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种植户调研的靖远县枸杞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021-04-07吕华琛陈俊红王思博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枸杞劳动力品种

吕华琛,陈俊红,王思博

(1.北京农学院,北京 102206;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97)

甘肃省是我国枸杞主产地区之一,枸杞种植历史悠久,殷商时期甘肃地区就有枸杞种植栽培的文字记载。截至2019年,甘肃省枸杞种植面积约66 666.7 hm2,产值达70亿元,规模及产值位列全国第二。甘肃省靖远县枸杞种植面积为18 600 hm2,占甘肃省枸杞种植总面积的28%,产业综合总产值约占全省的30%,在枸杞种植规模及产值方面位列甘肃省第二位[1-3]。枸杞种植业是靖远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18年靖远县出台了《靖远县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特色产业规划(2019—2021年)》,提出要立足产业发展优势,注入发展动能,将枸杞产业作为全县农业综合开发扶持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进行发展规划。

目前,枸杞产业是靖远县实现乡村振兴、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4-5]。笔者在前期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地政府相关人员、种植户等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研,分析靖远县枸杞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推进靖远县枸杞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枸杞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

2020年7月6日至7月13日,笔者对靖远县北湾镇、五和镇、东升镇、靖安乡、石门乡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枸杞国际贸易批发市场进行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0份,有效率达93.3%。本次调查所获得种植户样本呈现如下特征:一是性别比较均衡,女性占52.8%,男性占47.2%;二是调研对象以中青年劳动力为主,样本户平均年龄为41岁,30至60岁的种植户占84.3%,61岁以上占15.7%;三是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样本户平均受教育时间为9年左右,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4.5%;四是样本户的家庭成员平均为3.7人,4人及4人以上占67.8%;五是枸杞种植收入变化对家庭收入影响较大,种植户家庭平均收入为3.8万元,年收入7万元及以上的占42.4%,年收入在1万~3万元的占32.8%;六是户均枸杞种植规模为1.2 hm2,枸杞种植收入占家庭平均收入的60%;七是枸杞种植品种较多,平均枸杞种植种类为2种,2种及以上约占54.7%。

二、靖远县枸杞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生产技术情况

我国拥有悠久的枸杞种植历史,国内多个省将其作为农业支柱产业,当前国内枸杞种植业产量、产值较大的四个产区分别为甘肃省靖远县、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精河县、青海省格尔木市。 “中宁枸杞”,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

根据各地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全国枸杞总产量约为40万t,其中靖远县产量约为5.83万t,中宁县产量约为4.5万t,精河县与格尔木市产量相近,都约为1.5万t。与其他优势产区相比,靖远县枸杞年均干果产量为2 865 kg / hm2,略高于格尔木市和精河县,但与临近的中宁枸杞产区相比,每公顷年均产量相差285 kg,技术水平仍需继续提升。从年均每公顷枸杞销售产值来看,以中药材天地网2019年各产地枸杞统货市场平均价格进行计算,靖远县的年均每公顷枸杞销售产值为169 493元,远高于格尔木市和精河县,与中宁枸杞产区相比,每公顷年均销售产值相差较小,市场价格较高,具体数值见表1。

表1 2019年4个枸杞主产区年均每公顷枸杞产量、销售产值及价格对比表

(二)品种结构情况

目前靖远县枸杞种植品种主要为宁杞1号、宁杞5号、宁杞7号、宁杞9号及黑枸杞等,主要枸杞种植品种品质及采收期见表2。调研显示,在种植过程中出现不同品种之间混杂种植现象,其原因在于品种不断改良,老果园改造进度缓慢,标准化程度较低。

