验区的水位由活动排水管道控制调节,根据水稻不同生长期要求调节水位高度。坂田水位保持在20 cm 左右,环沟内水位保持在1 m 左右。每15 d 左右全池泼洒光合细菌、EM 菌等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

2.5 水稻管理

秧苗栽插完毕后,根据水稻长势,在6 月下旬加施一次测土配方肥。水稻病害防治采用提高水位至淹没秧苗、第二天放水的方式,在病虫害高发期前后用此方式2 次以杀灭部分害虫和虫卵,稻田杂草依靠人工拔除。水稻生长期全程不使用除草剂和农药,有效控制了农业生产污染排放,确保了农产品品质。

3 试验结果分析

3.1 收获情况

经过2 年种养殖,试验区2020 年6 月黄鳝规格达12 尾/kg,开始陆续投放鳝笼捕捞黄鳝,至11 月初捕捞结束。水稻于10 月中旬开始收割。商品黄鳝捕捞总产量1655 kg,总产值13.24 万元,单位产量33.1 kg/(667 m2),按照2 年折算年产量16.55 kg/(667 m2),年产值1 323 元/(667 m2);水稻2 年总产量43 043 kg,2 年总产值51.65 万元,单位年产量430 kg/(667 m2),年产值5 160 元/(667 m2)。基地收获、产值情况见表2。

3.2 投入成本

成本投入情况见表3。

表2 稻-鳝生态综合种养区收获、产值情况

表3 稻-鳝生态综合种养区投入成本构成

3.3 水稻单作(对照组)经济效益

水稻单作(对照组)经济效益情况见表4。

3.4 效益分析

经核算,试验区经2 年种养殖,单位面积年产值6 483 元/(667 m2),单位面积生产成本1 874 元/(667 m2),单位面积年净利润4 609 元/(667 m2),较水稻单作净利润增加4 023 元/(667 m2)。投入产出比为1.00∶3.46。由于水稻种植全程实现了不施用农药,因此未来稻、鳝在销售价格方面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为单产效益的整体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表4 水稻单作(对照组)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分析表

4 小结

4.1 水稻产品品质效益提高

稻田养黄鳝需要开挖总面积10%左右的养殖沟,但是一年只种一季作物,春季种植观赏绿植紫云英,为土壤增加了绿肥,保持了地力,再通过选用优良水稻品种、合理密植等方法,保证了水稻的有效分蘖、穗数和正常穴数,90%的水稻产量虽比水稻单作产量减少28.3%,但是大米品质得到提高,市场销售价格提高4.28 倍,远比同等面积水稻增效许多。

4.2 黄鳝生长周期较长

试验区黄鳝开展生态养殖,鳝苗在8 月、9 月投放,当年生长期仅有2 个月,随温度的降低即转入冬眠状态,第2 年生长期也只有6 个月,至第3 年6月黄鳝才达商品规格,并伴有鳝苗繁出,增重速度较慢。

4.3 生态效益明显

通过试验区的实施,不仅实现了稻、鳝产量和产值的提高,而且生态效益明显。整个试验期间,水稻种植和水产品养殖中均未有较大病害发生。通过日常查看,试验区的土壤疏松肥沃,水蚯蚓、小鱼虾、水生昆虫等生物量非常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底栖生物丰富、土壤肥沃疏松、水稻长势良好、鲜活饵料充足、水质肥活嫩爽、水产动物长势好的良性微生态系统,有效减少了农药、化肥投入品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可持续生产。

4.4 社会效益良好

稻-鳝生态模式吸引了包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新华社、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和省级媒体记者的集中报道,通过媒体大力宣传,稻鳝基地知名度显著提高,促进了稻鳝综合种养模式的推广应用。试验区所生产的黄鳝虽然生长周期长,但是商品鳝体表光滑亮洁、肉质细嫩、规格适销,价格高于市场价;试验区出产的稻米饱满,口感香糯,注册了“蒋巷村”牌稻米,实施品牌化市场营销,受到了消费市场的青睐。稻-鳝生态模式,为农业提质增效提供了一条良好的途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猜你喜欢

单作黄鳝苗种
苜蓿、绿豆与玉米间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生产情况的公示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间作大葱对桔梗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简析稻田养殖小龙虾的苗种选购与放养技术
甘蔗花生间作对红壤有效磷、pH值的影响
宁夏银川市成为西北最大水产苗种集散中心 等
狠 话
黄鳝销售价格出现“倒挂”,散养户亏声一片
捉黄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