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间、符号与楷模:“黄文秀”与脱贫攻坚记忆生产

2021-04-07汤新部

百色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黄文秀第一书记媒介

汤新部

(中共浙江省省级机关党校,浙江杭州 310023)

近年来,脱贫攻坚工作正在全国上下扎实推进。媒介作为时代的记录者,在脱贫攻坚记忆建构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广西卫视《第一书记》对脱贫攻坚媒介记忆的建构,存在多样的建构方式。既包括宏观的传播内容,也包含微观的媒介实践上的差异。为了更好剖析该栏目在典型人物记忆塑造的书写情况,我们以黄文秀个案进行分析。

一、从栏目到节目:多元融合的“黄文秀”记忆空间

2019年7月1日,中宣部发布黄文秀的先进事迹,追授她“时代楷模”称号。习总书记还作出了重要指示。黄文秀同志硕士毕业后,她自愿回到百色工作,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立下了“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铿锵誓言。6月17日凌晨,黄文秀同志在奔赴上班的路上突发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 岁。随后,她的事迹在媒体中广泛传播,《第一书记》栏目还为此特地制作了《永远的初心》这期节目,生动形象地详细讲述了黄文秀生前的工作事迹。

(一)勾连: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融合

在《论集体记忆》中,哈布瓦赫就指出了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是相互连结、不可分割的。正如个体和社会的关系一样,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这两者是相互关联的。个体记忆是集体记忆的依托和基础,假如没有个体记忆的存在,集体记忆就像巨木离开了水源,失去了原有养分的滋润。对于脱贫攻坚这个内容,很多人都会有自己最切身的感受,《永远的初心》虽然讲的是黄文秀的故事,但是其中蕴含的内容很可能与每个人脑海深处的个体记忆是相互勾连的,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节目中,黄文秀周末回家看望病重的父亲,连夜驱车赶回驻村地点。那天晚上,暴雨滂沱,道路塌方。很多人心里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她不能等到第二天再回而是不顾连夜的暴雨、骇人的闪电硬是要赶回去。是因为那颗舍不得放下群众的心,是因为共产党人忠于职守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很多人都会有连夜赶路只是为了明天上班不迟到的经历,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这些故事就是我们个体记忆的一部分,是电视节目与日常生活的勾连。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从黄文秀的故事中总能看到我们自己身边的影子。看到整洁的村容村貌,平坦的水泥路,干净的蓄水池,热火朝天的扶贫产业,总能从黄文秀生前工作中反映出来。我们身边有千千万万个“黄文秀”,他们或是第一书记,或是驻村队员。在看节目的同时,就是将自己的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融合勾连的过程,影像化的记忆将对每个人起到存储、唤醒和传递集体记忆的功能。高度凝结化的集体记忆又重新塑造了我们关于脱贫攻坚的个体记忆。因此,在这角度上来说,黄文秀个案《永远的初心》节目是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融合,勾连了日常生活与电视节目。

(二)叙事:宣传报道与表达艺术的融合

对于《永远的初心——记广西百色乐业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这部专题片来说,脱贫攻坚这一主题的叙事是较为宏大的,如何从具体的事实入手,突出永远的初心这一主题,需要把握拿捏好其中的分寸。在处理叙事过程之中,编导团队很好地将宣传与艺术融合在一起。该片没有采用单一的表达方式,而是把具有价值的生前自述采访画面融入其中。从脱贫攻坚的宏大主题,转入点滴的工作日常,力求还原黄文秀生前的工作状态。在黄文秀形象的刻画中折射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脱贫战线上千千万万工作队员的缩影,也是优秀大学生选择扎根基层、扎根西部、建设家乡这一价值取向的生动体现。