表2 2019年靖远县主要枸杞种植品种品质及采收期对比表

由于各品种在色泽、大小、肉质、收获期方面均有不同,所需劳动力不同,进而对不同品种的收入造成一定影响。调研数据显示,种植3个及以上品种、2个品种、1个品种,种植户年均纯收入分别约为87 420元/hm2、91 665元/hm2、95 805元/hm2。分析原因,枸杞种植采摘工序复杂,机械化程度较低,除翻地外,其他工序均需人工进行,而枸杞一年可进行五茬采摘,种植品种数量越多,所需人工投入就越多。从劳动力投入情况看,种植3个品种、2个品种、1个品种所需要投入劳动力分别是7.24人、6人、5.32人。种植3个品种的种植户中,投入劳动力人数超过6人的占75%,种植1个品种的种植户投入劳动力人数超过6人的则为53%。这表明,种植品种类型越少,所需要雇佣的劳动力人数越少,种植品种的多少对种植纯收入及投入劳动力影响较大。

(三)生产投入结构

种植户生产投入主要分为五类,包括种苗投入(含种苗引进、种苗培育等)、肥料投入(含无机肥、有机肥等)、农药等病虫害防控投入、土地浇灌投入及人力投入(含枝芽修剪、林果采摘等作业的雇工费用及家庭用工折价费用)。就总投入水平来看,整体样本中种植户平均投入为65 625元/hm2,五类投入中占比最高的是人力投入,约为25 875元/hm2,其次是农药和肥料投入,约为18 750元/hm2及9 000元/hm2,人力投入平均占到了种植户枸杞生产总投入的39%,是农药投入的1.38倍,是肥料投入的2.9倍,人力投入成本的变化对种植户收入的影响较大,具体数值见表3。

表3 2019年靖远县枸杞种植户年均每公顷枸杞生产投入表

(四)农业经营方式

通过调查发现,独立生产销售和与产业组织签订收购协议是种植户经营的主要方式,其中种植户独立进行生产销售占比超过56%,年均种植纯收入为88 845元/hm2,小规模经营占比较为突出;与产业组织签订订单收购协议占比为44%,年均种植纯收入为99 345元/hm2。两种经营方式之间年均纯收入相差较大,差值为10 500元/hm2,同时也反映出枸杞产业组织相较种植户独立生产销售对种植户增收具有较强的带动能力。

对独立生产销售的种植户就“是否愿意加入产业发展组织”进行调研,结果显示,约有48%的种植户愿意与产业组织合作经营,还有约34%的种植户处于犹豫状态。愿意但尚未实现合作经营的主要原因在于产业组织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无法与种植户大规模合作经营。通过全国企业信息数据查询,截至2020年,靖远县涉及到枸杞经营范围的存续企业有184家,而同期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有1 352家。当前靖远县枸杞经营企业发展规模较小且产品流通速度较慢,但随着产业组织的逐步壮大,这一现象将得到缓解。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种植户对于网络销售越来越重视。当问及“对于现在兴起的农产品网络销售、直播带货等新型销售形式有何看法”时,有61%的种植户表示很感兴趣,并愿意尝试,但由于种种限制,进行网络销售的种植户仅占18%,这也表明种植户销售渠道方面仍有很大改进空间。

(五)产业发展前景预期

靖远县枸杞种植户就枸杞产业发展前景进行评价,“糟糕”为0分,“一般”为1分,“很好”为2分。调查显示,当前种植户对于靖远县枸杞产业发展前景较为悲观,平均分仅为0.9分,其中,认为当前枸杞产业发展前景“一般”的种植户占比为62%。种植户认为限制靖远枸杞产业发展问题,排在首位的是“小规模经营,难以形成产业化发展”,占比约为34%,这一现象背后的问题在于产业组织发展较为缓慢,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完善。排在第二位的原因是“林果采摘劳动力短缺”,占比约为30%。大型机械难以应用,加之智能化程度较低,使得产业发展中所需投入的劳动力较多。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农村劳动力短缺将成为制约该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排在第三位的原因为“技术水平偏低”,这一部分占到28%。