《永远的初心》在很多镜头的处理影调上采用了黑白风格,让观众在观看时心头一震,能够更快地进入预设的传播语境,更好地理解所讲述的脱贫攻坚故事。片子采用三个部分来进行架构,每一部分均有引语引出。在片头部分就这样导入:她是风华正茂的优秀选调生,是恪尽职守的驻村第一书记。她是父母眼中孝顺女儿,是同事信任的热情姑娘,是意志坚定的宣传队员。扶贫是她心中的信念、奋斗的事业,但她却倒在了扶贫的长征路上,循着她的足迹,应着她的牵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我们砥砺前行继续奋斗,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致敬扶贫路上的巾帼英雄黄文秀。在节目的一开始,就使用设问的方式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用“她”来进行一系列的排比,最后才告诉受众今天要致敬的是黄文秀。这几句排比话,用简单的数字为我们勾画了黄文秀的形象,从选调生、第一书记的身份开始,穿插讲到孝顺的女儿,再到宣传工作上的意志坚定,多重身份的叠加,让受众对黄文秀有了更多的认识。再从扶贫路上的倒下,引出我们要砥砺前行不忘初心,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因此,层层递进的叙述方式,体现了该节目做宣传报道时,注重叙事表达技巧的灵活使用,具有表达艺术性。

图1 《永远的初心》致敬黄文秀节目截图

同时,该片通过丰富的镜头叙事语言展现了黄文秀书记在担任百坭村书记以来方方面面的变化,同时用黄文秀扶贫时的工作记录文本和图片来加以说明。在图1 中,就是采用虚拟的本子上记着黄文秀成长的新路历程,配以当时的工作照,这体现了黄文秀坚持深入群众,到群众中去,扎实开展工作的最好例证。避免了单一使用图片或者单一使用文字的方式,而是将二者有机的接合,这体现了节目在表达故事的同时注重传播效果,也从侧面反映了节目在宣传与艺术中达到了某种平衡。

此外,随着节目叙事的推进,还引用了以前工作同事所写的一首词来悼念她。“青山动容,河水悲咽,也抵不过我们的心痛。洪水无情,命运不公。 30 岁,就让你走完长长的一生。你无愧,却留给我们一辈子的思念。你无悔,却让我们再无处寻觅你的背影。别了,秀,也许来路终有归期。走吧,秀,这一程,我们送你。”我们常说,艺术是求美的过程。在这期节目中,采用诗歌的表达方式,更容易让受众被她的事迹所打动,也为后面的叙述埋下了伏笔。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究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惨痛的一幕,给受众心中留下了疑问,带着这样的悬念,引入到后续的事迹讲述。因此,诗词悼念的引用和悬念的设置,体现了该节目在宣传黄文秀事迹的同时,讲求表达艺术,并很好地进行了融合,加强了传播的效果。

(三)场域:网络记忆场与电视记忆场的融合

在媒介融合持续推进的当下,电视媒介也积极与网络媒介融合升级。在《永远的初心》节目中,就播放使用了部分网友对于此事的评论,网友们对黄文秀送别的话语,参见图2。这反映了在场域的概念里,网络媒介记忆场与电视媒介记忆场之间存在融合、交叠。有的受众可能是看到了网络上关于第一书记去世的消息,转而关注电视媒介的报道视频,想进一步获取更多信息,通过镜头影像来更好地了解黄文秀的事迹。有的受众有可能是电视的观众,看到播出这样一期节目以后,为了看看大多数人的评价,参与其中的互动交流,进而选择在网络媒介上表达自己的观点。

不同媒介记忆场下的交流互动,丰富了黄文秀个案的脱贫攻坚记忆的内容,加强了网络媒介记忆场与电视媒介记忆场之间的连接强度。因此,在这个角度上说,电视媒介记忆场与网络媒介记忆场之间并不是封闭隔绝的,相反是互相裹挟、相互融合的“记忆之所”。

图2 《永远的初心》中网络留言截图

为了进一步说明网络媒介记忆场与电视媒介记忆场的融合情况,我们将网络媒介微博中的热门博文进行词频分析,了解网络媒介平台中传播者所构建的黄文秀形象,通过分析结果与电视媒介平台传播的记忆内容进行对比分析,考察二者之间的内容是否存在一定程度的融合。

在微博平台中,使用高级搜索功能,限定关键词为“黄文秀”,按热门程度降序排列,选择其中前100条博文,检索时间为2019.11.20。经过词频软件ROST 分析后,关键词频次从高到低分布如下:黄文秀、群众、贫困户、工作、乐业县、扶贫、党员、第一书记、建设等。将词频统计结果用词云图(图3)表示出来。随后,将《永远的初心》节目的语音转为文字带入词频分析软件ROST 分析之后,得到结果为图4。

图3 黄文秀网络媒介记忆场关键词云图

图4 黄文秀电视媒介记忆场关键词云图

对比图3 和图4 我们可以发现:同样的人物事迹在不同媒介平台上的关键词大体是一致的。不同的地方在于在网络平台上更强调黄文秀这个名字,在电视平台上更强调第一书记的身份。这也与栏目的名字相符,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节目的记忆印象刻写强度。在不同的媒介场中,群众都是高频关键词,这体现了两个不同的记忆场中,对于群众的记忆书写是一致的,反映了电视媒介记忆场与网络媒介记忆场存在一定融合。

二、多重身份叠合:“黄文秀”作为脱贫攻坚记忆的符号

2019年12月,黄文秀曾经工作过的百色市下发文件《百色市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黄文秀式好干部”办法(试行)》、《百色市重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以黄文秀同志的精神品质为标准,选树一批优秀年轻脱贫攻坚干部,激励广大干部见贤思齐,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020年2月10日,百色市再次印发文件,要求在抗疫一线选拔第二批“黄文秀式好干部”。随着一系列文件的落实和选树活动的展开,黄文秀的精神更加立体,在人们的记忆中也逐渐打下了更为深刻的烙印,并作为脱贫攻坚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黄文秀的故事经历在媒介的放大和组织部门的宣传下,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符号“黄文秀”,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批示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到黄文秀,更加了解“黄文秀”符号背后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在符号学的范畴内,根据索绪尔的观点,符号分为“能指”和“所指”。这两个概念分别对应着字面意义和象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黄文秀作为一个“特定符号”,表面上是她自己的故事,但是透过她的故事,往更深层次意义上去思辨,我们可以发现,她代表着千千万万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的“共产党员”。“黄文秀”符号的背后,是一个更为庞大的脱贫攻坚群体“第一书记”。作为从大山走出去又回来建设家乡的“选调生”,她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突出的代表。后面将进一步分析“黄文秀”特殊符号的“所指”。

(一)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的“共产党员”

记忆的建构离不开信息的流通,而传播内容中最基本的要素就是符号,信息承载在符号之上并流传开来。“黄文秀”这一特殊的符号,首先代表着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中共中央关于追授黄文秀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指出,黄文秀同志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指引下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代表,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先进典型。

黄文秀,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党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牢记祖国的党组织的寄托,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像这样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的“共产党员”还有很多。我们在黄文秀的身上,最明显能感受到的就是她对人民的热忱,对百姓福祉的牵挂。她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融入到了日常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去,与老百姓掏心掏肺,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扎实开展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在“共产党员”的带领之下,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贫困县脱贫摘帽,这让我们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又更近了一步。黄文秀生前采访时说道:不获全胜,绝不收兵。这看似简单的八个字,透露出共产党员不畏艰难,咬定决心的那份执着和拼劲儿,始终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读她的故事之后,很容易就会被她的精神所感染进而被激励,黄文秀就是广大共产党员身边可学可信的先进人物。

通过建构“黄文秀”的符号,塑造黄文秀的人物形象,可以丰富脱贫攻坚记忆,加深社会对脱贫攻坚工干部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这一符号还将辐射到更广大的党员群体,起到记忆的串联作用,会让人进一步联想到过去的“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无私奉献的雷锋,再到不远的黄大年等优秀党员干部。“黄文秀”作为一个特殊的符号,丰富了记忆的内容,拓展了记忆的时代性。正如广西电视台刊发的短评一样,“心怀信仰必成芳华”。其中所说的信仰就是共产主义信仰,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样接地气,接近感强的报道,是一次生动的脱贫攻坚记忆刻写活动,让“黄文秀”这一特殊的符号,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代表着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的“共产党员”。

(二)甘于奉献、攻坚克难的“第一书记”