(六)产业发展政策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种植户对产业未来发展诉求呈现多样化特征,对提供产业供需信息及途径、加强生产种植技术培训、解决劳动力缺口、创立特色产品品牌等需求最强,分别为52%、40%、32%、21%,具体数值见表4。对种植户参与培训情况调研显示,已参加生产种植技术培训人数仅为50%,占比较少,生产种植等相关技术培训的力度仍需加强。

表4 2019年靖远县枸杞种植户当前急需解决问题的统计表

三、靖远县枸杞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靖远县开展枸杞种植时间较早,在发展初期,由于资金及管理经验缺乏,果园建设标准较低,并未严格按照各品种成熟期不同进行合理布局。随着后续不同改良品种的引进推广,种植园改造难度加大,有的种植户所种植的枸杞品种混杂,多达四五种,不仅使得“靖远枸杞”这一品牌难以达到规范种植的标准,而且由于“一户多种”,种植户品种多、规模小,难以保证产品品质,收入也受到一定影响。个别种植户还存在“产量高就是好品种”的理念,出精品、优品的意识不强,单位面积投入产出与经济效益受到一定影响。枸杞鲜果贮藏难度较大,最优期限为2~3天,且由于皮薄,常温采摘后很快会软化,极易发生腐烂变质,枸杞鲜果损耗率达10%~15%,每年会有大量优质枸杞因为品质及商品价值丧失造成大量浪费。因此,枸杞产业发展相关技术尚需不断提高。

(二)采收劳动力严重不足

枸杞作为一种多刺植物,皮薄肉嫩,采摘收获极其不易。在现有机械技术条件下,尚未有成熟的机器可以代替人工。特别是2008年以后,农村“空心化”问题加重,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每逢枸杞采摘高峰期,靖远县枸杞采摘面临着劳动力不足问题。调研显示,30%的种植户认为制约靖远县枸杞产业发展最大问题是采摘时期劳动力短缺。虽然地方政府在采摘期间协调外来务工人员帮助采摘,但效果仍不理想。尤其是2020年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外来务工人员急剧减少,劳动力紧缺现象愈发严重。此外,近年来西部农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以年均13.31%的速度上涨,西部省份劳动力成本优势被逐渐削弱,劳动力投入在枸杞生产总投入中占比也逐年攀升。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其他资源优势,减少劳动投入,将单一劳动力优势转化为各项要素综合优势,也就成为了靖远县枸杞产业提升竞争力的较好途径。

(三)产品销售难

大规模生产加工首先要解决销路问题。产品滞销不仅会给种植户及企业带来巨大损失,还会导致整个产业链断裂。当前,靖远县枸杞销售主要靠两个方面:一是产业中间商统一收购,运往批发市场分级包装销售,这种销售方式虽然对种植户较为方便,但由于中介收购时以干果统一进行收购,收购价较低,加之冠以其他产地品牌,长此以往对于靖远县枸杞产业品牌打造非常不利;二是网上电商销售,这种交易方式相较于传统销售渠道方便快捷,减少了销售环节,但由于缺乏对产品品牌统一监管及销售人员专业素质良莠不齐,致使产品知名度不高,销售受阻。

四、推进靖远县枸杞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枸杞产业技术发展水平

1.加强枸杞栽培技术创新和品种研发

靖远县政府在加强现有科研力量的同时,可依托国内各大科研机构的技术力量,针对靖远县枸杞产业个体发展力量不足的现状,与其他枸杞优势产区建立产业协作,共同加强枸杞新品种研发,总结枸杞种植栽培经验,设立枸杞示范研究基地,开展节水栽培、病虫害防治、高效施肥等关键技术研发。针对劳动力短缺现象,可设立专项基金,推动农业机械研发企业开发枸杞种植采摘加工方面的智能化设备,以替代劳动力,减少人力成本。种植户应结合市场需求变化开发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深加工产品,加大新产品推广力度。