黄文秀生前是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是党组织选派到贫困村的党组织负责人。第一书记在乡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依靠村党组织,带领村“两委”成员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据人民日报的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已经有19.5 万名第一书记奋战在田间地头,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黄文秀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黄文秀”作为一个特殊的符号,引申意义上也代表着一群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拼搏奋斗的第一书记。在他们的带领下,贫困村旧貌换新颜。第一书记们忘我工作,甘于奉献,舍小家为大家,一心牵挂着群众。黄文秀也是因为放心不下老百姓,才在暴雨之中一定要驻车返回贫困村,不幸途中遭遇山洪滑坡,献出了年仅30 岁的宝贵生命。随着脱贫攻坚进程的展开,剩下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到了“啃硬骨头”的关键时刻。第一书记不畏艰难,不断思索,根据贫困村的优势和劣势,采取扬长补短的可行策略,切实改善人均收入,达到脱贫标准。“黄文秀”成了一个符号,是脱贫攻坚记忆中重要的符号之一,她代表着她背后那群甘于奉献、攻坚克难的第一书记。

(三)饮水思源、扎根基层的“选调生”

2016年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作为选调生的一员,她是重点培养的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2000年中组部印发《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工作的通知》,第一次提出“选调生”的概念。选调生的工作地点大多在偏远乡村,远离大城市,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适应生活环境和工作压力是选调生刚开始的必修课。

黄文秀的家原来也是贫困户,她知道穷苦人家的孩子只有努力奋斗才能改善生活改变命运。从大山走出来的黄文秀,饮水思源,始终没有忘记那片养育她的热土,研究生毕业后,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家乡工作。刚开始工作的时候,黄文秀很难与群众拉近距离。后面,她转换了思路,收起了高跟鞋,说起了家乡话,不再守在贫困户门口,而是到地里跟贫困户一边帮干活,一边做工作。这样的细节还原在专题片《永远的初心》的画面里。众多的基层选调生也和黄文秀一样,踏踏实实做事,把自己的根牢牢地扎在基层,扎在祖国的大地上,扎在人民百姓的心窝上。“黄文秀”符号的背后,正隐喻着那群跟她一样,扎根基层的“选调生”,选择了在平凡的工作中,成就不凡。

三、榜样与楷模化:黄文秀专题节目的记忆建构路径

黄文秀专题节目《永远的初心》通过镜头和事实的组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巧妙地将原本宏达的主题呈现在观众面前。我们将运用符号学视域下的组合轴与聚合轴来图解《永远的初心》的叙事结构,参见表1。横向的列表表示组合轴,是指节目中的各元素相互叠加组合的过程,纵向的列表表示聚合轴,是指在同一体系中出现的词语成分。同时,由于叙事是常常伴随关系和目的性的,因此也需要分析动机和过程因素。这些不同的指标相互叠加聚合,构成了整个片子。

表1 《永远的初心》叙事结构框架表

(一)自我呈现与他者陈述的共构

在脱贫攻坚媒介记忆的建构过程中,记忆的表达与形塑是通过与黄文秀有意义的他者发生某种互动而形成的。《永远的初心》节目中既有黄文秀个人生前的采访资料和扶贫资料,也有父母亲人长辈同事的口述还原。记忆是自我与他者的相互建构的产物,其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强化第一书记的岗位职责,突出投身脱贫攻坚视野的决心和毅力,书写脱贫攻坚的媒介记忆。

“不获全胜 决不收兵。”这是黄文秀在2019年3月参加的百色市《我和我的祖国》快闪节目中的一句话。这是她发自肺腑的一句铿锵誓言,也是她为了努力奋斗的内心要求。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在《永远的初心》中前前后后出现了多次。编导团队这样处理的原因,除了与素材较少的原因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是黄文秀同志生前的自我宣誓,不仅能让观众从这句话当中读懂黄文秀,也能让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自觉向她看齐。这是脱贫攻坚媒介记忆书写中自我呈现最生动形象的体现。如果在整个节目中,黄文秀生前的话语较少,或者不够具备典型性时,受众看后的记忆可能不如现在深刻。因此,自我的陈述在形塑脱贫攻坚媒介记忆方面非常重要。

此外,像这样的句子,节目中还有很多,其中有一处就使用了黄文秀生前人物专访文章的部分文字。黄文秀毕业的母校北京师范大学校友会微信公众号刊发了文秀的扶贫心得,她写道:“今天是我驻村一周年的日子,汽车的仪表盘上的数字正好增加了2.5 万公里,这是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从这些字里行间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30 岁充满阳光乐观的女孩,饱含着对家乡的热爱,对于为人民服务的有力践行。“长征”是黄文秀笔下精巧的比喻,不仅能让受众想到过去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长征,更能联系到现在全国全党上下都为了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奋斗的实干举措。这是黄文秀作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文秀的自我呈现虽然话语不多,但是都铿锵有力,帮助受众加深了脱贫攻坚媒介记忆。

《永远的初心》节目中除了多次使用黄文秀的自我呈现之外,还大量采访与黄万秀生前关系密切的亲人朋友。为了进一步说明他者陈述的人物身份和次数,对节目进行梳理统计后,制作出表2,力图展现对黄文秀形象和脱贫攻坚媒介记忆刻画的他者陈述。

表2 《永远的初心》节目被采访人员统计表

在脱贫攻坚媒介记忆的建构过程中,黄文秀的自我呈现与他者陈述共同作为主体。他者陈述主要是通过生前与黄文秀关系密切的亲朋好友工作同事的采访来实现。在表2 中,我们可以发现:节目组采访了29 位不同的对象,这些“他者”从自身的角度给我们描述了黄文秀生前的为人和工作事迹,还原了遇难的原因和过程,表达了对黄文秀的追思。这些他者的呈现,有助于更好地还原黄文秀的形象,有助于脱贫攻坚媒介记忆的刻写。在《永远的初心》节目中,采访对象在谈到黄文秀的过往落泪的次数为8 次,这从不同方面说明了节目组找寻的采访他者是比较准确的,与生前的黄文秀十分熟悉,能知晓她平时的为人处事和工作主要事迹。通过他们的口述,才能更好地突出永远的初心这一宏达的主题,形塑脱贫攻坚媒介记忆。自我呈现与他者陈述之间灵活切换,二者之间并没有单独以某一方式来叙述,而是有机结合,实现了某种平衡,不会形成厚此薄彼的失衡状态,这种叙事策略利于故事的表达,情感的共鸣和脱贫攻坚记忆的还原刻写。

(二)过去回溯与现实表达的融合

在《永远的初心》所构建的语境下,除了自我呈现和他者陈述是互联共构脱贫攻坚记忆之外,过去回溯与现实表达之间也几乎达到了某种融合。过去回溯,就是以时间线为基准,向之前进行追溯。通过对过去所发生事情的描绘,我们有可能更好理解主人公当下的所作所为,能丰富充实人物形象,让这个主人公能够“立得住”,进而可以被受众所铭记。现实表达,是将镜头对准当下,直截了当地为我们呈现此时此刻的人和事情,拉近受众与传者之间的距离,为故事的发展赋予一定合理性,更能与受众产生情感共鸣,唤醒和建构媒介记忆。

《永远的初心》开篇就以一段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视频片段开头,这是黄文秀生前用手机拍下的视频,并用字幕进行解释说明,直观地像向观众交代了黄文秀的遇难之夜。随后,镜头切到了来来往往的高铁站,讲述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赶来百色送黄文秀最后一程。画面中,有的人泣不成声,有的说起了她平时的为人,有的说起了她为什么要回来建设家乡。开头这短短的十分钟左右的视频,就已经从过去的角度进行回溯和从现在的角度进行呈现。作为专题致敬节目,必须一开始就简短地告诉群众,本期节目的初衷,讲述人物的主要事迹。在这一过程之中,就用过去回溯的方式,使用出事当晚的电闪雷鸣镜头来还原,既能更加受众的代入感,也能印证故事发生的真实性。交代完整体故事后,立即进入了对现实表达的陈述。鲜花掩映后那张灿烂的笑脸,亲人朋友失声痛哭的表情,都深深刻在了受众的脑海中。这部分内容,是对现实的视听语言表达,这不仅是融合了前面过去追溯的部分,也是反映了新闻节目的特点——时新性,即我们常说的“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在过去回溯与现实表达之间自如切换,先讲述过去的遇难,再讲述当前人们的追思,是一种融合的报道策略。这样的方式,能更好兼顾彼此,带来完整的叙事结构,合理地让受众理解所讲述的故事,从而形成对黄文秀的记忆之场,进而构建脱贫攻坚媒介记忆。