2.对枸杞从业人员加强生产技术培训

为推进枸杞种植业绿色高效发展,政府相关产业部门应设立专业技术团队,派出技术人员包村蹲点,对枸杞种植户建档立卡,设立专项数据信息库,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加强包括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施肥等方面的技术指导[6],通过外聘专家对靖远县枸杞种植户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种植户的操作水平。例如,聘请农业专家对杞农进行种苗选育、栽培、施肥、打药等方面的培训;聘请产品设计专家有针对性地对靖远枸杞进行品牌打造以及产品推广等方面的培训;组织杞农到其他枸杞优势区走访考察,学习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通过诸如此类的培训,推动整个枸杞产业链发展完善与壮大。

(二)推进枸杞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1.提升枸杞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

应继续推进枸杞产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针对本地枸杞产业龙头企业发展状况,选择一批经济效益好、企业竞争力强、管理模式先进的龙头企业作为核心企业进行针对性扶持[7]。鉴于靖远县枸杞产业综合产值已约占全县第一产业产值的60%,农业财政补贴应重点向枸杞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在落实中央农机补贴的基础之上,结合全县产业发展实际,加大枸杞产业组织经营主体发展所需的生产、加工、包装、仓储、智能机械设备的补贴力度。建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采集整理与发布相关产业发展政策与信息,支持与鼓励各类产业组织采用新型信息技术,定期提供枸杞购销、金融保险等方面信息,整合产业资源,共享产业发展信息,推动产业经营主体整体发展。建立健全农业信贷体系,鼓励专业合作社及枸杞龙头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为目的进行信贷融资,依据企业信用等级进行信用担保,减少融资困难。

2.建立完善小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

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探索枸杞产业生产托管等新型经营模式,以解决采收期劳动力严重不足问题[8]。为确保小农户利益,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枸杞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植户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种植户”等形式运行,企业与种植户就枸杞收购时间、品种、质量、最低收购价等进行约定,双方按照交易合同分别进行种植与收购,同时企业对种植户提供技术及农业机械扶持,企业与种植户形成互利共赢协作关系;推动建立“订单收购+分红”模式的购销关系,在继续完善现有订单协作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对完成订单合同质量高的种植户进行一定额度分红或阶梯式奖励,激发种植户生产高品质产品的动力,推动企业与种植户共享产业优质发展红利。

(三)多渠道拓展枸杞销售市场

1.完善销售网络,助力产品销售

发挥靖远县毗邻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的优势,利用“一带一路”兰州新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按照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要求积极建设产地交易市场,形成辐射东南沿海、联结海外的枸杞产品物流运输体系,实现靖远枸杞流通升级,将靖远枸杞产业的发展推向新阶段,为销售服务奠定基础。结合全县现有冷链设施建设与供应情况,统筹推进冷链建设,以县级中心仓为主体,分别根据各枸杞主产乡镇实际生产情况,建设若干产地仓、移动冷库,并实时与统一交易平台、枸杞交易市场等对接,促进枸杞销售,带动种植户增收。

2.打造特色品牌,加强产品推介

努力创建自有农产品品牌,对枸杞产品进行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9]。靖远枸杞是区域内历史悠久的特色农产品,建议逐步培育“靖远枸杞”特色地域品牌,发挥品牌效应,破解靖远枸杞销售难题。着力突出靖远县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同时利用现有的产业项目资源,提炼和优化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枸杞产业项目,为打造特色品牌助力。继续参加国内外各种展销及博览会,与国内外各农业企业开展经验交流与学习,增强靖远枸杞产品的社会影响力;借助当前流行的网络新媒体,通过大数据分析,将受众的年龄、收入、健康状况等进行划分,从而有针对性地宣传推广,塑造出靖远枸杞特色优质的品牌形象。

猜你喜欢

枸杞劳动力品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是酸是碱?黑枸杞知道
宁夏枸杞创新中心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采枸杞
枸杞的最佳食用方法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