在《永远的初心》中,类似的上文所讲的过去追溯与现实表达的融合,除此开头之外,后面的篇幅中还有不少同样的叙事策略。在刻画黄文秀的工作成绩时,用过去的泥泞道路和现在的平整马路进行融合对比,描述其工作上给乡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用过去村里贫穷落后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与现在种植砂糖桔,扩大经营规模发展网销平台,经济发展有了新盼头的情况进行融合对比,反映了在脱贫攻坚背景下,第一书记们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真实情景。这些都是通过采访对象的嘴来诉说过去的情况,用视听语言来展现当下的新生活,反映脱贫攻坚所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些内容是过去追溯与现实表达之间融合的生动呈现。

在《永远的初心》结尾之处,还对现实表达进行了一定的延伸,在某种意义上升华了主题,同时兼顾对现实的表达:“在广西,像黄文秀这样的,还有5000 多名驻村第一书记,35000 多名驻村队员,奋战在扶贫一线。黄文秀虽然不在了,但是她未完成的使命,将会有更多的人接力完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把一脉相承的信仰,奉献与牺牲的信念,化作迎难而上,登高行远的力,铸成共产党人无私奉献不负人民的魂。 ”从黄文秀的事迹拓展到整个广西脱贫攻坚战场的情况,再到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背景,充分体现了对现实语境的关怀,融合了现实表达。

(三)平民化叙事与时代楷模塑造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黄文秀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在自己的岗位上献出了短暂的生命。7月1日,中宣部追授黄文秀“时代楷模”称号。一时间大家都为黄文秀的故事而感动,黄文秀的故事也成了脱贫攻坚记忆中重要的一环。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众多道德楷模,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近代。古代有替父温床的黄香,近代有烈火焚烧巍然不动的邱少云,这样的楷模大家都耳熟能详,并成为我们记忆中的一部分。而在当今社会,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同样涌现出一批舍身为民的好榜样。这些楷模榜样寄寓了中华民族美德精神。《永远的初心》专题片中的平民化叙事的技巧对塑造时代楷模形象,构建脱贫攻坚记忆方面,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21 世纪的我们,心底都期待新时代的楷模跟我们每个人都是十分贴近、真实可信的,也是可具模仿的,平民化的视角正有助实现这些诉求。

随着媒体的发展,电视早已经融入民众的生活,人民对电视不再陌生。在当前的农村地区,电视仍然占据着重要的部分,且随着当前县级融媒体改革进行的推进,电视仍将在信息传播娱乐教化方面扮演者重要的作用。民众的媒介素养逐渐提高,对电视节目的叙事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要求,若一味地采用原有的说教式的讲述将不能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在《永远的初心》这期节目之中,《第一书记》栏目编导组就采用了平民化叙事的方式,给我们讲述了时代楷模黄文秀的故事。

平民化,是在叙事的形态到话语层面,传播者都将视点停留在与民众生活相符的表现法。而平民化叙事,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受众真正的参与到电视媒介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传播者;另一方面是在节目制作的过程中更加强调展现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和对人性的关怀。这样的叙事方式更能被大多数受众接受,引发共鸣。态度的平民化,感情的平民化,在作品和艺术形象的塑造中自然而然地流露。

《永远的初心》中的黄文秀,是关键的叙事对象。节目组尽力地捕捉黄文秀生前生活的画面,用她在参加“百色脱贫快闪”活动中的镜头,就是为了努力捕捉黄文秀的生活工作瞬间,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从黄文秀的点滴工作和与之相关的人员采访中,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而体现出她的精神所在。这也使得黄文秀的形象更加立体,也更容易被受众记住。在解说词方面,平民化、口语化的语言表达,贴近当下的用语表达习惯,不会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永远的初心》中的平民化叙事手法,减少了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疏离感和陌生感,拉近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在精神和情感层面甚至出现了相互交融。这样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让受众更好理解所蕴含的深刻精神实质,鼓励人们向楷模致敬,向楷模学习,传承楷模的精神。

猜你喜欢

黄文秀第一书记媒介
黄文秀:返乡扶贫 奉献青春
《时代楷模黄文秀的故事》
因为有你
——献给第一书记
缅怀“最美奋斗者”黄文秀
青春之花,绽放在扶贫路上——缅怀广西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第一书记扶贫手记》
驻村第一书记
书,最优雅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